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端午節起源有多種說法

資料圖

農曆五月五日的端午節是民間三大節日之一,在民間有著重要影響,端午節又稱為「天中節」、「地臘節」、「詩人節」、「女兒節」等,之所以有這些不同的稱呼,與人們對端午節的理解的不同角度有關。

比如將端午節稱為女兒節,是因為端午節時「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已經嫁出去的女兒都要回娘家去,因此又將端午節稱為女兒節;另外,因為端午節的正時是午時,此時日在中天,所以又稱為天中節等等。

端午節不但在稱呼上有著不同,而且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在的不同地方也有著不同的說法。

比如在的山西一帶就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而產生的,《琴操》中說:「介子綏割腓骨以啖重耳,重耳復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另外,在古代的吳楚兩地,也就是現在的江浙一帶,人們都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對曹娥或伍子胥的紀念,其中伍子胥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大夫,被吳王賜死後投於江中,成為濤神,而曹娥是東漢時期的孝女,為了拯救溺水的父親而晝夜沿江哭泣,最後投江而死。

儘管對於端午的起源有著各種看法,不過人們普遍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且這一說法已經成為人們的常識了,但流行的說法未必就是準確的說法,近現代的許多學者指出關於端午節起源於對屈原的紀念的記載,最早是出現在戰國晚期,比將介子推和伍子胥與端午節聯繫起來要晚得多,而且這一說法只是到了隋唐以後才逐漸被普遍接受,此外,關於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與屈原聯繫起來也是隋唐以後的事,因此,端午節最早並不是出於對屈原的紀念,他們進而指出端午節的起源及其眾多習俗與古人對夏曆仲夏諸多天氣現象的恐懼所產生的禁忌有關,端午節早期帶有較強的巫覡氣息,只是到了後來才向兼有紀念屈原的綜合性質的節日轉變。

孝女曹娥

紀念孝女曹娥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三日後抱出父屍。

迎濤神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挂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龍的節日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迹。

惡日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夏至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葯」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於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