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食聞廣記 | 威爾第燉飯貝多芬咖啡羅西尼牛排 吃與愛 歌唱與消化 再有趣不過的人生四幕歌劇

欸那句廣告詞怎麼說來著:

聽說下雨天,朱古力和音樂更配哦~

且不論下雨天和朱古力配不配

這要說起來

美食和音樂的確再配不過!

「我樂於與人這種動物的吃食為伴,來創造精神和抽象。」

——貝多芬

「人類的激情,就像一個管弦樂團,而胃就是總指揮,遏制它或刺激它……吃與愛,歌唱與消化:這就是「人生」這部有趣歌劇的四幕,它會像香檳的泡沫一般轉瞬即逝。任它消失而不去品嘗的人,只能說是個瘋子。」

——羅西尼

你聽過巴赫的《咖啡清唱劇》、

舒伯特的《鱒魚》、

莫扎特《唐·喬瓦尼》中的香檳詠嘆調嗎?

你吃過肖邦款肉醬、羅西尼牛排、

威爾第牛排、杜蒂耶羊腿、

莫扎特朱古力、貝多芬式咖啡嗎?

你知道很多音樂大師都是頂級吃貨、

饕餮美食家嗎?

……

到底是美味喚醒耳朵

還是耳朵喚醒味蕾?

今兒咱們一塊兒跟著音樂

尋味好吃噠吧~

據說很多音樂大師都有著不為人知的美食故事,不同尋常的個性化樂譜和菜單。

比如巴赫愛吃麵包,將蔬菜引入《歌德堡變奏曲》;莫扎特一生饞嘴,演遍歐洲吃遍歐洲,最愛小時候的土豆雞肝肉丸;音樂巨匠貝多芬在生活中是個暴君,對盤中餐杯中酒極為挑剔,為尋找理想的廚娘而煩惱;埃里克·薩蒂寫烹飪藝術專欄,曲名異想天開又誘人《杏仁朱古力圓舞曲》《他吃著奶油果醬麵包片》《四季豆國王的戰爭之歌》;羅西尼對吃很狂熱,本來想成為肉店老闆:

「我尋找著音樂的動機,腦中浮現的卻只有肉醬、松露和其他類似的東西」

……

威爾第

義大利的美食人盡皆知,來自帕爾馬的「歌劇之王」威爾第,同時也是一位愛美食的「老饕」,作曲之餘還自創不少食譜。

威爾第很愛吃,但自律、節制,與妻子生活在聖阿格塔莊園,過著早上在集市買菜、夜晚穿著禮服進餐的愜意生活。

美味的「威爾第牛排」是他們一起創造的成果。他家廚房裝備齊全,他被稱為「煨飯大師」,他的煨飯用藏紅花和牛骨髓烹制而成,尊崇傳統:勺子必須是木質的,米是皮埃蒙特產的,白葡萄酒是「天然、甘甜的」,煨飯上桌之前要撒上帕爾瑪乾酪細末和切碎的松露。家宴上禁止談論國事。

威爾第一生鍾愛的甜點是巴伐利亞乳酪蛋糕Cacio Bavarese,源自老家帕爾瑪省(Parma)。據說,威爾第晚年長居在皮亞琴察(Piacenza)的別墅,也堅持要養雞,等待新鮮的蛋來做這道甜品。

Cacio Bavarese 來自十九世紀主教的餐桌,神聖且高貴,傳統以煮熟的蛋黃切成碎、奶油、糖、可可粉和浸潤在馬薩拉酒中的手指餅乾(Savoiardi)組成。

據說威爾第的私藏餐饗里,還有道油封珍珠雞 Faraona Confit。這青藍羽冠,細頸柔長的生物,人稱野雞、珍珠雞、山雉,特別喜愛登高望遠,性情嬌弱敏感。

他最喜愛的吃法是割喉除毛,先倒吊個三天,風乾成瘦弱的軀幹,表皮在遺失脂肪后,呈現皺摺紋路,接著以家鄉聞名的帕爾瑪乾酪與火腿、羅勒、雞蛋、鹽巴與胡椒塞入腹中,油潤封燉或細烤出汁。

威爺的第二任夫人 Giuseppina 在1869年的秋初,曾致信給巴黎歌劇院的頭家 Camille Du Locle,有趣的是,內容與演出事宜風馬牛不相及,而是回應對方的問題:

「威爾第的燉飯是怎麼做的?」

信中提及在鮮紅的砂鍋內熱上兩盎司奶油、牛骨髓或小牛肉,再來點切碎的洋蔥,大米放入以中火炒到金黃,分次慢慢倒入肉湯;在米飯熟透前,別忘了來半杯的白酒,接著放磨碎的乳酪,番紅花得先在湯匙上過點水倒入,火在這時可以關了,拌一拌,蓋鍋上桌。

聽聞,有「侍音師」這樣一個角色,他可以在食客就餐的時候推薦恰當的音樂BGM。

比如喝開胃酒配萊哈爾的輕歌劇《快樂的寡婦》,吃牛雜碎配康塔塔套曲,韃靼鯛魚和小龍蝦搭配一曲比較清新的莫扎特早期作品,松露和雞油菌配普朗克的《加爾默羅會修女的對話》,野兔肉配《魔彈射手》,吃魚不合適聽貝多芬,他餘音過於悠長,會壓倒海鮮的味道……

於是,吃貨們大可伴著格魯尼克的音樂咀嚼,隨著珀塞爾的曲子吞咽……

韋伯的音樂不免讓人有些厭倦,那威爾第的《命運之力》的活力肯定能提味吧~吃甜點時聽一段略帶甜味的雷納爾多·哈恩,音樂中的烈酒味道能很好地襯托朱古力的苦味……

貝多芬

貝多芬愛湯,愛咖啡,伴著一杯熱朱古力向海頓求教音樂。年邁的海頓和年輕的貝多芬,一邊討論作曲上的對位法,一邊啜飲著香醇飲品。

貝多芬什麼都吃,吹毛求疵,敏感而易怒,很可能因嗜酒成性而喪命。他自己是糟糕的廚師,飯菜難以下咽,「貝多芬式咖啡」無法飲用,但他一絲不苟給廚娘寫購物清單:橄欖油、紅糖、土豆,菜譜參考書目:《新烹飪大典》第四版修訂本,新增菜譜123個。他吩咐廚娘「不要剝掉土豆皮」,要注意「西班牙松雞煮過之後會變軟」,還親自敲碎雞蛋檢查是否新鮮。

在維也納的35年,咖啡館和小酒店是貝多芬第二個家,會友、晚餐。耳聾后他隨身帶一個對話本,記下日常生活中各種大小事物,包括他瘋狂熱衷的生蚝和淡水魚。本子上有一行字令人浮想聯翩:「生蚝甚至能唱出一首卡農曲。」

其實,音樂大師吃貨們沒少留下動人的旋律和那些與美食相關的有趣段子。

羅西尼將《小莊嚴彌撒曲》創作成兩部分,為了能在幕間休息時用晚餐。

體質孱弱、天才曇花一現的肖邦愛吃甜食、肉醬、朱古力、筍瓜濃湯。他和喬治·桑在一起的9年,住在法國郊區的城堡,過著綠色有機生活:有菜圃、果園、家禽飼養棚,做麵包、擠牛奶、獵野味,用李子柑橘和橙子做果醬,「在這兒,我們就像白菜和胡蘿蔔那樣生活。」

舒伯特從來沒吃飽過,生前收入微薄,居無定所,沒有資助者庇護者。他與朋友組成「歡樂音樂家樂團」,外號「小蘑菇」。啤酒配香腸是他飲食的基礎,午餐有時就是早餐,只有小麵包和牛奶咖啡。音樂史上「舒伯特圈子」的著名晚會,他們整夜彈奏音樂,香腸是頭盤、主菜、蔬菜、乳酪和甜點及消遣,當時流行一種「投擲香腸」的遊戲。因為吃不到,他才讓《鱒魚》、《婚禮上的烤肉》永恆傳唱嗎?

貪吃鬼莫扎特愛吃閹雞、鱘魚、牛舌、山雞、豬排,也是甜食愛好者,酷愛檸檬汁(那個時代的一種奢侈品)、杏仁牛奶、各種糖果以及冰淇淋。但他從來沒吃過「莫扎特朱古力」,這種在薩爾茨堡出售的著名開心果夾心朱古力球,由甜點師保羅·菲爾斯特在1890年發明。其時,莫扎特已經故去很久了。

葡萄酒、啤酒、潘趣酒大量地出現在莫扎特的書信里,也流淌在他的作品中。《唐·喬萬尼》中處處可見香檳。最後一幕,唐璜請騎士長晚餐,等待死亡還不忘讓僕人倒酒,「斟上一杯瑪澤米諾酒!」今天在義大利的「葡萄酒專線列車」上可以買到這款酒。

用烹飪的隱喻來表達創作活動,俄羅斯作曲家穆索爾斯基比普魯斯特早了數十年。他是酗酒者、縱慾者,沉湎於縱酒作樂的聚會,《啊,該死的醉鬼》(《霍萬斯基黨人之叛亂》第三幕)。他愛脆皮肉醬餅,想成「一百里長」,有諷刺作品《鰲蝦公司》。他的辭彙中充滿食物的影子,輕而易舉譜出一首新曲叫「很快就做熟了」,從畫家維克多·哈特曼的畫中汲取靈感創作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稱為「貪婪大吃」。懶散倦怠的日子,他處於「麵包麵糰般的狀態」。當一曲歌劇獲得成功,他認為「很有滋味」。他用「派」和「蛋糕」等指代朋友。

▏俄國五人團:巴拉基列夫、科薩科夫、居伊、包羅丁和穆索爾斯基

巴赫

今人能擁有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這樣無人不曉的奠基性音樂大師,據說還應當歸功於麵包這種基本食物。

音樂世家巴赫家族與麵包有著不解之緣,家族中第一個出名的人維特·巴赫是個麵包師,他伴著音樂揉面,還一邊磨小麥,一邊撥弄弦樂器,是子孫熱愛音樂的源頭。

巴赫性情強悍,一生忙碌,寫了209首康塔塔、幾十部協奏曲、無數管風琴前奏曲和賦格曲。他兩次婚姻,生了20個孩子(但只有十個活到成年)。他曾在信中寫道:「孩子們太可愛了,而且都熱愛音樂,我希望老婆給我生一個樂隊或者合唱團。」

巴赫愛好美食,受邀時總欣然赴宴。溫熱蘆筍沙拉、梭鱸魚配鳳尾魚黃油醬汁、櫻桃、檸檬……他都品嘗過,還嘗過當時尚未征服法國的土豆。已經贏得了德國人喜愛的咖啡,也吸引他。他喜歡富含能量又讓人有飽腹感的食物,每次收到名流顯貴贈送的野味都很高興。

作為萊比錫聖托馬斯教堂的唱詩班領唱,巴赫在齊默爾咖啡屋古樂園的花園中以一曲《咖啡清唱劇》向這種飲料致敬,輕快的樂聲就像夏日之夜。

1716年5月3日,德國哈雷大教堂為慶祝新管風琴的驗收,教堂委員會提供晚餐,菜單如下:

一份紅酒燉牛肉,梭魚配鳳尾魚黃油醬汁,一個碗豆拼盤,一個土豆拼盤,兩個菠菜和菊苣拼盤,一塊烤羊肉,一份烤小牛肉,煮筍瓜,溫熱蘆筍沙拉,萵苣,小蘿蔔,帶餡兒的油炸糕點,糖漬檸檬皮,櫻桃罐頭,新鮮黃油

巴赫身上絲毫沒有苦行僧的特質,他喜歡觥籌交錯的宴席。他喜歡酒,甜酒、烈酒、啤酒、燒酒、蘋果酒,他被打趣說Bacchus(酒神)是巴赫名字的拉丁語。

巴赫嗜好咖啡,每天都要喝上三杯。在萊比錫的齊默爾咖啡屋,每個周五的晚上,他都要指導朋友泰勒曼創建的大學音樂社演奏。巴赫為這個學生樂團創作了《咖啡清唱劇》,於1734年首次公演。

《咖啡清唱劇》講述了一個年輕姑娘與她年邁守舊的父親的故事,當父親逼迫她在咖啡和未婚夫之間做出選擇時,姑娘堅持保留貪戀美食的權利:她兩樣都要,而且一視同仁。

「啊!咖啡的滋味是如此甜美!

比情人的一千個親吻還可愛,

比麝香葡萄酒還要甘甜香醇。

咖啡,我需要我的咖啡,

誰想討我歡心,

就為我倒些咖啡吧!」

《哥德堡變奏曲》是巴赫從當時的流行歌曲中借取旋律元素,其中一首唱愛情,另一首提到以蘿蔔和白菜為原料的糟糕食物使一個兒子遠離了母親的家,巴赫將蔬菜引入了這部由一首詠嘆調和三十支變奏曲組成的卓越作品中。

「總是蘿蔔,總是白菜,

這就是我逃跑的原因。

如果媽媽給我做些肉該有多好,

我便不會如此想要離開這個家。」

羅西尼

37歲時,羅西尼停止創作,就因為吃。「大師和我的生活就是為了吃,我們帶著宗教般的神聖感履行這個使命。」他的妻子說。

羅西尼20年創作了四十多部傑出歌劇,主要是在1810年到1829年之間,最後40年只創作了少量宗教題材和一些短曲。主要作品:喜歌劇《義大利女子在阿爾及爾》《賊鵲》《塞維爾的理髮師》、正歌劇《奧賽羅》《摩西》《威廉·退爾》《湖邊夫人》等。《塞維爾的理髮師》和《威廉·退爾》是正歌劇和喜歌劇的兩座豐碑。

羅西尼熱愛松露,盛讚它是「蘑菇中的莫扎特」;另一個癖好是鵝肝,他用這兩種食材烹制義大利通心粉,並設計出了食譜。他忠愛義大利美食,會親自下廚烹飪經典菜品——意式骨髓煨飯。

當司湯達遇到羅西尼時,他29歲,身材肥碩,食量大如三個食人魔,每天能吞下二十份牛排。

羅西尼的饕餮情有可原:職業理想受阻。「我以前想成為肉店老闆,但不能如願,這並不是我的錯:我是被錯誤地指引了。」

為了向命運復仇,他盡自己所能將音樂引向美食,《四季小蘿蔔》《酸黃瓜》《歐洲鯷魚》《黃油》《浪漫肉餡》《一份油煎食品》《浪豌豆》……晚年作品《老朽的罪孽》像豐富大餐。

他以松露作為標準評價莫扎特:「對於《唐璜》,我找不到比松露更好的類比了;這二者的共同點是,我們越享受其樂趣,能能從中體會到魅力。」

羅西尼曾在兩道菜的上菜間隙作曲。歌劇《坦克雷迪》中的一首曲子就是他在一家小酒館創作的,即後來著名的詠嘆調《我充滿激情》。曲調成形的時候,豌豆燴飯正在火上煮著,因此被戲稱為「飯的詠嘆調」。

著名的「羅西尼牛排」不是他的發明,而是他對鵝肝和松露無節制的喜愛給一位大廚的靈感。

歌劇《威廉·退爾》在巴黎的首演啟發了一位甜點師,打造了一款與歌劇同名的蘋果派:一支糖制的飛箭穿透了糕點上的蘋果。

一位銀行家向羅西尼購買一份曲譜,他卻寄去了義大利波倫亞的豬肉製品。

「比音樂更讓我感興趣的,是發現自己剛剛發明了一道新的沙拉:裡面放了普羅旺斯橄欖油、英國芥末醬、法國醋、胡椒、萵苣以及分量合適的檸檬汁。菜品整體經過精心調配和攪拌。」

他在給女高音伊莎貝拉·柯布蘭的信中這樣描述自己的新菜。

羅西尼「口之所及」全歐洲頂級的餐廳,銀塔、金屋、盧卡斯……無論是侍酒師、餐廳主管、主廚,他都認識,跟每個人握過手之後才入席就餐。他一到巴黎,就到夏特萊廣場上「吮吸母奶的小牛」餐廳,參加150人宴會,向莫扎特敬了一杯酒。

他受名廚尊重,被格里莫·德拉·瑞尼爾編入《美食年鑒》,在美食史上名垂千古。

他最喜愛的菜除了帕爾瑪乳酪餃子和通心粉,就是松露火雞。據說羅西尼一生中只哭過三次:第一次是首部歌劇的失敗;第二次是聽到帕格尼尼的演奏;第三次是坐船出遊時,不小心把一個裝著松露火雞的野餐籃掉進了河裡。

他熱愛地方風土特色的食材,讓人從義大利寄來布提的橄欖油、阿斯科利的松露、倫巴第亞的鮮軟乳酪和水果蛋糕,馬賽的牛軋糖,英國的斯提耳頓乾酪,音樂老師寄來的加斯科尼海灣沙丁魚。

和貝多芬一樣,羅西尼也非常愛吃生蚝。他創作了《生蚝之歌》:

「生蚝就像天賜的禮物,博學的猶太教士告訴我們,它具有這樣的特性:總能給味蕾全新的感受,又能恢復我們所期待的味道。沒有生蚝的午餐,就像一頓沒有通心粉的飯,或是沒有月亮的夜晚。虛度光陰啊!這就是我在每一個沒有生蚝和通心粉的日子裡都會說的話!」

在米蘭創作《偷東西的喜鵲》時,羅西尼欠下一位生蚝商巨額的債務,幸虧這位商人是他的崇拜者,提議他撰寫一首詩譜曲抵債。

飲食撫慰了音樂家們的靈魂

甚至成為偉大音樂的靈感、動力及素材

讓耳朵喚醒味蕾

將食慾化作音符

滿足的那可是

味覺和聽覺的雙重體驗

你也知道音樂家的美食故事?

或者有什麼想說的話?

歡迎留言告訴好吃君咯~

歡迎把你的想法告訴好吃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