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杜甫這首膾炙人口的絕句 你真讀懂了嗎?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唐詩名篇,原題為《絕句四首》,此為其中的第三首。該詩一句一詠,對仗精絕,歷來被公認是杜詩中的寫景佳作,千百年來為無數文人墨客吟詠讚歎。只可惜這首千古名詩,竟未能收入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當時人們對該詩存在著很嚴重的誤解與非議。

明代楊慎《升庵詩話》就批評此詩:」絕句四句皆對,……然不相連屬,即是律中四句也。「胡應麟《詩藪(sǒu)》亦頗有微詞:」本七言律壯語,而以為絕句,則斷錦裂繒類也。「他們認為杜甫此詩語意不連貫,僅以對仗見長,放在律詩頷聯、頸聯或可大放異彩,而作為絕句就猶同割裂拼湊的幾塊漂亮碎布而已。

相傳清代大學士紀曉嵐(一說為明代才子祝枝山)曾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作為考生的文章批語。考生沾沾自喜,以為是稱讚他文章寫得有聲有色,將來必能青雲直上。殊不知是諷刺他」不知所云,離題萬里「。這件趣聞雖曲解了杜詩本意,卻也無傷大雅,不過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當時的文學界對杜甫《絕句》存在著長期誤讀。

杜甫此詩的真正含義是什麼?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如墜五里霧中,通篇好像都是純粹寫景而已,似乎沒什麼實質含義。經筆者多年探索,孜孜以求,終於撥雲見日,窺得詩中玄妙之處。此四句詩看似寫有四景,實則四景各有深意。下面就請讀者朋友隨我一同解開這個塵封已久的千古謎題。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詩人,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出生於鞏縣(今河南鞏義)。他懷有」致君堯舜上「的宏偉抱負,卻仕途坎坷,屢試不第,困頓長安十餘載。安史之亂爆發,為叛軍所俘,脫險后赴靈武見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為宰相房琯(guǎn)求情,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此後棄官,攜家逃難至蜀,卜居於成都浣花溪草堂。

房琯是玄宗在蜀任命的宰相,后奉使靈武冊立肅宗,又成為肅宗的宰相。他的罷相,一方面是由於陳濤斜之敗、門客董廷蘭受賄等自身的一些問題,但另一方面很大的原因在於肅宗排除異己、任用親信的政治考慮,即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杜甫因坐琯黨,在肅宗一朝很難再受重用,直到寶應元年(762)四月玄宗和肅宗相繼去世,代宗李豫即位,杜甫才終於看到了伸展才能的機會。

《舊唐書·代宗本紀》:」(廣德)二年(764)春正月癸亥,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度支轉運使劉晏為太子賓客,黃門侍郎、同平章事李峴(xiàn)為太子詹事,並罷知政事。以前右散騎常侍王縉為黃門侍郎,太常卿杜鴻漸為兵部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唐代相當於宰相。王縉是著名詩人王維之弟,曾任憲部侍郎,上元元年(760)任蜀州刺史期間,杜甫與其有一定的交往,有詩《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而杜鴻漸是杜甫從叔(堂房叔父),后以黃門侍郎,兼充山、劍副元帥,劍南西川節度使鎮蜀,《季夏送鄉弟韶陪黃門從叔朝謁》詩中提到的」黃門從叔「指的就是杜鴻漸。所以我由此推斷,」兩個黃鸝鳴翠柳「其實就是王縉和杜鴻漸兩人同時拜相的意思。

【遷鶯】黃鸝,古稱倉庚,又稱黃鳥、黃鶯。舊時常把登第或陞官比喻為」遷鶯「。《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詩中並無」鶯「字,師曠《禽經》:」鶯鳴嚶嚶。「後世普遍認為」嚶嚶「是黃鶯的鳴叫聲,故以黃鶯出谷(或遷喬)作為遷居、晉陞的雅稱。

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先生在其著作《物候學》一書中曾指出:」唐朝詩人錢起《贈闕下裴舍人》詩:『二月黃鶯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黃鶯是候鳥,要到農曆四月才能到黃河流域中下游。唐代的二月,長安不會有黃鶯。《禮記·月令》:『仲春之月……倉庚鳴』,錢起以誤傳誤地用於詩中。「(按:農曆以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

竺可楨先生從科學角度出發並引經據典,質疑錢起詩存在違背科學常理的錯誤,可謂十分嚴謹。然而科學畢竟不能等同於文學,科學研究講究實事求是,而文學創作卻允許藝術塑造。」二月黃鶯飛上林「其實是錢起恭賀朋友裴某升遷的意思。裴某恰好在這年二月遷為舍人(唐代官職名稱,如太子舍人、中書舍人),當然要說」二月黃鶯飛上林「,因此詩句中描繪二月的長安出現」黃鶯飛上林「的景象並不奇怪,這只是一種比喻,算不上違背科學常理。

以黃鶯比喻升遷或及第的詩作,有唐一代不乏其例。如:駱賓王《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之三:」客有遷鶯處,人無結駟來「;白居易《與諸同年賀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蕭尚書亭》:」不失遷鶯侶,因成賀燕群「;元稹《春晚寄楊十二,兼呈趙八》:」遷鶯戀嘉木,求友多好音「;李商隱《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禮部魏公》:」朝滿遷鶯侶,門多吐鳳才「。

有時落第詩也會提到黃鶯(黃鳥),如錢起參加科舉考試失敗后,曾於客舍牆壁題詩:」不遂青雲望,愁看黃鳥飛「(《下第題長安客舍》)。錢起屢試不第,至少曾三次看到身邊友人登進士第,而自己卻名落孫山:」一望金門詔,三看黃鳥飛「(《客舍贈鄭賁》)。錢起的這種寫法在唐詩作品中比較少見,是以黃鶯的得志,反襯自己的落魄。

【夢鶯】黃鶯常為預示升遷高就的吉祥徵兆。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張說母夢有一玉鶯,自東南飛來,投入懷中,而有孕生說。果為宰相,其至貴之祥也。「張說詩《赴集賢院學士上賜宴應制,得輝字》:」賀燕窺檐下,遷鶯入殿飛。「

玄宗時期中書、門下兩省長官(中書令、侍中)並為宰相,門下省又稱左省,中書省又稱右省,因而分置左右宰相,左相為正,右相為副。《舊唐書·玄宗本紀》:」天寶元年(742)二月,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如高適詩《留上陳左相》、《留上李右相》,便是分別呈贈給當時的左相陳希烈和右相李林甫。唐代雖以左相為尊,而行使實權的卻是右相。右相大權在握,隻手遮天,極易造成把持朝政的局面。」口蜜腹劍「的奸相李林甫死後,繼任者楊國忠更是變本加厲,作威作福,元稹曾批評這段歷史:」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連昌宮詞》)。宰相弄權,朝政腐敗,最終導致了天寶十四載(755)安史之亂的爆發。

自馬嵬兵變誅殺右相楊國忠后,朝廷吸取了教訓,使右相空置,僅保留左相。玄宗幸蜀時期,韋見素任左相,崔渙、崔圓、房琯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肅宗靈武稱帝,任命裴冕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享有中書、門下兩省長官(中書令、侍中)的同等權力及待遇,而本官階品較低,《新唐書·百官志一》:」其品位既崇,不欲輕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至德二載(757)十二月,取消左、右相,恢復侍中、中書令的稱謂,此後中書令、侍中常作為授予元勛、上將的榮譽頭銜,逐漸淪為虛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則成為貨真價實的宰相。

唐朝宰相制度的這項重大變革,終結了長期以來由兩省長官把持相位的局面,削弱了宰相專權造成的危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由兩人或兩人以上參政議事,只獲得了一個近似於宰相的頭銜,而實際的官品較低。他們地位相當,無左相、右相之別,無法凌駕於對方的權利之上,因此能夠相互制衡,各司其職。相權被削弱分化的同時,皇權則得到了強化鞏固。

杜甫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除了是對王縉、杜鴻漸兩人同時拜相的恭賀之辭,更是對代宗李豫勵精圖治,銳意改革,開創清明政治氣象的由衷讚頌。當然還有另一層重要含義不能不說,此句採用了極為高妙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寫法,這也是杜詩最為精華的部分,杜甫向這兩位朝廷新貴含蓄表達了希求援引之意。

《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這四句是說鳥兒的家園遭人砍伐,不得不從幽谷遷居到高大的喬木上。后四句又云:」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不知投奔何處的黃鶯,嚶嚶鳴叫,呼喚其它同伴;率先找到高大喬木的黃鶯,就會站在高枝上嚶嚶回應,招喚同伴前來居住。黃鶯的這種互助友愛的天性,給後世詩人帶來了豐富的創作靈感。

南朝梁·吳均《與柳惲相贈答詩六首》之一:」黃鸝飛上苑,綠芷出汀洲。……飄颺白花舞,瀾漫紫萍流。「意思是說,黃鸝飛入宮苑登上了高枝,綠芷遷出荒灘移栽於沃土,請不要忘記白花、紫萍這些朋友,白花還在無依無靠隨風飛舞,紫萍還在漫無根蒂隨水漂流;南朝梁·何遜《石頭答庾郎丹》:」黃鸝隱葉飛,蛺蝶縈空戲。「意思是說,黃鸝找到棲身的好去處,請不要躲在樹葉后匿藏不見,你可記得蛺蝶這位朋友,它還在憑空無助地飛來飛去!

被譽為大曆十才子之一的錢起,幾乎與杜甫生在同一時代,兩人的人生軌跡雖無交集,但好像都特別鍾愛黃鶯,寫黃鶯的詩作也都特別多。錢起還有一首《春谷幽居》,從詩題來看明顯就是脫胎自《詩經·小雅·伐木》,此詩可能是錢起早年未登仕途所作,借景詠懷,寄託遠大抱負:

黃鳥鳴園柳,新陽改舊陰。春來此幽興,宛是謝公心。

掃徑蘭芽出,添池山影深。虛名隨振鷺,安得久棲林?

詩人把自己比喻為即將從幽谷飛遷而出的黃鳥(黃鶯),我將來必定會隨著振鷺一起聲名遠揚,怎麼能永遠棲息在這片山林中呢?」虛名「是謙辭,指名譽、聲譽。」振鷺「取典自《詩經》中的兩首詩:

【振鷺】《詩經·周頌·振鷺》:」振鷺于飛,於彼西雍。「又《詩經·魯頌·有駜》:」振振鷺,鷺於下。「毛傳:」振振,群飛貌。鷺,白鳥也,以興絜白之士。「鄭玄箋:」絜白之士群集於君之朝。「后因以」振鷺「比喻朝廷中操行純潔的賢人。

據現代科學證實,大雁、鴛鴦、白鷺等候鳥在遷徙飛行時,常排成一字型(或人字型),可使后雁藉助前雁翅膀產生的上升氣流,以便在長途飛行中最大限度地節省體力。不過古人並不清楚這一點,他們認為這代表著鳥類群體中」小不逾大「的秩序。師曠《禽經》:」寀寮雍雍,鴻儀鷺序。「張華註:」鷺,白鷺也。小不逾大,飛有次序,百官縉紳之象。《詩》以振鷺比百寮,雍容喻朝美。「

天空中列隊飛翔的白鷺,與文武百官上朝的隊列十分相似。朝班分左右兩列,官職越高,地位越尊,越排在前面;官職越低,地位越卑,越排在後面。無論上朝還是退朝,都是宰相排在前面先走,其他官員按官職高低,依次跟隨其後。如岑參《寄左省杜拾遺》:」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杜甫任左拾遺,岑參任右補闕,兩人排在不同的隊列,退朝時沿不同的方向出宮,所以杜甫《奉答岑參補闕見贈》答云:」君隨丞相后,我往日華東。「

杜甫還有很多類似的詩句,如:」五聖聯龍袞,千官列雁行「(《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將百官參加祭祀典禮的情景,比喻為大雁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又如:」寒空見鴛鷺,回首憶朝班「(《自瀼西荊扉且移居東屯茅屋四首》之四),杜甫看見天空中列隊飛翔的鴛鴦、白鷺,就會回想起當年任左拾遺上朝時的情景。很顯然,杜甫把百官典禮或百官上朝類比為排成隊形的大雁、鴛鴦、白鷺,是一種十分形象的比喻手法。

【鴛鷺行】鴛鴦、白鷺飛翔行列整齊,比喻官員上朝的行列,有時簡稱」鴛行「。」鴛「又作」鵷「,《莊子·外篇·秋水》:」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雛。……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故朝班又稱鵷班,鴛行又稱鵷行。

與杜甫同時或稍晚的詩人作品中存在大量類似詩句。如錢起《尋司勛李郎中不遇》:」唯有早朝趨鳳閣,朝時憐羽接鴛行。「儲光羲《群鴉詠》:」冢宰收琳琅,侍臣盡鴛鷺。「韋應物《春思》:」閶闔曉開凝碧樹,曾陪鴛鷺聽流鶯。「劉禹錫《送令狐相公自僕射出鎮南梁》:」久領鴛行重,無嫌虎綬輕。「韋莊《寄右省李起居》:」已向鴛行接雁行,便應雙拜紫薇郎。「這些詩人都不太注重詞語的變化,拘泥於」鴛行「、」鴛鷺行「等特定的辭彙,因而我們能比較容易看出詩中運用了比喻手法。

杜甫也有類似的詩作,如《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二十:」為報鴛行舊,鷦鷯在一枝。「《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之五:」未息豺虎鬥,空慚鴛鷺行。「《太歲日》:」愁寂鴛行斷,參差虎穴鄰。「頻繁地使用」鴛行「、」鴛鷺行「這類字眼,會使詩句產生乏味之感,杜甫突破了這種陳舊老套的模式,創造性地寫出」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一千古名句,然而人們卻忽視了這句詩原本是由」鴛鷺行「演化而來的事實。

代宗即位以來,任用王縉、杜鴻漸兩位新宰相,同時也提拔了一批大臣。特別是這些大臣之中很多都是曾被肅宗貶斥的舊臣,其中就包括杜甫和他的一些友人。寶應元年(762)七月,嚴武被召還京,拜兵部侍郎,轉黃門侍郎。廣德元年(763)四月,房琯拜特進、刑部尚書。在路遇疾,八月四日,卒於閬州僧舍。雖然房琯在歸京途中不幸病故,但他的復出亦標誌著,因其罷相而遭牽連的相關人員也獲得了重新起用。

寶應元年(762)賈至自岳州司馬召復故官,次年遷尚書左丞,廣德二年(764)轉禮部侍郎,九月知東都舉。廣德元年(763)岑參自虢州長史歸,為太子中允。廣德二年(764)杜甫獲召補京兆功曹參軍一職。高適在這一年被召還京,任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另外從杜甫所作的《巴西聞收京闕送班司馬入京二首》、《泛江送魏十八倉曹還京,因寄岑中允參、范郎中季明》、《送路六侍御入朝》、《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等幾首詩題,也可看出班司馬、魏十八、岑參、范季明、路六、韋班等杜甫好友在這一時期也先後歸朝回京。

《泛江送客》詩云」二月頻送客「,即指廣德二年(764)二月,杜甫在閬州嘉陵江畔送別友人歸京的次數十分頻繁。每送別一位友人,都會使杜甫復出為官的願望加深一層,而這些友人的陸續還朝,就好像許多白鷺依次排著隊伍飛往長安一樣,因而」一行白鷺上青天「可稱得上是絕高妙的比喻。

大曆二年(767)杜甫旅次夔州期間,在《社日兩篇》中又有」鴛鷺回金闕,誰憐病峽中?「」鴛鷺「比喻歸朝回京的大臣們,這些昔日友人返回京城就把落單的杜甫拋之腦後,所以感嘆」誰憐病峽中?「另外此句」鴛鷺「也可理解為杜甫自比,杜甫還在歸京的途中,也是歸朝回京的」鴛鷺「之一,只不過他回去得太晚了,幾乎掉了隊伍:」愁寂鴛行斷「(《太歲日》)。因此詩中以疾病解釋遲歸的原因,希望得到朝廷的諒解與垂憐,再給他一個入朝為官的機會。

比興友人遷官歸京的寫法,蘇味道也有:」振鷺齊飛日,遷鶯遠聽聞。「(《使嶺南聞崔馬二御史並拜台郎》)此詩可能是最早將」鶯「、」鷺「對偶於一聯的作品,不過更為人熟知的當屬杜甫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現在看來,兩詩的比興手法竟然如出一轍,只是千百年來無人察覺到這一點而已。

當五言詩發展為七言詩,語言結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單字的」鶯「、」鷺「轉變為複合詞」黃鸝「、」白鷺「,也就無法再使用」遷鶯「、」振鷺「這些保留著典源痕迹的固定詞語,必須結合新的語境加以變換,而又不失」遷鶯「、」振鷺「的意思。杜甫《絕句》仍忠實地保留著」遷鶯「、」振鷺「的原始含義,只不過從字面看太像單純的景物描寫了,語言文字經過千年的演變進化,杜甫原詩的真正含義終於被人們遺忘在泛黃的故紙之中。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