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周運南:新三板必須是獨立市場,才能既是苗圃又是土壤

2月10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監管工作會議上講話,首次提及新三板,「苗圃」、「土壤」一時間成了新三板上的熱詞。

不少市場人士對此的理解是,新三板的定位更傾向於預備板,而讀懂君拜訪了南山投資創始合伙人周運南,他表示劉主席講話中首次提及新三板是一個很積極的信號, 「苗圃、土壤、綻放、風景線」四個詞語已經為新三板描繪了一個美麗的藍圖,新三板應當是一個獨立的市場。

而在證監會力爭2到3年時間解決IPO堰塞湖的情況下,周運南認為,新三板的IPO集郵策略,時間窗口期只有一年的時間了。

劉主席講話三處涉及新三板,明確了新三板定位和未來藍圖

這是劉主席上任將近一年來,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及新三板,我個人覺得這對新三板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相當於說新三板的工作和發展已經提上了今年劉主席的工作案頭。

劉主席講話中三處內容與新三板有關。

第一處是在報告中三次提及多層次資本市場。2016年的工作總結中指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改革與建設邁出新步伐。特別是深化新三板改革,全年新三板掛牌公司突破1萬家;2017年的未來工作安排中提到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改革,要深化市場基礎性的功能;在最後的發言中提到要穩步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體系建設。

三次重點提到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體系建設,並把新三板去年掛牌公司突破1萬家,作為深化新三板改革的一個成績在報告中重點提出來,首先證明,高層認同新三板在掛牌審核上實行的註冊制,其次證明了高層也認同在新三板的前期發展過程中放水養魚,最後也證明了新三板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

第二處是「用2到3年的時間解決IPO的堰塞湖」。

我個人認為是要通過2到3年的IPO審核提速,實施類註冊制度,徹底解決IPO的堰塞湖,力爭在2020年前實現全部企業IPO申報無需排隊,真正實現即報即審。現在很多人誤解,2到3年解決IPO的堰塞湖只是解決當前的排隊問題,實際上解決之後,也就是2到3年後就不存在排隊問題了。解決堰塞湖是解決一個動態的堰塞湖,徹底解決IPO的排隊現象,這是資本市場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這對新三板現在IPO排隊或準備IPO的企業來說都是好事,因為這會讓很多優質企業成功上市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第三處是「對於新三板掛牌企業還需優化分層的制度和辦法。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發揮土壤功能,讓一批創新能力強,誠實可信,市場前景好的企業能夠轉板的就轉板,不願意轉板的就在新三板裡面綻放,這是未來資本市場的又一道風景線」。

什麼是苗圃功能?我個人認為就是新三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環,可以為主板市場培育出更多、可供資本移栽的證券市場苗木,培養出更多的能夠符合IPO標準優質的新三板企業;什麼是土壤功能?因為我們國家有2500多萬家中小微企業,它們直接邁到更高層次的主板市場是不現實的,所以能夠讓這些更多的中小微企業能夠在發展早期,藉助於新三板的肥沃土壤,借力於新三板的資本力量,在新三板生根發芽,首先成長為苗木,再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

至於轉板,我個人認為劉主席提到的轉板,主要還是指通過IPO進行排隊轉板,不是我們說藉助綠色通道直接轉到主板去,但不排除在今年年內推出轉板試點,但即使在年內推出了直接轉板試點,初期也不可能有批量的企業轉板成功。這其實表明了證監會對新三板企業現在的IPO熱潮是持歡迎態度的。

我更願意去分析劉主席的後半句,「不願意轉的就在新三板綻放」。「不願轉」的意思是什麼?很簡單就是企業符合了IPO標準,但是卻不願意轉板,「就在新三板綻放」,「就」和「綻放」這兩個字,說明主席對新三板還是很有自信,也很有豪氣。

把劉主席在講話中所提及新三板的三處內容綜合分析串在一起,我個人得出一個大膽結論就是:

證監會將通過2到3年的類註冊制的努力,實現A股IPO的即報即審,同時期新三板實現制度健全完善、配套政策逐步落地,使新三板的土壤充分肥沃,新三板的苗圃有足夠多和優質的苗木,屆時主板在IPO即報即審的情況下市盈率下行,新三板苗圃板塊的市盈率會相應提升,主板和新三板苗圃板塊的市盈率靠近、流動性接近,所以那時候願意轉板的企業就直接去轉板,不願意轉的企業就在新三板繼續綻放,最終為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真正構建一個上下貫通的閉環,實現我們資本市場的夢。

至少未來新三板中更高層級(競價層、精選層或者叫苗圃層)的流動性和市盈率能夠與主板對接,未來轉不轉板都無所謂了,因為新三板也能讓那些達到IPO標準的企業成長為參天大樹,更好的綻放。

所以新三板的定位就是一個獨立的基礎性市場,因為它必須是獨立的市場才有可能既是苗圃,又是土壤,才能實現「就在新三板綻放」,這才是劉主席所說的「未來資本市場的又一道風景線」。

未來新三板和A股不是競爭格局

我覺得未來新三板跟A股不會是一個競爭的格局,美國的納斯達克和紐交所實際也不是競爭的格局,只是讓企業多了一個選擇而已。現在去IPO排隊的不同企業也有不同選擇,上交所也接受中小企業,和深交所的中小板、創業板,未來新三板各項制度建設完善後,在最高層級可能就與主板沒有什麼差異了。

未來新三板肯定是會再推出一層的,只是時間節點的問題,新三板真正要跟主板相抗衡,競價層不可或缺,推出的時間節點就要看A股類註冊制的實施進度。未來2到3年解決IPO堰塞湖,實際A股會新增一千多家企業,因為現在已經排了680多家企業,這期間大概還會新增四五百家申請IPO的企業。的資本市場經過30年才有3000家企業,經過3年增加1000家企業,市盈率肯定會下降,本身現在的高市盈率就是不正常現象,只是讓它進行回歸而已。

所以如果能按照管理層的計劃順利推行,那在一定的時間,新三板的制度就會跟上,包括新三板的綠色通道直接轉板、競價層交易、降門檻這些都會有。

證監會是站在建設整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高度來看待問題,所以不能單列新三板如何做,所以也是等到主板往下靠攏,新三板向上提升這樣與其達成一個動態平衡,到那時想轉就轉、不想轉就不用轉了。

集郵的時間窗口只有一年了

大家都知道,我是新三板的死多頭,現在我的全部資金都在新三板。基於對新三板未來發展的看好,以及對市場政策的理解,我的投資策略也從原來的短期短線的投機慢慢轉向做中長線的投資。

目前新三板確實面臨不少問題,但從長遠來看,我們還是要堅決看多新三板,因為劉主席已經規劃好了目標,新三板是要向主板靠攏的;近期這對新三板的企業也是一個福音,對在排隊企業更是福音。而且新三板的IPO集郵策略在今年上半年還會是主流,集郵還是一個真正的投資機會。

但我建議集郵者的投資行為盡量往前走,不能像去年下半年以來,等企業發了IPO公告、輔導驗收后再去買,那基本上你就成了別人的接盤俠,因為現在這個套路已經太深了。

投資行為怎麼往前走呢?投資者可以從自己身邊的企業去了解,既然要往前走,那對企業的業績就不能盯死在2000萬、3000萬,我們可以用發展的眼光去挖掘2015年業績還在1000至2000萬區間的企業,如果公司有增長前景,我們可以提前布局,可能2016年年報一出來就符合申報要求了。

現在市場面上,只要業績在2000萬以上的新三板企業,基本上10家有9家在外面放風都要IPO。這就要注意了,一是要通過真正調研,判斷它的業績未來幾年是不是能夠逐步增長達到IPO標準;二要了解企業的治理結構能否符合IPO的要求;三要看企業老闆是不是真的願意去IPO,因為IPO還是有很大的風險,IPO路上的綜合費用太大了,這筆錢不僅是企業,大多老闆也出錢了,IPO失敗后可能上千萬費用就沒了,而且在停牌期間會有可預見不可預見的各種因素,還要看老闆有沒有魄力、能力去化解。

搞清楚這些以後,就可以在合適的時候,在企業IPO之前,通過二級市場或老股轉讓或定增進去了。

現在有些投資者會主動去找自己看好的企業,鼓動企業去IPO,他們先定增進去,等後面有人接盤就賣了,其實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策略,只是那些賺錢的人不說出來。

當然,因為每個人投資思路不同,不願意調研或沒有調研能力的人,願意用錢來買風險,所以他們就買那種已經驗收快停牌的公司,至少沒有驗收不通過的風險,也能避免企業假IPO。很多人是這種策略,願意高價去換取IPO的不確定,過濾集郵的風險。

集郵主要看三點,速度、通過率和最後IPO的估值,如果速度快了,通過率也高,那估值肯定要降,所以現在集郵策略一定要講究時間窗口。

劉主席說2到3年解決IPO堰塞湖,那按三年來計算,就是2019年年底徹底解決IPO堰塞湖、實行註冊制。如果是2019年真的徹底解決註冊制,那2020年創業板的市盈率會基本在30倍左右了。

我們來倒推,現在集郵個人投資者要限售一年,企業在2018年底前過會,個人投資者才能在2020年按30倍拋出。2018年過會,按現在的速度,必須在今年年內停牌。所以今年集郵還可以去賭,賭企業在今年年內能輔導驗收完畢報證監會,不然未來你面對的極有可能就是30倍以下的市盈率,那綜合這三年的時間成本以及企業的業績風險,就不划算了。

集郵賺的是兩個市場的估值溢價和流動性溢價,那到2020年兩個市場間的估值差、流動性差沒有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體系形成一個上下貫通的閉環,那集郵的邏輯也不成立了。

所以新三板集郵的時間窗口只有一年了,新三板企業要搶IPO申報的有效時間窗口,投資者更要注意集郵的有效時間窗口。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