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凌宗偉:努力的過程是最幸福的

感謝《新課程評論》

亞里士多德致力于思考的一個問題是「我們該怎樣生活?」他的答案是:「尋求幸福」。亞里士多德認為:幸福不是短暫的、片刻的,也不是一個人的,就如一隻飛燕無法證明夏天來了一樣。正真的夏天「必須有不止一隻燕子飛來,必須不止一個熱天,才能表明夏天已至;同理,少數幾個快樂的瞬間加在一起,也不能構成真正的幸福」。

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幸福並不僅僅是你感覺怎麼樣。幸福的人總是能決定自己做什麼事、做什麼樣的人,而不是在什麼文件什麼人的要求下去做人、做事。儘管影響人類的幸福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甚至還包括我們並不知道的因素,但是「人類的最佳生活就是運用人類理性的力量」,「思考和證明自己應當做什麼」,並用自己的力量尋找「一種最適於我們的生活方式」。

現實的情形是,我們總是習慣於用片刻的歡愉證明人們的自願與快樂,進而證明那些舉止與場景的正確性,而無視其邏輯的荒謬與無聊。我曾經詢問過一群支教志願者,他們這些志願者來參與支教活動,有沒有收到哪級組織的紅頭文件?他們的回答是,根據紅頭文件要求參與支教的就不是志願者了。志願者也叫義工,聯合國將其定義為「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而是為了近鄰乃至世界進行貢獻活動者」,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能夠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並且奉獻個人的時間及精神的人。應紅頭文件要求出來的,很難說是「志願」的,也很難證明是幸福的。從某種程度上說,「你是否幸福,部分地取決於好運氣」。紅頭文件要求的志願者或許是幸運之神降臨到他們頭上了,他們的片刻歡愉也就這樣到來了。

當然,亞里士多德也清醒地認識到:「人是政治動物。我們必須能和其他人共同生活,我們需要一種法律制度,以應對人性的陰暗。Eudaimonia(幸福)唯有與社會生活相結合,我們才能找到它。我們生活在一起,必須在良好的政治制度下與周圍的人良好互動,才能找到我們的幸福。」「你關心的其他人的遭遇也能影響你的幸福」。就教育而言,今天所缺失的或許不只是制度,迫切需要解決的恐怕還是如何使現有的教育法規落到實處,並在實踐中不斷健全與完善它們。只不過,許多教師同仁的麻煩在於習慣了別人的恭維,習慣了抱團取暖,容不得質疑和異見。不少人的幸福就是與名師、名人乃至上峰抱成一團。似乎離開了名師、名人、上峰自己就無法生存了一般。

阿蘭·圖海納在《我們能否共同生存?》中說:「我們只有失去我們的認同才能共同生存,反之,若回頭走社群的老路,則又會因此而要求社會是同質的、純潔的和統一的;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不僅不能溝通,而且還會在敬拜不同的神靈的人之間引發戰爭,結果,非但各自硬要保持彼此陌生的或相互衝突的傳統,有時候甚至把自己看得不僅生來就與他人不同,而且優於他人。」或許什麼時候,我們捨得失去自己的認同了,不再祈求抱團取暖了,不再去找同一尺碼的人了,我們所期待的真正的幸福才有可能來臨,我們也才有可能共同生存下去。

朱利安•費利克斯的《海流》一書有這樣一段描述:「貝勒•波拉」號在外海游弋,想尋找到在一場風中與它失散的巡洋艦「波索」號。當時正值陽光燦爛的大白天,值勤兵忽然發現了有一艘船隻遇難的信號。船員們順著信號望去,所有官兵都清楚地看到一隻滿載了人的木筏被發出遇難信號的船拖著。然而這不過是一種集幻覺。德斯弗斯上將放下一條船去營救遇難者。在接近目標時,船上的官兵看到「有一大群活著的人,他們伸著手,能夠聽到許多混亂的聲音在哀號」。但是在到達目標時,船上的人卻發現自己不過是找到了幾根長滿樹葉的樹枝,它們是從附近海岸漂過來的。在一目了然的事實面前幻覺才消失了……許多時候,我們就是用這樣的幻覺來證明自己的正確而不去尋找這類作為可能帶來的真正的影響。

許多時候,我們還習慣於用某個領袖、名流也參與其間來證明那些舉措與活動的正確。就如奈傑爾·沃伯頓所言,「亞里士多德的卓越才華也產生了一種不幸的副作用」由於「他的智慧超群,他的研究非常深入透徹,許多讀過他的著作的人都相信他的一切見解都是正確的」,類似這樣的「權威確定真理」在許多名人身上或多或少有點存在,或許他們的幸福就在冬粉的點贊中,但他們很少會意識到,只有點贊沒有質疑則可能使自己失去理性的思考與判斷。沒有遭遇質疑的幸福又有什麼價值?

我以為,一個教師的職業幸福,絕不是什麼功成名就,更不是投奔到某人門下,或者進入某個門派之中。一個教師的職業幸福在一個又一個的具體體驗中。這樣的幸福不是短暫的、片刻的,也不是一個人的。

藏傳佛教中,有一種最獨特也最精緻的宗教藝術——壇城沙畫,在藏語中意為「彩粉之曼陀羅」。每逢大型法事活動,寺院中的喇嘛們用數百萬計的沙粒描繪出奇異的佛國世界,這個過程可能持續數日乃至數月。但是,喇嘛們嘔心瀝血、極盡辛苦之能事創作出的美麗立體畫卷,並沒有用來向世人炫耀它的華美。用沙子描繪的世界,會被毫不猶豫地掃掉,在頃刻間化為烏有……細沙將被裝入瓶中,傾倒入河流中。壇城沙畫給教育的啟示就在於——幸福是一個過程,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一起享受其中的樂趣,而不是追求什麼結果,所謂結果往往是暫時的,留不住的。一屆一屆的孩子不一樣,教育的效率和結果也不一樣。

教學活動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傳遞的活動,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地區,這所學校或者說上一輩人的文化,乃至於我們的行為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文化,通過我們的教學,以及與學生的相處傳遞給下一代,再下一代。課堂教學中,作為老師,我們要把教材上的內容傳遞給學生,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這當中就需要藉助一系列的操作方法。必須考慮如何操作,一步一步怎麼往下走,如何使教材上的內容變成學生身上所應有的知識儲備。這過程中的種種不僅有挑戰,也有喜悅。

這當中,如果我們能成為一個忠實的聽眾,或許其幸福就不單單是自己的了,更多的可能還是學生的。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把學生當做一個個聽眾,卻很少有意識地主動傾聽孩子的心聲。一個班上40、50個學生,如果我們狹義地理解傾聽,可能是幾個有機會站起來發言的孩子,其實,傾聽還包學生的眼神、表情、相貌和細微的動作反應。我們的教學究竟有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眼睛一掃就知道了,我始終認為互動最高的境界是心靈的互動。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在某種意義上講的就是我「教」有沒有觸動學生的「學」。學生課堂上的一舉一動,其實就是在給我們反饋信息,「老師你講的我懂了,老師你講的我不明白。」當我們一天天地看著學生們的這些舉動以及這些舉動的後續的過程,就是幸福持續的過程。

當代美國著名的積極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說,人類幸福有兩個原則,一個是「進展原則」,一個是「適應原則」。「適應原則」是指,人對現況的判斷,是以比自己現已適應的更好或更壞為基準的;「進展原則」是指,人朝著目標前進比達成目標要幸福。「進展原則」告訴我們,一個人一旦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固然會感到幸福,但這種幸福通常很短暫。你成天夢想自己能陞官、進名校、完成一個大項目。除了睡覺時間之外,你無時無刻不在工作;你可能會幻想自己達到目標時,不知道會有多幸福。之後,你真的成功了,好運的話,你可能有一個小時或一天的時間,會處於興奮愉悅的狀態,尤其如果是意料之外得到成功。那麼在事實揭曉的那一刻,你一定會樂歪。但這種幸福,因為「適應原則」的緣故,可能會在片刻的歡愉中產生某種失落。要維持幸福,唯有走向新的目標。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不同的教師,任教學科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面對的學生更不同,每個人的幸福體驗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其實,其他行業也是一樣。同樣一個經歷,對我而言可能是幸福的,對他者而言可能就是痛苦,因為我與他者的追求不一樣。與我而言,此經歷正是我走向某一目標的必由之路,與他者而言,其目標與志趣並不在此。所以,雖然我們可能同樣到達了那個目標,因為一個是自己需要的,一個是被迫的,於是兩者就有了不同的情感體驗。可以這麼說,自己需要的,過程即便艱辛,也是幸福的,反過來看,如果一味地追求根本不屬於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境況,即便得到了也無所謂幸福可言。

喬納森•海特認為,追求目標時真正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因此,先為自己設定目標,每朝著目標前進一步,我們都會感覺到朝著目標前進的幸福與滿足。成功來臨的那一剎那,我們心裡的感覺其實是像走完漫長的旅程卸下沉重背包時的那種如釋重負之感,而不是欣喜若狂。人們總是朝著目標,全力以赴,以為自己達成目標時會欣喜異常。然而當成功降臨時,我們其實只是感覺到一點點短暫的幸福感,這時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就是這樣?於是我們會忍不住去貶低自己的成就,認為自己的努力根本是一場空。所以喬納森•海特覺得,人是「得不到」愉悅感的。因為,人類的情況比較複雜。在人生遊戲中,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地位、博得好名聲、與人建立情誼、找到最好的伴侶、累積各種資源、養兒育女,這才算成功。人有許多人生目標,所以快樂的來源也就各式各樣。

教師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單調的、乏味的。如何在這單調與乏味中體驗幸福?我比較欣賞法布爾關於蟬一段文字:「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當討厭它那喧囂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才能夠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可與飛鳥匹敵的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什麼樣的鈸聲能響亮到足以歌頌它那得來不易的剎那歡愉呢?」我以為,教師的生活儘管單調與乏味,但沒有單調與乏味,也就不可能有陽光下的歡愉。從另一個視角來看,教師工作區別於其他工作的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它是與人打交道的,人的主要特質是有潛力,有創意,並且每個人的潛力與創意是不一樣的,因而,教師的工作又是充滿變數與情趣的。這變數與情趣帶給我們的難道不是各種不同的幸福體驗?比如上課,許多時候,我們是不可能百分百按照預設的教案運作的,實際的教學中常會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義或無意義的、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維和新方法。教學中的幸福恐怕就在自己能迅速捕捉到課堂上的矛盾與碰撞之中的靈光一現的美好瞬間,及時採取相應的舉措,與學生獲得以外的驚喜。

需要提醒我們的是,這些驚喜,就如莎士比亞所言,「成功之時,一切已結束;努力的過程是最幸福的。」人生最大的問題是不容易滿足,但這何嘗不是人生的最大樂趣?一個目標達成了,還有下一個目標等你去實現,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何嘗不是人生持久的幸福?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