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透視美軍抵消戰略的變與不變

華語智庫(微信:huayujunshi

閱讀提示

  • 美軍第二次抵消戰略著力打造並提升了以精確制導為核心的相關技術,塑造了以精確制導武器、隱形技術、網路技術為主的全新戰鬥力,為贏得對蘇優勢奠定了基礎。

  • 美軍提出第三次抵消戰略,目的是通過「對技術、作戰概念、體制結構重新整合以重振常規威懾能力。」其核心技術是人工智慧以及智能化技術。

  • 有效應對美軍第三次抵消戰略,既要避免被帶入他們主導的遊戲,更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

第二次抵消戰略由來

美軍第二次抵消戰略可追溯到其在1973年到1975年開展的《長期研究與開發規劃項目》。該項目基於兩點假設:美蘇間具有核平衡,雙方都不使用核武器。在此情況下,為應對蘇聯的常規有限進攻,美最高指揮當局需要在核打擊手段以外尋求其他應對方式。而美軍第二次抵消戰略的目的就是明確哪些技術是這些應對方式所需發展的。

換句話說,是在美蘇都不願意進行核戰爭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利用新技術發展常規武器以應對美蘇有限戰爭。美軍得出的結論是:大力發展圍繞精確制導相關的技術。由此,美軍開始著力打造提升以精確制導武器、隱形技術、網路技術、太空技術為主的全新戰鬥力。

美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全面實施第二次抵消戰略,也開啟了新技術革命對未來戰爭的塑造。特別是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充分展示了第二次抵消戰略所發展的軍事能力,由此也引發世界多個國家積极參与軍事變革,提高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能力。而隨後俄羅斯等國在此方面能力的提升,使美軍反過來認為,其第二次抵消戰略所塑造的作戰能力已被抵消,美軍的常規威懾能力再次受到威脅。以此為緣由,美軍提出第三次抵消戰略,目的是通過「對技術、作戰概念、體制結構重新整合以重振常規威懾能力。」

盤點第三次抵消戰略

美軍第三次抵消戰略的本質是針對和平時期大國間競爭,增強常規威懾能力。就目前階段而言,該戰略依據的核心技術是人工智慧以及智能化,實施方式主要是將智能化技術與美軍三大優勢(人員素質、作戰網路、盟友夥伴關係)相整合。

針對和平時期大國競爭。 第三次抵消戰略主要針對大國競爭。所謂「大國」的條件是,有足夠軍事資產,可對美國發起一系列全面常規戰;擁有核威懾力量和二次核打擊能力。同第二次抵消戰略一樣,美軍第三次抵消戰略本質也是一種競爭戰略,通過尋找自身優勢和利用對手弱點以達到威懾目的,主要手段是創造非對稱優勢。

美國防部認為美軍具有三種主要優勢:人力資源,聯合程度很高的作戰網路,以及盟友和夥伴關係。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軍目前主要致力於三個方面的努力:將人工智慧技術植入現有作戰網路;強調人工智慧主要應用於同人的協作,協助人收集信息、決策、指揮控制以及作戰;拓展作戰網路,不僅基於目前海陸空天電網一體化的戰場網路,還推進盟友間聯合度高的作戰網路,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增強常規威懾能力。本次抵消戰略的目標是重振常規威懾能力。被美國視為競爭對手的大國都是具有二次核打擊能力的大國。雙方可以說存在一種相互核威懾所達成的戰略核平衡。因此,基於彼此都不願意首先使用核武器這一假設,常規威懾能力在大國競爭中就顯得非常重要。

美國國防部稱,抵消戰略只關注唯一一個問題:常規威懾。意在加強美國的威懾能力,以避免同任何主要國家的直接衝突。美軍強調,抵消戰略希望通過概念創新,將智能化等技術整合,以最好的組合方式投入到作戰網路,增強作戰能力,以達到常規威懾目的。

以智能化為核心的軍事變革。為制定第三次抵消戰略,從2012年開始,美國國防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分析了可資利用的技術,如3D列印、生物技術、基因工程等。最後得出結論: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對美軍作戰的影響能超過人工智慧及智能化技術。無論是在感測器網路、指揮控制網路、作戰還是後勤保障網路等方面,都是如此。可以說,美軍本次抵消戰略的核心技術是智能化技術。

美軍目前主要致力於將人工智慧同其固有的優勢相結合,以增強作戰能力。即,將人工智慧植入現有作戰網路;通過人工智慧同人協作,最好地利用其人力優勢;同盟友作戰網路整合,進一步推動聯合作戰。美軍主要致力於發展五個方面的智能化技術,包括自動化學習系統;人機合作決策;輔助人類的行動;高級的有人/無人作戰編組;網路賦能及針對賽博攻擊和電子戰環境進行加固的自主高速武器。

美軍認為其人工智慧在戰役級別作戰上已具備優勢,下一步是儘快進入戰略作戰和體制結構,以加快其優勢發揮。人機結合是為了利用美軍自認的另一優勢-人員優勢。美軍第二次抵消戰略推出時,只有一個對手蘇聯,而且當時幾乎所有軍事技術都來自政府項目。而現在幾乎所有技術都來自民用商業領域,所有的技術基礎都是全球化的。

這意味著所有美國的對手也都可以獲得這些技術,意味著對手模仿、學習美國的時間可能大大縮短。因此美軍強調,要利用自身人員素質優勢,把人機合作更多引入作戰領域,提高決策效率。

按其國防部高官的話說,美國「採用的方法不光依賴技術,而是他國不能複製或者盜走的優勢:我們的人」。實質是利用智能化技術的運算速度、精確度以及它找出規律、模式的能力,配合人的判斷力,對模糊不確定信息的分析判斷能力,形成高效率的決策。

同盟友作戰網路以及技術整合。美國同其亞太盟友在武器裝備互聯互通、技術轉讓、情報共享、聯合訓練等很多方面都在加大合作力度。盟友可利用美軍強大的全球作戰網路,美軍則連接其盟友的網路,以形成一個多維度、多層級、多軍種,多國互聯、高度融合的聯合作戰網。

第三次抵消戰略被忽視的重點

抵消戰略不僅是技術創新。首先,抵消戰略並不完全等同很多學者理解的技術創新。第三次抵消戰略的重點在整合現有技術和武器系統。換句話說,整個第三次抵消戰略是用來爭取時間的。爭取時間以讓技術研發者們能整合創造出「不可能的東西」。其本質是通過概念創新,作戰理論以及體制結構等創新產生新的戰鬥力。

美軍甚至強調,雖然一般一提到創新,都覺得是技術創新,然而第三次抵消戰略全部是關於作戰和體制方面的創新、革命性的戰鬥力的形成遠遠不只是因為新的技術,更主要的是如何整合這些技術的作戰概念,以及相應的體制編製改革和新的訓練方式,最終才形成戰鬥力倍增。

抵消戰略中的謀略因素。抵消戰略同樣關注在威懾失效情況下,如何打贏一場局部戰爭,其中包含有諸多謀略因素。威懾需要了解對手害怕什麼,展示實力少了達不到威懾目的,展示過多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反彈,例如軍備競賽。但美軍同時強調,在威懾失效后,美軍需要有足夠能力來戰勝對手。

因此,除了威懾所需的實力展示,大部分作戰概念都將是保密的。如美軍第二次抵消戰略就有兩項主要創新在提出后十多年都一直保密。一是美軍一直悄悄致力於隱形飛機的設計,另一個是專門針對蘇軍裝甲集群的作戰系統。

抵消戰略是開放的計劃,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美軍多次形容抵消戰略是個旅程,不是終點;是個問題,不是答案。它是一個不斷尋找新的技術,新的概念,以應對對手的過程,最終以其自我創新的能力贏得長期競爭。

有效應對美軍第三次抵消戰略,既要避免被帶入他們主導的遊戲,更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簡單地說,應對者需要不斷自問,美軍如何理解他國軍事理論,尤其是他國軍隊的弱點,美軍可能如何利用這些弱點?美軍展示了哪些技術,哪些能力?又有哪些技術,能力隱藏在背後?為什麼展示這些?為什麼不展示那些?他們希望別國得到什麼信息?希望如何被解讀?總之,有效應對美軍第三次抵消戰略,必須爭取想深研透,只有這樣,才能清晰自如地對未來進行規劃部署。

作者:廖凱

- END -

微信公眾號:華語智庫(huayujunshi)

雲集優秀記者,匯聚一流專家,實名專稿、權威分析、深度評論,最靠譜的原創資訊。關注「華語智庫(huayujunshi)」官方微信號可查看更多專家評說,按國家查詢文章內容列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