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宋元時期青白瓷的特點

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菊瓣口瓷碟

青白瓷的定名

青白瓷是宋元時期主要瓷器品種。其釉色介於青白二者之間,青中泛白,白里顯青,具有胎膩潔白,透光見影,釉面瑩潤,色澤如玉等特徵。它不象白瓷那樣雅潔素凈,也不象卵白瓷那樣失透,牙白瓷那樣潔白無瑕,更不同於青瓷那樣以青色調為主。但青白瓷也有因焙燒過程中,火候的控制、氧化還原氣氛掌握不當諸多因素,而使產品呈現米黃色。宋代蔣祈《陶記》中說:「……兩淮所宜,大率皆江、廣、閩、浙澄澤之餘。土人貨之者,謂之『黃掉』。黃掉雲者,以其色澤不美而在可棄之域也。」蔣祈所說的「黃掉」產品,就是青白瓷中所燒造不成功的炒米黃色瓷。

古人把釉色介於青白二者之間的瓷器稱為青白瓷,這樣稱謂早在宋代就有文獻記載;蔣祈《陶說》中又寫道,「若夫淛之東、西,器尚黃黑,出於湖田之窯者也;江、湖、川、廣器尚青白,出於鎮之窯者也。」宋·耐得翁《都翁紀勝》鋪席條載,「……有大小席鋪,皆是廣大物貨,如平津橋沿河,布鋪、扇鋪、溫州漆器鋪、青白碗器鋪之類……」又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十三鋪席條內有「……黃草鋪溫州漆器,青白碗器……」等語。同卷諸色雜貨條內有「……青白瓷器,甌、碗、碟、茶盞」記載。降至元代,「青白瓷」的稱謂繼續沿用,當時青白瓷生產雖不是瓷業生產的主流,但仍佔有重要地位。如:「1976年南朝鮮新安木浦市元代沉船,打撈出16792件瓷器,其中青白瓷(包括卵白瓷)4813件,占沉船瓷器28.66%.」元代航海家王大淵在他的《鳥夷志略》中也有多處關於青白瓷貿易的記載,如「羅衛,貿易之貨用……青白碗」,「班達里,貿易之貨用……青白瓷」等均是。

明代瓷器生產已步入高度發展時期,五彩瓷器創燒,青花瓷和各種顏色釉瓷長足發展,而後青白瓷被甜白瓷和其他顏色釉瓷所取代。考古發掘資料表明,明代青白瓷雖偶有生產,它已處於衰落時期,青白瓷的稱謂,到晚清改稱「影青瓷」。據許之衡《飲流齋說瓷》:「素瓷甚薄,雕花紋而映出青色者謂之影青。」寂園叟《陶雅》載:「永樂影青脫胎碗最為可貴。脫胎乃瓷質極薄之謂,若畫之沒骨者。碗往往不能正圓,亦脫胎處久所致,其所影之花,兩面瑩撤可以互鑒,惟款識亦然。」人們所稱謂的「影青瓷」、「映青瓷」、「隱青瓷」、「罩青瓷」均為晚清后青白瓷之別名。

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雙魚紋芒口淺腹瓷碗

對青白瓷起源問題探討

1981年著名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在《陶瓷考古概況》一文中指出:「瓷器仿玉器始於宋代,以江西景德鎮首先仿製成功,當時有『假玉器』、『饒玉』之稱……」。《陶瓷史》在《景德鎮與青白瓷窯系》一節中指出:「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鎮窯為代表燒製成功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同時在敘述六大瓷窯體系形成時說:「這些瓷窯系所以能形成,固然是唐代『南青北白』的瓷業布局與發展趨勢下合乎邏輯的發展;另一方面又是瓷器在市場上受到歡迎,首先是鄰近瓷窯的相繼仿製,繼之就是瓷窯的增加與窯場的擴大,形成瓷窯體系。」

上述關於青白瓷的起源和青白瓷系形成的論斷,在很長的時期內,未見提出異議。1987年以後,由於各地考古調查發掘中新資料的不斷發現,陶瓷考古界開始對青白瓷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見解:

趙青雲先生在《河南影青瓷的起源與發展》一文提出:「……河南影青瓷是在早期青瓷燒造技術基礎上孕育出來的……其胎釉和景德鎮湖田窯的產品雖有某些相似之處……然江西青白瓷裝飾線條纖細而流利,河南青白瓷的裝飾卻比較粗放而活潑……不見湖田窯的覆燒青白瓷……」

胡悅謙先生在《安徽江南地區的繁昌窯》一文中提出:「繁昌窯早在五代時就創燒了影青瓷」。陳衍麟先生在《繁昌窯器釉色及造型工藝》一文中提出:「繁昌窯始燒於五代,興盛於北寧,廢燒於南宋。」;又說「影青瓷是在五代北宋時期南方青瓷受北方白瓷的影響而出現的一種新瓷種,宋元時叫青白瓷。」

湖北省考古工作者在《湖泗窯考古發掘獲重要發現》一文中指出,「湖泗窯的發掘再次證明宋代青白瓷並非景德鎮一家獨斷。」1997年7月該省的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北青山窯考古的重要收穫》一文中指出:「青山窯同時燒造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及少量的黑釉瓷……五代至北宋初,兩窯產品多系精細中高檔瓷器,主要是青白瓷器,其次白瓷和一部分青瓷。」

蔡毅先生在《關於景德鎮與繁昌青白瓷的討論》一文中,對青白瓷的起源提出「異地始燒」和「同時崛起」的觀點,又說:「只是略有先後,初始之時在某些工藝技術方面,繁昌窯可能還可能處於領先地位。」

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劃卷草紋瓷梅瓶

上述關於青白瓷起源的種種觀點表明,青白瓷的起源問題,近十餘年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受到陶瓷和考古界的關注,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和古窯址調查發掘的增多,新資料的發現,人們的視野逐漸擴寬,老一輩陶瓷學者在八十年代初認為「青白瓷仿玉是景德鎮首先仿製成功」以及「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鎮窯為代表燒製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的觀點,看來似有進一步研究和討論的必要。筆者認為:

(一)景德鎮窯青白瓷釉色好,品種豐富,裝飾多樣,工藝先進,實用美觀,窯址規模龐大,遺物豐富,是青白瓷窯系的代表產品,當之無愧,它遲至元代才使用二元配方制胎,是它制瓷業落後的標誌。「它首先仿玉成功」的觀點,目前還缺乏有力的實物證明。1997年冬,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湖田窯豪豬嶺窯址發掘中,見伴隨高足碗出土的青白瓷碗,底足內壁斜削工藝與安徽繁昌窯相同,使人聯想到北宋時期景德鎮與繁昌窯的關係。

(二)景德鎮窯生產的青白瓷胎中氧化鋁含量低,宋代僅為18.65%,釉料在焙燒熔融過程中粘度小,易於流動,釉面燒結后,釉薄處青中泛白,積釉處白里顯青,呈色理想,受到用戶的讚賞,加之地理上的優勢,瓷土原料和松柴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因而瓷業大為發展。

(三)安徽的繁昌窯,青白瓷創燒時間早,其化驗證明胎中氧化鋁含量高,佔21.52%,五代時已使用二元配方制胎,瓷質緻密,制胎先進,由於裝飾單調,工藝保守,如先進的覆燒工藝未能引入,生產落後,水陸交通不便,特別是當時胎中氧化鋁含量高,釉料在焙燒過程中粘度大,不易流動,氧化還原不易掌握,大部分呈色不夠理想,市場佔有率逐步縮小,在南宋時市場競爭中被迫而停燒,它首創青白瓷的可能性極大。

(四)河南青白瓷,從其化驗結果表明,其胎釉微量元素與景德鎮相似,可惜未見其胎中氧化鋁含量數據,參照鈞窯宋代瓷器胎中氧化鋁含量為25.4%——28.9%,推知河南鈞窯兼燒的青白瓷胎中必然是氧化鋁含量高,加之其生產青白瓷窯,均為當地大窯兼燒,產量較少,而且在瓷業極度發達的中原地區,工藝落後,未能就近引入先進的覆燒工藝,市場佔有率極低,在當時商品激烈競爭中,未見創燒青白瓷有力的證據。

此外,湖北青白瓷窯址規模不小,產品豐富,從發掘報道中得知其生產青白瓷窯始於五代,發掘報告尚示發表,有待研究。

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素麵獸足鼎式爐

全國青白瓷生產概況

是瓷器的故鄉,素有「瓷國」之美稱。據文獻和考古資料證實,瓷器創燒於商代,成熟於東漢,發展於魏晉南北朝。到宋代南北各地名窯林立,青白瓷屬六大瓷窯體系之一,歷來受陶瓷學者的關注。隨著考古事業的蓬勃發展,各地青白瓷窯址不斷發現,為青白瓷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現將全國各地青白瓷窯生產概況簡述如下:

1、廣西壯族自治區:青白瓷窯址分佈於桂東地區,而聚集於北流河沿岸,有藤縣的中和窯、容縣城關窯、北流嶺垌窯、桂平縣的桂平窯、埔北土東窯。造型以常用的碗、盞、盤、碟、壺、杯、爐、罐等器為主。其裝飾有印花、刻花,數印花較多。出土印模十餘件,根據出土「元祐七年(1092)三月……花頭」紀年印棋推斷,該地青白瓷窯址始燒於北宋晚期,以青白瓷為主,尚未發現覆燒工藝。

2、廣東省:青白瓷窯址,有潮州窯、西村窯、惠州窯和陽江石灣窯等,四窯均生產青白瓷。潮州窯、西村窯以燒青白瓷為主,兼燒其他釉色瓷。而惠州窯、陽江石灣窯則兼燒青白瓷。尤以潮州窯、西村窯生產規模巨大、品種繁多,主要造型有碗、碟、罈、壺、燈、盒、爐、水注等。裝飾以印花、刻劃花、模印、點彩、雕塑、鏤空等。均始燒於北宋,並以生產外銷瓷為主。東南亞各國發現不少廣東窯生產的青白瓷器。

3、浙江省:青白瓷窯址,有江山窯、文成窯、泰順窯、臨安窯等。造型有碗、盤、洗、瓶、罐、盒,裝飾有刻花、印花。採用覆燒工藝。其產品胎較厚,釉色偏灰,為宋代製品。

4、湖北省:青白瓷窯址,有鄂城梁子湖窯、武漢市的湖四窯,兩窯均以燒青白瓷為主,兼燒其他釉色瓷,造型有碗、壺、碟、盂、爐、枕、盞等。裝飾工藝以刻劃為主,兼有鏤雕。從其瓜棱壺、葵口碟等造型推斷,應為北宋時期的產品。未見覆燒工藝。

南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小口蟾蜍形三足瓷水盂

5、湖南省:青白瓷窯址,有耒陽窯和益陽窯,兩窯均以燒制青白瓷為主,兼燒其他釉色。造型有碗、碟、盤、杯、瓶、壺、洗、盒、爐等。裝飾工藝有印花和划花,多為素麵。時代為宋至元代,採用覆燒工藝。

6、安徽省:青白瓷窯址,有皖南的繁昌縣柯家沖窯,專燒青白瓷,始燒於五代至北宋。主要造型有碗、盞、杯、盤、盆、盂、缽、瓶、罐、盒、爐、壺、奩、俑和動物玩具等。裝飾工藝以素麵為主,以花口、瓜棱為特徵,鋪以簡單的刻劃、印紋。釉中白色較濃,顯青不足,共色次品較多,精品比較少,製作工藝特點明顯,碗盤等圓器,底足內壁斜削,中心有凸起的乳釘狀。宋代用與足心大小相同的墊餅墊燒,底足無釉,未見覆燒工藝。

7、河南省:青白瓷窯址,有禹縣鈞台窯、寶豐清涼寺妝官窯、臨汝嚴和店窯、新安城關窯、安陽善應窯。現有發掘資料表明,上述各窯均系兼燒青白瓷,常與汝瓷、鈞瓷同時出土,造型以碗、盤、盒、壺、枕、器蓋為常見,北宋多為瓜棱、花口器形。裝飾工藝有刻花、蓖紋、麻點、印花等多種,始燒於北宋早期,上溯可至五代。未見覆燒工藝,而採用與汝窯相同的支釘仰燒,其產品與景德鎮有別,系河南本地產品。

8、福建省:該省是發現青白瓷窯址較多的省份,其窯址有浦城窯、崇安窯、光澤窯、政和窯、建甌窯、閩清窯、建江窯、莆田窯、閩侯窯、德化窯、安溪窯、泉州窯、南安窯、同安窯、漳浦窯等。它們都生產青白瓷,有的以燒制青白瓷為主,有的兼燒青白瓷。特別是閩南沿海的泉州、德化、安溪等窯產量較大,以生產外銷瓷為主。造型以碗、盤、碟、洗、罐、壺、瓶、盒、爐、燈及雕塑等,尤以軍持造型為福建青白瓷的特產,專為外銷製作。裝飾工藝有刻劃、模印、蓖點等。各窯普遍使用較先進的覆燒工藝。

9、江西省:青白瓷窯址,首推景德鎮,以盛產青白瓷而名揚中外。宋代典型窯址有湖田窯、銀坑塢窯、小屋裡窯、南市街窯、柳家灣窯、白虎灣窯等。據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調查統計:市區近郊和浮梁縣南河一帶,除市區為現代建築所覆蓋的無法統計外,總計青白瓷窯址136處。從總體看青白瓷生產從宋至元盛燒不衰,有的窯址始於五代,有的終燒於元、明。其特點是專燒青白瓷及少量的黑瓷和白瓷,而以青白瓷規模大,產量多,瓷質精,釉色瑩潤,品種繁多,造型奇特,紋飾精美,是青白瓷窯系的代表產品。其主要造型有碗、盤、壺、瓶、罐、爐、盒、燈、枕、碟、缽、杯、盂和各種雕塑瓷等。裝飾工藝有褐彩、刻劃花、印花、剔花、鏤空,而以「半刀泥」獨具裝飾特色。

此外,江西宋元青白瓷窯址,還有南豐縣白舍窯、贛州市七里鎮窯、吉安縣吉州窯、萍鄉市的南坑窯、寧都縣的固厚窯、清安縣的鴉髻山窯、奉新縣的窯場里窯等七處窯址,其中以南豐窯最為著名。它以燒青白瓷為主。據文獻記載,其產品曾和景德鎮窯媲美,共爭市場。

宋代 景德鎮窯青白釉印花蟠螭紋洗

青白瓷的造型和特徵

青白瓷造型豐富,應有盡有,除日常生活用器碗、盤、碟、盞之外,還有酒具、茶具、文房用具、陳設器、衛生用具、照明用具、祭器、冥器和宗教造像等。現就其主要產品造型特徵簡述如下:

1、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備飲食用具。它以大口,深腹,小足為特徵。又因時代不同而底足富於變化,有圓底,圈足,平底,實足(又稱圓餅足、假圈足)。口有花口、唇口、敞口、撇口、侈口。腹有斜腹壁、弧腹壁和折腹三種。宋代碗的形制繁雜,形式也具多樣化。如斗笠碗、高足碗、唇口碗、花口碗等。北宋早期碗類基本保持了五代風尚。產品以敞口、花口、矮圈足為常見。裝飾工藝基本上不採用五代支釘疊燒法,因而碗內未見支釘墊燒的痕迹。這時產品素麵較多,紋飾簡單,以雲氣、篦點紋為常見。北宋中後期,青白瓷碗大量出現,碗的品種也有變化,出現了高足碗、芒口碗、花口碗、侈口碗、斗笠碗等,且紋飾也逐漸繁密,有蓮荷紋、菊紋、鸞鳳紋、游禽紋、水波紋、雲氣紋等。北宋芒口瓷,採用多級盤缽式墊燒窯具,而支圈組合式覆燒法,廣泛使用在北宋中後期。南宋碗式多為花口碗、斗笠碗、芒口碗、侈口碗等。紋飾常見有雲龍紋、蓮荷紋、菊瓣紋、慈菇紋、嬰戲紋等。此外還有澀圈芒口碗等。

元代碗的造型基本上保持南宋的風貌,而紋飾極為豐富,前期青白瓷仍是主要瓷器品種。碗類以敞口、弧壁碗為常見,以折腰碗獨具時代特色。中期以後,卵白釉瓷的創燒成功,青花瓷和各種顏色釉瓷問世,故青白瓷生產逐漸衰退,元代江西景德鎮窯由於焙燒工藝的變化,碗底足改宋代小於圈足的墊餅墊燒法,為大於圈足的墊餅墊燒法,因而其碗類部分底足有釉,有的則無釉,較少有墊燒的火石紅痕迹。

2、盒,為生活日用品,由器身和器蓋兩部分構成,蓋多微鼓,器身與蓋的高度近似。造型多為圓形,還有方形、六方形、八方形、瓜形、果形、花形等。按用途可分鏡盒、藥盒、油盒、香盒以及梳妝用的奩盒。此外還有大小相套的子母盒,夾層塑男女房事圖象的春宮盒。青白瓷盒在宋代廣為流傳。元代繼之,但瓷質粗劣,造型和紋飾簡略。

宋青白釉刻花花卉斗笠碗

從其造型與紋飾看,宋代青白瓷盒發展趨勢是由繁到簡。盒子底部多印有姓氏,如陳、葵、汪、吳、藍、朱、徐、程、張、潘、段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吳家合子記」銘文盒,這充分反映了盒子在宋代普遍使用,為了推銷產品,盒子底部多印上姓氏銘記作為產品的推銷商標,從一個側面,也可看出當時商品競爭的激烈程度。

3、罐,是青白瓷中常見器形,屬盛貯器。以廣口,深腹,平底或圈足為特徵,有的配蓋,有的無蓋,但肩上置系,一般紋飾簡單。宋元青白瓷罐多為小件皿,其用途不一,有的系文房水盂,有的系婦女用粉缸,有的用於貯存茶葉。而形制稍大者,也可用於貯存珍貴的食物,它們總的特點是小巧精美,大部分屬實用器皿,而堆塑四靈紋蓋罐,卻是一件製作考究以釉里紅裝飾為特徵的隨葬冥器,彌足珍貴,為研究元代瓷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4、瓶,為吸水和貯存液體器皿,也是一種陳設用瓷,亦可作貯存器具,一般體形修長,小口,深腹,平底或尖底,或矮圈足,從陶到瓷各地窯場均有燒造。宋元青白瓷瓶,造型多樣,紋飾豐富。有梅瓶、玉壺春瓶、扁瓶、葫蘆瓶、膽瓶、瓜棱瓶、凈瓶、六管瓶、弦紋瓶、花口瓶、雙耳掛環瓶、堆塑龍虎紋瓶等。

在諸多瓶中,數堆塑龍虎紋長頸瓶獨具江西地方特色,體型一般較大,最大通高達一米以上,整個體形顯得修長,敞口(或平口),長頸,圓鼓腹下收,矮圈足外撇,肩上貼塑立俑12個,還配有龍虎日月、伏聽俑、文武士俑以及鹿、鳳凰等,置尖頂立鳥蓋,屬冥器,一般都成對出土。它來源於漢代《原陵秘葬經》,按照宋代的葬制將大夫至庶人墓隨葬單個「冥器神煞」縮小,集中於瓶上,這樣,既符合葬制的要求,又簡化隨葬品數量,這種堆塑龍虎紋青白瓷瓶,開始出現於北宋,其時代特徵明顯。一般為盂口,長頸,豐肩,圓鼓腹下收,圈足外撇,頸長和腹長相等,頸部堆塑簡單稀疏。據現有資料,最早的一對堆塑龍虎紋瓶系北宋嘉祐二年(1057)墓出土的,其頸部僅塑罩爪龍虎紋各一隻,等距離置三個泥條把手,口部配立帽形飛鳥紐蓋,而政和八年(1118)堆塑龍虎紋瓶不設把手,在其頸部增加了雞犬和日月圖案。

南宋是青白瓷堆塑龍虎紋長頸瓶最盛行時期,它的造型與特徵與北宋有明顯的區別:(1)頸長大於腹長(有的相當於腹長的一倍);(2)頸部堆塑緊密,除龍虎紋外,還增加了一周立俑,一般為12個,有的還有伏聽俑、文武士俑以及鹿、馬、雞、犬、鳳凰、龜、蛇等;(3)在嘉定年間以前頸部一般是以塑荷葉邊形附加堆紋承托立俑,此後則多用凸弦紋承托,此種裝飾手法,一直延續到元代;(4)南宋前期頸部裝飾以弦紋為地,中晚期不見;(5)腹部大多無紋飾,也有少數腹部飾八卦紋;(6)南宋晚期頸部裝飾的堆塑體積變小,紋樣模糊,布局稀疏。景定四年(1263)以後,堆塑出現龍虎頭部和日月懸空以朵雲承托的裝飾。

宋 西村窯青白釉褐斑刻劃鳳紋大碗

元代堆塑龍虎紋長頸瓶的特徵:(1)初期基本保持了南宋晚期裝飾風格,大德(1307)以後就有明顯的變化,頭部堆塑裝飾體積變小,布局稀疏,雞、犬、鹿、馬等堆塑紋普遍不見。蓋頂變矮,立鳥肥胖。(2)中期后(1314——1320)肩部裝飾立俑數量逐漸減少,延祐二年(1315)出現有的立俑為11個,天歷三年(1330)有的立俑為9個,10個,至正二年(1324)出現有的立俑為8個或9個,甚至少到只有6個立俑的堆塑瓶,根據紀年墓出土地域分析認定,此種堆塑長頸瓶以贛中平原為中心向四周擴散,江西約有1/2以上縣市的宋元墓均有青白瓷堆塑龍虎紋長頸瓶出土。鄰省湖北的黃梅、黃石、浙江的江山,福建的邵武,湖南醴陵等地也有出土。而江西這些地區當時文化經濟繁盛,用如此眾多的堆塑瓶來隨葬,是人們信仰宗教的反映。道教正乙派活動的中心貴溪龍虎山就在這個區域內,那裡有道教上清宮天師府等大批建築,至今還供國內外遊人參觀。因此筆者認為堆塑龍虎紋長頸瓶,系江西境內道教信徒特殊隨葬品。

5、壺,以小口長頸,圓腹或扁腹,平底,實足或圈足為特徵。其功能為酒具、茶具、衛生用具,也有用於娛樂的。宋代青白瓷器,品類多樣,造型豐富,加之飲酒,鬥茶之風盛行,酒器、茶具的廣泛使用,壺的製作日益精美。始見於五代的注碗(亦稱溫酒壺)到北宋已廣為流行。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四《會仙樓》條載:「凡酒店中不問何人,止兩人對坐飲酒,亦須用注碗一副。」這一記載和北宋出土青白瓷注碗相吻合。

根據出土紀年資料,青白瓷注碗最晚在北宋中期就已廣為流行,江西南豐窯在北宋嘉祐二年(1057)就已生產出精美的注碗,奇怪的是這種精美的注碗降至南宋,江西地區幾乎不見出土,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作為溫酒器的一種,可能與玉壺春瓶的出現有關,宋代青白瓷壺類中最為流行的是青白瓷執壺這一品種,北宋早期以喇叭口,長流為特點。

進入南宋,壺類變化較大,壺類普遍加蓋加紐,流長,把長,紋飾繁雜,元代青白瓷壺較宋代簡化,一是以玉壺春瓶為壺身,對稱處塑流和柄,或加紐和蓋。另一類就是葫蘆執壺,它和宋代的相比較有差異:一般多無蓋,無紐,長弧形圓把,圓管狀彎流和壺身圓鼓,此外在少數民族地區還流行多穆壺。

6、爐,亦稱熏爐、香熏或香爐,系古代焚燒香料的衛生用具,大口,深腹,平底,圈足或三足為特徵,部分配有精巧鏤空蓋。其造型多樣,形式美觀,裝飾豐富,亦可作陳設用器。宋元兩代,青白瓷香熏較為常見,為人們日常用具。

綜觀宋元各種熏爐的造型,給人的印象是當時工匠們對爐的製作設計精巧,飄香四溢,給人以美的享受。熏爐是人們使用香料必備的衛生器具。爐的發展形制從大到小,由繁到簡,同時也說明宋代是熏爐的生產、使用全盛時期,元代是它的沒落時期,明清以後,終因人們生活情趣的變化,而不及宋元青白瓷熏爐繁盛。

7、盤、碟、盞,是常見食用器皿,其造型特徵:敞口淺腹,平底,卧足或矮圈足。盤,大而腹深;碟,小而腹淺,是瓷器實用器皿中的大宗產品。唐宋以來,瓷盤的使用普遍,造型多樣,有花口、唇口、菱口、菊瓣口以及折腰,折沿等各種盤。宋元青白瓷盤、碾,一般是承襲前代的造型,器型變化不顯著。

碟的出現,首見於浙江德清縣出土的春秋時期原始青瓷碟。它往往伴隨碗、盞一道出土,有時碟、盤、盞是很難嚴格區別的。1982年九江縣北宋早期雍熙三年(986)阿周墓出土青白瓷五瓣葵口盞是目前發現的青白瓷最早的實物例證。彌足珍貴。

元 青白釉印花芙蓉紋葵口碗

8、缽,盛貯器。以斂口,敞口,深腹或淺腹,平底,圓底,圈足或三足,口大底小為特徵。缽這種器形的發展規律:唐代的缽為斂口,平底;北宋早期缽為平口折肩,平底;北宋中期的缽敞口、折肩。北宋晚期的缽為敞口,溜肩等,而後缽的演變為平口,敞口的較多,折肩缽極少,至元代這種青白瓷缽造型幾乎絕跡。

9、瓷雕塑。宋代,各種瓷雕栩栩如生,青白瓷雕塑更不例外,著名的北宋青白瓷雕塑龍虎枕、青白瓷蟠龍枕、青白瓷孩兒枕、青白瓷雙人牽馬俑、青白瓷十二生肖俑等,都是代表那個時期瓷雕的佳作。它們各具特色,技藝精湛。元代青白瓷雕塑,仍不乏精品,如元大都出土的青白瓷綴珠觀音像、青白瓷筆山和各地出土青白瓷透雕人物枕,更是元代青白瓷中上乘之作。

10、杯和盞托,均系飲用器皿,杯直口,筒形腹或淺腹,也有敞口附把的把杯,是一種茶酒兩用器具。宋代,青白瓷杯流行,分有把杯和無把杯兩種。杯和盞因具有用途廣泛的特點,有時在稱呼上很難區分,一般認為杯腹深,盞腹淺。

盞托,亦稱茶托,是一種托和盞配套使用的茶具。托,圓形似盤,中收凸起,上置圓圈以承茶盞,常以敞口,圈足或鏤空足為特徵。山西大同馮道真墓壁畫中人物手持盞托,桌置碗、盞、茶罐、盞托等,因此認定,盞托為茶具,由於飲茶、鬥茶之風盛行,茶具也隨之大增,各類窯場均有盞托燒制。北宋中期嘉祐二年(1057)青白瓷盞托為江西南豐窯燒制,北宋晚政和八年(1118)青白瓷盞托,托、盞連在一起,屬明器,進一步說明當時盞托廣為使用。

元代,托盞承襲宋代之遺風,同於各種顏色釉瓷和釉下彩瓷成功的燒制,青白瓷托盞數量減少,為新釉色瓷品種所取代。

11、水注和水盂,水注又名硯滴,水盞又名水丞,均為文房用具,其造型豐富,形式多樣,有圓形、方形、瓜形、果形、還有象生瓷牧童、卧牛、蟾蜍等動物形象的水注、水盞。它們精緻、小巧玲瓏,既實用又美觀。宋代青白瓷盂頗為盛行,有不少精品存世。雖數量有限,仍能反映宋代青白瓷造型的多樣化。元代水注、水盂製作工藝承襲宋制,但數量漸少。

12、渣斗為大敞口,深腹,平底,形似尊,是宴席間桌上盛裝魚刺、肉骨用具。其與唾壺有別,亦屬衛生用器,盛於唐宋,元代繼之,各類窯場均有燒造,元人筆記有"宋季大族設席,几案間必用筋瓶渣斗"的記載。

13、燈,為古代日常生活中照明或其他用途器具。考古資料表明,燈有燃蠟和燃油兩類。然蠟用燈,多由金屬製成,分燈盤、燈罩、燈座三部分。如河北省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寶氏墓出土的銅質長信宮燈。而燃油燈具,由燈盤、支柱和燈座三部分構成,其質地除銅、鐵金屬外,還有玉的,最為常見的是瓷質燈。此外還有一種僅有燈盤的盤式燈,也盛行唐宋。青白瓷燈,是瓷燈中常見品,在宋代已普遍製作。

14、倉,是古代隨葬冥器,為墓主人貯存糧食之用。多以圓筒形三足或圈足,上置笠帽形蓋,也有方形,或長方形四足,此外還有平底樓閣式,青瓷倉始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宋代盛行各類瓷倉,各地窯場均有燒制,青白瓷倉為宋元出土器物中常見造型。

15、湯甌、湯鼓、水澆。湯甌屬小盆、碗之類製品,作茶具和湯碗之用。唐代越窯制甌曾風靡一時,有「於甌內加水,節樂」的記載。湯甌、湯鼓名稱被後來罐、碗稱呼所取代。

往期佳文回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