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古代的醫生和醫鬧

感謝醫林百曉生授權轉載

先說兩個《笑林廣記》里的笑話。

1. 一位醫生給別家兒子看病,結果孩子死了,於是經協商之後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了病家作為賠償。過了一陣子,他又把別家的僕人給治死了,只好又把自己的僕人抵了出去。沒過幾天,又有人來請他給自己的老婆看病,他恨恨地說:淘氣!這家想必又看中你了!

2.一個醫生治死了人,病人家屬罰其一家人抬棺材出殯。路上這醫生心中酸苦,開口吟道:「祖傳三代做太醫」;妻子跟著嘆道:「丈夫做事連累妻」;小兒子抬不動棺材,跟著喊道:「奈何棺材十分重」;大兒子靈機一動總結道:「以後只撿瘦的醫!」

這些雖是笑話,卻大致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醫療狀況和對醫療矛盾的解決方式。縱觀世界醫學史,醫生們雖然從古到今都是抱著濟世的信念行醫,但醫術卻從來都是伴隨著巫婆大仙的活動發展起來的,甚至最初巫、醫分家的時候,醫家的地位還不及巫師。為什麼?因為最初始的醫療水平對人類健康的實際作用還不如心理治療---療效不僅不確定,而且治癒率太低,這便使得人們寧願相信巫婆神漢的法術而不願找所謂的醫家去求治。

大致也是由於醫療水平的問題,的醫家在歷史上的地位就沒怎麼高過,即便在醫學最繁榮的兩宋時期,也不過排在中九流的第二位,與和尚道士風水大仙混為一談。現在還有不少專家寫些諸如:《古代醫生社會地位的變化對醫學發展的影響》之類的文章,我看這個命題不妨倒過來寫可能更有啟發意義:古代醫學發展對醫生社會地位的影響。因為人們畢竟是講究實際療效的,再神奇的宣傳也最終要落在實效上。在《禮記大全》就有很明確的提法:」醫不三世,不服其葯。」也就是說給自己看病的這個醫生若不是三世祖傳,就不吃他家的葯。文章中是這樣解釋原因的:」醫至三世,治人多矣,用物熟矣,功已試而無疑。......醫不三世,則與其業未必精,故不服其葯。」意思就是說這家醫生三代為醫,經驗豐富,用藥熟練,應該是安全的。當然也可以換個角度理解:這家人三代做醫生,都沒給人砍殺了,應該醫術是不錯的。……

玩笑歸玩笑,這說明即便是當時的人,也是不會只相信宣傳。人們都願意找個療效穩定而且治療風險小的醫生看病,但在那個時代,這樣的醫生太少見了。主要是學起來太難,不僅基礎理論玄而又玄,教人難以捉摸,所用的藥物更是良莠不齊、千差萬別。就以中醫的基礎理論著作《脈經》為例,該書成書於公元三世紀(至今仍是中醫學科的理論基石之一)。術中總結的僅脈象就有二十四種之多:浮、芤、洪、滑、 數、促、弦、緊、 沉、伏、革、實、微、澀、細、 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不知道各位親能不能想象:只以三根指頭在手腕外側的一條橈動脈的表面一搭,竟然就可以區分出這許多病症來,怎麼能做到?但這還不是最牛的,有說孫思邈可以給人「引線診脈」,並且診脈后只一針就解決了患婦胎位不正的問題,真是神乎其技!怪不得現在許多人的感慨:不是中醫不好,而是沒有好的中醫。而看了這樣的經典古籍和傳說之後大家不妨冷靜自忖一下:即便是有這樣的神技,以我等的才能,又有幾個人能學會?

所以那時的醫生雖然同讀一套經典,但學出來卻是千差萬別:趕上個善於總結又不冒進的醫生,治療效果便好些;要是趕上個粗枝大葉的醫生,那就不堪設想了。而不管在什麼時代,老百姓看病的原則都是一致的:要麼治好病,要麼賠我錢,加之從前醫療水平低下,所以那時的醫患矛盾就很多。好在當年大多民風淳樸,並且多數人有「生死由命」的觀念,所以多半醫療糾紛是以私下調解的方式解決的。真正能對醫生下殺手的多半不是老百姓,而是官家。

古代名醫們與官家打交道很多,所以有不少名醫死得都很憋屈,不是被高官皇族砍了腦袋,就是被拉去陪葬。華佗是大家都知道的,戰國的扁鵲算是個聰明人,見蔡桓公要出大事,自己就悄悄溜了。這雖然不太符合醫家悲天憫人的做派,但確是明哲保身的無奈之舉。不僅如此,他還總結了極其高明的醫家箴言「六不治」,翻譯過來大致是這樣:驕橫不講理者不治;不信醫者不治;信巫不信醫者不治;太講究吃穿者不治;輕命重財者不治;老是換醫生者不治。這六個原則在各家版本里略有不同,但總體看來是很有高度的。但高度再高也抵不過權勢---晚唐皇帝李凗,因為女兒病逝,一下子就殺了20多位御醫,並把其家屬300多人捉了入獄。而偉大的扁鵲後來也被當時的同行、御醫首領李醯暗殺致死。大家如想了解更多信息可去問下度娘,搜索一下會顯示好多頁人名,簡直就是個封神榜。

時至今日,扁鵲的 「六不治」已經沒有生存市場了---因為現代的醫生正像計程車司機一般無奈---拒載是要受罰的。你想每個病人在院方看來都是財富之源,自然不可以隨便拒診。這「六不治」的原則便只好藏在醫家心底,暗暗地指導大家日常行醫。好在達官貴人們現在已經將高貴滲入骨髓,不再用殺人來泄私憤,但卻不料這手段竟廣為民用,並且似乎也沒人來管。日子久了,殺醫的新聞漸漸聽得麻木了,醫家濟世的熱情也冷靜了許多。只是不知道後世醫家對今天的醫鬧做總結時,會不會也像現在的許多「高人」一樣,也將它算成是促進醫學進步的一大舉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