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們都是好「色」之徒

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我們都是好「色」之徒。不過,佛教所說之「色」與世俗生活中所用「色」字還是有區別的。

在現實生活中所說的「色」,一般指物體的顏色,后引申為「女色」,相關辭彙有好色、女色、情色等;佛教的「色」沒有這層意思,而是指事物存在的總和或眼睛能看到的事物叫色。「色」是變化著的,又是空的,就像《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教中廣義之色,是萬事萬物、各種現象的總稱;狹義之色,專指眼根所取之境。廣義之色,可以用來表示宇宙大自然的物質與生命體,大至星體,小至微塵,無不包含在內。狹義之色,指人肉眼能識別的對象,如顏色的紅、黃、藍、白等區別,物體的長、短、方、圓等區別,人類的行、住、坐、卧等區別,皆指眼根所取之境。

佛教認為,人心之外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這個世界包括人的肉體和自然界。這個世界是有形的,可以看到和感覺到,這就被稱為「色」。

這個世界是怎麼來的?佛祖回答說,是由四大因素構成。四大元素,就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由於因緣和合構成萬物,又因為因緣復歸還原於四大元素,我們可以將這種還原、復歸稱為「空」。

「色」不是恆常存在的,「色」的無時無刻都在變化著,是「空」的。只是我們人有主觀意識,常常有個「我」在,這個「我」會對「色」進行分辨、產生分別。在這種對「色」的執著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甚至有時候會產生不善動機或者種種衝動。

佛教講「緣起性空」、「四大皆空」、「五蘊皆空」等等,都是叫我們不要有執著,更不要有自我的執著,要明白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也是因緣和合而滅。

很多人也知道、明白這個世界是虛幻的道理,但是眼前的真實、內心的自我,讓他們無法抑制貪嗔痴的升起,更是因此產生種種執著。更多的人則並不理解「色即是空」,將對「色」的佔有、即便是短暫的佔有,作為奮鬥的目標。

所以說,我們都是好「色」之徒,總是讓內心被外境牽著走,讓自己的情緒被外界所掌控。而與此相反的,則是「境隨心轉、無所貪著」的狀態,想要達到這種狀態和境界,就老老實實的按照佛言祖語來修行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