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王崇倫「抓豆腐」——「穩、准、狠」

哈爾濱是大豆之鄉,按道理,在上世紀80年代豆腐應該很普遍,但事實並非如此。那時候當地流傳著一首民謠:「干豆腐厚,水豆腐薄,排班站隊買不著。」

面對「吃豆腐難」這一問題,讓誰心裡最不是個滋味呢?

這個人就是時任中共哈爾濱市委副書記的王崇倫。在他辦公室的牆壁上,掛著一副別具一格的哈爾濱市地圖。圖上用文字標明的,不是什麼重要建築物,而是分佈在全市的所有豆腐生產車間。

王崇倫

1927年7月2日,王崇倫出生於遼寧省遼陽縣沙河區北頭街村。1952年5月加入共產黨。20世紀50年代,他因創造「萬能工具胎」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曾多次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等榮譽稱號。

1980年8月,王崇倫任中共哈爾濱市委副書記,主抓農業和財貿工作。

青年時期的王崇倫(中)

為了解決「吃豆腐難」這一問題,王崇倫跑遍了哈爾濱市7個區隸屬於二商系統的29家豆腐坊,從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此外,王崇倫還利用清晨時間,到一家家賣豆腐的門市部了解豆腐的質量、供應到位的時間等等。

細緻的明察與暗訪使王崇倫心中有了底數,他找來相關領導經過一番研討后,決定從解決滯礙加工生產豆腐能力的關鍵入手,對豆腐坊的現有鍋爐普遍進行一次技術改造,然後再依次解決豆腐板材料、汽車運送等問題。接著,又找豆腐坊的師傅,研究如何準確判定豆漿度數,如何提高點鹵技術,如何控制好豆腐的厚度。

直擊要害

傳統豆腐坊

解決生產能力太小的問題。全市29個豆腐生產車間,要麼是鍋爐老掉了牙,嚴重影響生產;要麼是自動生產線效率很低,浪費大豆嚴重。王崇倫在市委支持下,組織幹部工人,更新了八台舊鍋爐,翻修了車間廠房,改裝了豆腐自動生產線,提高了豆腐生產效率。

解決豆腐質量不高的問題。王崇倫和有關部門的同志一起,到車間摸索泡豆、磨漿、過羅、煮漿、點腦、壓型等六個生產環節的「優選法」,總結推廣了南崗豆製品廠的經驗,建立標準化工藝操作規程和質量檢查制度,並在車間安排人員值班,把好質量關。

中年時期的王崇倫(左)

解決供應網點不足的問題。王崇倫與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一起,走街串巷,幫助開辦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豆腐供應網點。

集中群眾智慧,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王崇倫邀請十幾名「豆腐匠」,前來座談豆腐生產的發展前景。師傅們在會上提出的一些建議,後來逐步得到落實。後來,全市豆腐行業還提拔了一批豆腐技師。

可喜可賀

困繞了哈爾濱市民十幾年的「吃豆腐難」,被王崇倫幾個月解決了。有何靈丹妙藥?沒有!用的還是「老傳統」、「老辦法」:一是對人民群眾生活中急難問題的關心。二是工作作風紮實,三是工作高效。

一年之後,哈爾濱市出了首新的民謠「干豆腐薄,水豆腐好,隨時隨地買得到。」足以證明王崇倫「抓豆腐」成果的顯著。

後來,王崇倫抓豆腐的故事很快傳到北京。鄧小平同志稱讚王崇倫「抓豆腐抓得對,抓得好,我們應該有更多的這樣解決市民生計的好乾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