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金融》|表外理財業務風險與監管(節選)

導讀:

銀行表外理財業務漸成銀行規避監管和宏觀調控的內生動力,並逐步異化為「表外信貸」,成為影子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鍾震孫莎「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

文章|《金融》2017年第7期

近年來,金融領域的潛在風險較多,各個金融市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槓桿行為。其中,銀行表外理財業務正是這種加槓桿行為的產物,也是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隱患。根據《2016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披露,截至2016年末,銀行業表外理財資產超過26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增速比同期貸款增速高約20個百分點。如果任由其盲目發展,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系統性危機。

銀行表外理財業務的特點

銀行理財業務是由銀行銷售並負責投資運營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既可由銀行單獨設計運營,也可由銀行主導,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參與設計運營。從產品合同、會計準則、外部審計原則關於風險承擔約定及認定的角度,銀行理財業務可分為銀行表內理財業務和銀行表外理財業務兩大類。與銀行表內理財業務相比,銀行表外理財業務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不在銀行表內核算。表內理財業務已含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在貨幣或信貸的統計中已得到反映。而表外理財業務並未在銀行資產負債表內核算,但自2011年起其用於實體經濟的資金已納入在社會融資規模的統計中。

二是不佔用銀行風險資本。由於表外運作不受資本佔用的監管約束,理論上可以無限擴大信用供給。對於一些受制於資本金和貸款規模約束的銀行而言,銀行表外理財業務無疑打開了「一扇窗」,既可擴大規模和獲得收益,同時又不消耗資本。在這種衝動下,一些銀行表外理財業務的增速甚至高於表內貸款業務的增速。

三是內外部監管不對稱。無論是資本監管、信息披露等監管層面的外部要求,還是銀行自身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會計處理的內部要求,入表的表內理財業務都要遠遠嚴格於表外理財業務,兩者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對稱性。

正是由於上述這些特徵,銀行表外理財業務漸成銀行規避監管和宏觀調控的內生動力,並逐步異化為「表外信貸」,成為影子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銀行表外理財業務將銀行表內資產業務轉移至表外,可以改變銀行的風險資產構成,進而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滿足監管要求;另一方面,一些信貸類銀行表外理財業務將資金先轉移至表外再放貸,也規避了信貸規模調控政策,達到增加信貸投放的目的。

銀行表外理財業務存在的風險

近年來,銀行表外理財業務規模急劇膨脹,成為事實上的「影子銀行體系」,給宏觀經濟運行和宏觀政策調控帶來了一定的衝擊。總體上看,銀行表外理財業務存在以下風險。

一是名義上的「表外」風險隔離與實際上「表內」剛性兌付相衝突。本質上,銀行表外理財業務屬於資產管理業務,具有「受人之託、代客理財、投資者風險自擔」的屬性。換言之,在這種理論上的信託關係下,只要銀行勤勉盡責,履行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等義務,銀行表外理財業務風險應由投資者自擔。但實踐中,銀行表外理財業務雖名為「表外」,但交易的法律關係還不夠明確,業務界定尚不夠清晰。一旦出現風險,未真正實現風險隔離,銀行往往表內解決,進行風險兜底和剛性兌付。

……『全文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金融》當期印刷版進行瀏覽』

(責任編輯 紀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