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什麼是票房對賭?為什麼高風險依舊有人趨之若鶩?

➜什麼是對賭?

對賭是指交易商將客戶的指令全部都不實際執行,客戶賺多少公司就虧多少,客戶虧多少公司就賺多少。對賭協議是投資方與融資方在達成協議時,雙方對於未來不確定情況的一種約定。如果約定的條件出現,投資方可以行使一種權利;如果約定的條件不出現,融資方則行使一種權利。所以,對賭協議實際上就是期貨的一種形式。

什麼是電影行業內的「對賭」?

票房對賭,是影視界在電影上映時採取的一種票房造假現象,在互相競爭票房的同時,雙方只求保底發行。影視傳媒行業漸趨流行的「保底發行」,導致影視製作公司和發行公司之間的利益博弈和對賭,也催生出了票房造假現象。而票房造假的背後,多是為了用票房換股價。

2016年3月4日,《葉問3》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有關數據顯示,《葉問3》上映首日票房高達1.55億元,打破華語動作片首日票房記錄。但在「創紀錄」后不久,《葉問3》即曝出票房造假醜聞。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調查結果顯示,《葉問3》虛假排場場次有7600餘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

票房造假已成為電影業的一大痼疾。2009年,《阿童木》首周票房實際錄得1700萬元,卻被誇大成4000萬元;2014年,《英雄之戰》「自產自銷」引發業內一片嘩然;而2015年票房冠軍《捉妖記》也因涉嫌「公益場放映」給票房紀錄蒙上了「買票房」的陰影。

➜案例分析

「對賭」往往是資本市場的概念,在電影行業里,「對賭」有個行內稱呼,叫「保底發行」

所謂保底發行一般由發行方先對影片進行市場預估,與製作方約定一個電影票房的保底金額。在電影上映之後即使票房沒有達到當初給定的保底數目,保底方也要按照約定給製作方約定好的保底金額;如果票房上映之後所得票房高於保底數額,那麼保底方將與製作方共享票房收益,並獲得高比例的分賬。正在上映的《戰狼2》和之前上映的《葉問3》、《美人魚》、《我不是潘金蓮》等片,都採用了這種發行模式。

拿星爺的《美人魚》來說,影片製片方就是融資方,發行方就是投資方,也是電影票房的保底方,這兩方在電影上映前簽訂一個對賭協議,先制定一個目標,假設《美人魚》的內地最終票房低於18億元,保底方也必須按18億元跟製作方結算,但如果超過18億元,保底方就會獲得更具優勢的分成收入。

近些年來,隨著資本不斷深入電影行業,電影背後的對賭協議愈演愈烈,給電影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對賭真的好嗎?

風險是無處不在的,電影的對賭風險更是無法估算。如今電影的對賭協議是越來越激烈了,保底票房的風險與收益並存,保底發行既是對電影票房的一種保障與承諾,同時也是給保底方一個利益共享的機會,可以讓保底方一舉成名,但有時候保底發行也能讓發行方血本而歸。如今電影的瘋狂保底行為已經進入一個無法前進的彎道,要想減少電影對賭協議存在的風險,保底方就要看好市場再下手,想在電影市場上長久發展就要控制好增長速度,規劃發展方向,「逢片必保」的盲目保底方式具有不可行性。

所以,當熱錢湧入影視圈,金融資本灼熱的目光,既有可能解決了「到處找錢拉投資」的藝術家們的燃眉之急,也有可能綁架後者進入一場身不由己的金融賭局。

當然,作為服務實體的金融,影視業還沒到談「賭」色變的程度,向實體經濟輸血,而不是喂下糖衣炮彈,很多時候主動權在創作者自己手中。

是玩1.0時代的相互拉踩、只為自己上岸,最終導致「整個項目全垮了」的對賭遊戲,還是2.0時代根據進度嚴密把握風控的相互制約方式,考驗的依舊是眾人在巨額回報預期前「撈一把走人」OR「細水長流」的敏感神經。

這樣的挑戰如果完全依靠個人判斷,考慮到經驗、知識局限,未免有些強人所難。所以,在對票房造假、金融龐氏騙局的嚴厲打擊之外,監管部門更當進行包括問詢、審核在內的嚴格監管,以免如今高堂滿座的影視行業,在日後成為一幕轉瞬即逝的海市蜃樓。

精彩回顧 點擊查看

乾貨 | 電影入門書籍分享《電影是什麼?》——巴贊

乾貨 | 製片人不得不讀的幾本入門書籍 你知道幾個?

【編劇】想學編劇無從下手?乾貨必讀

劇本無力拯救了?不存在的!

乾貨 | 導演必須了解的電影構圖法則 看看大導演們都是怎麼構圖的

乾貨 | 電影業的票房是如何進行分賬的?

乾貨|編劇重要,還是導演重要?

您需要的

就是我們要分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