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i·寧德] 寧德拾遺——今朝話城隍,還把正氣傳

城隍是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原奉祀的城隍爺,亦依例晉爵為監察司民威靈公。據《霞浦縣志.祠祀志》載:舊時「每歲春秋仲月,地方官於風雲雷雨壇合祭,每月朔、望行香及祈禱皆詣廟」。

愛國詩人陸遊800年以前在寧德做主簿,曾著有《寧德縣重修城隍廟記》。文中記載了當時全國的城隍信仰情況:「城者,以保民禁奸,通節內外,其有功於人最大,顧以非古黜其祭,豈人心所安哉?故自唐以來,郡縣皆祭城隍,至今世尤謹。守令謁見,其儀在他神祠上。社稷雖尊,特以令式從事。至祈禳報賽,獨城隍而已,則其禮顧不重歟!」

城隍,原先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曾有「京師修宮室,浚城隍」的記載。最初,人們祭祀城隍,只是對城池本身的崇拜,從宗教學的角度看,屬於自然崇拜的範疇。漢代,城隍才逐漸人格化,成為城池的保護神。唐宋時期,城隍的職能逐漸擴大,並列入政府祀典。

陸遊還在《寧德縣重修城隍廟記》一文中,深入分析了當地城隍信仰盛行的原因,指出:「寧德為邑,帶山負海。雙岩、白鶴之嶺,其高摩天,其險立壁,負者股慄,乘者心掉。飛鸞、關官井之水,濤瀾洶湧,蛟鱷出沒,登舟者涕泣於父母妻子別,已濟者同舟更相賀。又有氣霧之毒,蛙、黽、蛇、蠶、守宮之蠱。郵亭逆旅,往往大署城壁,以道出寧德為戒。然邑之吏民獨不得避,則惟神之歸,是以城隍祠比他邑尤盛。」即天災人禍繁多,是寧德城隍文化興盛的主要原因,但倘若細究,從城隍的職能性質來看,司法陰暗也是城隍信仰盛行的原因,現實里無法排解實現的,就會成為人們的心結,需得以找到精神寄託,才可消遣。

在世人心中,陰間與陽間一般無二。陽間有的,陰間也有。陽間有縣衙、縣太爺;陰間自有城隍廟,城隍爺。一個縣城由兩個縣官管轄,陰陽各司。當陽間的縣令不能為民伸冤時,老百姓只好向陰間的城隍爺申訴。如《竇娥冤》中所唱:「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儘管她滿腔冤屈地喊出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但最後還是發下三樁誓願,將平冤昭雪的希望寄託於神靈。人世昭魂盪,混濁不清明,則信仰神明,以寄期許。

城隍是人世公正的代表,寧德城隍廟的對聯就極能體現這一點。「舉念姦邪,任你燒香無益;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為惡必滅,為惡不滅,祖宗必有餘澤,澤盡乃滅;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乃昌」「淚酸血咸,悔不該手拉口甜,莫道世間無苦海;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須知頭上有青天」。與其他神祇對聯宣揚的「虛無」「看破」的出世觀念不同,城隍廟的對聯鞭辟入裡,幾乎是懲惡揚善的警世格言。

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五日晚,一年一度的蕉城城隍巡遊民俗活動都會如期舉行。巡遊時,「城隍」的儀仗隊十分壯觀,其中有鼓樂鑼鼓、高蹺、社火、秧歌等,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市民觀看,所經之處人潮如涌。迎神吃供之處,地上鋪著紅地毯,頭頂拉好紅紗幔,路邊張燈結綵,路中擺開八仙桌,桌上供著海味山珍。數以萬計的民眾在城隍廟及城隍出巡的沿路拜謁、祈願,現場人山人海,大家都以這種方式,頂禮膜拜司正的城隍,來寄託對新的一年美好希冀。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城隍信仰,不僅歷史悠久,福寧府城隍廟已成為寧德城隍文化的地標。位於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原福寧府府治所在地,松城街道萬賢村,城隍廟始建於宋元佑二年(1807)。現存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重建城隍廟」石碑等, 現主體建築為1995年重修。199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福寧府城隍廟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廟史。元、明兩代,長溪縣 升為福寧州 ,原縣城隍廟,改為州城隍廟清代,福寧州 升為福寧府,福寧府統轄霞浦、福安 、壽寧、福鼎 、寧德五縣,福寧府城隍也統轄五縣城隍,城隍廟內,並塑有五縣城隍神像合祀之。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霞浦縣 知縣胡世鈺,將福寧府城隍廟東側的原藍溪書院舊址,改建為霞浦縣城隍廟。這樣就出現同一個廟宇裡面有兩個城隍廟,即福寧府城隍廟和霞浦縣 城隍廟,這種「一宇兩廟」現象在福建各地比較少見。霞浦縣 城隍廟比較小,門前對聯:廟小城隍大,檻低百姓親。

寧小愛丨文字編撰

網路丨圖片來源

《福建鄉土·蕉城》| 資料參考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