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做大做強 全茶產業仍需提質增效

2016年,茶葉總產量與農業產值繼續保持增長,種植面積增速減緩趨於合理,消費人群年輕化程度提高且人口佔比明顯增加,金融資本持續投入力度不減,出口量價額受匯率影響出現齊升。但受宏觀經濟環境與政策面影響,消費總量增速趨緩、低於產量增幅,市場存量增多、有待消化,價格保持平穩、增幅繼續放緩,傳統渠道亟須轉型升級,企業經營壓力明顯增大,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趨勢明顯。2017年有望繼續緩增——日前,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就茶行業發展形勢向記者進行了上述分析。

回顧往昔 潛在產能巨大仍需緩釋

來自茶葉流通協會的調查顯示,2016年,茶葉生產面積增速繼續放緩。據調查,2016年全國18個產茶省(區)茶園面積比上年增加近100萬畝,總面積接近4400萬畝,增幅控制在2.6%以內,比上年低近2個百分點;產量保持穩定增加。全國干毛茶產量約為243萬噸,比上年增加16萬噸,總產值達到1680億元,比上年增加160億元;名優茶增幅減緩。名優茶產量107萬噸,增幅8.1%,比上年回調2個百分點;大宗茶產量136萬噸,增幅為6.3%,比上年回調1。7個百分點;六大茶類繼續增產。紅茶、黑茶、白茶均增產10%以上,黃茶增產70%以上。茶類結構優化,比例更加均衡,綠茶、烏龍茶佔總產量的比重持續下調,分別達到63%、11%,紅茶、黑茶、白茶、黃茶佔比上升;提質增效明顯。茶園結構優化;抵禦災情能力提升。2016年的災情使部分綠茶主產省的茶葉開採被迫推遲,但由於全國各主產區重視基礎茶園條件改良,不斷增強茶園管護能力,規範執行相關管理措施,重視茶葉種、采、制技術的提升,保證了產量與質量的穩定發展。

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同時指出,在茶葉生產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產銷平衡亟待解決,庫存減壓難度大,潛在產能巨大仍需緩釋;茶農持續增收壓力增大,生產成本增加,市場量價收緊,剪刀差效應明顯;茶園季節性用工矛盾凸顯,多地茶業生產用工老齡化、僱工難、薪酬高、勞動效率低等現象成為常態。

消費崇尚「買個性、賣個性」

據茶葉流通協會分析,內銷市場方面,消費市場更加細分。在全國整體消費市場有待提振回升的同時,市場中多元化消費需求不斷增大,形成了「買個性、賣個性」的消費熱潮。隨著年輕消費者的增加與細分化要求的增強,茶行業聚焦「多樣化」發展,在開拓便捷化、年輕化等新路徑的同時,深挖品種、產地、風格、工藝等多種元素,催生多款新品,如「山頭茶」「小青柑」等;受「互聯網+」影響,茶業電商、微商業務量繼續增長,但增速變緩;傳統零售門店、批發市場繼續受到衝擊,但出現復甦跡象;產銷企業努力支撐,剩者為王;茶館、茶樓等傳統服務業的消費仍有待提振;茶旅結合成為拉動茶葉消費的新賣點;融「互聯網+」精神與個性定製於一體的現代營銷模式逐漸顯現優勢,如「小罐茶」。

內銷被動存量仍在加大,釋能不容小覷。專家同時強調了內銷方面存在的問題。據該協會調查,估計目前全國茶葉庫存量接近80萬噸,「去庫存」任務緊迫;二是消費市場亟須加快培育,政策面與宏觀環境持續影響市場,新舊消費理念尚需調和;三是產品結構有待繼續優化,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創新產品、定製產品有待豐富;四是「線上線下」整合步伐亟待提速,「互聯網+茶葉」與實體經濟相融合尚無成功經驗;五是WTO漸進茶業,進口茶葉增速不減,部分外資已布局茶產業。

外銷市場方面呈現出出口量升價增的良好局面。紅茶增勢喜人,綠茶和烏龍茶保持平穩,花茶和普洱茶呈下降態勢。

而金融資本繼續看好茶行業,產業投資熱度不減。據記者了解,2016年6月,雷軍再次巨額投資茶產業「互聯網+」平台——醉品·茶幫通;7月,因味茶(inWE)獲得劉強東個人的5億元人民幣投資;去年,6家傳統茶企正式登陸新三板,另有多家企業在做上市準備。此外,茶葉金融交易平台建設活躍,其中部分已開始運行。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國已成立30餘個茶葉交易所。

預判今朝 緩慢增長形勢有望繼續

據茶葉流通協會專家的預測,2017年,生產方面,全國茶葉總產量有望繼續增加,預計全國干毛茶總產量應在250萬—255萬噸之間,干毛茶總產值有望突破1800億元;消費人群有望繼續增長。農村消費開始發力,城市消化力仍不足;出口方面,匯率仍是影響出口變化的最重要指標;更多的茶葉企業將進入新三板市場,傳統渠道型企業、產品型企業、「互聯網+」類垂直平台的投資將出現一定風險;科技茶葉涉及一、二、三產業,科技可應用面廣泛。預計2017年,機器人、VR、互聯網新技術等將大量應用於茶業,養、管、制等茶葉專項技術與現代高科技亟須對接融合、突破創新。

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同時建議,全茶產業的做大做強仍需在提質增效、發展綠色方面發力。同時提升標準。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強調,隨著食品監管已日趨強化,茶葉質量安全工作將長期處於高壓態勢。各產茶區政府應加快實施茶業標準化戰略,健全標準體系,強化品牌保護,引導企業爭取國際有機認證,深入開展農藥殘留超標治理,嚴厲打擊違禁行為;行業組織應配合食葯監與農業部門共同建立健全互聯共享的茶業追溯監管綜合服務體系與平台。促進融合,三業並舉,實現協同共享多贏。

加大產業創新和市場拓展

茶葉流通協會專家呼籲,全行業應共同促進社會資源對產業的提升,推行專業化生產方式,鼓勵專業化營銷企業、創意企業、管理企業投身茶產業建設;加大精深加工力度,生產特色茶葉產品;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以「旅遊+」和「生態+」等模式,推進茶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引導企業相互融通,重點圍繞第三產業加大開發力度,提高綜合開發能力。擴大開放,加強合作,推動開拓海外市場。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相關部門應完善法治建設,改善投資環境,擴大開放領域,積極吸引外資;應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茶業大企業、大集團,配套出台相關政策與措施,扶助茶葉行業開展對外經貿文化交流,以「一帶一路」沿線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為重點,紮實推進海外推介力度。行業組織應利用自身的社會組織屬性優勢,搭建國際產銷交流平台,加強國際經貿文化合作,積极參与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標準的制定修訂,不斷樹立並強化話語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