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北漂兇猛!他們活得像一鍋鹵煮

看死君:今天我們要聊的這部紀錄片名為《鹵煮》,來自1990年出生的徐勝永導演。儘管在北京已然漂泊了很多年,但正是這部時長174分鐘的紀錄片,才讓我真正看清我們「北漂」的樣子。

影片記錄了幾個青年流浪異鄉的狀態。外號為「大個」「製片」「小寶」「貴州」的年輕人,懷揣著夢想來到了北京,成為群眾演員。由於群演職業收入不穩定,他們的生存面臨了很多困境,於是超市、網吧、肯德基成為了他們解決吃飯、休息的主要場所。鏡頭跟隨他們的身影,深入到他們的生活中間,反映了北漂者的坎坷歷程。

按徐勝永導演的回憶,《鹵煮》拍攝於2013年至2017年之間。最初由於資金匱乏,經驗不足,不知道拍攝什麼題材。直到某一天,偶然認識了北京電影製片廠門前的幾個人,才終於開始了漫長的拍攝過程,也和他們一起經歷了漂泊生活。

所幸,這部紀錄片入圍了第11屆西寧FIRST青年影展驚人首作單元,至少有機會被一部分影迷提前看到。無奈的是,《鹵煮》終究引起了很大爭議,有人力挺,有人厭惡。豆瓣上有句短評很有意思:「我覺得短評評分都頗低的問題在於這個電影是放給這些衣冠楚楚坐在電影院里看的人了。」來自豆友@何德彪可愛多

而我們今天要推薦的這篇關於《鹵煮》的評論,則來自同樣身為紀錄片導演的張勞動,本名張新偉,他也是第11屆FIRST青年影展的紀錄片組初審評委之一。

摺疊的世界,漂泊在北京

作 者 | 張 勞 動

2016年八月,科幻小說《北京摺疊》獲得美國第74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獎。描述了22世紀的北京,根據人的階級被平行分成了三個空間。其中第三個空間的居民都是底層勞動者,他們享受一天中的八個小時工作時間,剩下的十六個小時只能在睡眠中度過。

紀錄片《鹵煮》就是對第三個空間人群的影像描述。講述了一群在北京漂泊的異鄉人。

影片的開始,三個人坐在公園的長凳上,商量著去哪吃飯,他們你一嘴我一嘴的聊著,三個人其貌不揚,衣服也感覺是穿了好多天沒洗的樣子。

鏡頭些許搖晃,畫質也一般。我對此片的第一印象,會不會又是一個流水賬似的的記錄作品,或者關於底層社會閃爍著人文關懷的「正能量」作品?但接下來三個人的聊天內容吸引了我的注意。是因為,他們要去吃霸王餐。故事就這樣徐徐展開。

這是一群在北影廠門口趴活的臨時演員的故事。拍攝的每個人物都很飽滿,他們互相叫彼此的綽號而不是真名,這個圈子裡每個人的名字都很有趣,有因外表長相而被叫為「大個」,有人的名字源於出生地,被叫做貴州,也有人的名字源於身份,被叫做「製片」。而拍攝紀錄片的人被他們稱為「導演」。

導演的攝像機的位置和距離把握的很好。是一個平等的傾聽者,也可以說,導演其實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只不過身份是「導演」而已。「導演」對每個拍攝對象都很熟悉,而且拍攝對象很信任導演,在鏡頭面前聊天也並不避諱,「導演」跟隨著拍攝對象去他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紀錄片的大部分篇幅都在講述這群人如何解決吃住行的問題。

吃,等群演機會的時候,一包辣條就是早餐和午餐,發錢后第一時間飽餐一頓,偶爾也去超市開蓋喝飲料,最開心的是能在超市順一包二十九塊錢的牛肉乾。

住,網吧通宵包宿,12塊錢。困了就是躺在網吧沙發上,或者肯德基的凳子上睡一會。稍微好點就住地下室,三個人一張床,蓋一床被子。

行,用腳,或者乘坐公車,行動的軌跡大抵就在馬甸橋附近的網吧到北京電影製片廠之間。

在導演的鏡頭下,這群人的生活有歡笑有悲傷。 「小寶」身上只有35塊錢,他用這筆錢過了一個年,他說這是他過的最慘的一個年。展示了他走路太多磨出泡的腳。「大個」去獻血小板,一次兩個單位,可以換250塊錢,用小寶的話就是半個月,會去獻一次愛心。為了愛情,遠赴山西大同,結果,女方連面都沒見,落寞的「大個」,讓人揪心。

回到四川老家,父母家人也不理解,明明家裡吃得好穿的暖,為啥會到北京漂泊,又不賺錢,真的是個「奇葩」。大個還要辯解兩句:「你以為賺錢,能一下子刨到金娃娃?」「他們不了解我們影視行業。「製片」回到老家,看到昔日舊友有房有車,人情冷漠,又返回了北京,北京可能不是一個對的地方,但北京是一個他們能夠抱團取暖的地方。

他們有自己的江湖,信守的道義。他們可能有一些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但並不討厭,每個人都活生生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回不去的故鄉。

這個題材並不新鮮,如吳文光的紀錄片作品《操他媽電影》,朱傳明的《群眾演員》。其中朱傳明的《群眾演員》和《鹵煮》的內容很相似。但相比這部《鹵煮》來說,《群眾演員》則要遜色許多。

在朱傳明的紀錄片里,有「群眾演員」而缺少了人物故事及細節。而《鹵煮》不僅僅是局限在北影廠門口一個拍攝場所,也跟隨拍攝對象去到了很多地方,比如「大個」的老家,追女孩去的大同,比如「貴州」生活的東莞。

總之《鹵煮》這個片子,讓觀眾更多的感覺是,這群來自五湖四海,有各自不同人生經歷的人物,群眾演員只是謀生的一種方式。而這種表述方式使得《鹵煮》比之於《群眾演員》更加貼近於觀眾,更加接近拍攝對象的內心世界。

影片的結尾,「大個」,「小寶」,「貴州」都離開了北京,只有「製片」還在,最後一個鏡頭,「製片」結束了在餐廳的工作,又回到了他熟悉的地方,他甚至沒有捨得花錢去上網,而是坐在網吧的沙發上,看別人玩著遊戲,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夢中,不知道他是否回憶起那些一起朝夕相處多年的北漂的朋友。

本片拍攝時間從2013年直到2017年,時間跨度長達四年,FIRST影展是導演投遞的第一個影展,導演曾經講2013年左右的素材剪輯成一個短片名叫《在路上》,上傳到土豆網,並在在豆瓣的「紀錄片小組」和「栗憲庭電影學校小組」發帖,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導演並沒有放棄對這個題材的跟拍,最終成為一部時長為174分鐘的紀錄長片。

雖然時長較長,但是影片內容豐富,觀影並未讓我感到疲憊。相反,看后仍然意猶未盡。導演拍攝了像是《清明上河圖》的一角。很多人會注意到畫里的儒士道,然而畫中更多的,是販夫走卒,每個人都在畫中進行著自己的人生。

片子是用家用高清DV機器拍攝。在攝影器材的突飛猛進,大家開始關注紀錄片的畫質,聲音。太多太多紀錄片像是一席華麗的袍子,下面只是一堆無病呻吟的虱子。而這部紀錄片《鹵煮》卻保留著紀錄片最原始最真實的能量,用真誠,真真切切的打動了觀眾。

在朱傳明的《群眾演員》里有這樣一個情節,拍攝對象包荷花去到公司要她在鏡頭前表演的錄像帶,看到自己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狂笑不止。我相信,《鹵煮》這部紀錄片里,這群拍攝對象,是「表演」的最自然,並且最好的,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影片《鹵煮》這個片名也起得非常好。鹵煮,就是動物的內臟做成的東西。北京獨有的傳統小吃,而且,內臟在動物身體上是外表看不出來,也不是那麼美觀。但它是,是動物身體的一部分缺少不了,賣價不貴能填飽肚子,被稱為只有窮人才會吃的小吃。就像紀錄片里的這群人物一樣。

當觀眾問到導演大學並不是學影視專業,為什麼拿起攝像機拍攝紀錄片的時候。導演回答說,在他上大二的時候,見到有人因醉酒凍死在外面。突然意識到生命的脆弱,「 他死的時候,的確默默無聲。像顆野草一樣」 。他想通過影像來記錄人的尊嚴。

當朋友問我,為什麼如此喜歡這部影片時,我說,如果我是除了導演外的第一批觀眾,對於我來說,是一件無上的榮譽,我希望把這部紀錄片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也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讓更多的年輕導演看到,拍紀錄片最重要的不是設備,也不是資歷,也不是學校背景,而是表達,是攝像機的位置。

這部片子讓我想到了我對獨立紀錄片的認識,那是在2007年,我在雲之南紀錄影像展上海巡展上看到了一大批優秀的獨立紀錄片,各個新鮮生猛,大多數沒有影視專業背景,導演手中的攝像機就像作家手中的筆一樣,純粹的自由的書寫。但這種紀錄片的產量並不穩定,往往幾年才出一部。我覺得,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片子了。沒想到,還有人在繼續做這樣的事情。

一個淘金者,走了很多的山路,在一座礦洞里淘了很久,當他將要放棄的時候,他的手觸碰到一枚硬物,剛開始他以為是廢棄的馬蹄鐵,等他用水沖洗過後,竟然發現是一塊天然黃金。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鹵煮》時候的感覺。

導演徐勝永

特 別 推 薦

【奇愛博士講電影】之「空前絕後的周星馳」

1992年的周星馳有多厲害?星爺在這一年完成華麗轉身,從龍套配角變身人生贏家,連周潤發、成龍、梁朝偉都要靠邊站。本期節目帶你回顧史無前例的「周星馳年」,一起走進世紀末香港電影的最後狂歡。

陸 支 羽 電 影 隨 筆 集

《 小 丑 ,馬 戲 團 的 眼 淚 》

各 大 網 店 正 式 發 售

本書精選23位世界經典導演及其代表作,142部至愛的電影片單,帶你體驗迷影人生。除了我們熟悉的楊德昌、蔡明亮等華語面孔外,書中還包括費里尼、伯格曼、阿巴斯、塔可夫斯基、阿莫多瓦、今敏、法斯賓德、小津等國外經典導演。

世界就像一座巨大的馬戲團,每個人都是帶著面具的小丑,而電影給了我們再造幻想、重塑靈魂、直面自我的另一種可能。詳情請參考《影迷們的眼睛,永遠都是睜開的》;購書請戳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

看死公告:9月24日下午兩點的北京簽售會,地點在藍色港灣西西弗書店,榮獲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八月》導演張大磊將到場支持;大家掃下圖二維碼即可報名!

【 近 期 熱 文 】

世界小丑協會:怒!別邪惡化小丑

放飛自我!荷蘭弟讓我愛上蜘蛛俠

陀螺登頂!威尼斯電影節獲獎名單

全世界最不怕死的導演,舍他其誰

去 TMD 英雄主義 ,老子只想回家

年度最大尺度港片,未滿18歲慎點

滾過床單我忘了,撩過電影我記得

電影是藝術的最後一口氣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薦片|活色生香花園 吉光片羽

看死觀影團|鯨魚放映室看圖猜電影

影史札記|台詞時刻|影人訪談|資源共享

合作投稿 | [email protected];微信 | kdykds

死在電影院 是影迷們最大的夢想

死在片場 是導演們最美的絕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