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上怎麼說哩?
坐月子 坐月子,或稱作月子,是一些東亞民族的婦女在生產過後休息調養身心的習俗,時間約一個月,故稱坐月子。粵語稱坐月,臺灣語稱做月內,中原官話和客語稱坐月子,日語稱產後之肥立(、)韓語稱為三七(、,即21日)。依各地民情風俗不同,也有四十天、兩個月和一百天的差別。坐月子實際上是對產婦的行為和照顧方式的限制。 在廣東及附近的一些地區,產婦坐月子到了第12天之後(由嬰兒出生當天起計12天),親友才可以探望產婦及嬰兒,該天稱為「十二朝」。廣東人也在該天開始派發薑醋。而有些家庭會根據其家鄉的習慣舉行儀式,如拜...
到維基百科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