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京東金融陳生強:普惠金融的未來是線上線下融合

京東金融首席執行官陳生強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3日電 在6月3日的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京東金融首席執行官陳生強表示,傳統金融擁抱新興科技,利用科技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正在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潮流。未來的金融服務將是不分線上與線下的,而是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O+O」的模式。

目前制約普惠金融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呢?陳生強表示,我們研究認為,是可負擔成本。如果固定成本高但變動成本低,則相對沒有邊際的限制,可以快速複製,覆蓋更多群體,實現規模效應,這是符合經濟學規律的。

陳生強提到,拿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業務來說,金融機構在獲取用戶、風控以及運營操作三大環節,基本上都是在依靠傳統的模式——靠廣告、靠地推去獲客;靠人工調查來做風控;在申請、受理、授信、放款、貸后等一系列流程管理上也都是大量的在使用人工來審批和操作。如此一來,就造成了做小微信貸的變動成本過高。

在陳生強看來,要做普惠金融,必須找到低成本、可持續的模式。就目前來看,傳統金融機構踐行普惠金融急需解決的就是變動成本高、信用風險高的問題,而科技公司正好可以助力金融機構改變自己的成本結構、並通過貸前、貸后管理降低信用風險,優化服務能力。

陳生強認為,不管是哪一個環節,科技實際上都是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但科技公司本身做金融服務是難以滿足普惠金融的需求的。實現普惠金融,傳統金融機構的力量不可或缺,他們應該是推動普惠金融的主力。近年來,中央密集出台多項扶持政策,力推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有力推動了金融供給下沉,包括幾家國有大行在各地的分支,以及遍布各地的農村商業銀行,幾乎是覆蓋全國各個角落。這些金融機構如果能夠通過科技賦能,將線下優勢與線上打通,將很快發揮出最大的效能。未來的金融服務將是不分線上與線下的,而是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O+O」的模式。

陳生強指出,從普惠金融延展到所有的金融服務,邏輯是一致的。放眼全球,傳統金融擁抱新興科技,利用科技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正在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潮流。美國、歐洲,高盛、摩根斯坦利、瑞銀等傳統老牌金融機構無不在將科技視為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能力。科技能夠為傳統金融帶來的賦能,並非只是流量、渠道等淺層次的東西,而是真正能對其核心業務進行重塑。在這個大的時代潮流下,的金融機構完全可以在做好普惠金融的同時實現模式的迭代,也完全可以藉助科技的力量重塑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格局。

下面是京東金融首席執行官陳生強的演講實錄:

感謝張院長的介紹。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論壇的話題是普惠金融,京東金融作為一家服務金融行業的科技公司,實際上這幾年來也一直在踐行普惠金融。所以我想在這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對普惠金融的理解。

普惠金融的定義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指用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包括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等弱勢群體,都是重點服務對象。然而,即使從全球範圍來看,目前大部分做普惠金融的機構都很難發揮出全力。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找到一個可持續的模式,從而制約了普惠金融的推行。

那麼目前制約普惠金融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麼呢?我們研究認為,是可負擔成本。我們需要從經濟學的理論角度來分析這個事情。

經濟學中,企業成本有一個劃分維度是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成本結構的不同,讓經濟實體所能服務的對象的廣度和深度也完全不同。拿金融行業來講,如果一個金融機構固定成本低、變動成本高,那麼只能去服務高收入人群和高價值的大公司,向下覆蓋是不經濟的。反之,如果固定成本高但變動成本低,則相對沒有邊際的限制,可以快速複製,覆蓋更多群體,實現規模效應,這是符合經濟學規律的。

但就目前來看,金融機構的成本結構恰恰是以前一種為主。拿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業務來說,金融機構在獲取用戶、風控以及運營操作三大環節,基本上都是在依靠傳統的模式——靠廣告、靠地推去獲客;靠人工調查來做風控;在申請、受理、授信、放款、貸后等一系列流程管理上也都是大量的在使用人工來審批和操作。如此一來,就造成了做小微信貸的變動成本過高。

我們此前看到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在拉美、東南亞、非洲等地區,金融機構做小微信貸每個賬戶的運營成本,包括獲客、信用風險管理以及流程管理的成本加起來要佔到總成本的30%-40%。再加上小微企業經營風險相對大,並且抗周期性風險能力弱,因而金融機構做小微信貸的壞賬率相對會比較高。這兩個因素加起來使得做小微金融盈利十分困難。

要做普惠金融,必須找到低成本、可持續的模式。就目前來看,傳統金融機構踐行普惠金融急需解決的就是變動成本高、信用風險高的問題,而科技公司正好可以助力金融機構改變自己的成本結構、並通過貸前、貸后管理降低信用風險,優化服務能力。

首先,科技公司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觸達到傳統金融難以觸達的人群。尤其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公司通過自身的生態建設,擁有了很多場景。大家都很清楚的是,像京東金融,大量的金融服務是在真實的生活消費場景和產業場景中實現,我們將這種場景開放給傳統金融,就可以降低金融機構的獲客成本。

其次,科技公司可以在生活消費和產業交易場景中獲得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真實反應了客戶需求和實體經濟的產銷情況,通過這些數據+風控技術可以去做風險管理與風險定價。金融機構可以跟科技公司展開技術層面的合作,讓科技公司的風控技術和金融機構的風控能力進行結合,就可以降低欺詐和信用風險。

第三,在流程運營層面,科技公司基於更好用戶洞察能力、產品洞察能力,可以在交易場景中嵌入金融服務,實現從客戶申請、授信、放款、貸后的全流程貫通,讓客戶在交易場景中獲得貸款,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能極大地改善客戶體驗。當這種能力與金融機構進行連接,也將極大地降低金融機構的流程運營成本。

上面這幾個點,京東金融都在實踐。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京東金融是如何去做普惠金融,以及如何為金融機構提供助力的。

第一個,批量獲客方面。例如,面向個人的消費金融,京東金融基於京東數億用戶的基礎以及電商交易場景,2014年推出了業內首款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白條」。這幾年來,我們基於對原有場景的深耕以及外部場景的擴展,為很多的90后提供了人生第一筆授信,切入了傳統金融不便觸及或者觸達成本較高的弱信用人群或較低收入群體,幫助了他們發掘和變現了信用價值。

第二個,在風控方面。不管是剛才提到的白條,還是京東金融最早做的供應鏈金融,都是在依據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做風控,沒有一個人工信貸審批員。當我們的智能風控體系建立起來之後,幾乎就不再產生變動成本,為1個人放款和為1億人放款,除了帶寬成本外,我們的成本幾乎沒有增加。所以,即使用戶1次只借100塊錢,我同樣可以借給他。並且,我們的產品幾乎都是按天計息,隨借隨還。

第三個,在流程運營方面,拿我們的農村金融的養殖貸來說。首先我們基於對行業的深刻理解構建風控模型,通過對養殖結果的收益測算而為農戶提供授信。授信之後,並非不管了,而是繼續做養殖過程的全流程貸后管理,幫助農戶做養殖管理。包括為養殖戶提供免費的雲端的養殖管理系統、監控系統、物流管理系統等等,幫助養殖戶建立一套集物流管理、信息流管理和資金流管理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養殖管理體系,實現養殖技術的升級,促進養殖的集約化、規模化。

基於這樣一套養殖管理體系,我們有能力精準的把資金定時、定量、定向的投放到養殖過程中,讓農戶實現資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拿養雞這件事來舉例,養一隻雞42天,大約需要15元飼料款。傳統做法是在第一天貸款給農民15元,42天後連本帶息收回,農民為這15元支付42天的利息。但我們知道,其實小雞在第一天只吃很少的開口料,可能只需要2.3毛錢,一周之後需要另外1元的飼料。我們現在就可以做到把飼料的用量精確到天、精確到克,並據此匹配貸款資金,其結果是農民最終支付的利息非常之低,覆蓋養雞過程中需要的15元飼料款,總共只需要支付利息6分錢。

如此一來,我們不僅提高了整個貸前、貸中、貸后的流程效率,實際上還在這個過程中降低了信用風險。不僅農戶對貸款利息可以承受,京東金融也可以賺得利潤。

由此可見,不管是哪一個環節,科技實際上都是實現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但科技公司本身做金融服務是難以滿足普惠金融的需求的。實現普惠金融,傳統金融機構的力量不可或缺,他們應該是推動普惠金融的主力。近年來,中央密集出台多項扶持政策,力推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有力推動了金融供給下沉,包括幾家國有大行在各地的分支,以及遍布各地的農村商業銀行,幾乎是覆蓋全國各個角落。這些金融機構如果能夠通過科技賦能,將線下優勢與線上打通,將很快發揮出最大的效能。我們認為,未來的金融服務將是不分線上與線下的,而是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O+O」的模式。

從普惠金融延展到所有的金融服務,邏輯是一致的。放眼全球,傳統金融擁抱新興科技,利用科技的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正在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潮流。美國、歐洲,高盛、摩根斯坦利、瑞銀等傳統老牌金融機構無不在將科技視為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能力。科技能夠為傳統金融帶來的賦能,並非只是流量、渠道等淺層次的東西,而是真正能對其核心業務進行重塑。在這個大的時代潮流下,的金融機構完全可以在做好普惠金融的同時實現模式的迭代,也完全可以藉助科技的力量重塑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地位格局。

謝謝大家。(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