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中國畫不喜歡畫影子?

畫不畫影子只是一個初步的認識,其實畫是「畫陽不畫陰」,繪畫里我們管這個叫「染高」。

明末時期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說過這樣一段話:

畫但畫陽不畫陰,故看人之面軀正平,無凹凸像。吾國畫兼陰與陽寫之,故面有高下,而手臂皆掄圓耳。...吾國之寫像者解此法,用之,故能使畫像與生人亡異也。

所以,在明末時期,以曾鯨為代表的波臣畫派迅速崛起,他們就是在畫的基礎上借鑒西方的繪畫原理,將染高與染低相結合,遂有了以「像」為能事的寫像藝術。

曾鯨

其後清朝焦秉貞的「西學派」更是將畫與西方的透視法結合,可以說是更為西化。那麼,畫為什麼不畫影子(畫陽不畫陰)呢?

我有幾個猜想...

首先,最早期的畫主要是畫歷史(神話)人物,或者說,主要為了表現歷史(神話)故實,這些繪畫主要是基於主觀想象。在人與光影的關係里,人是相對恆定的,而光影則是變換不定的,所以畫家不可能有能力畫出光影的效果。我們看西方中世紀的繪畫作品,也大多是不畫影子的,說白了,因為這些畫都不是寫生得來的。

(網上隨便找的一張,我對西畫不甚了解,有異議歡迎指正)

相對於油畫來說,畫不太好層層覆蓋,錯了就要重畫,所以畫很講究繪畫的工序,也側面反映了畫重傳承,這種傳承往複下來,畫人體物觀情的方式也有所變化,也就沒有畫陰影這麼一說了。

人物故事畫如此,那麼肖像畫又如何呢?畫工筆主要是勾線+填染,染也不好一遍染成,古人云「三礬九染」,大意就是染好幾遍後上一遍礬,每一遍都要等上一遍完全乾透,所以這種畫法也不適合某一時段的寫實,染一通朝陽就變夕陽了。

以上的這種推斷,主要是說畫的「不能」,但畫真的不能呈現光影效果么?顯然不是,當代畫家如史國良他們用水墨描繪光影已經提供了很好的例證。

尉遲乙僧

下面主要說的是「不願」,傳統畫出現過「陰陽具到」的畫法,唐代尉遲乙僧創「凹凸花」之畫法,即用顏色暈染出物象的凹凸兩面,中原為止一振。段成式說他的畫「身若出壁」「逼之飄飄然」,《古今畫鑒》說他:「堆起絹素,而不隱指」,這種畫法其後被吳道子借鑒改良,即在白描的基礎上,以墨色暈染出暗部,分出層次。但是以顏色分出凹凸兩端的畫法就只留存於史論之中。

為什麼後世不傳了?

以下是我個人的觀點:畫一直都在強調「以形寫神」,以此為宗,於後世又有發展,宋代理學的興盛,繪畫中亦強調「格物」,我們可以將格物大概理解為:拋卻其他外在之因素,追尋物象本真的,內在的,恆定的道理。

所以竹子本身不是黑的,但我卻以墨畫竹,我也可以用硃砂畫竹,說明我已拋開了竹子顏色之「表象」,而去追尋竹子內在的堅韌,骨力。

方聞先生說宋代繪畫就是「體物形」,而元代繪畫是「表我意」,倪瓚有題跋道:「 余之竹聊以寫胸中逸氣耳,豈復較其似與非,葉之繁與疏,枝之斜與直哉!或塗抹久之,它人視以為麻為蘆,仆亦不能強辯為竹 」,簡言之,我把我的「逸氣」抒發出來就可以了,至於是竹子還是蘆草,我無所謂,這個時候所畫的物是什麼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畫背後的那個人。

到了明代,徐渭又說「舍形而悅影」:離開真實的牽絆,追逐幻象的精神世界。這時候的繪畫更為超脫。你看宋元明的繪畫追求,沒有一個強調面面俱到的寫實,他們認為「論畫與形似,見與兒童齡」,小孩子才糾結像不像呢,既然如此,何況一個「物象」之外的影子呢?

周積寅先生說:「畫以墨線為主,西洋畫以光影明暗為主;畫與傳統哲學(儒釋道)有關,西洋畫則與自然科學(光學、透視學、解剖學)有關。」

確實,傳統藝術並未催生出可與西方媲美的自然科學,而自然科學的缺失恰恰使在近現代歷史上出於劣勢。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政治、歷史上的缺失而去妄自菲薄我們的藝術。我曾和朋友說,藝術家一輩子,史論家幾句話,我們對於哪怕一個藝術家的藝術有所了解都要費一番功夫,何況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藝術呢?因此我也從來不願去做中西藝術比較的探討,我連自己國家的藝術都還沒研究夠呢。

但你們要知道,畫,是世界畫壇上極少的以國家命名的畫種,政治上可能管這種排外性極強的現象叫做保守,但是藝術上,我們應該為這種文化的獨特性感到自豪。

來源

文章均源自作者原創稿件及互聯網篩選,精編整理公益分享。我們敬重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時註明來源。若因客觀條件所限,未知原始出處或作者的,請原創人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標註或刪除。畫都官網(zghdgw),歡迎關注分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