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書法藝術家秦金海:文化隱士的書法修行

小菲俠

前些天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不是美術館」一系列「爛詩爛畫鄭州站」概念海報,除了海報人物的誇張表情招搖搶眼,就是每張海報里的大字書法格外顯目,讓人印象深刻,我雖然不太懂書法所傳達的深意,但看到其中的一幅海報中超大的「中」字時,卻被深深的吸引著,看著「它」久久不能側目。

由此,引發我對書法寫作者的採訪興趣,而後就有了與「書者秦金海」的一次聊天。我打電話向他預約採訪時,差點遭到「拒絕」,他說對於書法而言,有很多名家可採訪,自己並不出名,也從未參加比賽,更不是任何書協會員,只算是一介「書法發燒友」而已,根本就沒有採訪價值。我「認真解釋」說明來意,他方才同意,心中略一小驚,這是何方「神聖」?難道不食人間煙火?

見到人時,完全顛覆了我對「中」字書者的所有想象,我以為他「必須」裝扮得極其「書法」之特色,結果小平頭, T恤短褲,運動鞋,一架眼鏡,文氣十足。

採訪時,我「精心」準備的採訪資料被他拿了去,看了看,說:「就隨便聊聊吧,別那麼正式,想到什麼說什麼,你這裡提到的問題能解答的就解答,不能解答也就無能為力了。」這幾乎打亂了我的「計劃」,我想,只要他能暢所欲言,我這個書法門外漢準備的「書法問題」能有什麼用?那就聽他聊好了,這不用「采」就「訪」了,豈不更輕鬆,我只管好我的錄音筆就好了。

01

書法解析:「我自意造解書法,信口記事煩推求。」

秦金海的本職是圖書編輯策劃,提起書法,他淡然一笑,「那就是我的一個愛好而已。」「其實因人而異,對我來說,書法是愛好,只是,這個愛好好像根植在我的骨髓里,我真的是很喜歡它,而且沒有理由地喜歡」,秦金海坦言每年在書法筆墨紙硯上的花費不少,只不過對他來說,書法帶來的快樂比花出去的錢多得多,「就像好多人喜歡體育運動一樣,花費了時間,但是得到的回報是身體得到了鍛煉,這期間你還能保持身心愉悅。」

對於愛好書法的人來說,也許他們的喜歡很單純,總能從中得到與眾不同的收穫。而書法的意義在於什麼,其實不同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比如國小生學書法他的目的和意義可能就比較簡單,就是為了把字寫好。

秦金海從小寫書法,筆耕不斷,已經有三十多年了,他自己有一套獨特的關於書法的理解方法,他說:「我自意造解書法,信口記事煩推求。」

他說:「書法是什麼?很多人的理解未必那麼全面,我了解一個事物,喜歡追根溯源,從字的基礎本義出發去理解,所以我認為書法包含了四個層面的意思,第一:『書法之書』,書就是字,也可以說就是寫字;第二是『書之法』,寫字要有規矩、有章法;第三是『書法之法』,謀篇布局要有規矩、有章法;第四是『書法之書法』,就是指作品了。」

「所以,學書法,其實首先要了解字,文化博大精深,要想了解清楚一個字的演變與發展,可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一般的書者,省掉了這個環節,拿現成的字寫就好了。這也沒毛病,不過,我通過研究每一個字后再去寫它,體會與收穫確實不一樣,這真的不能言傳,只能自己去體會。」

「寫字要有『章法』,字的章法很多,不同字體有不同字體的章法,大字中字小字有不同的章法,是一千多年約定俗成下來的,人們習慣於從古人寫的字中去體悟字章法,這是一個學寫字的『捷徑』,這沒有錯,但我認為一定得會辨識美醜,『再大的書法家』也會寫丑字,好的壞的一併接收也就罷了,怕就怕好的沒學到,丑的全掌握了。不要認為只要是大家,他的字就全部是美的,未必,因為每一個書法大家也都是要經歷『從不會寫字到會寫,從寫不好到寫好』的過程,所以,學大師們的字,要追溯他書寫的時間,還有他當時書寫時的狀態。」

「書法的章法是近一百年的事了,是人們從古書中總結出來的一系列好作品的各種特點,並『約定俗成』是書法的章法了,雖然比字的章法之約定俗成牽強了一點,畢竟被學者們學術化、理論化了,還是很有價值的。」

「書法之書法就是作品,作品的概念化,我想也是近一百年的事,古人書法字應用廣泛,硬筆的應用和現代電腦字體的完善,讓書法字的實際應用減少了許多,於是人們把古人本來是正常生活應用的書法,認定為作品了。至於先秦、秦漢、魏晉、唐宋留下來的簡、碑和貼,我想更應該被看作為『字集』而非作品,那些都是實用書法,人們強名曰作品,所以『無意於書而書』才是精品、上品、神品。」

「這下就可以聊聊書法的目的和意義了,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說『我就是為了寫好字』,那你走到第一層就可以了,把字寫好。若你想掌書之法、書法之法,那就通透地去了解每一個字的方法論、技巧,掌握它,每一個字體,篆書、楷書、行書、草書,各個字體,體會規律,掌握方法論,去寫它。然後再往深了去說,那就是為了創作作品,為了以後成為一個書法高手,或者說成為一個書法家,以書法為職業,那就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功夫了。」

秦金海倡導討論書法的目的和意義的時候,把目標放的短一點,把字先寫好,「字寫好了才是基礎」。在我聽來,他這一番書論,絕不是他所說的「意造」,更不是所謂的「信口」,這是一個資深書家幾十年深入理解和長期堅持不斷練習的成果。

02

書法修行:「本凈明心非別處,惟在眾生妄心中。」

我問,很多人說書法能修身養性,是一種修行,是不是在寫書法之前,都會沐浴焚香,端坐之後才開始下筆,以示莊重?

秦金海卻說,人生一輩子,無時無刻不在修行,即便就是坐著喝個茶,也可以叫修行,不一定要那麼多形式感。

「也許在每一個行業、每一樣東西它都可以用來修身養性,只要你真的喜歡它,它給你帶來愉悅,給生活帶來一些變化,那都是修身養性,不光是書法,比如說打太極拳,讀讀詩寫寫詩,也是修行,比如大媽大嬸們喜歡跳廣場舞,那對她們來說跳舞就是修身養性,書法修身養性這件事情只是被好多人神秘化了,或者說被誇張化了。寫字的確能讓人從煩躁的狀態當中變得安靜,或者說讓一個喜歡蹦蹦跳跳的人慢慢的安靜下來。我自己覺得,針對不同愛好的人,書法修身養性的功能其實不是那麼強。要說你真心喜歡它了那就是修身養性,你要是不喜歡它,那也養不了什麼性。」

「很多人寫書法時會來個儀式感十足的沐浴,點個香,放個佛教的或者其它的音樂,這應該是現在好多書家包裝出來的東西,就好像信佛一樣,好多人就覺得信佛的人就要放生,要去捐功德,捐多少功德,放多少錢的生。我以為,那只是形式;不吃一點肉,不殺生,那也是形式。真正的禪學或佛學不一定是這樣的吧,雖然我不懂。」

「所以我認為,修行這件事,也許人人都在做,只是所謂『道行』有深淺,有的人知道自己在修行,有的人不知道,有的人主觀在修行,有的人客觀在修行。但是我們現代有些人,沒有正確而清淅的價值,一切向『錢』看的價值觀是要不得的,放在書法上來說,雖然我不反對『論尺賣錢』,但市場混亂,審美偏激,價格虛高,以名氣論價格,名實不符。但買家大多不懂,或者只是想從中掙到一筆。這種書者,何談修行?一心想要經營自己,而不注重寫字本身,只會越寫越差。所以,書法修行與所有的修行一樣,『本凈明心非別處,惟在眾生妄心中』。」

「對於書法修行,歷史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案例,是無意於書而書的最高境界:顏真卿的侄子被人設計殺害,他寫《祭侄文稿》,當時情緒悲憤,下筆很快,一筆寫很多個字,沾墨次數較少,因為他寫字功力非常高,所以不經意地把自己在這種氣氛中的情緒用書法的形式表現了出來,他不是故意的,他是不在意的,他是在不經意間就寫出來的。《祭侄文稿》成為書法的經典。所以說,書法的最高境界不是為了書法而書法,不刻意去寫而寫出好東西,這才是精品,才是最好的,他們把錯別字就直接劃掉然後繼續寫,旁邊批註就即可。」

秦金海說自己幾乎每天練字,當我問及平常都寫些什麼內容時,他說一般不刻意為了寫什麼而寫什麼,每天讀到什麼有感覺的東西,拿來寫寫,每天悟到什麼新東西,拿來寫寫,反正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因為自己是做編輯工作的,天天跟書打交道,可以寫的內容就很多很多了。他說,一個好的作家,每本書里都有思想光芒,有時作家把文字整理得妥當了,有時作家並不刻意於文字本身,稍作加工,並能以此為內容寫成書法。有時要做一個重大決定時,會寫句禪語「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以自省;有時想到教育孩子責任重大時,會寫句警言「每一個孩子的模樣,就是原生家庭的教養」以自勉。如他前文所說,這應該就是他的修行方式吧,而且,正是這種不帶著任何目的和企圖去摯愛一種東西,才是真正的修行吧。

03

文化隱士:「蓑笠綸竿釣今古,一任他斜風細雨。」

秦金海讀書、做書、寫字。

他說他喜歡讀古書,是一個奇妙的過程,古人好省略,而且古今字義很多已經不同了,所有常有不懂,於是會來回讀,或者查字之古義,等真的弄懂了,就覺得很有意思。他說他四十歲時悟到了讀書的真諦:「痴書不疑愚夫也。」就是讀書要存疑,才能有所悟。

他給我舉了例子,世人都認為《道德經》有很多句子深奧難懂,他卻說那肯定是太信各種譯註了,他工作室的牆上就掛了一幅字,內容為道行德經的第一章前兩句:「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他自己的譯註為: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是可以說清楚的,它是一個不恆定的、發展的、變化著的規律。道與道之間的因果關係是可以說清的,它是一種不恆定的、發展的、變化著的關係。萬事萬物之間沒有產生因果關係時,是天地渾沌未開時的狀態;而不同的事物之間有了因果關係,地球就開始孕育生命,直至萬物生髮。《道德經》我是沒有讀啦,所以只能陳述他的原話,讀者自行消化便是。

他說很多漢字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讀懂了,讀透徹了,你再下筆去寫這個字,感覺會完全不一樣。這第一次讓我對人們常說的「讀書寫字」也有了一些領悟。

他解釋說,他在讀古書的過程中,總結了一套自己的解讀古文的方法——動靜態詞解讀法則。

「很多的古文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有時是一個靜態詞,有時是一個動態詞,比如說「學」,「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學」是指「所有學到的知識修養文化」,是靜態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的學則是動態詞,是指學習知識文化道德修養的整個過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到東西的這個過程,叫做師,是一個動態詞。這句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的一句話,他也有自己更深入的理解:「多人在一起談天說地,必然能從中學到東西。而且,並不是一定要在某一個方面比我厲害的人身上才能學到東西,即便是與兩個人品極差的罪犯在一起聊天,也能學到東西,那學什麼呢?要學到不能像他們那麼壞,不能像他們那麼不講信用,不能像他們那樣不講道德仁義,這就是所謂『負面教材』的『正向學習』。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之後再去寫這句話,我會覺得我寫的這個東西是我懂的,我掌握了,我很愉悅,書法效果總是會不一樣的。」

秦金海說學習古文,就是要古為今用,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文化財寶,我們要正確學習並應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正如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到的知識文化道德修養要時時刻刻地應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才是一件令所有人感覺快樂的事情。孔子又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希望別人對你做的事情,你就不要對別人做」。這些我們每個人都能學到的東西,為什麼不能「學而時習之」?誠然,也不是所有古人留下來的東西全然都是好東西,所以「書猶葯也,善讀可以醫愚」 。還是要強調「善讀」吧。

他跟我解讀了他工作室掛的很多他的書法作品,他說是在做書過程中從一個作者那裡領悟而來,於是寫成了書法。我就原文抄錄三幅內容,與君共勉。

「人性根基:解決任何問題的第一步,是了解那個問題的本質;解決人類問題的第一步,是了解人性。」

「人心疆域:人的秉性是自私的,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就是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群聚焦:人與人相互合作,是用合作來達到自私的目的;人與人想互破壞,是用傷害來達到自私的目的。」

他說人一輩子,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一輩子。他認為人的秉性是自私的,自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用傷害他人的自私來滿足自己的自私。

如他所希望的:「蓑笠綸竿釣今古,一任他斜風細雨。」願他在他的文化與書法的藍天里自由地翱翔。

末了,他說等我稿子寫好了為我的稿子配幾張書法,讓文圖對應,真是想的周到,我真想說:「要是您覺得我的稿子寫得還讓您滿意的話,是不是可以把那幾張書法就給了我了?」在這種文人面前,終是缺乏底氣,生咽了下去。於是,我「自私」地收起了我的錄音筆,告別了這位搞文化、寫書法、打太極、彈古琴的「世外高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