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女司機是馬路殺手?不,她們比男司機安全太多

污名化女司機,只不過是一種常見的策略罷了,以至於很多人開口閉口就說女司機是「馬路殺手」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這與事實正好相反。

冰川思想庫特約撰稿 | 侯虹斌

就在前幾天,曾發生了兩起交通事故。4月28日上午,江蘇寶應縣的某鎮居民陸女士駕車時,與停在路邊的攪拌車發生碰撞,后又與路邊多名行人發生碰撞。

據目擊者介紹,肇事司機是位年輕女子,駕車撞飛了七名老人,看樣子20多歲。事發后,該女子嚇得直哭。公安局接到報警趕赴現場處置,同時通知120急救車緊急救治,4人受傷、3人留院觀察,均無生命危險。

這個事故當中的女司機並未逃逸,事故認定也不難。她該受到什麼處罰與賠償,依法處置便可,並沒有多少需爭辯的餘地。但這條新聞還是火了。

4月29日,北京華貿中心事發現場圖

4月29日,北京華貿中心地下停車場的拐彎處,一位女司機開著一輛豐田陸巡撞倒一名女保安,然後穿牆而入;結果導致被撞女保安不幸當場死亡,辦公室內兩員工被撞后受傷。事情發生的具體原因,現在還在調查中。

從視頻中看,肇事車速度很快,很像是司機緊張之下誤把油門當剎車。視頻現場慘烈,這樣的事故令人難過。肇事者是否應該負刑責,以及如何進行民事賠償,都在調整與處置當中。

不過,與上面那起事故一樣,大家的爭論點並不是具體的案情,也不是肇事者本人,而是:女司機是不是開車都很差;女人是不是就不該開車;開車遇到女司機是不是都該繞著走……繼而,都在分享各種女司機出事的體驗和新聞。

這種歸類,很無趣。提到女司機,你想到的是反應慢、技術差、易發事故、甚至「馬路殺手」?但實際上,世界各國女司機的事故率,都遠遠低於男司機;事故致死率,比男司機更低得多。

舉例來說,以濟南機動車的2015年的數據分析,當地206萬的汽車駕駛人當中,女性佔34.2%,男女司機比例約為2:1;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女司機佔14.97%,男司機佔85.03%;死亡交通事故,女司機佔6.48%,男司機佔93.52%。——男司機的事故率與死亡率,是女司機的好幾倍了。

▲2015年全國交通事故性別比(來源:新華網)

而在美國,男司機大概佔了總駕駛量的65%左右,女司機為35%,但女司機要為交通事故中的死亡負責的比例,僅在25%左右。而平均來說,同樣里程的駕駛,男性駕駛員發生致死事故的可能性要比女性多46%。

男司機出車禍、乃至於死亡,你什麼時候聽大家說男司機開車可怕、男司機不該開車的?大家一定會細細分析,不該酒駕、不該毒駕、不該超速,不該闖紅燈,惟獨不會說不該男司機開車。

為什麼女司機的事故率僅是男司機的一個零頭,一聽出車禍了,第一反應就是女人不該開車?

注意,我並不是說女司機開車就一定安全,而是開車這件事,與性別的關係不大,與駕駛習慣和規則意識關係更大。

如果你非要歸類到性別,那你為什麼不去分析什麼血型不宜開車?不去分析什麼星座不宜開車?不去分析什麼學歷、什麼地域、什麼宗教的人不宜開車?難道這些因素就真的不影響駕駛習慣與規則意識?

▲「女司機」相關搜索

歸結到性別,就是毫不掩飾的性別歧視。說得直白一點,那是一個在開車這件事上更劣等的性別,反過來歧視相對水平高的性別,是一種逆向的歧視。

數據擺在這裡,這個直白的結論我懶得多討論。令我覺得有趣的是,為什麼各種各樣的負面新聞里,只要有女性,都特別喜歡強調「女」?

我以為,媒體,以及大眾關注點集中在性別上,是有幾個原因的。一方面,男司機,如果不是曝出驚人的事故,普通的傷亡不容易引起注意;畢竟這個性別出車禍的太過於頻繁。

犯罪事件中,同樣如此。報告顯示,女性服刑人員數量,佔總服刑人員的比重僅為5.62%。可普通的罪案一旦嫌犯變為「女性」,立即關注率上漲;甚至受害人也多強調「女性」身份,不如此,不足以引發關注。

我從事新聞業的時候,就很反感許多新聞報道特彆強調受害者「女性」的身份,有時還會強調其容貌、年齡;如果是性侵案件,往往不放罪犯的照片,而放上受害者的照片,並大力傳播。這些都是違反新聞倫理和原則的。

▲網友戲稱「女司機專用」

然後,想守住這種原則很難。大眾們就是對「女性」這個標籤更感興趣;對於犯罪、特別是含有性侵情節的犯罪,他們不關注罪犯的行為,更偏向於關注的受害者本人,用放大鏡看她是否有哪些細節不完美。

許多人都會認為自己挺尊重女性的啊。但實際上,這種集體無意識之下能流露出許多真實的觀念,包括潛藏著的厭女症。比如說,認為女性不適宜於開車,不適宜從事科學領域,不適宜從事領導行業,不適宜從事金融行業……

他們能拿出來的理由都是,女性不理性,太感情用事,女性不嚴謹,諸如此類。已經有了觀點和判斷之後,才去套用現實;相當於射了箭之後再畫靶心。

比如說,看到女司機出車禍,忙不迭地聲稱女司機就是不理性、就是不適宜開車;看到女科學家(如小保方晴子)成了科技界的醜聞,又馬上找到了女人就是不能搞科研的證據;看到女政治家被彈劾下台或者沒能當選成功,更是認為自己找到了女性的弱點和女人無德無能的真理。

然而,同樣的領域,男性出的醜聞和問題,應該比女性多十倍百倍吧。

相反,大眾自動認為,像保育、幼教、護士、售貨員、中國小教師(大學教師又是男性適合),都是特別適宜女性的工作,並且給了一堆耐心、細心、不怕麻煩、任勞任怨的形容詞去匹配這些勞作。

直接說吧,就是那種高收入的、高競爭性的、有前景的、有技術含量的,一律不適宜女人;而低收入的、無門檻的、重複勞動的、沒有競爭性的工作,就最適合女人去做了。就像收入高的高級廚師和高級裁縫都適合男人做,而日常沒有收入的做飯、縫衣服都適合女人做一樣。

雖然今天汽車早已不算奢侈品了,但能駕駛私家汽車的女性,至少掌握了相當的財產權;大眾潛意識裡,仍然認為女性是不該有權利主導和掌控一輛汽車的。這應該是男性佔領的天地。

污名化女司機,只不過是一種常見的策略罷了,以至於很多人開口閉口就說女司機是「馬路殺手」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這與事實正好相反。更沒有意識到,如果馬路上的男司機更多的話,車禍只會比現在更多。

【說明】冰川思想庫昨日刊登《一張白人的臉,在三四線城市有多值錢?》(作者陳雅倩)一文,部分事實報道與圖片來源於「好奇心日報」APP《這個美國人拍了一部電影,記錄白人在靠臉吃飯的「白猴子」行業》(作者溫欣語)一文,特此致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