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又一條老街要被拆!拆!拆!拆了!

一條老街,一座城。

老街、老屋、老人,承載了城市最厚重的記憶。

然而,當我們走在浙江台州葭沚老街的時候,卻見到了滿街張貼的標語。

隨處可見的標語似乎在宣告這條老街的命運。

搜索引擎里關於「葭沚」的關鍵字,讓我們看到了令人驚嘆的「葭沚速度」,征遷工作如火如荼。

台州市椒江區葭沚老街歷史建築遷移異地保護論證方案公示

考慮到目前葭沚老街區域內的歷史建築保護形勢不容樂觀,楊府廟、黃家當鋪、盧家宅院、陶祝華宅等歷史建築遠離老街核心孤立在外圍,保護更加不力,建築破損情況較為嚴重,亟待採取措施加強保護。

為了有效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產的需要,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對我區具有一定歷史、科學、藝術等價值的歷史建築的保護與管理, 基於現狀和未來片區發展情況,經綜合考慮,對楊府廟、黃家當鋪、盧家宅院、陶祝華宅4處歷史建築進行遷移異地保護,具體詳見附件。

公示時間為2017年6月28日至2017年7月7日,共計10天。在此期間,歡迎廣大市民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並以書面形式反饋,便於匯總和整理。

聯繫電話:0576-88220117

通訊地址:椒江區陵園路1號(台州市規劃局椒江分局2017室)

當地政府規劃了美好藍圖:

葭沚水城:作為一期啟動項目,規劃依託老街文化元素,打造集歷史傳承、文化體驗、商業購物、旅遊休閑和特色居住於一體的超級中央文化活力街區。

然而,我們不知道,這樣的效果圖,能否留得住鄉愁和記憶。

===========

葭沚之殤:新城舊巷的衝突與交融

——葭沚老街的搶救性保護與利用思考

/ 陳敏輝 /

「葭沚」二字,透著厚重的歷史氣息。

《詩經·秦風·蒹葭》中雲

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

「葭」為水邊蘆葦,「沚」為水邊窪地,葭沚處於江邊,由椒江沖積而成,曾地勢較低並長滿蘆葦,「葭沚」由此而得名。

葭沚舊城區是台州城區歷史久遠、面積最大的老城區之一,尤其是一條形成於清中期的千米老街,保存有較完好的歷史風商業街市貌,也是椒江現存最長的一條傳統街區,既保留了完整的街巷格局又留存不少有價值的舊屋老宅,文化底蘊深厚。

葭沚老街見證了幾代人的記憶,是生長著的台州人文和古建民居「活態」博物館。

而另一外面,葭沚街道地處迅速崛起的台州開發區,境內重點工程密集,一邊是新城的發展,一邊是老街的保護,蛻變、更新抑或拆除,舊城能否新生?

1歷史沿革

葭沚,宋稱「賈子」、「家子」,地處椒江南岸入海口,西與柵浦接鄰,東南有葭沚山,古有稱蓬萊島。葭沚古鎮地理位置優越,坐擁口岸,交通發達,自古商賈雲集,人文薈萃。

葭沚歷史悠久,相傳南宋年康王趙構曾於葭芷停留,至今江邊尚有遺迹與章安古鎮金螯山隔江相望。古以柵浦為商埠,繼之葭沚,后遷海門。

據史料記載,葭沚老街的興盛,大約可以追溯到元朝,隨著漕運為背景海運業的迅速發展。既得舟楫之便,又有山海之利,葭沚藉助瀕臨台州灣的港口優勢,迅速成為沿海貨物的集散地之一。

18世紀中葉起至民國解放前,商埠漸興,葭沚自然成為浙中沿海一帶商賈雲集、人文薈萃、農漁商並興的繁華名鎮,是台州沿海重要的商業據地。

到了近幾十年,隨著產業逐漸外遷,商業配套低端,老街的產能逐漸落後。加之道路不便且環境較差,老街格局和建築質量日益減損,老街的風貌遭遇了比較嚴重的破壞。

葭沚歷史沿革

2老街歷史建築遺存

葭沚老街街巷格局

葭沚老街全長約830米,分為上、中、下街,與東西大街十字交叉,緊鄰工人路、黃椒路等城市主次幹道。老街形成於清中期,街面鋪石板,兩側多為下鋪上宅的兩層民居。現存建築大多建於晚清及清末民初年間。

葭沚老街歷史風貌較為完整,並保存有將軍第、大夫第、羅家裡、老黃家、陶家、李家等大戶門第的老宅。

舊有路廊立於葭沚道頭的大路一側,一垛高大的風火磚牆,額書「家子」二字。穿牆入街,街面由三塊石板鋪甃,南北走向,分為上、中、下街。

典型街巷

民國時期,葭沚老街有道頭路、五聖路、下街、木橋頭街、中街、太平街、上街,支街巷有和生弄、維記弄、尚德路、崇成街、茂濟巷、太平巷、賣雞巷、天心巷、黃家路、后黃路、舒家路、西河岸路、下江巷、繆家路、東岸街、大橋頭、東八份、前周、前周路、楊府路、十八回、羅橋頭、生計巷、賣酒巷、打釘弄、蒲鞋弄頭等巷名,由此可見當時的商業繁華。其中橫街「文明巷」由海門城通往黃岩縣城,與主街交錯並形成鬧市。

2.2古民居

葭沚以黃、陶、周三大姓聚族而居,翁、李次之。在葭沚有有「東黃、西陶」之稱,說的就是黃楚卿,陶壽農兩家民國宅第,此外還有將軍第、大夫第、羅家裡、陳家、李家等大戶民居古宅。舊時有些宅第門口豎立顯耀的科舉甲午石和門楣題額,彰顯主人的身份和學識修養。葭沚水城片區擁有22處文物建築,集中分佈在老街及周邊。

部分典型民居

2.2老字號商鋪

目前,老街至今還保留了大量的老店鋪,比如:饅頭店、箍桶鋪、理髮店、鐘錶店、鐵器店等等。清末民初,此地有相當規模的「當店」三家,葯號、酒坊、書場、茶樓、劇社一應皆全,還有四、五家打米廠。這些在我們現代生活中逐漸消逝的老店鋪,在這裡依然散發著旺盛的生命力。

部分老字號

2.4宗祠宗教建築2.4.1 五聖廟

葭沚是台州灣的古老漁鎮。千百年來,這裡的百姓以出海捕魚為生。

自上世紀20年代開始,當地富紳黃楚卿出資在原葭沚道頭路廊邊上建起了規模宏大的五聖廟后,每年逢農曆「大暑」這一天,此地漁民便都要舉行「送大暑船」的習俗活動,集資做一二丈長小船一隻,船內置豬、羊、雞、鴨、香米、水缸、灶等物品,船上裝五聖神像,於「大暑」這日點上香燭,集體誦經送船出海,可保商家漁民一年平安。

葭沚的「送大暑船」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送大暑船」也是一年比一年紅火,它那熱烈張揚的祭祀和表演,吸引著周邊的群眾。

2.4.2 周氏宗祠,橫街

建於嘉慶二十二年八月,祠前原立道光十八年金氏貞女坊,祠內尚存坊石殘體。

2.5其他和人文

葭沚舊為臨海管轄,1950年劃歸黃岩縣,現屬椒江區。在《臨海縣誌》記載的葭沚文科舉人就有乾隆六十年恩科舉人陶如淵、同治九年舉人周郇雨、光緒六年恩科舉人黃蒸雲、乾隆五十四年武科舉人周岐山、道光五年拔貢周肇璜、嘉道年間歲貢陶仙鹿、同治五年恩貢陶品元等。

古鎮鄉土建築是一本鄉土生活和鄉土文化的歷史書。至今鎮內保存三大姓的家譜,民國十年(1921)重修《赤山陶氏宗譜》,民國二十一年(1932)重修《家子周氏宗譜》、《家子黃氏宗譜》,記載著人口文字檔案和地方鄉土歷史信息。

上世紀20年代,黃楚卿出資在原葭沚道頭路廊邊上建起了規模宏大的五聖廟,之後每年逢農曆「大暑」這一天,這裡的漁民便都會舉行「送大暑船」的習俗活動,以寄寓平安、祛災願想。

送大暑船

船分紙船和真船,紙船是要在出海口燒掉的,真船則讓其漂流出海。大暑船內設有神龕香案,以備供奉神靈。真船內還要放入活的豬、羊、雞、鴨、水缸、缸灶、桌、椅、床等物品。

送大暑船出海

在「大暑」這天點上香燭,集體誦經將船送出海,據說這樣可保商家漁民一年平安。葭沚的「送大暑船」已經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它那熱烈張揚的祭祀和表演,在如今的新時代里獲得了新的生命。

3N葭沚老街遺產價值分析

葭沚老街是台州保存較好的清朝商業街市,是台州傳統建築博物館,具有較為完整的歷史街巷和古建築宅院。

《威尼斯憲章》在開篇第一項就對歷史街區的文化價值進行了闡釋,即:「歷史文物建築的概念,不僅包含個別的建築作品,而且包含能夠見證某種文明,某種有意義的發展或某種歷史事件的城市或鄉村環境,這不僅適用於偉大的藝術品,也適用由於時光流逝而獲得文化意義的過去較不太重要的作品。」憲章將文物建築的保護延伸到歷史環境的整體保護,極大擴展了文物建築保護的範圍,也為歷史街區的保護提供了理論依據。

《文物古迹保護準則》中對於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指出除了對文物古迹各構成要素的保護,還須考慮對整體的城鎮歷史景觀的保護。保護不僅要考慮城市肌理和建築體量、密度、高度、色彩、材料等因素, 同時也應保護、延續仍保持活力的文化傳統,包括街道、水系、景觀環境等。

葭沚老街的建築從單體來看,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江南民居,有的甚至給人以簡陋的感覺。但是當一組組建築在街道的坐標軸中串聯起來,把江南本土生活形態、台州傳統建築形象和城市特徵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體現了歷史建築的事件性、風格的多樣性以及時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古老的街巷收藏了這座城市獨有的一段歷史,保留了一段難以忘懷的城市記憶。它曾推動了這座城市的發展,同時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文化角色。

文物建築所攜帶的歷史信息包含了從意識形態、人類審美趣味到社會生產水平、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多層次的廣泛內容。

3.2科學價值——河南民居的建築博物館

老街內建築風格多樣,形式變化靈活,既有江浙一帶傳統的商業店鋪和合院式民居,又有很多西洋式台門和裝飾。沿街店鋪大多是為木構商住樓,下店上宅,後部一般有與後街相通的倉儲。

建築以兩層為主,底層為可裝卸的木板門或格子門,木柱有方形石柱礎;山牆為硬山式,二層開通長木窗,屋頂一般在檁條上鋪油氈、稻草泥再掛小青瓦。斜撐、木窗往往是裝飾的重點,雕刻精美,常用花卉、瑞獸,也有仙人故事。二層出挑的梁頭多做成象首,象鼻呈捲曲狀,有時亦把整個斜撐做成弓形。

葭沚老街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街巷和豐富多樣的典型古建築宅院,體現了明清江南地區的建築科學與工程技術水平,提供了傳統建築布局、規劃和裝飾的範本,對傳統江南民居建築的研究、保護和傳承有著重要意義。

3.3文化價值——葭沚老街人文內涵

歷史建築展示了人類經歷過的生活形態,見證了不同歷史時期,是某一時代或某一時期社會生活最有力的實物例證。建築是人文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築遺產特別是成群成片的歷史建築,在保持和延續城鄉傳統風貌、體現人文景觀和文化意境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葭沚老街有濃厚的商埠文化,也是民俗文化傳承之所。葭沚老街的空間環境和景觀,對於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台州非物質遺產較多,可以予以挖掘,補充提煉,豐富葭沚老街的文化內涵。

3.4精神價值——葭沚老街歷史環境的認同感和情感歸屬

舊時光里一起生活的老街,時常光顧的老店,甚至一面滄桑破敗的牆垣,一塊遍布青苔的石板,總能引起一代代台州人共鳴。位於城市、鄉村的建築遺產往往是一種見證物,凝聚著人們對往昔歲月的追憶,是疊加的歷史信息的載體。

雖然葭沚老街在歲月侵蝕下顯得幾份破敗和凄涼,但是它的存在,增強了人與環境之間的情感聯繫,是幾代人感情寄託的對象。

4N老街現狀和困境

近幾十年,隨著城市中心發展的位移,產業逐漸外遷,老街的產能漸趨落後。另一方面老街格局和建築質量日益減損,老街的風貌遭遇了比較嚴重的破壞。一邊是落後的產能和低端的商業,一邊是日益惡劣的環境和交通,加之周邊現代建築的圍堵,葭沚老街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第一,街區破敗和風貌損壞

街區內建築整體破敗、建築質量較差,一直以來缺乏有效的保護和修繕,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外立面因日晒雨淋瘡痍斑駁,木構件老化糟朽,雕飾損毀,甚至一些樑柱出現傾斜歪閃,存在嚴重的安全問題。

加之周邊現代城市的蔓延擴張,「內憂外患」之下,曾經極具特色的地方風貌日益模糊。

第二,居住環境惡劣,交通不便

街區內缺少必要的市政管線,生活質量低下。下雨時街道常因排水不暢而積水。街道上電線多為明線,且搭接不規範,而街道兩側多為木結構建築,火災隱患較大。

老街區被工人路、黃椒路等城市主次幹道割裂,交通可達性弱,內部可通行道路缺失且環境較差,葭沚老街的格局也日益減損。

第三,產能落後,商業配套低端和人口流失

時代更迭下,老街里的商業傳奇已成歷史,但老街似乎一直守著過去。椒南沿江區域分佈有食品加工、船舶製造等中低端工業以及物流企業,環境污染、業態落後、效率低下,經濟效益不高。老街內,除了低端的沿街商業、再無其他產業,自然無法留住人。

街區內目前居民以中老年人和外來務工人員為主,收入及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沒有旅遊、文化等新產業開發和轉型,雜亂、破敗的居住環境成為留守老人和流動人口的租城,無人維護、日漸衰落。葭沚舊時的大家宅院和老街古巷,如今已在歲月侵蝕下顯得幾份落寞和凄涼。

5N葭沚老街保護和利用思考

公認的三個歷史街區的核定標準:歷史真實性、生活真實性和風貌完整性。這三條核定標準不僅是申請和批准歷史文化街區的審定標準,同時也是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原則和行動標準。

將葭沚老街區放置到整個台州城市發展的大背景中來看,它只是城市的一個特殊的組成部分,除了自身的歷史文化價值外,它對城市的形態特色、城市社會文化的發展都起著難以估量的作用,而城市的發展也同時對歷史街區產生或好或差的影響。

5.1避免」一刀切「式的大拆大建

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和利用過程中,應當在不改變歷史文化景觀的前提下,使得城市功能得到改善,居民生活獲得提升。城市肌理不能丟失,傳統格局不能改變,古建文物不能損毀。

《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對於舊城衚衕街巷的保護中提出了「小規模、漸進式、多樣化、微循環」有機更新模式,既可以保護北京歷史街區的傳統建築和街巷肌理,又可以保持歷史街區的人文風情,維繫住形成百年的鄰里氛圍,是對歷史街區全面的保護方式。

在尊重歷史街區整體性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了系統自組織產生的修復能力,使得局部改造帶來的變化在歷史街區系統的接受範圍之內,傳統與現代在一定時間內漸漸融合,形成風貌與功能上和諧的統一體。

5.2保存歷史格局和歷史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

根據《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文物的搶救、保護、規劃應但是舊城改造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護工作中,不僅應儘可能減少文物歷史信息的損失,而且應當把新的保護過程作為文物歷史信息的重要內容加以展示。

《威尼斯憲章》第五、六條中說:為社會公用之目的使用古迹永遠有利於古迹的保護。因此,這種使用合乎需要,但決不能改變該建築的布局或裝飾。只有在此限度內才可考慮或允許因功能改變而需做的改動。

關於葭沚水城歷史建築異地保護的信息公布

古迹的保護包含著對一定規模環境的保護。凡傳統環境存在的地方必須予以保存,決不允許任何導致改變主體和顏色關係的新建、拆除或改動。

《文物古迹保護準則》第44條提到:對仍保持原有功能,特別是這些功能已經成為其價值組成部分的文物古迹,應鼓勵和延續原有的使用方式。

文物古迹與當代生活仍保持著密切聯繫,延續著原有的使用功能,體現出特定的文化意義,具有「活態」特徵。對於具有 " 活態 " 特徵的文物古迹,應延續原有功能,並保護其具有文化價值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

延續這些文物古迹的原有功能也是對其價值的保護,在管理這些文物古迹時應特別注意對其原有功能的保護,不輕易改變其使用性質。特別要避免將原本以居住性質為主的整個街區改變為商業街區的做法,這種做法嚴重損害文物古迹的價值,破壞了文物古迹的真實性。

生活即是文化。居民是街區的靈魂,葭沚老街除了商業功能,也充滿了濃厚的江南水鄉生活氣息。如果葭沚老街原有的生活空間被完全的取代,生活的功能喪失殆盡,那麼整個街區就變成了一座「活死城」。

保留街道生活環境,而後便是為滿足當代生活需要,對上述活態的文物古迹進行必要的修繕、調整、改造時,同樣要保證不損害、不改變其特徵、價值。

很多城市在開發歷史文化街區時,容易陷入過度開發主街的誤區,既割裂了街區整體文化體系,也有悖於街區整體歷史文化風貌的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開發,應借鑒社區博物館的理念,在深挖文化資源的同時,注重展現歷史文化街區富有地方特色和集體記憶的文化空間,將古民居、各類文物的保護與傳統手工藝、商業業態的傳承相結合,打造原生態體驗的人文環境。

5.4整合文化資源,在傳承的基礎上合理利用文化遺產

保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歷史建築和街區的保護,不只是要使被保護的對象存留下來,更重要的是使之長久地、有生命力地傳承和發展。因此,對葭沚老街的保護,不僅要保護那記載著歷史文化信息的物質形態,也要為其注入新的活力。

作為一條傳統商業街,葭沚老街的未來應該是真實、有生命力的。老的街景應當被嚴格地保護,從文化切入,以老街為線索,保留古街形態,活化利用現有建築街巷肌理,恢復記憶空間(街巷、水系、建築),挖掘文化遺產,再注入新的生機,讓古老的肌體重新煥發出活力和健康的氣息。譬如:本地小商業的復興,包括老字號商店、傳統手工業、零售業和民宿活動場所等。這些是老街的靈魂,也是老街再生的依據。

5.5拒絕千街一面的野蠻開發

古鎮、歷史街區、古建築等古迹以其獨特的自然底蘊、文化魅力、歷史氣息以及迄今為止仍保留著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亦或原住民,吸引著中外遊客。

麗江旅遊業異軍突起,帶火了以麗江為代表的「民族文化和經濟對接」的「麗江現象」,和「世界遺產帶動旅遊發展」的「麗江模式」。一時間,全國各地的歷史街區開發,皆是圍繞著以餐飲美食為主題的小吃一條街、以娛樂活力為主題酒吧一條街、以生活體驗的住宿一條街等等。城市功能、建築格局與建築風格、文化內涵、民族風情等城市獨有特色隨著旅遊開發被破壞和改變,地區文化內涵的延續性被打斷。

在利用的過程中,特別要避免千街一面,讓歷史街區成為小商品一條街、小吃一條街、酒吧一條街等單一功能。

商業化是任何產業不能避免的趨勢,不少地方把保護歷史文化街區作為經濟創收的手段,適度的商業化一方面可以發展旅遊業,另一方面也可以藉助商業化的平台宣傳古城的民俗和文化。而凡事過猶不及,如果與旅遊業開發過度結合,,使得歷史街區充斥雜亂的非地域特色類店鋪,商品同質化明顯,千篇一律的旅遊紀念品、隨處可見的臭豆腐烤魷魚串串香、震耳欲聾臨街拉客的酒吧,與慕名而來失望而歸的海量遊客一起,構成各地古文化街「千街一面」的景象。

這樣一來,不但破壞了古建築及周邊環境原有的文化氛圍與意境,而且會使遊客對古城和歷史街區產生誤解隨之失去興趣,最終導致歷史街區的衰弱,失去了其自身獨有的文化吸引力。

6N小結

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交織著保護與開發,經濟利益與文化、社會效益等之間的多重矛盾,壓力重重。相關法規體系不完善,管理工作執行不力,維修和保護經費欠缺,保護觀念落後,使得「一推了之」、「建設性破壞」、「修繕性破壞」等事件屢屢發生,保存尚好的老街區被完全推掉,取而代之的是新建、仿建「假古董」。對於葭沚老街的保護和利用,值得我們深思。

最後來看兩個案例:

(1)史家衚衕社區營造

史家衚衕風貌保護協會組織結構

2014年以來,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東城區朝陽門街道辦事處及北京工業大學建立合作關係,以舊城東四南歷史文化街區為試點,藉助保護規劃編製及「史家衚衕博物館」建立契機,成立並培育了(東四南)「史家衚衕風貌保護協會」。

協會由居民、產權單位、專家、志願者等多方構成,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責任規劃師以顧問、理事、秘書長身份全程參與協會工作,嘗試以社會組織為平台彙集政策支持、社會資源和居民力量,開展針對物質空間改善的參與式設計和針對人文環境復興的文化教育活動,在落實保護規劃的同時,建立起居民主動參與街區建設的自治機制。

經過近3年的努力,在東四南歷史文化街區內已形成豐富的工作成果:多個院落改造項目實施完工,居民主動參與到街區建設中來,志願者力量亦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為相關工作提供了政策突破和資源支持。社區自下而上的內生力量與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引領形成交融合力,探索落地社區生根發芽、推動街區自主生長的創新城市治理之路。

白塔寺

白塔寺再生計劃是一個長期的計劃,首次亮相於2015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期間。該項目以白塔寺歷史衚衕街區為背景,結合公眾參與、建築及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等形式,用一種溫和的發展方式將設計思維和文創理念融入城市更新計劃之中。

白塔寺再生計劃將對該區域內獨特的城市和社會形態進行重點研究,與此同時,也將著眼於為更大範圍內有著類似人居環境的區域提出有創造性的策略,並對區域的發展進行重新定位。

對於像北京這樣的大都市來說,社會結構和人口發展的變化在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

在這種有歷史層次的街區中往往存在著共同互惠、相互依存的價值觀,而這種價值觀中也透露出一種地方歸屬感。這份歸屬感將永遠存在於一個無形的空間中,同時也貫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

以「白塔寺再生計劃」的院落更新實踐項目為範例,2016白塔寺院落更新國際方案徵集希望能以設計競賽的形式讓更多人關注分佈在北京舊城形成舊城肌理的普通小院兒,從傳統中發現新舊建築相融的智慧,從現實中尋找限制條件之間的蹊徑,再詮釋,以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設計探索此類區域與城市發展結合的無限可能,為普通小院兒注入新的活力,為白塔寺地區和眾多城市中類似的舊城區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舊城更新的模式,已從以往對政府職能部門的依賴,轉向由實施主體聯合市政部門去承擔相應基礎設施的服務。通過政府主導、企業示範、社會力量參與、本地居民共建的新模式,制定出人口持續疏解、物質空間更新、基礎能源提升、公共環境再造、培育文化觸媒和區域整體復興的實施路徑。

在保持獨具一格的衚衕肌理和老北京傳統的四合院居住片區原有居住功能屬性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植入設計、文創和展覽展示等新的元素,全面營造融合傳統、創意、時尚的新文化街區,探索和開闢一條新的城市升級和社區復興發展之路。

葭沚老街散發著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氣息,成為當代台州城市文化資本的象徵。如何在商業開發與文化傳承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在完整保留歷史文化街區原真建築格局和文化生態發同時利用旅遊進行商業開發,不僅是決策者,也是每一位熱愛文化遺產的公民都應思考的問題。

合理的治理與改造,不僅能為城市帶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也能讓文化遺產重新煥發生機。

我們關注著葭沚老街的命運,寄希望在堅持遺產保護原則的前提下,傳承和活化歷史街區商業,最終實現發展和保護的良性循環。

圖片來源:

[1] 呂斌:南鑼鼓巷基於社區的可持續再生實踐——一種舊城歷史街區保護與發展的模式,《北京規劃建設》,2012年第6期。

[2]阮儀三,袁菲,肖建莉. 對當前「重建古城」風潮的解讀與建言[J]. 城市規劃學刊,2014,(01):14-17.

[3]阮儀三,袁菲. 再論江南水鄉古鎮的保護與合理髮展[J]. 城市規劃學刊,2011,(05):95-101.

[4]阮儀三,孫萌. 歷史街區保護與規劃的若干問題研究[J]. 城市規劃,2001,(10):25-32.

[5]楊桂榮. 歷史街區旅遊開發模式研究[D].同濟大學,2007.

[6]吳志剛,王維龍主編.台州古村落[M].北京:文史出版社.2013.

[7]政協椒江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椒江文史資料理 第7輯[M].1989.

[8]浙江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浙江文史集粹 第4輯 經濟卷 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9]常青編著.建築遺產的生存策略 保護與利用設計實驗[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其他網路資源:

[10]里長遊記|葭沚老街探秘,微信公眾號「道台里」(ID:daotaili)

[11]葭芷老街:落寞老街區里的城市蝸居客,國家地理網,陳華德,http://www.dili360.com/article/p58af933c948af03.htm

推薦閱讀

qq群608748703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