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可能是今年FIRST電影展最全的觀影指南

今年深焦DeepFocus有幸再次受到FIRST青年電影展組委會的邀請,連續第二年成為戰略合作自媒體,在為期一周的電影節中,深焦DeepFocus前方小分工馬不停蹄觀影、採訪,並和青年影人進行了親密的交流。

以下是此次深焦DeepFocus小分隊在西寧觀看的所有影片的匯總打分。在此感謝所有小夥伴的辛勤耕耘!

今年代表深焦DeepFocus參加FIRST青年電影展的影評人有(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全鉦子、柴路得、車小爺、九隻貓、DZolan、Yoyo、Irene、Pony、楚翹、佳含、柳鶯

1

獵凶風河谷

Wind River

導演: 泰勒·謝里丹
編劇: 泰勒·謝里丹
主演: 傑瑞米·雷納 / 伊麗莎白·奧爾森 / 喬·博恩瑟 / 茱莉亞·瓊斯 / 凱爾西·周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 加拿大
語言: 英語

楚翹

3.5

泰里丹劇本基礎不錯,比較模糊的是導演究竟想展現被害女孩的的堅韌與求生意志,還是鷹眼的萬事清醒、司法裁判的英雄角色。不差錢的航拍車隊有點多餘吧,槍戰情緒張力夠了調度不足。總體結構完整、工整紮實,也穩中偏平了一點。

全鉦子

3.5

泰勒謝里丹用冷冽的色彩、動感的鏡頭、以真實為基礎的懸疑劇情完成了一個並不稚嫩的處女作,影片中也帶有《赴湯蹈火》的西部片色彩,只不過將漫天黃沙變成了茫茫白雪。但影片前半段敘事過於平淡,在動作戲與感情戲連接和過度上太過僵硬,許多應該深入到情節卻被略過。

柴路得

3

看的是難解的刪節版。幾處跳脫,無頭無腦。愛情線如雞肋,案件本身的「謎」之氣質不可持續,自問自答太過容易。

Irene

2.5

不太新穎的心底帶傷的大叔+菜鳥女主的組合,整個故事有點落入俗套但整體而言還是工整紮實。揭秘那段戲拍的相當精彩,反映出的社會現實的選題也不錯,無論是生活問題的選擇還是人性的表現亦或是女性堅強和弱者共存的展現。但講理的地方略略生硬反而使其煽情效果有所降低。不知是否刪減原因剪輯顯得跳脫突兀。

暴裂無聲

Villain

楚翹

3.5

宋洋是一路從徐皓峰那裡打過來的吧,姜武吃番茄吃肉從頭吃到尾,執著於拍這麼多的牛羊肉切片是想將慾望外化么;失語父親尋孩子的故事加在西部片的背景里,我猜應該很多人喜歡。

全鉦子

3.5

相比《心迷宮》少了精妙的結構設計,但在電影語言、畫面設計上有很大進步,電影中運用飼養羊、殺羊和吃羊肉來表現人物之間的階級和慾望,前部分在不斷鋪墊在最後爆發出來。礦場里的一腳飛踹充滿韓國電影影子,將這個故事放在韓國也絕對沒有違和感,男主角可以讓李政宰河正宇鄭雨盛來演。(ps:電影男主很像他們三個結合體哦)

Irene

2.5

非常生猛,雖看得出有模仿的痕迹,但是類型片一個很好的開始。養羊、殺羊、吃羊象徵著不同階級的人群,這個隱喻很妙。故事越到後面越漸入佳境,演員的演技也可圈可點。節奏上可能還需打磨一下,總體來說是一部可看之作。

2

川流之島

The River That

All Flow By

Pony

4

一如短片《狀況排除》,詹京霖再次對準底層與議題做連結,甚至將台灣社會現況盡現,利用金錢與權益來闡述當中的矛盾與掙扎。影片調性看似憂鬱、了無希望,但卻又讓這環境來得更為真實。從題材選用到演員掌握,《川流之島》顯現詹京霖對於長片的調度,尤其尹馨的表演十分出色精湛,將這份無可奈何,卻又被迫流動的靈魂表現得更為孤寂。當生存沒有逃脫的辦法,只能被社會夾擊、被周遭冷語,就像結尾一樣,最終再次成為進退兩難的底層犧牲品。

柴路得

4

作為電視電影,紮實得超過預期。猥瑣得可愛的男主角,讓絕望變得動人。很多方面可以和《分貝人生》比對觀看:單身母親和青春期兒子,底層的唇齒相依,人物的豐沛流動性。喜歡結局。

車小爺

4

戲劇性反反覆復地走上神壇又跌落,似乎情緒外放就註定只能是八點檔電視劇,我想不是的。戲劇性被兩位主演演繹到自然可信,映照社會環境同樣不顯刻意。看慣了性冷淡搖晃文藝長鏡頭,這樣成色的熱烈影像難能可貴。不論島是否消磨坍塌,魚是否殞命半途,激流過後終會歸於平靜的庸常。

全鉦子

2.5

女主就像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座孤島,身邊人來人往卻沒有人停下腳步。影片中每一個都在用自身去尋找愛是什麼,可最後觀眾也沒有找到答案,只能看到的是瑪麗蘇的對話和錯位的性關係,而且從劇情內容上更像是一部「台劇」。

老獸

Old Beast

Pony

3.5

周子陽的聚焦與關懷有力,從綁架事件為始,建構一個頑固自私的難搞老頭形象,可與去年《喜喪》對照,一個只顧自己,一個成全他人,都在背人凝視下看出他們與彼身家庭的關係。導演將鄂爾多斯的鬼城、動物超現實隱喻與主角結合,呈現出與全世界作對,最終卻找不到任何依靠的孤獨無奈。即使已感到後悔,一切早已為時已晚。尤其大量跟人鏡頭,逐漸特寫老爺的臉龐,淺淺一笑,透露悲哀之情,而男主角塗們的「本色」演出值得贏一座獎。不過,就電影而言,技法上仍些許平庸,剪輯或許能再帶動劇情張力,才不會過於流俗。

柴路得

3

鬼城「老炮兒」?鄂爾多斯版「老無所依」?類似人之晚年不堪映照城市破碎命運的故事還可以持續書寫。空間的利用有些許歷史能見度,手持攝影加超現實動物意象,凜冽奇詭的風格尚在形成中。臨近結尾處總是有些古怪的刻意了。近兩年的」內蒙古「序列,加上張大磊,讓人欣喜。

車小爺

2.5

我一直在思考,其實一部電影就像一種自然現象,明月無情,濃霧冷酷。即使多麼引人傷感,不過是人類自作多情。誠然從看似反傳統的線索和結局來看,《老獸》有它的意義,人們可以從中看到多少冷冽的真實,都不一定可以和它是一部出色的電影划等號。鏡頭語言單調,節奏混亂,和不合時宜的煽情都是問題。所有指向所謂深刻的細節都綿軟無力,證明深刻只是巧合。宋雨喆配樂也救不了。

Irene

2

故事令人難受,太過啰嗦,原以為自殺結尾能拉回一點卻還是失望。

全鉦子

2

人物不夠立體的刻畫讓觀眾對主角的理解減弱,從而弱化了老一輩和新一輩之間隔閡和矛盾,冗長的劇情將結尾的震撼與感動變成被碾碎的安眠藥一樣消失在影片中。

小寡婦成仙記

Shaman

柴路得

4

本土版「女巫「戲,驅魔與正義、民間信仰黑洞的荒誕寓言。立意和攝影均玩得漂亮,節奏掌控稍欠火候。開場奇葩的主觀視角,考究的構圖、色彩和畫幅,環境聲、「啞」與畫外空間的巧用,長鏡頭、大全景和深焦,時常一場一鏡,作者意識明晰——在當代「慢電影」序列中貢獻了帶著仙氣兒的想象力,讓北方雪景與鄉村人性奇觀自如交織。

Pony

3.5

開場鏡頭令人驚艷,玩轉黑白彩色,偶有點綴燭光,又帶點幻想性的悲歌,三段故事也讓人性越顯越真。縱使故事設定巧妙,以中國式東北荒涼寓言,開啟一場人性顛覆的辯證,看似是單向性的荒誕騙局,在最後形成了顯現愚昧的雙向性悲歌。但在形式大於故事上,《小寡婦成仙記》的震撼效果也全被形式給消磨,大量空拍,遠方鏡頭,堆疊起來都不比第一場第一人稱主觀來的深刻。開了一個好頭,卻沒能在簡潔有力的片長,撐起一個好故事。

Yoyo

3.5

打倒自己的只有自己,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東方敘事和魔幻現實主義交織下的向善之旅。罪與罰,善與惡,信仰與救贖,觀照自我與重構自我。開場固定鏡頭,一場一鏡,質樸的拍攝和最初的審美展現了荒誕的魅力所在。不獵奇,不生猛,用荒誕消解嚴肅。感謝蔡成傑導演帶給我們一劑反類型化的治癒和審判心理良藥。

柳鶯

3.5

混雜民間信仰的影像表達,漫不經心的荒誕來自本身就令人發笑的生活本身。黑白彩色的交替使用豐富視覺性和趣味性。一部氣質奇怪的慢速電影,導演說想要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走神」,繼而拒絕蓋棺定論,他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九隻貓

2.5

這兩天看片最大的感受就是,國內新導演們在基本功上都出了問題,無法有效的完成敘事,而是追求所謂的「畫面」,尤其是對一場場戲的處理上,都無法融合進入最開始好的想法和故事中,刻意地要裝出大師的樣子。此片能夠看出還在雛型的時候,故事橋段和台詞設計上都很用心,也有人拿它當作今年的《中邪》,可是在敘事有效性上和《中邪》還是差多了,除非你是橫空出世的天才大師,否則還是踏踏心心的先從講好一個故事開始吧。

鹵煮

Floating man

柴路得

2.5

看上去是觀照群演生存境遇的粗糙同題作文。試圖映射整個北京「地上是黃金,地下是屍骸」卻淺嘗輒止,以「話癆」的形式自說自話,更難超越前人之作。值得玩味的細節俯拾皆是,可惜精簡與調配的控制力嚴重不足。

柳鶯

2

原本以為是一部群演打拚血淚史,沒想到是長達三小時的流氓無產階級生活小傳。前半部以群像形式呈現社會邊緣人遊離的生活,後半部深入聚焦個體生命經驗的空洞。通過一部製作相對粗糙,手法無比紀實的影片,導演全方位對紀錄片製作方式、呈現樣態和拍攝者是否應有(或應該呈現價值判斷)提出了自己的路徑,不失為一次充滿勇氣的嘗試。鏡頭的在場為這些試圖進入影視行業的底層提供了最後表演與狂歡的舞台,但影片卻也似乎因為太過貼近被拍攝者而呈現出和他們相似的遊離狀態,不太適宜的長度雖然勾勒了人物,卻沒有做到更深入的環境呈現與心態剖析。面對冗雜的第一人稱陳述,重複感強烈的素材拼接,作為觀眾的我迷失在自己無所適從的情緒中。對於影片中這群打著自由名號無所事事的「寄生蟲」,是同情,憤怒還是無奈,一切都顯得開放,或者說模糊。

3

笨鳥

The Foolish Bird

(2017)

導演: 黃驥 / 大塚龍治
編劇: 黃驥 / 大塚龍治
主演: 姚紅貴
製片國家/地區: 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片長: 118分鐘

柳鶯

3

少女力真是一個太過貼切的次來形容紅貴在片中隱忍有力又透著似懂非懂的表演。處理農村題材的影片那麼多,這一部敏銳地撓到了通常被避開或刻意迴避的少女性體驗,又難得地做到不窺視,不奇情,踏踏實實用鏡頭語言講故事。

南京南

Mix of Oil and Water

柳鶯

1.5

正如循環往複的片名,導演對於大學青春時光綿延的情感也似乎永不終結。也許正基於此,他選這種此一自反自反再自反的形式,為自己寫下「青春的墓志銘」。形式上的靈光一現被學生作業氣息濃重的攝影、表演嚴重拖累。情感的不節制也成為影片無法掩蓋的硬傷。

Irene

×

嚴重不合格,差到無言,觀影過程如坐針氈。

全鉦子

×

一部學生畢業微電影+導演闡述+花絮鏡頭組成的長片,女主的表演方式就是不斷捋劉海,而導演只是一味的在拍自己個人生活,影片太多私人情緒的堆砌讓觀影過程很想快點結束。

強尼·凱克

Missing Johnny

楚翹

4

完成度很高的處女作,非常平穩。導演身兼編劇,能感覺到很多地方的場景都來自生活:飯桌爭執、踩水、青旅、捷運售票等等。很多地方都讓我想起在台北的時光,最後收尾鏡頭很喜歡。當然很多地方還是有瑕疵,總體來說很討喜。城市中人和人的距離太近了,反而不知道怎麼去愛別人。

Pony

3.5

黃熙對於電影鏡頭的掌握、美學的拿捏,及整體電影的調度成熟,都能顯見這位導演的聰明與熟慮。難以想像是首部電影的成品,儘管劇本略有缺陷,但僅透過人物事件的牽連,便可延伸出大命題,將每個故事包裹進她想述說的都市框架下。雖是出師侯孝賢,但此片卻帶有楊德昌的風骨,從開場一顆似於《麻將》的鏡頭,到達最終爆發的核心話語,黃熙的大台北凝視,無疑多了點楊德昌,但依然藉由侯氏美學,透過《強尼·凱克》的冷與熱,拉出一種強烈的社會距離感。

柳鶯

3

都市中隱藏身世和心事的人們,是離開鳥籠一瞬間就不見蹤影的鸚鵡,也是永遠無跡可尋的電話聯繫人。在這部視聽精良的處女作中,孤獨和喪失愛的能力處處瀰漫,但散落在輕飄飄的故事中,動人的力量因而顯得不足。

九隻貓

1.5

人物關係不明,角色毫無特點,台詞生硬,演技齣戲,電視劇美學,廢戲太多,要調度沒調度,鏡頭亂晃,完全表達不清。

殺瓜

To Kill A

Watermelon

(2017)

車小爺

3

瓜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Pony

3

改編自短篇小說的《殺瓜》,從一位順來逆受的農夫,透過一個未移動的定點瓜販,在川流中進而體會大社會官商的結構分層。所謂的善惡分界在《殺瓜》中仍有屬於正義的灰色模糊地帶,好人做錯事是否就不該死?這樣的辯證還是無法從《殺瓜》得到解答,只能以一個無法作聲的俏皮西瓜作為抒發對象。然而,在文本形式上,這樣的「傻瓜」形象,倒不如《一個勺子》來得更戲劇或明確,隱喻雖倒位,但也過分直白,尤其當所有的事情皆須用嘴吧說出,是本片的缺點。

柳鶯

2

幾乎單一場景中進行線索鋪墊,後半段節奏加快推到略帶黑色效果的結局。畫像式人物有不合情理之處,關鍵情節的反覆交代也顯得不那麼必要,但總體完成度還算不錯,值得鼓勵。

睡沙發的人

Couch Boy

楚翹

3.5

失意少年與智者舅爺小品,學生作品氣質明顯,討喜平實也動人,很多生活小細節抓得蠻好,小小驚喜。

Irene

3.5

更像是學生作品,但還算工整,是一部讓人眼前一亮的都市小品。裡面的setting非常考究,主演演技也非常自然。將文學具化的創意挺喜歡,因為專業和拍攝城市的緣故也是挺有共鳴的,就是在武漢拍不用武漢話讓我有點難受。

全鉦子

3

新一代都市小品劇,將鏡頭聚焦真正青春的青春片。影片將書中文字的意象化變為影像展現出來,穿插在真實生活之中讓影片增色不少。在當下青春片遍地開花下,這部電影讓人眼前一亮。

Pony

3

從一個打不開的門鎖作為出發,雖第一場戲是一場搶劫戲,但也因這一場的尷尬延伸到,面臨聯考失利的青年。《睡沙發的人》其實有些似於命題作文,那題目就是:「我的未來」。縱使有些窠臼,但龍飛不急於著墨人物角色的成功,而是著重於人際關係。無疑準確抓緊命題,可惜故事格局終究略小,母親與兒子,學生與恩師,這人物互動並沒有更多進展,文學類戲劇的幻想倒有意思,倒是攝影與剪輯太過於學生作品。

柳鶯

2

輕快易懂的青春家庭題材影片,高三少年和文青中老年的人設還挺有意思的。可惜的是,劇本和場景設置都比較陳舊,似有與時代脫節之嫌,導致整個影片的基調更像是「青少年特供」。不妨一看。

西流灣

Scar Of

The Yangtze River

(2017)

柳鶯

3

人生命運如同河流,即便遵從自然安排,卻仍有諸多旁逸斜出的不可控。陡然的軌跡變化在粗糙的影像中伸展開來,導演展示了將個人經驗轉換成視覺語言的能力,並在最大程度上規避家庭作坊式工作方式的短板。

伴生

Snuggle

Pony

3.5

生死題材說容易拍,卻也相當不易,一用力只會有題材過水之嫌。本片的調性節奏唯美乾淨,不利用題材優勢而過度煽情,也不強調生死而用力過度,反利用親切讓觀眾貼近他們,加上沒有包袱的鏡頭距離,導演彷若成為他們的家人,而觀眾也喜愛聽著它們的對話。直到當鏡頭的人物已成為過往,這種力度就讓人想起李香秀的《黑熊森林》和黃信堯的《唬爛三小》,將觀眾包進去產生情感牽繫,雖然不是家人,卻也能感受到同樣親人逝世的哀痛。《伴生》不急於批判社會問題,反著重於情感的「白描」甚至是「觀察」,不帶入角度的凝視,無非也是一種溫柔的手筆。尤其最後一顆,一家人靜靜凝視隔岸的香港城市,非常溫暖。

柳鶯

2.5

平靜溫和的畫面和情意綿綿的家庭背後是殘酷的老齡化社會和兩代人對生死觀念的探討。不論從個案選擇還是拍攝方式都相對平庸,橫向與縱深都未得到有效的拓展。如果僅以「感動」作為此紀錄片的目的,那不如拋棄電影回到生活本身。

Inmates

九隻貓

4

影片的厲害之處在於,它並未想通過攝像機記錄這群被遺忘的精神病患者(不同於呂楠的攝影作品),而是從片名《囚》就在告訴大家,這些人事實上是我們當今社會中的大多數,只不過他們由於目前對精神病患者劃分不明,而被囚禁在這裡,鏡頭對準的是這裡的「患者」,但卻以此窺視的是整個社會。

Irene

4

五個小時,坐到腰疼,但片子卻相當有意思。拍攝精神病人這樣的弱勢群體看上去沒有任何賣慘和悲天憫人的感覺。這裡的眾生相迷幻卻又真實,聽著他們講著對於自己人生的看法,居然時時共鳴,到底誰瘋了誰沒瘋,正常與非正常的邊界又在哪裡,沒有人知道。然而感覺關注太多又想把每個人塑造立體,可能需要過濾一下。同難者可憫,你又在同情什麼?

楚翹

4

質疑、尋覓生路、接受自我:看似無序的敘述片段,以幽靈的視角帶領觀眾來到每一張病床面前,似乎我們也有特異功能(幻聽)。很少有醫護人員的正面鏡頭,而病患在扁平、低層次感的構圖下成為影像鎖定的焦點,正如反覆強調的「監獄」。導演成功地通過他們身體的晃動製造不適感,或是微弱的脈動。兒子向母親的懺悔印象深刻:「對不起,我還得了病。對不起,兒子得了病」。

柳鶯

4

今年FIRST有三部拍攝於病房中的紀錄片,《囚》無疑是最有野心的一部。沉浸式地展現精神病人的生活現狀,並藉由此提出對於「正常」與「非正常「、」臣服」與「規訓」的思考,而非簡單地停留在關於生老病死而引起的感動(或唏噓、憐惜)等更為容易獲得的情感上。

全鉦子

3.5

這是一場長達287分鐘的「對話」,在接近五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們跟著影片中「病人」一起從堅信自我到懷疑自我。導演馬莉用客觀沉穩的鏡頭帶觀眾去走進充滿好奇的精神病醫院,影片極低飽和度的畫面褪去了生命的色彩。導演小心翼翼的將自己所想表達的內容一點點在影片滲透出來,她用電影讓大家思考,到底他們因為病走進這個「囚牢」,還是「囚牢」才讓他們病?

生活而已3

(2017)

柳鶯

3

觀眾基於個體經驗將會產生極為不同的觀影體驗,但導演的可愛之處恰恰是將自己暴露在觀眾面前,又適時地隱藏在攝像機之後,拒絕接受來自外界的一切判斷。畫質雖粗糙,但夠坦誠。

失控的生命

The Hospice Care

(2016)

柳鶯

2

聚焦臨終關懷病房,探討將死之人的苦楚與尊嚴。毫不懷疑導演的初心與訴求,但面對這些幾乎在所有病房中都會發生的感動與心酸,影片選擇的角度還是不夠犀利,以幾個個體為核心的呈現方式也顯得太過中規中矩。柔情配樂與心靈雞湯式的字幕引入,更消解了最後一點可供思考的空間。影片標題雖為《失控人生》,到70分鐘之內,處處可見控制的痕迹。

塑料王國

Wind River

類型:紀錄片

導演/編劇/攝影:王久良

剪輯:錢孝貞/李博

音效:鄭旭志

音樂:Tyler Strickland(泰樂)

演員:依姐/彭坤

片長:81分鐘

柳鶯

3.5

《垃圾圍城》的擴展版,以更為詳實的素材和更為驚心動魄的方式展現橫亘在鄉村龐大的塑料垃圾回收作坊。用個案揭示觸目的全球資本化的參與與食物鏈底層令人痛心不已的生存環境。王久良在拍攝的過程中巨大的勇氣和冷靜令人敬佩。無用的垃圾對一些人的生命來說至關重要,而他們生命的價值和尊嚴又在何處?影片發出巨大的叩問,而答案卻並不那麼顯而易見。

我要參選

I want to run for office

(2016)

Irene

3.5

選題特別有意思,講述了一個在日本曾從事拉皮條工作的移民參選議員的故事。在一批沉重的紀錄片中是一抹明快的亮色,展現出華人在日本的生存狀態、日本對華態度以及參選的艱辛。因個人經歷原因,對其在父親受到政治衝擊自身仍能投身政治的勇氣深深感動。雖說技術層面有較多硬傷,但此片的意義是遠遠大於技術的。

全鉦子

3

題材十分小眾獨特的紀錄片,一個在日本做幾十年皮條客的人去競選日本的議員,聚焦在日本社會的邊緣群體和中日關係夾縫中的人如何生存在日本。影片全程用輕鬆語調去講述看似尖銳的問題,畫面調色甚至有vsco的feel。

柳鶯

3

信息量巨大,完成度很高,在導演一人單打獨鬥的情況下,能夠有效通過李小牧雙重邊緣人蔘份,切入中日關係與民主制度的宏大議題。

我有一個憂鬱的,小問題

Depression

車小爺

4

彩色,躁點,粗暴,柔軟。生活的局限比取景框更狹小。畫幅和色彩的變化加上穿插的任航作品,沒有帶來驕矜的浮躁感,計程車電台里戲謔的相聲混搭深不見底的生活黑洞是個好主意。非常澄澈,不試圖挖掘人物內心,只是記錄,所以不故作深沉,忸怩同情。人們看到的是他的碎片,也是他的全部。此刻他不是蜚聲國際的新銳攝影師,不是特立獨行的異類,不是在天台拍裸女的變態,只是一個生了病的,溫柔的普通人。

柳鶯

3.5

在豐富的視聽語言中騰挪,揭示藝術與社會本身的困境。真誠的訴說,尖銳的反諷,躁動的呈現,極大程度上調動感官的參與和情感的投射。「生活在生活中」是多麼詩意而暴露的終極目標。

柴路得

3

Irene

2.5

梵高

China's Van Goghs

(2016)

柴路得

3

全球化影像時代成功學的自我寓言,批判之意被執拗的個體心靈成長削弱。細節如「簽名」、「觀影」等有動人之處,整體表白夢、主旋律式的中心思想卻直白得尷尬。對image的生產與流動有多重呈現,繪畫、攝影、電影之間的曖昧交互開啟一些思辨的深意。關注此議題的看看Winnie Wong的書可能更多收穫。

柳鶯

2

單一主人公的設置讓紀錄片敘事的完整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證,但也在某種程度上取消了對大芬村這條巨大「製造」廉價藝術流水線的進一步深度探索。鏡頭跟隨趙小勇在深圳、湖南家鄉和歐洲的遊歷,在近距離拍攝中捕捉因執著藝術而產生的動人瞬間,陋室和星空,生活和藝術兩相碰撞產生的並不是火花,而是中西市場的落差與不得志的寡歡。不過,依靠音樂和特寫推動的感動並不可持續,影片最後提出的畫工/畫家滑動問題恰恰暴露了紀錄片未完成的工作。

分貝人生

Shuttle Life

Irene

4

影片聚焦於馬來西亞的底層群眾,地域色彩感強。在無望的生活里,有著患精神病的母親和生日那天被撞死的妹妹,生活於阿哲而言太過殘酷。兩次車禍彷彿命運的輪迴般荒謬的設置很棒,對於生活的刻畫也很足,但貧富差異的尖銳的社會現實通過砸車和找議員揭露的方式顯得刻意,整個片子的戲劇衝突有些過激。喜歡最後的結尾,阿哲載著犯病已經忘了亡故的妹妹的母親在大雨里開往更深沉的絕望之中。

全鉦子

4

一部將絕望一絲絲滲透進觀眾內心的電影,當人生面臨一次次絕望時,導演並不刻意描寫出內心痛苦或無奈,而是讓男主一直讓自己「努力」去生存下去、「努力」的將情緒壓在內心,這些「努力」卻是一種最大的絕望。看似正常的社會秩序對底層人民來說卻是一把把無形的利刃,一點點割除對生活的希望,導演講述一個親情故事中表現的是馬來西亞底層人民和社會的現狀,雖然情節設計有過去刻意的痕迹,但在平實的表演中卻讓影片一氣呵成,刻意的設計也會打動你。影片中馬路上的廣告牌寫著「吉隆坡與你同在」,可當命運拋棄我們的時候,這個社會還會與你同在嗎?亦或是下一場雨送你離開。

柴路得

3

對底層、制度空洞、駁雜本土和族群議題等的觀照看似窠臼,實際格局竟比預期更大些。階級高低與人性破碎從無正相關,罪與罰也沒什麼道理可講。大概有人會說這有馬來西亞式新現實主義的閃光,各種運鏡與譬喻就不說了,兩場車禍的「過度巧合」其實配合最後一場雨讓乾枯人性變得魔幻起來。喜歡結局。

Pony

3

上有分下有貝,形成一個「貧」字,陳勝吉以自身身分國族視角去透視馬來西亞生活,以馬來西亞的缺水事件為端,為了製造「假」的出生證明,也為了籌錢,如同《私法拘留》而導致罪惡因果不停循環於貧窮之上。張艾嘉的母親雖精湛,可惜戲分略少,甚至在角色人設薄弱上,母親為何有如此疾病的初衷,就如同黃遠於《強尼凱克》的讀報,缺乏初始。導演過於著重在「貧」身上,利用議員權勢、無奈之情,凸顯家庭於社會的地位缺失。雖有意思欠缺歷史背景不要緊,但太多刻意的故事橋段,撞兩次車,雖最後一場吃雞腿下大雨的戲份,或許不拿大師曼多薩比擬,但確實也略輸菲律賓的《無法人生》,同樣探視貧窮,底層生活帶來的生猛隨機,不應是由所有設計來凸顯此樣的慘狀。

零點

Ponto Zero

九隻貓

3.5

這是部在電影節期間最應該看的處女作,它的野心並不大,只是出自於導演內心的衝動,盡最大的努力認認真真地講述一位小男孩成長史。這個男孩的經歷或許曾來自於導演自己,或許是某次街頭的偶遇,導演用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成熟的電影語言,為觀眾帶來了難以忘懷的兩小時精神之旅。

車小爺

3.5

潮濕的搖晃長鏡頭泛著鮮血味道,我們之間明明只是咫尺卻遠如千里,青春的孤獨和慾望像指甲里的發黑淤血。中段爆發的雨夜求生很有張力。整體略顯匠氣,隱喻、魔幻現實部分和配樂都顯刻意。

入黑之時

ดาวคะนอง

導演: 安諾查·蘇薇查柯邦
編劇: 安諾查·蘇薇查柯邦
主演: 亞瑞克·阿莫蘇帕西瑞 / 阿萍雅·薩庫爾加倫蘇 / Achtara Suwan / Visra Vichit-Vadakan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荷蘭 / 卡達 / 泰國
語言: 泰語
片長: 105分鐘

車小爺

3

視聽語言豐富,影片氣質把控還算平衡,神出鬼沒若即若離,捕捉人物情緒和環境氛圍精準到位。但敘事碎片混亂無序,一次性說不好的記憶和歷史虛弱無力。對影像的探索雖胎死腹中,但值得鼓勵。

Pony

2

想玩後設,卻玩糟了結構,想魔幻寫實,卻也只做了半套。撕裂的敘事雖有似於布紐爾的時空玩味,卻無法將每一橋段聯繫起,最後只能用唯美調色與運鏡撐起空虛的本體,梅里葉也救不了。雖有野心,但技法仍欠缺。

柴路得

2

野心繁複,有視聽碎片之美,然而看似龐大、試圖歷史化又有元電影式的架構中虛實遊戲真的失衡了。

4

西

春夢

춘몽

(2016)

楚翹

4

故事很討喜,不知四位邊緣人的彙集有沒有參考《祖與占》。導演刻畫了一個專屬他們的影像世界,黑白光影考究,鏡頭調度(尤其涉及鏡子)精緻,靈氣挺足。

車小爺

4

洪尚秀是哲學家,張律是詩人。再嚴謹的人,偶爾也需要一場飛鴻夢。處處都是對社會現實的映照,嵌入痕迹卻無處可尋。徹底的鬆散和輕盈,點綴著舉重若輕的鄉愁和愛情,輕鬆代入之後便是隨舞步旋轉的暈眩。我說不要這樣悲傷地看著我,卻忍不住要看你的眼睛。藝璃像這夜一樣短命,夢也一樣,因而美麗。

公社

Kollektivet

導演: 托馬斯·溫特伯格
編劇: 托馬斯·溫特伯格 / 托比亞斯·林道赫姆
主演: 崔娜·迪斯霍爾姆 / 法瑞斯·法瑞斯 / 烏爾里奇·湯姆森 / 朱莉·阿尼特·旺 / 拉斯·蘭特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丹麥 / 瑞典 / 荷蘭
語言: 丹麥語
片長: 111分鐘

楚翹

3.5

溫特伯格似乎多少還是受到好萊塢方式的影響來處理嬉皮士的公社題材,但又在聖誕酒會上看到了《芬妮與亞歷山大》的影子;褪去了《狩獵》的冷峻窒息風格,把道格瑪95也全然拋在腦後,觀影后視網膜殘留的都是公社人像的特寫,說實話把這個題材處理地挺俗氣的,七十年代復興風格加半分。延續的仍是導演對人的陰暗晦澀、不願面對的地帶進行描繪,飯桌上的慾望解放與飯桌下的單獨佔有的二元對立是驅動片中矛盾的重要元素,安娜與艾瑪是對立之下的彼此投影。食、性、死亡——公社的飯桌,提供的是慾望爆發的溫床罷。

Pony

3.5

在托馬斯·溫特伯格影下的《公社》雖利用一間屋下互不相識的陌生人齊聚一屋,來表明公社的意念,但托馬斯·溫特伯格卻更加把這範圍縮小到一開始主人的三人家庭之中,當他們既有的心結丟至一個共同表決的時代里,又是否能接受這些決定,還是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並不能因這個時代光輝而化解。然而「公社」是一個絕對讓人信服的制度嗎?理想的生活又即是理想嗎?還是又只是一人的私念貪慾?讓《公社》更讓人迷人之處,就該是托馬斯·溫特伯格在電影中所埋下的「主位的藝術。

囚禁

Insyriated

Pony

3.5

與埃及電影《碰撞》可對照一看,撇除外部的戰火,利用一天的時間,讓內部的家庭形成另一場人性戰場。不僅如此,同一個空間又能分別出內/外人的親緣之別,與自身堅守的行為本意,以此讓這場「戰役」更顯自私許多。當然,故事的張力仍嫌不足,與人物角色的關係也說不太清。

日出英烈祠

Valhalla Rising

(2009)

DZolan

4.5

看膩了大多數類塔可夫斯基的影片對夢境和詩意感的濫用,深覺這部影調和敘事完美融合的作品可能才是最接近塔可夫斯基的。

車小爺

3.5

風格化到極致(卻完全不影響敘事的完整),這可能是最好的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一首鮮紅的冰冷的泛著泥土和血液腥味的長詩。死亡不是終點,壯美的犧牲開啟通往故鄉的路。

5

鹿

在哥倫布城中

Columbus

楚翹

5

導演所營造了以空間為主角的影像世界,整整101分鐘都沉浸在線條構成的極美圖畫之中,畫面乾淨,能容納下深呼吸;光線溫柔,始終追隨著鋼筋叢林。建築從包裹身體空間,也成為了容納心靈的空間;Kogonada是如此的內斂,又是如此的溫潤。

Irene

4.5

冷冽的色調,整體精緻而考究,建築的療愈作用以及男女主之間的「互撩」都極其動人,作為處女作以為極好。

全鉦子

4

從建築重新愛上一座城,從建築治癒內心的傷,影片就像是一座迷人的建築,看似平靜,時間一長便讓你與你內心產生碰撞。兩個陷入困境的主人公在一座座建築中通過平靜去療愈傷痕。看膩了大多數類塔可夫斯基的影片對夢境和詩意感的濫用,深覺這部影調和敘事完美融合的作品可能才是最接近塔可夫斯基的。

DZolan

4

任何個體對建築的情感投射最終都只能是失語。

女神杜爾迦

Sexy Durga

導演: Sanal Kumar Sasidharan
編劇: Sanal Kumar Sasidharan
主演: Rajshri Deshpande / Bilas Nair / Vedh /Sujish / Arun Sol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
語言: 馬拉雅拉姆語
片長: 85分鐘

楚翹

2.5

即使搬出了史詩《羅摩衍那》和前視鏡下的杜爾迦腦袋,我依舊對針眼恐懼、重金屬搖滾、嗑藥般的霓虹燈接受無能。貫穿的幽靈視點嘗試有點意思:漂浮遊覽、仰視、倒置,一首一尾的儀式不禁想起《天地玄黃》,而後者的震撼並不是造成生理不適的形式。

6

老鼠電影

(2016)

類型:紀錄片

導演:Theo Anthony

編劇:Theo Anthony

製片:Riel Roch-Decter/Sebastian Pardo

攝影:Theo Anthony

剪輯:Theo Anthony

旁白:Maureen Jones

車小爺

4

cult氣質紀錄片。人類坐以待斃與希特勒同行,老鼠卻啟動宇宙引擎。鼠患遠不及人憂,人如草芥石磚,埋葬於沉默馬賽克里。結尾是最大黑色幽默,我們推翻一個城市,建立一個城市,也許只是無謂的循環。

DZolan

4

無論是紀實影像加三維動畫加平面史料的多變組合,還是試圖在老鼠和人類之間建立多面向的共通性都頗為大膽且新鮮。更重要的是,它不動聲色的提醒了我們:看似毫無關聯的邊角材料在入手事件時所具備的重要性和啟示性。

-FIN-

FIRST青年電影節報道

Day 1

FIRST場刊|來自西寧的第一槍,昨日打響!

FIRST日記 DAY1|逃離火爐,以影迷身份重新相遇

Day 2

這部處女作告訴我們,再髒的水中也有掙扎活下去的魚

這部關於精神病人的紀錄片,從柏林一路震撼到西寧 | FIRST日記DAY 2

Day 3

侯孝賢班底加持,這也許是今年最讓人驚喜的台灣電影

參加高強度媒體打分團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FIRST日記DAY 3

Day 4

強烈安利這部拋棄人物, 卻讓建築作主角的電影!

日本真正的政治民主什麼樣,還得看這位導演的紀錄片

在西寧城中 | FIRST日記DAY 4

Day 5

某種東西讓攝影機和現實拉開了距離|深焦 x 婁燁

一場大師之間的交鋒|FIRST日記DAY5

Day 6

他們的青春,就好像一碗難以下咽的鹵煮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