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塘約之變!

開篇語:2014年,接連遭遇兩場特大洪災后,安順市平壩區塘約村窮則思變,走上了變革之路。短短兩年多時間,由貴州省級二類貧困村轉身為家給人足的幸福小康村,譜寫了鼓舞人心的「塘約之變」。2017年3月21日,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又與塘約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訂下「塘約之約」:在三至五年內,村集體經濟達到500萬元,甚至1000萬,農民人均收入達到2萬元,實現農民收入、村集體經濟翻一番。當代貴州全媒體平台從今日起推出《塘約之變》系列觀察,為您解讀塘約崛起的背後故事。

「塘約之變」系列觀察之一

「金土地」里產業興

三月末的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正是羊肚菌收穫的季節。傍晚時分,在百畝大棚內埋頭採摘了一天菌子的農婦們喜笑顏開,抱著一筐又一筐的羊肚菌走向合作社的烘房。

採摘了一天羊肚菌的塘約村「金土地合作社」女員工「戰果」豐碩。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劉先誠 攝

塘約村羊肚菌種植技術總顧問曾永德博士告訴記者,這些外觀像羊肚一樣的菌子,在國外可以賣到120元一朵,經濟價值極高。

外觀像羊肚一樣的羊肚菌,市場「含金量」很高。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杜朋城 攝

「目前全村種有150畝羊肚菌,每畝產量300-350斤,新鮮羊肚菌每斤可賣70元,烘乾后每斤可賣1200元,從三月底到四月底,每畝羊肚菌可採收4到5輪,除去每畝地9000元的投入,可以保證一畝羊肚菌有至少2萬元的純利潤。」計算著羊肚菌規模化種植的經濟賬,塘約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很興奮。

塘約村黨總支書記左文學興奮地計算著羊肚菌規模化種植的經濟賬。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劉先誠 攝

看著眼前這一火熱的景象,誰又能想到三年前的塘約村還是一個省級貧困村!

彼時的塘約,土地撂荒率達到了30%,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全村1460多口壯勞力中有860多人在外務工。2014年六七月間,兩場接踵而至的特大洪災摧毀了塘約村脆弱的農業基礎設施,讓這個貴州省二類貧困村雪上加霜。

塘約村的山頭上,「窮則思變」四個大字赫然矗立。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杜朋城 攝

窮則思變!

左文學深感長期「單打獨鬥」的傳統種植業和外出務工雖能解決溫飽,卻不能讓日子富裕起來。塘約村得找新出路。

洪災過後,塘約村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成立了「金土地專業合作社」,村民變社員,經全體村民一致同意,將全村土地全部流轉到合作社集中使用,鼓勵村民用土地作價入股,利用合作社的優勢與多家高校及企業合作,引進先進農產品和技術,變散沙式的傳統農業為集約式的產業化農業。

成片的羊肚菌種植基地。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劉先誠 攝

一片片羊肚菌大棚在塘約村搭了起來;不受時令限制、四季可收的一茬茬芹菜、芫荽、韭黃、香蔥等系列香菜,在塘約村茁壯成長……

依靠合作社的「大土地」,短短兩年間,塘約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不到4000元躍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體經濟從不足4萬元提高到202萬元。塘約,實現了從貧困村向「小康示範村」的跨越式轉變,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成為了能「收穫」大把票子的「金土地」。

「塘約之變」系列觀察之二

回家,希望的田野在召喚

小橋流水,紅瓦黃牆。村民辛勤勞作,生活幸福安康。這就是如今的塘約村,曾經的貴州省二類貧困村。

美麗整潔的塘約村全貌。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班浪 攝

說起塘約村的轉變,不得不回到2014年。

那一年六七月間,塘約村遭遇了兩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村內860多名青壯年外出務工,剩下老弱婦孺留守。

但也正是塘約村人洪災后的窮則思變,為塘約打開了一條「村社一體」的創新路。

村支「兩委」吹響變革號角后,外出人員紛紛帶著各自的技術和手藝,回鄉發展。村民們通過「合股聯營」的方式,盤活土地資源,走農業產業化之路,既攻克了扶貧難題,又壯大了集體經濟。

魏志紅靠做羅馬柱一年可賺十來萬元。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王穎 攝

魏志紅曾是塘約村的貧困戶,也是這860人中的一個。1993年,他遠赴江蘇學做雕刻,2014年,在聽說村裡的人都成了股東分得紅利后,他決心帶著雕刻手藝回到家鄉,成為塘約村金土地合作社的社員。

返鄉村民蓋新房。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杜朋城 攝

平日里,他帶著村裡5個志同道合的村民接訂單、做羅馬柱,一年可賺十來萬元;空閑時間,他和妻子給合作社種蔬菜,兩人一天能領到160元的勞動費。不僅如此,由於家裡的土地入了合作社的股,他家每年還能分得2700元左右的紅利。

不到一年時間,魏志紅就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現在我的生意越來越好,我做的柱子不僅在平壩賣,還賣到了織金這些地方。」再也不用遠赴他鄉為生活奔波,在家裡就能掙到在外面打工的錢,同時還能照顧家人。這樣安定的生活讓魏志紅很愜意。

塘約村大批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過上幸福安逸的好日子。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杜朋城 攝

據村主任彭遠科介紹,近兩年來,塘約村外出務工人員從860人減少到50多人。全村僅剩的29戶94名貧困人口,也已於2016年底全部脫貧。

「塘約之變」系列觀察之三

四世同堂的幸福賬

塘約村村口,夕陽斜照。村民楊誠林坐在自家那棟兩層洋房的一樓客廳里,慈祥地看著自己的一對重孫放學回來,在門前的庭院里嬉戲。

83歲的楊誠林談論起現在的日子,一臉喜悅。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杜朋城 攝

83歲的楊誠林身體健朗,精神矍鑠。目睹過無數的滄桑,經歷過動蕩和飢荒,他感慨這輩子最美好的時期有三個,第一個是1980年分到了土地,第二個是2003年國家取消了農業稅,第三個,就是現在了。

2014年,楊誠林所在的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塘約村接連遭遇兩場洪災,讓這個省級二類貧困村雪上加霜。不過,大災卻也給了塘約村重生的勇氣,帶來了轉機。

洪災過後,塘約村成立了土地流轉中心和合作社,按照「一畝田700元、一畝地500元,一畝坡300元」的標準將土地流轉,進行特色農產品規模化種植。

塘約村發展起集約化的羊肚菌種植產業和香菜種植產業,成立了運輸公司、勞務公司、建築公司、婦女創業聯合會,形成了大批就業崗位,楊誠林的兒孫兩代人都在合作社裡找到了工作。

合作社運輸公司的貨車開進塘約村。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杜朋城 攝

「兒子在合作社裡管理農機,每月工資2500元;兒媳在合作社栽蔥,每月也能拿到2500元;孫子在運輸公司開車,每年可以掙上五六萬元,孫媳婦在社裡過磅,每月能拿2500元。我嘛,干不動了,每個月拿養老金夠啦!」楊誠林樂呵呵地細數著家裡每個人的收入。

楊誠林家的4畝地在2016年全部入股,加上每年土地分紅,一年下來,全家的總收入達到了十五萬元以上。生活水準提高后,楊家人花四十多萬元蓋了一棟氣派的兩層洋樓。

楊誠林家的兩層洋樓。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劉先誠 攝

這是一筆實打實的小康賬,對於楊誠林一家而言,更寶貴的是家門口的工作機會讓一家人「團圓」了。學校畢業之後一直在江蘇務工的孫子也選擇回家工作,四代九口之家朝夕相伴,共享天倫之樂。

圖 |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杜朋城 劉先誠 班浪 王穎

編輯 | 李娟

編審 | 林茂申 彭奇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