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怎樣與孩子建立家庭中的規則?教育方法很重要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是社會性動物,離不開規則,只要在社會中生活、工作、學習,就得遵守社會成員共同制定或公認的行為規範和準則。這些合理合法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行為規範,就是所謂的規則。規則多種多樣,無處不在,它們不僅是社會公共生活的基本準則,是平等互信的社會交往的基本保證,更是現代民主社會重要的精神文明體現。因而,遵守規則、按規則辦事是每一個公民立足於社會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

兒童的規則意識和規則行為能力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內容。對兒童進行規則教育,能夠培養兒童適應周圍環境,實現其社會化,成為一個真正適應將來社會生活的人,使其終身受益;兒童教育是實現社會改造的一個途徑,通過對兒童進行規則教育,可以實現對未來更民主更文明社會的創造。因此,對於兒童來說,從小接受規則教育,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

幼兒階段是兒童規則意識萌發和規則行為初步形成的時期。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社會環境,家長在幼兒的規則教育方面擔負著首當其衝的職責。家庭中的幼兒規則教育,是規則教育的起步,是指在幼兒的家庭生活中,家長採用形式多樣的方法和途徑,積極引導幼兒樹立規則意識,培養幼兒形成一定的規則行為能力及習慣,從而為幼兒以後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既然家庭中的幼兒規則教育如此重要,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對幼兒進行規則教育呢?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庭的幼兒規則教育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科學性,存在著較多問題。

規則教育意識缺乏

苗苗和星星是好朋友,她倆經常帶著各自的玩具到彼此家裡玩。可是每次離開時,星星還想玩苗苗的玩具,離開苗苗家時一定要帶走苗苗的玩具;或者苗苗離開她家時,星星不讓苗苗拿走自己的玩具。而苗苗卻不是這樣。我非常好奇,兩個孩子同齡,都是3歲,但為什麼行為差別那麼大呢?問其原因,苗苗的媽媽一語道破天機。她說其實兩個孩子小時最初都是這樣,都為此哭鬧。但她堅持讓苗苗離開時把玩具還給別人,不帶走別人的玩具,這樣慢慢地形成了習慣。

而星星的媽媽卻不同,每次只要星星一哭鬧就幫著說情,先讓星星拿走玩一會兒,等她不玩了再送回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星星這樣的行為模式:離開就鬧,霸佔著別人的玩具,鬧得越凶別人就越不好意思不給玩具。

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星星顯然沒有形成良好的交往規則和遊戲規則,她的媽媽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很多家長和星星媽媽一樣,由於自身缺乏規則教育意識,在日常生活中不重視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從而導致孩子規則意識欠缺、規則行為較差。

幼兒期是規則意識培養的關鍵期。家庭教育中有大量規則在起作用,而教導孩子按規則行動是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務之一。家長不能因為溺愛孩子或者為了避免親子衝突的麻煩,而不去干涉和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放任孩子「無規無矩」。孩子不懂事,不懂得玩具要分享,不懂得遊戲要輪流,不懂得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不懂得不能打人罵人……這些為人處世和社會交往規則家長是懂得的,家長要將規則教育滲透在孩子的生活中,善於抓住每日生活的時時刻刻、方方面面,自然地、滲透式地向孩子傳遞規則,幫助孩子建立有關社會生活的規則意識,養成親社會的規則行為。

家長應該從自身做起,經常反思家庭、社會中的種種規則,充分認識規則教育的價值,強化規則教育意識,重視孩子的規則教育,促進孩子更全面更和諧的發展。

規則教育觀念陳舊

有些家長很有規則意識,也重視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給孩子制定了條條框框去遵守,然而卻收效甚微,孩子依舊我行我素不按規矩辦事,讓家長頭疼不已。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問題往往不在孩子身上,而在於家長落後的規則教育觀念和不科學的規則教育方法。

卡卡媽媽常羨慕嘟嘟媽媽,因為嘟嘟總是那麼聽話,而卡卡卻調皮搗蛋。嘟嘟媽介紹自己的育兒經:「一定要讓孩子怕你,一次把他打怕了,以後就再也不敢了。昨天就沒讓嘟嘟吃晚飯,我說過吃飯前一定要把玩具收起來,不收就沒晚飯吃,嘟嘟不肯收玩具,我愣是餓了他一頓。上次我包餃子,嘟嘟一定要玩麵粉,搞得家裡到處都是,怎麼說都不聽。後來我氣急了,就拎起他狠狠地抽了幾個屁股,然後罰站牆角。現在只要他一犯錯誤,我就罰他站牆角。現在他知道了,我說的話就是規矩,絕對地服從。」

嘟嘟媽媽的育兒經驗,有三點不當。

一、將家規等同於規則

很多家長把規則教育看作是「家規教育」,把自己的意願等同於規則,並視為絕對的權威,一旦違反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這種觀念絕不少見,深受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封建家庭教育思想糟粕的影響。

通常來說,規則有兩種形式:一是沒有明文規定,只是一些約定俗成、共同認可和遵守的行為規範,是人們在長期的公共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經驗與行為習慣。例如乘車購物要排隊,在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隨便吐痰、亂扔垃圾……二是有明文規定,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一些公約、規則、規章、制度、紀律,通常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有的甚至與法律法規銜接。例如交通規則、公園遊客須知、學校學生守則、考試紀律等。由此可見,規則具有普遍性的特點,是供共同遵守的有利於秩序的一種客觀性的規定,應該是利己利他的,而絕不是封建家長式的個人的隨心所欲。

二、用獎懲塑造規則

規則雖然具有約束力,但這種約束力絕不是用批評、呵斥、懲罰或獎勵這樣的外部強制性手段來實現的。作為成人,可以強制幼兒去遵守某些行為規則,但並不能真正地讓其養成規則意識和規則執行能力。簡單粗暴的家規教育只能培養出表面馴服的、在外力監控下才能執行規則的人,而不是真正將規則內化於心,心甘情願去遵守規則的人。規則教育過程,不是兒童被動地執行家長外在規則要求的過程,而應該是他們將規則內化於自身需要,將其進一步轉化為自身的主體性態度、品質的過程。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喚醒幼兒對規則的主體性需要,激發他們遵守規則的內在動機,使他們體驗和感受需要得到滿足后的快樂。當規則成為兒童的需要時,一切外在的獎勵和懲罰就顯得多餘了。

三、忽略了兒童的天性

很多家長在規則教育中注重樹立自己作為家長的權威,過度限制或控制兒童的行為,不允許孩子做這做那,要求孩子像小大人一樣循規蹈矩,希望孩子斯斯文文,省心不惹麻煩。一旦孩子不遵從,他們就會強迫孩子服從管教。這樣的做法,其實是無視孩子的天性。沒有規矩的自由是放任,沒有自由的規矩是不近人情。兒童天性是活潑好動的,是無拘無束、天真爛漫、無所畏懼的,他們喜歡四處去摸索探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家長如果對幼兒過度限制,剝奪他們自由行動的權利,是不利於他們獨立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展的。

家長對幼兒的規則教育應該建立在尊重兒童天性的基礎上。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制定相應的規則對其進行規則教育。善於利用兒童秩序感和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充分發揮幼兒在家庭規則教育中的主體性,讓幼兒做規則的主人。家長應充分考慮孩子的需要,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共同遵守和執行規則。

規則教育方法不當

除了缺乏規則教育意識、規則教育觀念落後外,一些家長還存在規則教育方法不當的問題。

為了讓陶陶養成睡前收拾玩具的習慣,陶陶媽媽可謂煞費苦心,想盡辦法。前幾天陶陶表現還不錯,可沒幾天就不幹了,開始耍賴皮。媽媽先是威脅加利誘:不收玩具,晚上不準和媽媽睡;玩具收得好的話,媽媽就買更多的玩具。陶陶不聽,媽媽又開始轟炸式地批評和說教:玩具也要回家睡覺,不然明天沒力氣跟你玩了,並且誰收玩具,玩具就歸誰。在媽媽的堅持下,陶陶最終還是把玩具給收了,但是第二天又是照舊。聰明的媽媽又想了一招,將散落的玩具外加兩輛陶陶最喜歡的小汽車全部藏進了儲藏室。陶陶早上起來發現一些玩具不見了,媽媽就對他說今天晚上好好收拾玩具,它們就會出現了。果然陶陶晚上收拾玩具很自覺,於是媽媽又將那些玩具「變」了回來,陶陶覺得非常神奇。

從上述案例中,不難看出陶陶媽媽很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個很有辦法的家長,但是為什麼陶陶還是不能很好地遵從睡前收拾玩具的規則呢?說到底,是教育方法上欠妥當。首先,這個規則確定得太晚了,陶陶睡前玩玩具已經成為習慣,而同時不收拾玩具也成為了習慣。如果在陶陶玩玩具的第一天起,媽媽就讓他知道這一規則,並引導他每次都收起來,我們相信陶陶會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一開始建立規則,比以後糾正和改變要容易得多。

其次,陶陶媽媽雖然讓陶陶體驗到了不遵守規則的後果,但卻沒有在制定規則之前,向其說明為什麼要制定和遵守規則的原因。規則教育的過程是幼兒內化規則的過程,他們在遵守規則、實施規則行為之前,必須要理解規則,要將外在的規則要求內化為自我意識和需要。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規則,家長應該明確地提出簡單、具體和可操作的規則,向孩子解釋規則的制定理由,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否定。在幼兒內化規則的過程中,家長還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隨意地改變規則,要自始至終地堅持監督幼兒對規則的貫徹執行,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或者因為一點點困難就輕易妥協放棄。

此外,在規則教育方法方面,家長還應注意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避免父母之間或父母與祖輩之間的規則教育觀念和方式不一致,同時還要努力和幼稚園的規則教育銜接。

總而言之,家庭中的幼兒規則教育是個細水長流、水滴石穿的過程,家長要在意識上重視、觀念上更新、方法上智慧,讓孩子在社會生活中懂得規則、尊重規則、善於運用規則,幫助他們形成「隨心所欲不逾矩」的獨立而又自由的人格。

文章來源:博苑兒童之家

關注兒童,關注教育,關注博苑兒童之家(byertongzhijia)——您隨身閱讀的育兒雜誌,您口袋裡的育兒專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