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自主與國外車企節能技術到底有多大差距?

自主與國外車企節能技術到底有多大差距?

國產車企節能技術真能應對油耗法規嗎?

2016年,95家國產車企共計生產乘用車2357萬輛,其中家達標,30家未達標,達標率68.4%,平均燃料消耗量為6.50L/100km。相比2015年國產車企6.98L/100km的平均燃料消耗量,降低了0.48L/100km,比同年進口車7.88 L/100km的平均油耗降低了1.38L/100km。

從表面上看,國產車企的節能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實際的情況並非這樣樂觀。讓我們剝開新能源汽車的外衣,來看一看。國產車企的節能水平究竟如何。

一、政策背景

為推動汽車工業節能減排和轉型升級發展,有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改善環境保護水平,政府連續出台了《GB 19578-2014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GB 27999-2014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兩項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企業嚴格按照兩項標準執行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的檢測、申報和核算。同時,按照工信部、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質檢總局制定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等相關規定,工信部每年對國產及進口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進行公示,以督促車企不斷降低平均燃料消耗量。

二、歷年表現

根據工信部歷年發布的公示文件,以及國產、進口兩類車型的實際環境和規模,本部分內容主要針對國產乘用車進行分析說明。特別要提及的是,參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辦法》中第四章第十四條、《GB27999-2014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中4.1.4、4.1.5、5.1.1、5.1.2、5.1.3中具體規定,2012-2015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未計入新能源汽車,2016年新能源汽車則按照零油耗、5倍數量優惠計入總量。

1、2014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統計情況。

2014年,91家國產車企共計生產乘用車1904萬輛,其中65家達標,26家未達標,達標率71.4%,平均燃料消耗量(以下簡稱「平均油耗」)為7.11L/100km。同年進口車平均油耗為8.77 L/100km,高出國產車1.66L/100km。

2、2015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統計情況。

2015年,90家國產車企共計生產乘用車2008萬輛,其中68家達標,22家未達標,達標率75.6%,平均燃料消耗量為6.98L/100km。同年進口車平均油耗為8.33 L/100km,高出國產車1.35L/100km。

3、2016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統計情況。

2016年,95家國產車企共計生產乘用車2357萬輛,其中65家達標,30家未達標,達標率68.4%,平均燃料消耗量為6.50L/100km。同年進口車平均油耗為7.88 L/100km,高出國產車1.38L/100km。大多數讀者可能看到這一堆數字,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那麼我們就用圖表來演示一下吧:

非常明顯,2014-2015年、2015-2016年國產乘用車平均油耗分半下降了0.13L/100km、0.48L/100km;同期,進口乘用車平均油耗下降了0.44L/100km、0.45L/100km,兩者之間的絕對差值則從2014年的1.66L/100km下降到了2016年的1.38L/100km。

數據給人帶來的感覺是「雙喜臨門」:國產乘用車平均油耗不斷下降,連以往「高高在上」的進口乘用車也被倒逼著不斷優化能耗水平。事實真的如數據所示嗎?筆者的答案是:大大的NO!

三、深入剖析

有句古話說得很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實際上,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艱巨局面,我們應對這種局面保持高度的清醒、乃至憂慮,這絕非危言聳聽。

回到文章開頭,筆者已經提及,2012-2015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未計入新能源汽車,2016年新能源汽車則按照零油耗、5倍數量優惠計入總量。那我們再把2016年的乘用車平均油耗數據「洗一洗、曬一曬」吧。根據工信部及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6年核算公示的乘用車總量是2357.1萬輛,全年共計生產純電動乘用車26.3萬輛,共計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8.1萬輛,兩者相加是34.4萬輛。根據油耗核算辦法:

因此,解出X=CAFC(不含新能源汽車)=6.98L/100km,當然,這個數據或有些微出入,但總體相差不大。這就意味著,2016年傳統乘用車平均油耗與2015年持平,根本沒有進步,基本處於原地踏步狀態。

反正已經撕逼至此,莫不如更深一步。我們來篩選一下,看看2016年統計總產量超過15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1萬輛的部分主要車企,實際上什麼情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平均油耗降幅驚人的車企,新能源汽車佔比基本在6%-31%之間,高額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對企業CAFC值產生了極為突出的貢獻,讓數據看起來如此光鮮亮麗。然而剝開新能源汽車這層華麗的外衣,傳統汽車的油耗數據觸目驚心,雖有進步者,但亦不乏大幅倒退的選手。我們再來看一看,2016年統計總產量超過15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未超過1000輛的部分主要車企,實際上又是什麼情況: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像馬自達、豐田、寶馬、標緻等長期致力於傳統節能技術且站在全球最高技術水平位置的車企,在辛辛苦苦採用了雙噴(PFI+GDI)技術也好、阿特金森循環也好、8AT也好、混合動力也好,諸多黑科技加持於一身,雖然也降低了CAFC值,但明顯微不足道,與此相類似的,還有一眾自主品牌。

OK,不夠直觀?

我們來個楚河漢界、涇渭分明吧,廢話少說,上圖:

×新能源未加持

√新能源加持

其實面對圖2中的結果,說大跌眼鏡也好,說預料之中也好,都離不開三個字:不靠譜!動輒兩升、三升甚至五六升的油耗降幅,放眼全世界,後無來者不敢說,前無古人是板上釘釘的事。這真的是我們的驕傲嗎?

我們真的取得了這麼大的技術進步嗎?我們的油耗真的就減少了這麼多嗎?

四、預期後果明眼人心裡都有數,這不過是數字遊戲,我們的傳統汽車節能技術,在2016年這個「油耗管理元年」,因為新能源汽車的巨額優惠導向,已展露出逐漸停滯的跡象。筆者並不否認新能源汽車是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是國家在新一輪科技變革與產業革命交替時期的必抓對象。但過度的政策導向,將使得我們存在「爬梯子」過程中,在距離上面的「木板」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下面的「木板」就面臨踩翻的巨大風險:

1、外資品牌枕戈待旦、即將發力新能源,並裹挾汽車基本技術積累和工藝優勢、品牌和溢價優勢等,採取同樣的策略平衡CAFC值乃至碾壓自主品牌:

大眾:計劃推出e-up、C coupe GTE、高爾夫GTE等15款新能源車型,PHEV及EV實現本土化生產,計劃年銷50萬輛奧迪:2018年前推出4款PHEV,兩款EV,主要為Q5e-tron、Q7e-tron、A8e-tron等

寶馬:未來將提供5個車系9款新能源車型,包括i3、i5、i6、i8 Roaster、iNext、X4PHEV、芝諾60H等賓士:2017年前推出10款PHEV,2020年推4款EV,包括C 350 el、GLK、GLE500e 4MATIC、GLE Coupe等

沃爾沃:每年投入推出一款新能源車型,2019年推出首款EV,包括沃爾沃C30EV、沃爾沃V60 Plug-In等

通用:2020年前將推出9款新能源車型,完成從HEV、PHEV到EV的全系列覆蓋,包括沃藍達Volt、雪佛蘭Spark EV、別克君越eAssist等

福特:到2020年將推出15款新能源產品,包括福克斯EV、福特C-max energi、福特Fusion energi等

豐田:導入TNGA平台,2018年前推出兩款PHEV及數款EV車型,同步開展FCV技術測試並適時導入,包括豐田RAV4 EV、豐田普銳斯PHEV等

現代:2020年前推出9款新能源汽車車型,包括索納塔PEHV等

日產:推出多款車型,包括e-NV200、新款聆風等

2、外資品牌在傳統節能技術方面仍高看一手且在持續儲備,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雙風灌耳」必須警惕:

豐田:開發出41%熱效率的汽油機,計劃將熱效率提升至50%,下一代HEV車型油耗目標2.5L/100km(JC08工況)

本田:開發出全球首款10檔橫置AT,iMMD2代已成功應用,中型車(雅閣)最低油耗降至4.2升

日產:e-Power串聯式混動將整車油耗降至2.9L/100km

通用:與福特聯合開發出全球首款縱置10AT,大力應用輕量化材料、成功開發鋼鋁焊接技術等輕量化工藝

現代:Niro混動已經上市,綜合油耗低至4.2L/100km

大眾:計劃規模化應用48V系統,結合柴油機、新一代汽油機降低油耗

標緻:開發出1.2T小排量三缸發動機,更少的機械摩擦和MEP(平均有效壓力)、 更輕質量和更小體積

……

3、自主車企一條道走到黑,徹底拋棄傳統節能技術,依靠數字遊戲滿足各階段CAFC要求:實際上,這個苗頭已經在2016年甚至更早就出現了,車企的戰略規劃和政策分析師們,簡單動動筆頭就發現,生產新能源汽車原來這麼划算,不僅可以不用搞傳統節能,甚至多出的油耗核算優惠還可以用來生產更大、更高油耗的傳統SUV等車型,市場、政策兩不誤。

具體能抵消多少,崔東樹老師曾經有一篇精彩的分析,大體意思是一輛NEV約可等同於4-6輛傳統車的作用,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大家可以自己搜索查看。

由此,自主與外資的技術差距,恐怕再難彌補回來了。

分析完這樣的局面,我們還喜得出來嗎?還是喜憂參半?還是憂心忡忡?

五、自諫之言

最後,筆者仍然是那句話,新能源汽車要堅定不移的發展,但是發展不等同於過度的傾斜和照顧。既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被寫入《製造2025》,同被列為十大重點領域,就不應受政策左右而有所偏廢。

筆者更認為,應該在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同時,適度調低油耗核算時新能源汽車的倍數,適度調低積分計算比例,同時適度調高節能汽車的待遇,通過創造公正合理的發育環境,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雙輪驅動,真真正正的促進汽車轉型升級發展,真真正正的促進能源消耗節約和環境改善,最終創造出實實在在的喜悅。

公則四通八達,私則一偏而隅。——明代·薛宣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