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希特勒是超級癮君子?二戰德軍靠冰毒「創造奇迹」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道 英國《太陽報》網站2月26日報道稱,德國作家諾曼·厄勒表示,當年的阿道夫·希特勒曾是一名「超級癮君子」,經常注射可卡因、甲基苯丙胺(冰毒)以及一種名為「Eukodol」的類似海洛因的鴉片毒品。

厄勒的新書《閃電戰攻擊:第三帝國中的毒品》講述了這位納粹領導人是如何在二戰最後一年染上毒癮的。

在《紐約郵報》看到的一段新書摘錄中,厄勒寫道,1944年底,「希特勒的血管損壞已經如此嚴重」,以至於他的私人醫生特奧·莫雷爾給他做「靜脈穿刺都很困難」。

當針終於勉強扎進皮膚那一刻,「發出了吱的一聲」。

莫雷爾醫生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取消了注射,以便讓此前的針孔有癒合的時間。」

「左內肘情況良好,右內肘仍有紅點(但沒有膿包),那就是進行過注射的地方。」

厄勒寫道,莫雷爾醫生是一個很奇特的人,他身穿「自己設計的奇服」,反方向眨眼睛(從下眼皮閉向上眼皮),並且只要能讓元首露出笑容,就願意向希特勒的血管里注射任何東西。

莫雷爾醫生慢慢地開始給日常注射加料——希特勒在一次與墨索里尼的盛大會晤前,首次體驗到羥考酮的滋味。

厄勒寫道,希特勒最後開始離不開這種「與自己的偉大形象完美契合的飄飄欲仙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找不到了。」

希特勒的身體遭到毒癮的摧殘,據說除非他非常興奮的時候,否則參加軍事會議都有困難。

然而希特勒遠不是納粹德國中唯一的癮君子。

據厄勒說,通過對數百份德國聯邦檔案研究發現,納粹德國時期許多人(既有軍人也有平民)都在追捧一種叫「柏飛丁」的藥品,這種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藥品承諾可以治癒「懶骨頭、裝病者、懦夫和滿腹牢騷者」。

柏林一家製藥廠在1937年首次獲得這種藥品的專利權,上市后很快受到公眾歡迎。

厄勒寫到,當時人們「幾乎把它當成咖啡一樣經常服用」。

德國軍方很快注意到這種藥物,訂購了3500萬劑柏飛丁,供1940年向法國挺進的納粹士兵使用。

厄勒在一檔電視節目中談到這本書時說:「德國納粹軍隊大規模濫用甲基苯丙胺,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冰毒,表明他們的頭號敵人不是英國人,也不是法國人或者俄羅斯人,而是疲勞。」

「納粹軍隊想戰勝睡眠。這就是他們用這種葯的原因,而且一開始確實產生了奇迹,例如德軍在進攻波蘭和所謂閃電戰中的表現。」

這種藥物會讓人強烈感覺到自己精力充沛、無人能敵,就像希特勒經常吹噓的那樣,激發了德軍「不屈不撓的雅利安戰鬥精神」。

這些效果同樣讓希特勒自己也沉迷於這種藥品以及其他毒品,然而他的毒癮並非一夜之間染上的。

1941年,希特勒開始注射類固醇和動物激素,以挽救自己日漸衰退的精力和消化能力。

但隨著戰事壓力越來越大、勝利不再那麼確定,他需要更大的刺激,於是開始使用藥效更強的毒品。

厄勒的作品還講述了希特勒的妻子,埃娃·布勞恩,堅持要跟隨他使用每一種毒品,因為這樣才能與「她的愛人保持在同樣的波長」,這種做法顯然是她獲得希特勒格外青睞的原因之一。

厄勒寫道,隨著時間推移,希特勒越來越陷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毒癮中無法自拔。

「在與外界隔絕期間,以前接受民眾歡呼的快樂和力量不得不用藥品替代。」

「從1941年秋天開始注射類固醇和動物激素,到1944年下半年,希特勒很少有過完全清醒的一天。」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希特勒在生命的最後時光遭遇帕金森症的折磨,但厄勒猜測,實際上這是他毒癮發作時的外在表現。

「由於製藥廠遭到摧毀」,藥品越來越難獲取。

在沒有藥物刺激的情況下,給希特勒留下的「只是一個人的空殼,連喝米粥時也會灑在制服上」。(編譯/郭駿)

資料圖:1945年,希特勒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