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好看?難看?許鞍華這部最新香港抗戰片,需要你一點點耐心

在近期上映的新片里,作為「香港回歸二十周年獻禮之作」,《明月幾時有》首次將極具傳奇色彩的「勝利大營救」搬上大銀幕。

《明月幾時有》改編自著名的「東江縱隊」真實事迹,梁家輝以一個過來人的角度,娓娓道來故去的一切,講一個逝去卻應該被記得的故事。片中,以方蘭為代表的仁人志士展開秘密行動,成功搭救包括茅盾、鄒韜奮、柳亞子在內的數百名文化人士逃離香港。「因為我是香港人,所以我想拍一部展現香港人家國情懷的戲。」

明月幾時有

許鞍華透露,她此前也並不知道這段歷史,看了東江縱隊的故事以後非常感動。「他們都是普通人,在那個年代從各行各業里走出來,幫助文化人士撤退,結束之後又繼續當老百姓。」

她表示,該片與以往抗戰題材相比有很大不同,「這是一段並不廣為人知,但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令我最感動的是,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人物,在面對家仇國恨時都能不計個人得失,挺身而出,他們都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從上映之後的反響看來,這部片的口碑可以說是褒貶不一喜歡文藝風的朋友感動得淚流滿面,不喜歡許氏風格的看到結尾都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麼。

豆瓣上的評分很折中,6.9分。

有人說這部影片非常許鞍華,大時代,小人物,對敵對友,對國對家,噴薄的情緒,卻表達得細膩克制。

也有人說看完的第一觀感,是有些失語般的混亂,不知道如何評價,好像不是很好,但又不至於差,這種感覺類似於《黃金時代》,但要更加強烈。

影評姐周圍的朋友基本上持兩種態度:一是不好看,差勁,二是同樣的無從評價。

一部電影之所以讓人有些措手不及,大多因為電影中呈現出來的事實經驗或者精神氣質,超出了觀者的現有經驗。就《明月幾時有》來說,這部片子超出了觀眾的某些審美期待,由此大概明白為何網友會評價「無從下手」了。

這部電影,首先記錄的是一段香港歷史,其次才是抗戰史。這兩個維度之間存在很大的落差空間,我們習慣的、期待的是抗戰史呈現,但許鞍華導演最著重的,是香港那段歷史的呈現,然後,這段歷史是關於抗日鬥爭的。

我們看慣了充滿家國情懷的抗戰片。但抗日戰爭史在《明月幾時有》里是碎片化、斷面化、細節化的,關於抗日戰爭,我們自小的影像體驗是,抗戰是一個連貫的整體歷史大事件,充滿大戰役和游擊隊、淪陷區軍民的小戰鬥,中間湧現出無數英勇事迹,共同構成了歷史見證。

但在香港,因為地緣特點,不存在任何大戰役,地理位置決定了不可能發生動輒成千上萬人的戰鬥,更多的是小規模的、零星的、散點的游擊隊抗爭,歷史也是如此。這就造成了《明月幾時有》的初步觀感:不像是抗戰歷史片,沒有任何震撼的會戰大場面(幾次空襲對看慣內地抗戰片的我們來說,並不算激烈),劉黑仔和方蘭們,基本存在於地下狀態。

除了作為抗戰片在觀影經驗上的陌生,《明月幾時有》的「超出經驗」還有第二個層面,就是家國情懷在某種程度上的缺場。——我們可能很少意識到地緣政治對自身思想的深刻影響,尤其是地處東部地區的(從東北到華北到華中、華南,抗日戰爭最慘烈所在),我們理解的抗戰和香港人理解的抗戰幾乎是兩種形態。

事實上,《明月幾時有》是最近我看的電影中最值得討論的一部,它可以看成《黃金時代》的姊妹片。

《黃金時代》講的是知識分子,而《明月幾時有》則講的是那些無名的庶民。《黃金時代》講的是大時代里的一個異類,她沒有與那些著名左派書生一樣,成為時代巨潮里那些活躍的泡沫,她聽從她內心裡遙遠卻巨大的呼喚,孤獨地逆流而上,她是個人生活上的失敗者,卻因文字而獲得了永生。而《明月幾時有》則講的是被《黃金時代》里那些左派知識分子所感召的普通人,她走上了抗日的道路,然後她和她的愛人、母親一起為這個事業獻上了生命,最終物換星移,能記得她們的,只有一個遊走在香港街頭的老態龍鐘的司機。

雖然兩部電影講的社會階層不同,主題也截然不同,但本質上,許鞍華都在講那些默默堅守的人,那些並不隨波逐流的人,那些真的信仰他們所信仰的東西並為之行動的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影片開頭那個看似與主體敘事無關且冗長的開頭也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茅盾、鄒韜奮等知識分子的大轉移,其實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注意力也被大轉移了。當這些自帶光環及流量的時代網紅們離開后,香港也就成了一個無人關注的小島。所以周迅所飾演的方蘭、彭於晏飾演的劉黑仔,以及霍建華飾演的李錦榮等人的事迹註定了無人關注。果然,影片最後,知道這些人的英勇與偉大的就只有梁家輝飾演的老司機。

這開頭上層人物的離開,與最後結局的無人所知,是一個強力的暗喻,它當然是為香港這塊遠離抗日主戰場的土地叫屈,但更是為了那些並不會影響歷史、卻又真正為這個事業奉獻了生命的無名者張目。

也是基於這點,這部電影刻意地與宏大敘事劃清了界線。它完全沒有那種上帝視角對當時形勢的描述,它的視角被嚴格限定在那幾個主角身上,通過他們的感受,戰爭時代的慘況逐漸顯現,街頭餓死的屍體、荒蕪的街道,屋外傳來的異響……導演許鞍華用這種局限遮蔽的視角,來還原了戰爭的恐怖怎樣慢慢侵入人的內心。

而影片的人物,也完全與慣常的英雄無關。他們當然不是抗日神劇里的那些正義狂人。他們也非那些被浪漫主義沖昏頭腦的熱血青年,這種青年在李安老師的《色戒》中有很好的表現,把革命抗日看成了一個危險的遊戲,一個讓生命變得多彩的餘興節目,所以他們才有了「再不殺,就要開學了」的名言警句。他們也非那些本來跟戰爭無關,卻被戰爭無故捲入的可憐人,為了報仇走上了英雄之旅。

他們是真的普通人。許鞍華這部電影真正大膽的地方在於,她把抗日電影拍成了民國版的《天與水的日與夜》,宏大敘事被完全消解在那些日常之中,而抗日活動也被拍得非常像家長里短。當女主角邊送情報,還要順道去參加表姐的婚禮時,影片已清晰地表明了導演的態度,她絕對不會為了戲劇化的需要,而簡化那個時代,她想拍出那種抗日工作者的真實狀態。

所以,在這部電影中,周迅飾演的地下工作者,更像是一個兼了好幾份工的職業女性,她沒有任何豪言壯語,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迹,她只是沒日沒夜的工作,然後回到家倒頭就睡。這種毫不獵奇的態度,會讓很多習慣重口味的朋友們淡出個鳥來,但也正是在這種平淡中,在那些煙火氣當中,那些看不見的堅韌、不起眼的勇氣在不停地經過試煉后,顯出了它的光輝。

影片中最感人的葉德嫻飾演的母親,她小氣,由於茅盾不租她房子,就把本來要送給他們的糕點拿走。她完全不懂也不關心那些大事兒,她對女兒去參加抗日的反應,更像一個追求安穩的母親聽說兒女要去創業時的擔心。她之所以會去送情報,只是因為看女兒太辛苦,她根本不了解這裡面的風險和殘酷。抗日,於她,完全是個業餘工作。

葉德嫻飾演的媽媽最後的死亡,是影片中最動人的一幕。她在嚴刑拷打中什麼也沒說,她堅守了她的承諾,面對死亡,她唯一覺得對不住的是跟她一起死的獄友,因為她的手臂無法用力,得讓獄友幫她挖坑。她臉上慣常的卑微,與她所做出的英雄行為是如此地不和協,那就是這種撕裂,如此貼切地表現出一個常人身上的人性與神性,它們混雜不明,卻又如此可親可敬。

影片相當紮實可信地表現出了她的心路歷程,她最後的英雄氣概,當然有著維護女兒的舐犢情深,但也有一種隱晦的屬於常人的理想主義情懷。這種情懷來自於她在替女兒的部下送情報時在藥店後房看到那些傷員的情景,那種悲慘與莊重,讓她眼神有異,這和她女兒背誦茅盾名篇《黃昏》時的表情一樣。那是一種猛然觸碰到一個更莊嚴更宏大的世界時的表情,那種陌生感讓他們震動,同時也因為能和這種宏大有聯繫而讓他們感動。這是一種溫熱的理想主義,它是日常生活中一次不經意的仰望,然後生活看似照舊卻又本質上完全不同。因為它突然讓行動變得有了形而上的價值感,在這一刻,他們覺得自己超出了日常的柴米油鹽,那種價值感讓他們面對死亡時,也能坦然。

這就是許鞍華的真正厲害之處,她總能首先把我們推入那個瑣碎的真正世界,讓我們遠離那些概念化的套路,卻又在最後,讓我們看到一種近乎生理需要般合理的高貴。她在表達這些時又顯得那樣雲淡風輕,那種深刻的改變在絕大多數導演手中總是顯得刻意且用力過猛,而她總是能溫潤有致、潤物細無聲。

她塑造出了最像真人的抗日英雄,但他們在一個歷史中是多麼微不足道,他們註定是會被遺忘,但他們所付出的代價卻具體而沉痛。這種重與輕的對比,這種驚心動魄與無人知曉的對照,顯示出的是許鞍華真正的用心。她對主流歷史敘事的深刻不信任,以及她對那些無名英雄被結結實實遺忘的憤懣。

所以,最後梁家輝飾演的司機離開的鏡頭,我們看不到許鞍華的感情。這裡面既沒有褒揚,因為這種遲來的褒揚再怎麼樣表現,都顯得輕浮;這裡面也沒有賣慘,因為對那些人來說,他們的英雄行為並非為了獲得現世的承認,去表現他們現在的凄慘只會讓他們的犧牲變得廉價。

許鞍華面無表情地拍了這最後一幕,只是想說,有一群人,那麼平凡的一群人,在某一瞬間曾驚心動魄地偉大過。

*文章部分內容來自影評人梅雪風

——《明月幾時有》跟宏大敘事徹底劃清界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