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買家賣家都害怕的淘寶差評,背後竟然隱藏著這樣的產業鏈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挺火,叫做「淘寶中差評是不是已經形同虛設」?

題主和很多答主用自己的「慘痛」經歷向大家說明了,當買家不敢隨意給中差評,否則會被賣家用「呼死你」或者各種威脅手段所騷擾;而當賣家的也不容易,一個中差評就會直接影響到店鋪的銷量甚至信譽,可以說是攢信譽百般難,丟信譽卻在分分鐘了。

讓買賣雙方都如此「忌憚」的中差評機制,本來是電商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卻成為了買賣雙方都不敢輕易觸碰的一根刺。它果真變成「形同虛設」的空殼了嗎?

為什麼電商平台要有評價機制?

挑選商品、下單、收貨、評價,對已經把網購當成日常的人們來說,這一流程簡直不能更熟悉了。

雖然就單個網購行為來說,用戶給出評價是最後一個步驟,但對商品和商家服務的整體評價,其實從一開始就影響著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和決策。

有人曾指出,評價機制存在的意義就在於,解決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降低買家的決策成本等等。

(圖片來自:Lighthouse 互聯網實驗室)

這跟當年支付寶的誕生路徑有點類似。

在淘寶網這樣一開始以 C2C 為主的網購平台上,買家常說:看不見摸不著而且還沒收到貨呢,我怎麼能放心把錢先交給賣家呢?賣家也說:如果我先把貨發了,但是對方不給錢直接跑了怎麼辦?

為了解決買家與賣家在交易過程中存在的種種信任危機,支付寶這個第三方託管渠道就應運而生了:交易的錢我先替你保管著,等買家收到貨我再把錢打給賣家,肯定不會讓你們錢貨兩空。

評價機制也差不多。在平台上有這麼多商品可選的情況之下,到底哪一家、哪一款商品才能符合我的要求呢?一家家去翻找、比較肯定是不現實的,只聽商家的一面之詞又難以令人信服,聽聽其他買家的說法倒是還比較可信。

而除了考慮到買家的篩選時間成本之外,評價機制的存在也反映出了信息時代的一種營銷新趨勢:比起原來填鴨式的單向廣告輸出(比如說腦白金這樣的神作),用戶之間的口碑傳播對消費者的直接決策影響更大。

因此當買家越來越把評價當做購物決策的參考時,賣家也越來越重視評價的作用了。尤其是當評價體系與經濟利益直接產生關聯的時候,也不可避免地開始滋生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刷單、騷擾與職業差評師

我就給了一個中評而已,結果被賣家的改評價電話「騷擾」了整整三天。

一位淘寶買家在網上訴說著自己的遭遇。然而她還算是比較幸運的,只是被賣家要求改評價,有一些用戶因為給賣家打了「中差評」,就被賣家用「呼死你」騷擾,有的還收到了壽衣花圈,甚至還被威脅過人身安全。

(圖片來自:知乎網友 @尤其的尤佳人的佳)

賣家之所以會做得這麼「絕」,還是平台的評價規則所致。一般來說,越是規模小的店鋪,中差評對商品或者店鋪的影響就越大。

根據淘寶的規則,中差評會影響店鋪的整體好評率,也會延緩店鋪的升級速度。儘管淘寶已經將好評率與店鋪的搜索排序進行了解綁,但中差評依然會影響店鋪的評分,進而對消費者的購物決策產生影響。

有研究表明,賣家的好評數、中評數與差評數與一口價交易的成交筆數呈現出正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說,好評越多的店鋪,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也就更容易賣出更多的商品。

從消費者的心理角度來看,也的確是這樣。在都無法獲得更多信息的情況之下,一個好評率高的店鋪,和一個被中差評圍繞的店鋪,前者顯然有更高的可信度。

再有就是,由於規則、消費者行為以及其他可能因素,平台上的好評數量要遠多於中差評。在這種狀況之下,好評的影響力反而顯得沒那麼大了,俗話說一百條好評都抵不過一條差評,負面評價對消費者帶來的心理影響力比想象中還要大。

於是這就催生出了一條幫助商家刷好評、改差評的產業鏈。

對於電商平台而言,刷單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早期信用等級在淘寶搜索排列中所佔比重較大,因此有一大堆刷紅心、刷信用等級的團隊。如今淘寶在評價體系中添加了動態評價,搜索規則也由信譽排行轉向了人氣排行,因此現在的刷單都開始轉為以刷店鋪評價為主。

(專業刷單軟體)

尤其是對很多剛剛上線的小店鋪而言,為了在短期內提升信用等級、獲得更多的產品露出,刷單是一條捷徑。

但不要以為刷單隻是中小店鋪的救命稻草,如今,刷單已經成為各大電商平台的一個普遍現象。有網友就表示:

本來評價系統是一個很好的東西,但監管不力,就淪為了一個擺設。有時候想借鑒一下其他買家的意見,可一翻評價,全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好評和追評,頓時就不想買了……

好評靠刷單,遭遇中差評也有人替你想辦法。除了自己費心去跟買家溝通協商之外,現在還有專業的「修改刪除中差評團隊」。

愛范兒在網上隨便搜索出了一個這樣的團隊,聲稱可以提供包括刪除中差評軟體、中差評修改和客服外包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

在他們的團隊中,有經驗豐富的專業「修評師」,精通普通話、東北話、粵語,能達到 80% 的修改率;他們還提供專業的刪除、修改中差評軟體,可以實現批量評價、一鍵修改。在短短的一年中,他們已經為超過 2000 家淘寶電商提供了服務。

果然是,有規則就會有漏洞,有漏洞就會發掘出新的市場。

面對買家給出的中差評,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種「威逼」手段之外,商家往往還會實行「利誘」。比如說如果買家願意刪除差評,可以給金錢獎勵;還有的商家直接在商品頁面打出「五星好評即給返現」。你別說,大部分用戶還是很吃這一套的。

給過中差評,但是受不了賣家的騷擾和十塊錢的誘惑,又改好評了。

(圖片來自:知乎網友 @尤其的尤佳人的佳)

除了基於事實給出的中差評之外,很多商家還遭遇了買家惡意給差評的煩惱。

正是看準了「賣家視好評率為生命」的心理,一些被稱為「職業差評師」的不法分子以故意給差評威脅、敲詐賣家,以此獲取不當利益。由於每次被勒索的數額不多,而且又忌憚差評真的對店鋪聲譽產生影響,很多賣家往往只能選擇用錢息事寧人。

這種「網路碰瓷」的現象不在少數。就跟前面提到的修改刪除中差評團隊一樣,職業差評師也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入行要交「學費」,有專人培訓和派單,而上手也非常容易,曾經就有一個傳奇的職業差評師,在短短的兩年內就靠「差評威脅」賺了 20 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那些新開張的、信用等級較低的店鋪最容易被職業差評師盯上。而且這些店鋪往往為了迅速提升信譽、增加流量,本身就存在一些違規行為,因此更容易「吃啞巴虧」。

十幾個差評就足以整垮一家店,九成以上的賣家都會給錢。

本意是為了保障交易順利進行而設置的規則,如今卻被各種唯利是圖的行為所利用,這不禁讓人思考,這個規則還能起作用嗎?

評價機制的亂象,治標也得治本

刷單、賣家騷擾、惡意差評,電商評價體系中存在著的這些問題早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除了在行動上給予打擊和預防之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激化買賣雙方矛盾的行為,也頗值得我們深思。

從最早設立中差評機制的出發點來看,更多的是為了保障買家的權益。作為交易活動的弱勢一方,買家如果在網購的過程中對商品和服務不滿意,可以通過中差評機制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極個別惡意刷差評的行為之外,給中差評往往是買家可以用來維權的最極端的一個手段。對商品不滿意可以聯繫賣家退換貨,實在不行還可以要求淘寶客服介入調解,真的萬不得已才會用給差評的方式來處理。畢竟,如果遇到了一個軟硬不吃的賣家,給中差評除了讓買家過過嘴癮之外,並不能獲得什麼實質性的補償。

而為了不讓規則過於偏袒買家,淘寶的中差評機制還有一定的門檻,比如強制要求填寫差評理由、允許在一個月內進行修改等等,這就給雙方協商解決問題留有了一定的餘地。

在這種情況下還會執意給中差評的(當然還是排除掉惡意差評的情況),只能說,買家一定是被逼急了。

對於大部分買家來說,賣家的服務態度往往是他們給出評價的一個重要評分維度。有一位網友就曾表示,發過來的產品是壞的,如果賣家在協商的過程中能夠承擔起責任、態度好一點的話,自己可能就不追究了,但對方連句道歉的話也沒有,自己果斷給出了差評。

這是我唯一一次給差評。

網路上還流傳著這麼一個能讓賣家「聞風喪膽」的大殺器:在遭遇極品賣家時,直接在系統評分中給好評,但在店鋪動態評分中全給 1 分,並在評語中寫上差評的理由、晒圖、追評。因為淘寶系統默認好評是無法修改的,這樣一來,賣家連跟買家協商售後的機會都沒有。

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

正因為如此,很多賣家都被差評弄怕了。在遇到差評率較高的買家時,有些賣家會以沒貨等理由關閉訂單,就算是不做這筆買賣也要躲著差評走;有的則採取一些更極端的手段來「騷擾」買家,不改不刪差評誓不罷休。

這樣一來,買家與賣家之間的鴻溝就越變越大了。中差評給了,騷擾也發生了,但根本問題卻沒得到解決。

但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能夠通過前期的溝通就合理解決問題,根本就不用走到中差評這一步。正如一位賣家所說,「我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做好自己的服務、產品、售後。」這樣一來,除了極個別故意搗亂的人,店鋪信用和評分自然會達到合理的區間。

回到一開始的那個問題,淘寶的中差評機制真的沒辦法起作用了嗎?我倒不這麼認為。就像它一開始設立的初衷一樣,本身就是為了幫助買賣雙方建立更完善的溝通和交易機制。雖然可能會遭到濫用,但只要評價體系還有效,它就依然會對賣家的行為起到警示作用。

不過出現問題肯定還是需要解決的,比如說故意刷單行為要查處,平台要進一步保護買家的隱私信息以防賣家惡意騷擾,職業差評師的行為也得進一步杜絕,否則這個機制就真的會越來越「形同虛設」。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