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學者視角 | 陳先達:文化自信是對民族生命力的自信

全文字數1403字 閱讀時間約4分鐘

陳先達,1930年生,江西鄱陽人,著名哲學家。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著有《處在夾縫中的哲學—走向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陳先達文集》(6卷本),合著有《被肢解的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哲學總覽》《人的哲學》,主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等。

今天我們提倡的文化自信,說到底是對民族生命力的自信。在民族遭遇危機時,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撐。提倡文化自信決不是搞文化民粹主義,它的立足點是促進中華民族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

文化是一種正能量。現在對文化的使用相當泛化,官場有官場文化、商業有商業文化、企業有企業文化、學校有校園文化。可以說,社會種種行為都貼上了文化標籤,幾乎有什麼活動就有什麼文化,把文化、亞文化、反文化都塞進一般文化中。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需要正確理解文化的本質,區分文化、亞文化和反文化。

文化是一個整體,是一條長河。這個整體的構成是可變的,否則就不是有機整體;長河是流動的,有河源有河流,有源無流就會幹涸。因此,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觀,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我們在研究文化時,應重視處理好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辯證關係。尤其是對待傳統文化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觀,否定傳統和凝固傳統都是錯誤的。沒有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統文化就會幹涸斷流。

傳統文化之所以不可能全盤繼承,正是由於文化自身的有機性。例如,在傳統文化中,應區分智慧力量、生活方式、道德與風俗習慣,它們在文化整體中的可變性是各不相同的。智慧力量是超越時代的,具有永恆性和傳世性。歷史上思想文化經典著作中的智慧都具有超越性,可以反覆為後人提供智慧力量。而生活方式會隨著生產方式和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在文化中,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也是多變的。沒有不變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但在變化中又有不變的東西,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傳統。

繼承傳統文化應提倡的傳統節日,沉迷於西方的節日是不可取的,因為節日是民族特性的象徵。比如,水是人的生命之源,因而才有潑水節,雲南的傣族和緬甸的傣族都有潑水節。又如,火是相當重要的,不僅西方有普羅米修斯盜火的神話,的彝族、納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諾族都有火把節。體現民族特性和民族認同的節日,應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留和愛護;但不能提倡陳風陋俗,如古代的葬禮、婚禮以及相關觀念都需要除舊布新。

提倡文化自信應重視和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在當今世界,文化問題不僅是一個學術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文化是國家和民族認同的精神黏合劑,沒有文化認同,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國家和民族認同,就不可能樹立愛國主義精神;文化是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上沒有話語權,就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是承載民族精神的載體,沒有優秀文化支撐,就不可能具備由優秀文化傳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文化是以文化人和以德育人最重要的途徑,一個民族沒有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必然走向沒落。

對於一個民族來說,重視自己的民族精神並以優秀文化傳統來培育自己的人民尤其是青年人,就是強化民族團結、生存、發展的精神力量。歷史一再證明,一個文化認同感強的民族,往往能夠抵禦外來侵略,保持民族和國家團結,不容易被外來勢力所分裂。中華民族長期以來一直維持團結統一,靠的就是由文化認同而產生的偉大民族精神。有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即使有分裂也是暫時的。移居海外的華人華僑心向祖國、熱愛中華民族,也是這種以文化為紐帶的民族精神作用的結果。

當代世界的矛盾和戰爭並不是產生於文化差異,而是根源於霸權和利益的對抗。歷史證明,相同文明的國家可能發生戰爭,而不同文明的國家也可以結盟。兩次世界大戰以及當代現實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