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每年付給老外15000億,這筆錢要交到什麼時候?

深度

案例

人物

觀點

導語:

2016年,為進口集成電路付出22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21億),貿易逆差達1657億美元。逆差的背後,是紡織品、工藝品、傢具等數以幾十億計的產品換回來的外匯。

一家半導體企業希望改善這一局面,卻被外資和中方資本聯合在背後「捅了一刀」。

01

新成立前的1944年,成功研製出了青霉素,成為世界僅有七國之一。

計劃大規模投產之際,國民黨政府時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卻給研發團隊下了道口諭:「外國進口的盤尼西林(青霉素)用都用不完,何必要自己生產?」

時值二戰,搭上英美的戰車,大量美國物資滾滾而來,高層的青霉素確實夠用。

正是因為這一句話,直接導致了此後的十幾年裡,青霉素這種生產成本極低的藥品,進口到賣出了黃金的價格。

上述故事的真實性已難以核實,但不論真假與否,此後至今的時間裡,只重利而輕氣節的財閥及其買辦制度,都是知識分子針砭諷刺的對象。

但幾十年後的今天,一批新時代的「買辦」卻換了身行頭、打著與國際接軌的口號捲土重來,還團結了一些「帶路黨」。

6月初,華商韜略報道了紫光集團VS高通的暗戰,引發各方輿論的強烈反響。事件簡單說來,就是手機晶元的世界霸主高通,聯合某「有背景」的國內資本方,以及央企大唐電信,在貴州合資創辦了致力於中低端晶元銷售(實際只賣高通最低端晶元系列)的瓴盛科技。

瓴盛科技簽約儀式

這家合資公司是參與方「三贏」的局面:

大唐電信將手裡連年虧損的負資產(聯芯)轉變為七億多的估值;

高通只提供低端驍龍晶元,不拿出什麼真章技術活兒(即使想拿美國政府也不會讓),坐等利潤分成和專利費;

中方資本建廣資本等也在做躺著數錢的夢。當然,還順便討好了高通(建廣曾收購恩智浦的部分資產,后高通收購了恩智浦)。

三贏的局,表面上看,吃虧的只有紫光旗下的展訊,後者是如今最有實力和潛力的晶元設計公司,2016年在全球移動基帶晶元市場中幾乎與聯發科、高通三分天下,佔據27%的市場份額。

而往深了看,瓴盛這家合資公司則讓人不寒而慄,幾乎是對整個自主手機晶元產業釜底抽薪的殺招。

關於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事件的詳細經過,本文不做詳述。

總之,這麼一家對國產自主晶元幾乎是摧毀性的合資企業,就這麼大張旗鼓地準備登堂入室。

事件曝光后,引發了從業內到普通民眾的強烈質疑,有評論稱這是高通「玩陰的」借刀殺人,「皇協軍」低頭哈腰領進門,居然還有國企收拾好桌子給上菜。

《人民日報》也就此發表評論《自主創新書寫「芯」時代》,直言「這種利用技術合作來釋放低端技術,對立足中低端晶元行業、努力邁向中高端的自主晶元企業,可能會帶來巨大的衝擊。」

輿論的強烈抨擊下,瓴盛方也開始採取行動。高通()在水深火熱之際,緊急包裝了一系列新聞,將李克強總理禮節性會見一批外國企業家的事情,描繪成單獨會見高通CEO,暗示總理支持高通,企圖混淆視聽,威脅媒體和官員。

這種層級的「假新聞」,居然也通過公關手段得以推廣,令人匪夷所思。

緊接著,在一片聲討大潮中,出現了零星「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智者。一些深藏於市的公眾號站了出來,費盡心思找角度企圖扭轉局面。翻來覆去抓著兩點,一是攻擊紫光以及展訊,其行文不需要任何事實依據,完全是「思想有多遠,文字就有多遠」;另一是強調市場經濟,晶元不應該劃上國家界限。

當然,這類來路不明的文章均沒有作者署名。

其中的第二點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針對晶元「國籍」、開放與競爭、合作與共贏,業內展開了一場大辯論,聲勢愈演愈烈。

02

合作與競爭,開放與保護,這是一個過於宏大的命題,雙方的論點都站得住腳。

但實際上,事情根本沒那麼複雜,紫光VS高通這件事,開放的是晶元的完整市場,合作拿來的是最低端晶元的銷售權,競爭的著力點是展訊最拿手(佔有率世界第一)、高通可有可無的中低端市場,至於保護,暫時還沒看到。

合資企業出爐后,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現地出離憤怒,朋友圈的評論中用到了「買辦」、「主子」、「漢奸」等辭彙。

這番言論被瓴盛方拿來做文章,認為身為半導體企業界的頭號人物,趙偉國的此番言論有失風度。

但聯繫過去幾年紫光/展訊,以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路徑,趙偉國的心情卻很好理解。

過去兩年,趙偉國是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受矚目的角色,也是最心酸的角色。他誓言要在世界半導體領域爭取一席之地,卻在國外遭遇瘋狂打壓。

因為包括「政治」在內的原因,紫光入股力成、收購美光等多項計劃被叫停,投資西部數據更是在最後階段被CFIUS(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緊急終止。東芝出售儲存業務時,日本政府直接點名,如果賣給資本,交易會被終止。

一方願買、一方願賣,買賣卻一筆沒成,這就是所謂的自由市場經濟。

併購不成,紫光默默「發育」,自主攻堅技術,這才有了包括展訊在內的飛速發展。這家公司立足低端晶元(2G/3G)的強大優勢,在4G上急起直追,5G上更是與高通、聯發科基本保持同一速度,給高通帶來了巨大的威脅。

2016年,展訊實現約7億套的手機晶元出貨,其產品被三星等國際手機品牌廣泛採用。同時,展訊的無線連接晶元也已實現規模商用,其GPS和北斗晶元年出貨量超過2億顆,為的北斗定位系統的大規模商用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化基礎。

但這樣一家國內領先的企業,在國際的浪潮中依舊脆弱。叢林法則中,弱小者難以擺脫被分食的命運;IT的競爭中,微小的技術與規模差距就能造成天壤之別的結果,比如三星和台積電的晶元製程,更何況半導體產業從整體上與高通、三星等巨頭仍有很大差距。

最難的是,看到苗頭的外資,根本不給你發育的時間和空間。好比展訊,好不容易殺出了一條路,卻被外資繞道堵在了家門口,頂在最前面的還是本土企業甚至是國企,這樣的局面很諷刺。

03

崇尚開放的市場經濟,國內的很多產業都是這麼發展壯大起來的。因此對於瓴盛科技,有觀念說,這只是合理競爭,沒必要上綱上線。

什麼是合理的競爭,這條線很難界定,與其為此爭論不休,不如看看更「開放」的經濟體是怎麼做的。

世界半導體強的區域一共四家,分別是美國、日本、韓國和台灣。

美國起步最早,隨後開始了持續至今的封鎖計劃。從巴統協定到瓦森納協定,美國和其盟國對於半導體產業的打壓從未停止,不僅每隔一兩年就製造所謂的間諜案醜化半導體業,還通過禁售等方式豎起重重壁壘。

去年年底,美國總統委員會的報告中公開宣稱,要「抑制半導體產業的所謂創新」,「全球的半導體市場從來不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政策制定者應該做一些回應保證國內的產業」,「美國同樣需要調整國土安全的相關協定,預防可能帶來的安全威脅」。

相關報道稱,這份報告幕後的推動者,正是美國本土高科技企業巨頭。

日本的起步是在上世紀80年代,在存儲器方面取得突破。剛有了成績,日本便宣布關閉半導體市場,拒絕從海外進口晶元,並且對所有涉及技術的項目嚴防死打,以保護本土企業。

台灣的半導體同樣是政策全力支持+嚴防死守的典範。將張忠謀請回台灣后,當局的研究院便提供了無所不包的權利和優惠,由此帶動了台灣IT產業的全面發展。而在陸資入台投資半導體產業上,台灣當局毫不猶豫封死了閘門。

台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早年因執意投資大陸惹上大麻煩,最後不得不宣布退休,聯電也從「台灣雙雄」轉而一蹶不振。即便拖了數年後因市場問題放開閘門,台灣也實行了嚴格的「法律」制度,台資在大陸的晶元廠必須和台灣保持「N-1」代的技術落差,且主導權要由台灣半導體產業掌控,甚至其廠數量都有三座的嚴格限制。

這樣的國際格局中,每年進口的集成電路都超過2000億美元,是工業化產品中的最大支出,為此付出的外匯比石油都多。

03

2016年,為進口集成電路付出2271億美元,貿易逆差達1657億美元。如此逆差靠什麼彌補?只能靠紡織品、工藝品、傢具等數以幾十億計的產品換回來的外匯。

逆差的背後,是國人用7*10小時的工作,換對方5*6的工作制、高工資以及社會福利。

市場是殘酷的,立場不同,利益相悖,中方對此唯有憤慨,因為指責並沒有實際性意義。

但問題在於,如此局面下,國內市場和部分地方政府依舊對外資笑逐顏開,敞開大門放低端合資企業進入,任由其與本土勢力在家門口展開廝殺。

我們崇尚開放,但更崇尚合理開放,一家純銷售型的合資企業,對產業、消費者有什麼好處?更何況還是晶元這種基石產業。龐大的採購需求,最後養肥的僅僅是一批買辦。

在這類合資上,已經吃過太多的虧,受損的不止某家企業,而是整個行業,甚至是國民。

說難聽點,在某些行業,合資企業已經成了附骨之疽。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代工程師在一窮二白間研發出「運十」,僅較空客的大飛機晚了兩年。但這一成果卻被污衊成了「那幫小子在上海搞了個波音708」,「造船不如買船」的態度隨即而來。

「運十」下馬後,國內開始飛機合資項目,投入十幾年,最後因波音的介入戛然而止,虧損幾十億后一無所有。那之後,國內航空公司先後給波音、空客送上了過千億美元的訂單。

大飛機給產業帶來了很多教訓,其中最大的一條是:這類戰略性的產業,幻想著以市場換技術、靠國際合作做強自身,其可能性幾乎為零。

同樣的慘痛經歷至今仍困擾著國內車企。汽車工業第二階段的口號是「市場換技術」,但是市場給出去了,技術至今沒見換回來。

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工業也引進西方技術,但他們的方式是「引進技術,保護市場」,而國內的產業卻是一廂情願地讓出市場,指望外資企業會轉讓技術。

這樣的模式里,研發隊伍和平台徒有其表,巨額技術轉讓費付了一筆又一筆,昂貴的生產線換了又換,完全淪落為外資企業的加工廠,只有買辦賺得盆滿缽滿。

長而久之,外資方、中方高管和部分官員集成了穩定的利益集團,全力當銷售、賺大錢,不僅毫無動力搞研發,還不遺餘力地打擊國內自主品牌。

汽車產業的第三階段,正是開放准入制度,允許大量民間資本進入汽車行業,在短短的時間內帶動產業實現了井噴式地發展。合資企業幾十年沒幹成的事情,比如研發變速箱,民營企業幾年辦完了。

如今,國內一線汽車品牌幾乎都用的自家發動機,這在合資時代是完全無法想象的。發動機等核心部件的自產,使得整車的價格大幅度下降,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的空間,而非完全被外資車企扼住脖子。

05

很多領域裡,所謂的雙贏,只是個美麗的謊言。

合作中,外資在表現得相當友善,因為這裡有他們予取予求的空間。不論哪個行業,沒有生產能力,就沒有議價權,一塊交換機里的導流板賣20萬,一部水泥廠的減速機賣1000萬,在過去,這都是司空見慣之事。

乖乖交錢是朋友,一旦中方企圖染指市場,對方則立刻翻臉,最近的蘋果VS騰訊,紫光VS高通,本質上都是如此。

外資的領先者有一個屢試不爽的套路:一旦落後者表現出了能力,他們隨即讓利,「100萬的東西,我現在50萬就賣了,你就別出來搶市場了」;亦或者是「我們合資辦,技術『共享』,市場通吃」。

但所謂的通吃,實際是一種變相剝削。很多時候,力量是迫於巨大的進口成本壓力而被迫反擊。先後攻克的很多行業,進去之後才知道原來老外賺了多麼驚人的利潤。這類企業企圖的不是掌控權,而僅僅是作為一種平衡的力量,讓市場有更多選擇。

不管產品好壞,沒有產品,就沒有議價權。

膠捲時代,柯達一統天下,全球沒幾家有成熟的彩膠技術,但有個樂凱,雖然質量不如柯達,但樂凱賣15,柯達就只能賣30。而在沒有相關產品的俄羅斯,柯達的價格是70。

這樣的例子見於各行各業,華為、中興起步后,思科、愛立信的產品價格直接腰斬,在很多領域,取得突破的國內企業,更是以價格優勢直接將長年賺大錢的外資排擠出局。

類似案例越來越多,令「友邦」心憂不已。那些掌控業內源頭技術的企業,希望緊緊把持住大門,讓世界淪為其工廠,並對要分一杯羹的新來者各種圍追堵截。

很長時間內,面對這種「圍剿」,企業只能隱忍。落後就要挨打,很多國內企業已經習慣了;在挨打與隱忍中默默發育成長,也很擅長,我們的北斗系統、國際空間站,都是這麼挺過來的。

但瓴盛科技的誕生,從某種程度上表明,外資現在連你偷偷發育的空間都不給了。這樣的局面下,還討論什麼晶元「國籍」、合理競爭,有什麼意義?

汽車合資企業還好歹虛以委蛇,承諾「有條件」轉讓技術,也裝模作樣設立了研究院,高通的合資卻表明了只賣低端晶元,這叫什麼事兒?

06

存在技術壁壘、面臨封鎖的產業,想要成功突圍是非常困難的。國內很多新興產業的突破,都是走鋼絲,一不小心就是千夫所指、萬劫不復。

近幾年,國內彩電價格急降,40英寸的智能電視不足2000元。從21英寸動輒數幾千元起步,到如今賣白菜價,變化的背後並不是行業整體成本有質的突破,而是國內的核心部件有了質的突破。

說到彩電,不得不提兩家面板企業,一是京東方,一是TCL旗下的華星光電,這兩家企業當年都是燒錢的典型。頂著虧損持續經營期間,周遭的質疑和諷刺從未斷過。

TCL的李東升一年瘦了20斤,京東方的王東升更是直言:有時候自己在天台上走,感覺隨時會掉下去……

這些昔日的虧損大戶,給國內的面板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期間,企業平均每塊面板虧損1塊錢,國內液晶顯示器和電視機企業的成本就會下降10-20塊錢。

經過幾年的奮鬥,如今的成績有目共睹:的面板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出貨量已經世界第一。從這一角度看,國內消費者理應對這些曾在虧損中頑強前進的企業道一聲感謝。

有統計稱,政府在面板行業的投入大約是1000億元,因為這筆投資,受惠企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而在全面實現突破后的2014年,液晶電視的產量為1.4億台,有評論稱,國家多少年的投入,電視機行業一年就掙回來了。

把錢投給「自己人」,或許比傾斜外資更靠譜,在這一點上,已經開始自上而下的變化。2014年11月,國務院向地方政府提出,要求評估並取消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提供給跨國出口商的補貼和稅收減免政策。

不再滿足於做「世界工廠」,紫光、華為這類本土科技巨頭們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扶持。外企曾經唾手可得的地方補貼,如今被北京要求嚴格審查。

但是上面的政策,下面卻未必全力執行,畢竟地方政府也有政績的壓力,招商引資的口號長期存在,這才有了瓴盛這樣的合資企業。

瓴盛之戰,實際上已經不是紫光和高通的戰爭。曾有人給紫光出主意:你們併購展訊和銳迪科一共27億美元,現在的估值至少75億美元,以這個價格賣給高通,紫光賺個200億人民幣都不成問題,與其這樣腹背受敵,不如直接出售。而高通以這個價格收穫27%的全球份額,也是一筆極為合算的買賣。

如果單純牽涉紫光和高通,出售展訊未嘗不可。但如果真這麼操作,半導體每年過萬億人民幣的進口要持續到何年何月?

在晶元領域,國家和企業持續投入力量,專門組建的「大基金」近年間亦是大動作頻頻。如此聲勢浩大的背景下,就這麼被高通以「上門圍剿」的方式給阻斷,那其他半導體企業、甚至其他有志於突圍的企業/企業家,仍否維持過往的信心?一旦這些企業在家門口被外資擊垮,員工如何安置、銀行的貸款誰來還?

「瓴盛」一詞,取自「高屋建瓴,盛世大唐」,高屋建瓴地賣低端晶元,通過銷售和繳納專利費建立盛世大唐,這樣的合作與開放,不要也罷。

EN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