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案例 | 蘋果、谷歌、華為總部互懟: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蘋果、谷歌和華為的總部一個接一個的曝出來

所以

到底各位大佬品位如何?科技感如何?

今天,播報醬帶你看一圈!!!

蘋果總部

1

巨型玻璃甜甜圈

由英國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建築事務所設計的 Apple Campus 2 ,於2014年動工。

2006年4月,史蒂夫·喬布斯向庫比蒂諾市議會宣布蘋果決定在庫比蒂諾興建第二個總部——Apple Campus 2。時隔十年,那個因為強迫症,「跳票」多次的蘋果新總部,終於曝光了其廬山真面目。

蘋果新總部的外形是一個巨大圓環,喬布斯稱其為:「一艘著陸的宇宙飛船,從天而降」

《舊金山日報》說它是:「巨型玻璃甜甜圈」

讓我們看看史上最牛最強硬的處女座甲方,和最專業最受虐的乙方開啟的商業CP小冤家擰巴史。

從圖紙開始,蘋果公司對容差的要求,要遠遠小於行業平均值。

由混凝土鑄造的光亮天花板,必須里裡外外,一塵不染,要像Iphone的耳機插孔一樣防塵。

蘋果內部設計團隊不斷「加碼施壓」:玻璃上不能反射出通風口或管道。還弄了一份長達30頁,針對建築要使用特定木材的說明手冊。

對於門檻,蘋果高層強迫症又犯了。他們說,門檻內外地面必須平齊銜接,不能有任何突起或者分割。蘋果的理由是,如果門檻內外銜接不完美,工程師就得調整步伐,這會導致他們從工作思考狀態中分心

一位建築師在和蘋果講理時諷刺:第一次聽說門檻還能影響工作,怪不得我工作效率低呢。

圓滑、極簡、富有曲線美的蘋果風格,也應用到新總部。連引導標識都不放過。

為設計白色的玻璃「鰭」,建築師給出了5個版本,5個稍有些不同灰度的白,蘋果斟酌了好長時間,說一個太偏藍,一個稍微奶油白。正常眼睛是看不出這些差別的。

建築師們忍無可忍:蘋果是最難搞定的甲方,他們的眼睛發X光。

喬布斯曾說:「我們要建世界上最好的園區,而且我確信,以後學建築的學生都會來此朝聖」

他堅持,用蘋果產品的精密度,要蘋果設備的質感,延續Less is more的蘋果風。他用打造一款蘋果產品的理念,來建造這座建築。因此蘋果新總部,也將是「史上最大的一件蘋果產品」

那麼它到底有多大?

艾菲爾鐵塔能在裡面360度翻跟頭,36個足球場大,能容納14000名員工整個4層建築,外牆全部使用玻璃,周長數公里。堪稱全球單片面積最大的曲面玻璃

一個花費超過1.61億美元的大禮堂,可容納1000名觀眾。懸浮狀玻璃纖維屋頂,由44片扇形結構組成,如同UFO一般空靈。

它採用世界最大的,無支撐結構的碳纖材質。在迪拜沙漠里組裝后,才整體運回美國,總重量80噸。

公共設施上,食堂能同時供3000人用餐。露台上另有1750個座位,供員工小憩。

健身房耗資7000多萬美元、9290平方米。除了地下停車位,還有一棟10980個車位的停車樓。另放置1000輛腳踏車,供員工在園區穿梭使用。

為了做到環保,整個建築還採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供電除了外部普通的太陽能供電廠,大樓頂部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每年也可發電16兆瓦。輔助發電的,也有化學燃料電池。

建築物自行呼吸。在這裡辦公,冬暖夏涼,自然通風換氣,一年3/4時間不需要開空調圓環內外,將種植7000多棵樹,當然,有砸中牛頓的那種蘋果。地表綠化面積超過80%。

為了建築規模更大一些,後來蘋果還從惠普那裡收購了部分土地。有趣的是,蘋果同意保留交易土地上,一個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老穀倉,還進行了恢復,達到這片土地的新舊共

當加州的陽光透過360度通透環形體,射入大樓內部,被濾去大部分紫外線和熱量后的陽光,只會讓人感到舒適和明亮。無論藍天白雲,還是電閃雷鳴,抑或細雨輕灑,都能在背後盡情欣賞。

谷歌總部

2

透明大帳篷

谷歌總部最新效果圖

蘋果公司剛剛建成造價驚人的「外太空」總部,上周,矽谷的另一家互聯網巨頭谷歌為了應對山景市政府於3月7日舉行的一場公眾聽證會,提交了一份最新的園區建設設計圖紙。人們才見到這座未來生態園區里可能出現的更多圖景。

2015 年 2 月,谷歌發布的第一版加州總部擴建項目設計圖紙。

它位於谷歌現在的山景市總部東側,Charleston 路上。豐厚的自然環境的元素成為了新園區設計的主要線索。

谷歌聯合兩家設計事務所於 2016 年 3 月發布的設計效果圖。

Google Charleston East是谷歌新總部園區里的第一個專用辦公樓。所有房間在一個大屋頂下被分成很多展廳,大屋頂是由灰色和深灰色的彎曲正方形金屬片組成。上面有光伏太陽能電池板,不僅能把陽光轉化為電能,還能通過折射和反射把柔和的自然光引入室內,這個大屋頂還可以調節室內氣候,空氣質量和聲音並能根據空間需求重新排列,比如可以適應室內植物的生長。

建築的其餘部分將由金屬和玻璃建造,大樓里大部分設施,比如實驗室、咖啡館和活動場所將在地面層,而辦公室將會是躍層。

平面空間的排列故意設計成不與屋頂方向一致,這樣可以創造出很多戶外空間,這些空間使得建築更加有趣。

方案里還包括一條綠色環狀人行通道,這個人行道將穿過建築,連接不同的功能分區,建立起室內和室外的空間網路。

谷歌希望新的辦公樓可以與自然相互聯繫,讓員工有在大自然里工作的氛圍,總部也同時向市民和遊客開放。這個項目不僅僅是辦公空間,更是一個新的社區。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從矽谷走出去的創新技術幾乎可以說是改變了全世界。但是,事實上,矽谷本身卻並沒有什麼改變。人們找到舊的建築,搬進去,試著儘可能地把它改造得更好一些。」在2015 年那支未能實現的宣傳視頻開頭,Bjarke Ingels、homas Heatherwick 還有谷歌的 David Radcliffe 說道:「於是我們決定退後一步,從事情最開始的地方重新思考:怎樣做才是對待自然最好的方式?」

聽上去是挺吸引人的。不過從夢幻漂亮的渲染圖中回到現實——由於這些互聯網巨頭所需求的巨大的建築體量和複雜的建築結構,每一座新園區的建造對其所在的區域都是一次顛覆。因此,從設計到建造的過程往往也歷經曲折。更何況,谷歌的這一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開始動工,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華為總部

3

松山湖的「歐洲小鎮」

華為終端總部將按照歐洲小鎮的建築風格建設,分為12個建築組團,分別模仿牛津,溫德米爾,盧森堡,布魯日,弗里堡,唯羅納,巴黎,格拉納達,博洛尼亞,海德爾堡,科倫諾夫等~~~

基地內有專用捷運連接。在華為松山湖基地,坐著小火車,一天可以逛遍歐洲,不用去歐洲就能看遍歐洲各式景點,估計建成后將成為東莞最美的旅遊景點了!

華為內部公告原文如下:

為支撐公司更大的發展,華為將在坐擁8平方公里淡水和14平方公里生態綠地的東莞松山湖畔,建設嶄新的「綠色新基地」。「綠色新基地」項目佔地總面積約1900畝,位於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區,北臨松湖一線無敵湖景,碧波無垠,松湖花海,植被繁茂。生態環境優越,自然風貌良好。「綠色新基地」項目將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現代化工作場所相融合,極力營造一個全新的華為綠色園區,一個全新的工作方式,一個全新的工作理念。

設計師:

建築之韻味,空間之趣味,整體之品味。

為什麼採用世界的經典建築和街區為原型?作為世界的經典建築及成熟的街區和小鎮,積澱了上百年間人類的智慧和精髓,記錄著過去的失敗和成功。

為什麼是12個組團?組團內建築300米的物理距離,是保證職場相互溝通的最大尺寸。工作的職場同時又是生活的舞台,設計迴避了巨大建築帶來的壓迫的空間氛圍,而選擇具有宜人空間尺度的建築群。在員工緊張工作之餘,得以放鬆轉換氣氛。

為什麼參考這些原型?松山湖美麗如畫,山丘起伏。結合地形選樣是基本的出發點。各個組團的空間原型特徵突出,令人印象深刻。設計採用空間原型的局部片斷依地形拼接的手法,依山造勢伴水為家。各個組團的建築原型各自有適宜的建築體量,豐富的材料表情,美觀的建築立面。設計採用現代的工藝和手法進行二次創作,力求再創經典。

山水之間,經典建築群之中,華為的將來令人期待……

設計構思

借鑒聞名世界、深受人們喜愛的12個歐洲經典建築的特色,進行提煉與整合,通過華為松山湖項目基地重塑和升華;

以標誌性中心建築、中心廣場及與周圍相呼應的建築群,來表達「人文群落」的意境;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創造經過數百年歷史而形成的宜人空間尺度,打造舒適健康的辦公環境。

整體規劃

連接各區的基地內專用捷運。使用專用軌道定時運行連接各區域,實現大量運輸。鐵軌分東西兩個環線,之間通過穿越湖區的線路連接。下班高峰時西環線路環行1周所需時間約為9分鐘,運行間隔4.5分鐘;東環線路環行1周時間約為9分鐘, 運行間隔2.25分鐘;整體環行1周時間約為19分鐘;具有古典風味的車體可為歐洲風情增添情調。在車站附近的綠色園區內提供了分散小型化的餐飲、茶座等,供員工用餐、休憩和交流。

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環境。對基地水岸線、山體和谷地資源做保護性開發,利用現有自然水體及溝谷展現水景,以中低層建築為主,充分利用地塊上下起伏的特徵布置建築,使丘陵地形的形態更加優美;

適度的空間設計。針對枯燥的用腦工作性質,通過室外經典建築與室內現代化職場布局相結合,綠化與水景的嵌入式設計,創造出豐富多彩的建築群、具有延展性的辦公空間、充滿人情味的設施,形成了組團之間相對舒展的空間,給人新鮮和親切感,激發人的想象力,緩解疲勞;

節能環保設計。古典建築實現自然通風,在保證一定採光的情況下實現節能。以樓梯為主、電梯為輔的設計思路,倡導綠色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使用電力小火車設計,和一般公車相比,減少了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利用水路儲留的雨水沖廁和灌溉,也為同期的空調冷卻塔提供用水,節水30%。採用高效冷凍機和冰蓄冷技術構成的小區集中供冷系統,實現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兼顧。極力打造一個生態、健康、適用的園區建築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所以

設計師們

你們喜歡哪個設計呢?

內容來源:好奇心日報、大貓網路科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