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部豆瓣9.5高分紀錄片,比美劇還要精彩

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頒給了伊斯拉•埃德爾曼的《辛普森:美國製造》。

辛普森美 國 制 造

O.J.: Made in America (2016)

導演: 伊斯拉•埃德爾曼

這部長達8小時的紀錄片,是關於20多年前轟動全球的辛普森殺妻案,轟動的程度,被媒體稱之為「世紀審判」。

然而這場審判並沒有結束,上個月720日,現年70歲的他因2008年持槍搶劫案服刑多年後終於獲得假釋批准。圍繞著辛普森的話題,會一直持續下去。

辛普森已經在監獄里呆了9年,老態畢現

導演雖然名氣不大,但該紀錄片記述的事情可以說在美國人盡皆知,甚至這件事在當年引起了全球的關注,人稱「世紀審判」。

時隔多年,這件事情依然是歷史上最震驚美國的重要刑事案件。《辛普森:美國製造》在今年獲獎,無疑又將人們的關注點拉回了1994年的這起兇殺案上。

該紀錄片分為五集,一集時長90分鐘左右,一共8個多小時。但可以說每一集都在層層遞進,不僅在深入案件,更全面展現了O.J.辛普森這個人。

《辛普森:美國製造》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導演伊斯拉•埃德爾曼和製片人卡洛琳•沃特洛在現場

時間回到1994年,美國著名橄欖球運動員O.J辛普森被告殺死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妮可和妮可的男朋友高曼。

但因警方的重大失誤導致有力證據失效,最終使得辛普森被判以無罪獲釋,僅被民事判定為對兩人的死亡負有責任。

本案在當時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疑罪從無的最大案件。

但紀錄片並沒有將重點放在辛普森案件的最終兇手追蹤上,而是將重點放在了這件案子之外,站在另一個的角度去探尋:為什麼辛普森最終會沒有被判為殺人兇手?

在這個過程中,種族主義的話題佔了本片很大篇幅,確切來說,該紀錄片在某種程度上是在探尋,身為黑人的辛普森在整個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而他的角色又是怎麼樣轉換的。

紀錄片第一集通過最主要的兩層敘事,闡釋了O.J.辛普森的大學成名史和60年代黑人在美國的地位及遭遇,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辛普森早年成名,試圖脫離黑人群體,希望在當時美國白人的主流文化中得到認可。

辛普森在南加州大學時期,他是耀眼的橄欖球未來之星

第二集同樣按照這兩層敘事展開,進一步說明了辛普森在職業生涯取得輝煌的同時,得到了白人圈子的肯定,並與第一任黑人妻子離婚,娶了白人妻子。

1985年2月2日,辛普森與白人尼科爾•布朗結婚

第三集才是整個案件的開始,辛普森成為了殺妻的主要嫌疑犯。

而第三集和第四集也呈現了法庭之外的很多材料,深入反映了當時全國性的種族傾向與媒體報道對整個審判的巨大影響。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辛普森案件將黑人訴求公平正義的反抗聲推向了最高點。

第五集是該片最後一集,辛普森被釋放,辛普森順利而又戲劇性地改變了自己的角色,成為了黑人在這次種族抗爭中的代表。

《辛普森:美國製造》全五集

解壓密碼:ag5y

該片的注意點本身更多在於辛普森和種族主義抗爭上面,如果說紀錄片最後,辛普森還是因為另一起綁架案入了獄,並通過他經紀人當下陳述暗示,已經說明了辛普森雖被釋放,但他就是殺人兇手。

他憑著打種族主義牌獲得一時的無罪釋放,也表明了這不是黑人種族抗爭的最終勝利,也許,在當今的美國社會,種族主義仍然在發酵。

辛普森一個符號

紀錄片的故事從辛普森在大學橄欖球比賽成名開始,那個時候的他是一個標準運動員形象,年輕高大而極具活力。

他的一跑成名將他引向了全國的聚焦點上,其實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在美國文化中,體育競賽向來是人們投入激情最多的地方,而諸如籃球、橄欖球、棒球等賽事的運動員,一旦成名,那就是大眾最為熱愛的英雄式人物。

無疑,身為黑人的辛普森做到了這一點,他受到的不僅是黑人的喜愛,更是白人的喜愛。

「O.J辛普森被選為年度最佳跑衛」

而在60年代的社會當中,雖然社會的思潮不斷進步,但是黑人的地位依然低下,黑人甚至還是被有意識地隔離起來。

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黑人慘遭不公平的待遇是常見的事情;政府對黑人採取的暴力行動加劇了黑人的憤怒,為美國現代社會的種族主義添上了深刻一筆。

對於幼年生活貧困的辛普森來說,運動使他成名,使他得到了公平的待遇,更使他得到了白人的尊重。那麼這種地位的變化促使了他希望得到白人的更多認同,某種程度上,這是看似符合常理的一種心態。

但他自身的矛盾性就在於,為了得到美國當時主流社會的尊重與認同,他不僅僅是在運動賽事中所謂的「超越自我」,而是失去了自我,刻意地忘記自己的膚色,疏離自己的群體——黑人。

當具有影響力的黑人們紛紛站起來,團結一致反對政府、社會不公平的待遇時,辛普森表面上沉浸在自己的比賽訓練中,實際上他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明白,這些明明可以有更多機會發展自己的黑人,為什麼要毀掉自己的前程。

於是他得到了Hertz(美國國際租車服務公司)的簽約,成為了第一個登上電視廣告的黑人運動員,其他人卻沒有得到這個機會。

辛普森成為Hertz的廣告明星

如果說就此成名使得他不僅受黑人歡迎,更使白人們同樣著迷,那麼在那個年代,辛普森無疑演變成為一個受全國歡迎的特殊符號,他代表的價值便不能單純用膚色來定義了。

但正是他所代表的這種特殊符號,加劇了他自身的矛盾性。

黑人、運動員、明星、等一系列標籤反映了他的表面,一時間他成為了最為成功的代表,成為了眾人喜歡的英雄,但實際上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也許只有他的家人最清楚,只有受到家暴的妮可才深刻了解他最為真實的另一面。

當家暴公之於眾,當殺妻事件促使他帶上手銬的時候,他在眾人觀念中的形象無疑被顛覆了,他的矛盾性變成了他自身內心的一種衝突。

曾經那個承載著美國式英雄的符號失去了特有的價值。而當他在黑人圈子的文化反轉時,他所含有的符號也被一分為二,成為了白人眼裡的醜陋殺人者,黑人眼裡的反抗代表。明顯這個符號所指的便包含了種族主義,而他代表的這個符號則在一定程度上顯現了美國社會時代文化的複雜性。

案件一種文化現象

辛普森案件引起了全國性、社會各界的關注。

而從警方介入調查的一開始,就引起了民眾的強烈性質圍觀。人們通過電視機的直播可以直接了解這場案件進展的最新消息,而在此期間,辛普森沒有選擇自首,而是選擇了逃跑。

最令人感到差異的,或許就在於當追擊他的警察聽聞他要自殺的時候,他們的追擊彷彿變成了一種看護。

在電子媒體黃金年代的90年代,辛普森案通過媒介的追蹤,發酵成為傳播史上經典的案例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就是他的社會地位,他作為明星,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一個曾經的運動奇迹,無論是普通白人,還是警察在潛意識中,已經將他與普通黑人區別開來,如前文所提他就是一個被認定了的符號象徵。但從另一方面,這也說明了警察追擊他的整個過程已經產生了輿論。

於是在一大批支持他的人當中不僅包含了他原來的「冬粉」群體,更有由這種輿論導向引來的人。

這種現象彷彿和由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熱天午後》中的那群支持者為搶劫銀行的桑尼助威如出一轍。

1975年西德尼•呂美特導演、阿爾•帕西諾主演的《熱天午後》也是討論電視新聞倫理的佳作

可以說,這是一種典型的美國文化現象,雖然看似民眾在使用自己的民主權利,發揮自己的民主精神,但實際上在這種現象背後,有些時候往往群眾裡面的很多人都具有極大跟隨性,可以說有些人是沒有弄清楚情況、沒有自己確切的立場的。

而辛普森案件在法庭受審的整個過程,不僅僅展現的是美國司法文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一種文化現象更是媒體。

確切來說,當時的「媒體審判」是影響判決辛普森的又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司法的一大特色就是陪審團制度,在當時的辛普森案件中,陪審團12人中,有8人都是黑人。在當時來說,是美國司法史上非常罕見的現象,對於辛普森的辯護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有利的因素,從而奠定了他們打種族牌的基礎。

而媒體在其中也同樣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辛普森案件審判的進展,媒體報道的角度越來越多,甚至開始偏向娛樂化、民粹化。

一些媒體的關注度不再是殺人案件的本身,或者說是辛普森的審判進展;他們的目光轉向了標題的爆炸度和眼球的吸引度上;更有許多主流媒體都拋棄了精英意識,只為挖掘人們想看的東西。

辛普森案庭審中經典的一幕,辛普森曾經試戴一隻在案發現場發現的手套,因手套看上去太緊並不合適而得以脫罪

無疑,媒體監督在這個案件中起著負面的作用,而這種文化現象卻不僅僅是美國僅有的了,當下很多媒體不負責任的輿論導向在全球範圍內都引發著負面現象。

正因如此,可以說,評論家們的偏見對大眾的判斷造成了極大影響。媒體的煽情聲討與輿論導向也影響了司法的公正。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更是激發這次事件中,種族主義的直接導火線,讓白人和黑人的觀點成為一致的、嚴重兩級分化。

事 件 背 后

種族主義的發酵

當辛普森被判無罪的時候,黑人們一片勝利的呼聲;而大多數白人卻認定辛普森,一個黑人,殘忍地殺害了自己的白人妻子,沒有得到相應的懲罰,反而無罪釋放,顯然他們對這場審判的結果非常失望。

但可以看出在整個過程中白人們對於辛普森的態度完全改變了。

庭外的支持者變成了這個審判的參與者

如果說他們在開始的時候,只是對他的罪行感到憤怒,那麼加強他們反感情緒的無疑便是黑人們聲張正義情緒的高漲。由種族牌產生的輿論壓力導致的結果,顯然在白人眼中是不正義的因素,彷彿他們逐漸意識到那個叫做辛普森的被告,除去橄欖球明星的身份,其實也是一個黑人。

而如果說因辛普森審判導致美國社會的看法呈如此強烈的兩極分化,那麼種族主義在當時社會再次變成一個嚴峻的問題,更為重要一層的原因就在於警方與政府的態度上。

在辛普森一案的審判中,還有一個關鍵因素——警察福爾曼,一個被懷疑為嚴重種族主義者的人。

多年後,警察福爾曼在鏡頭面前仍為自己辯解

他是發現案情多次有利證據的唯一一個警察。但被告團隊死死抓住他歧視黑人的一個關鍵因素,而促使案情走向了福爾曼有意栽贓陷害辛普森的一個結論。

當福爾曼被指控的錄音在法庭上放出來的時候,他選擇了沉默權,實際上也承認了他自己曾經是一個這樣的人。

他的言語和行為代表的卻是當地整個警察局的形象。進一步說,就是美國社會中的警察形象。

福爾曼隨口辱罵黑人的這一行為,也恰恰如該片所記錄的,早年被各個媒體曝出的眾警察濫用權力,毆打一個手足無措的黑人事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成為黑人憤怒情緒高漲的一個關鍵——歷史在變革,黑人不斷受到歧視,然而到了90年代,警察局作為政府代表卻仍然對黑人以暴力執法,黑人地位沒有改變。

那麼毋庸置疑,每一個黑人都在其自身觀念裡面確立了社會的受害者形象。

也許就算是作為明星的辛普森,同樣如此。即便他擺脫了貧窮、擺脫了被歧視的宿命,但他擺脫不了的是他的膚色。

在白人的圈子裡面,他黑人的膚色依然是赤裸的,那麼實際上該片通過從他成長史開始記錄的形式,也旨在說明他的悲劇與美國時代社會文化是分不開的,他命運的戲劇性正是社會意識形態下的異化產物。

毫無疑問,辛普森案是整個90年代美國司法史、媒介倫理學的最重要的符號

《辛普森:美國製造》拿下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可以說是讓我們的關注點再次被拉回到了不幸的歷史上;

但更為關鍵的是,該片揭示了美國社會的種族主義仍在發酵,說明了這個觀念依然存在於當下、存在於美國的主流文化當中,因為作為社會的引領者,政府的態度對社會的意識形態有著深遠重大的決定性影響。

總統的決策更是在決定社會未來歷史的導向。

· · · · · ·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