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我的讀後行動 開始嘗試唸論文。 開始有意識地將工作中的重要經驗文件化。 在開始之前 這篇書評是以職者工作者的角度出發,著重於如何將書中內容應用在工作上,以及如何透過閱讀文獻的方式來吸收新知,至於論文撰寫及口試注意事項等內容,則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 為什麼台灣贏不了? 一定有許多人和我一樣困惑,台灣雖然是個小地方,人口不算多,社會狀況不是那麼好,沒有得天獨厚的超級優勢,沒有能擠進世界排名的外匯存底,但我們也不真的那麼差,我們還是有一些老本可以先撐著,還是有一些資源作為籌碼。在許多智力測驗的結果中,台灣還算是排得上位,我們當中還是出了不少認真的人、聰明的人、成功的人。可是為什麼台灣在國際上就是贏不了,甚至情況越來越不樂觀? 有人說,台灣就是被政治搞壞的,是的,我們的處境當然和政治脫離不了關係,但全部推給政府,推給政治亂象顯然又太不負責任,政府不需要也不可能對每個人的吃喝拉撒睡負起全責。我們好像花了很多心思找出路,找出了很多問題,大家也都努力加了很多班,但加班後的疲憊卻只讓困惑更加困惑。 我們沒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這樣的時代裡,一個人如果完全只靠自己腦袋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絕對是輸家;只有那些能「站在巨人肩膀上」並充分利用行動運算的人,才能擠進職場勝利組。 – 彭明輝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大家都能夠理解,就是延續前人的努力成果,將其改善並避免重蹈前人之覆轍。這句話大家都會說,都能解釋得清楚明白,問題是,我們做不到。 以跨國統計為例,台灣的人均時為全年二一三五小時,全球第三高;而全球最低的德國僅一三七一小時,僅占台灣的64%。同時,台灣的人均所得為2.2萬美元,德國卻高德4.1萬,為台灣的1.86倍。也就是說,德國人的生產效率大學是台灣的三倍。 這中間的差距在哪裡,從德國人的智商是台灣人的三倍嗎?這個理由沒有人會相信。作者說,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德國人擅長把前人的經驗與智慧,融入制度與各種公共知識體系裡,然後讓人可以依靠前人的智慧輕易解決各種問題。在先進國家中,有許多公共領域的免費或廉價出版品,如專利、技術手冊、專業雜誌或專書。此外,各個企業體內還有它自己的知識管理體系和技術文獻,用以彙整企業數十年或上百年的經驗與智慧。這就是差異所在。 回顧台灣現況,若僅就企業面作討論,第一,「將前人智慧融入制度之中」,失敗。 如果你曾在本土中小型企業中待過,你一定對此有深刻感觸。台灣本土企業多半是人治,而非法治,家族企業更是如此。公司裡面多少存在一些奇怪的潛規則,可能源於鬥爭,可能源於家族企業排外的權力保護,總之出發點都不是專業考量。沒有明確的制度,導致許多事情必須個案處理,一一向上呈報,一一向下裁示,效率之低,耗費資源之巨。 再者,「知識管理體系和技術文獻」,失敗。 許多傳統產業,公司規模超過200人,年營業額破億,超過政府定義之「中小企業」標準,在業界有一定地位與名聲。然而旁人眼中的大廠,卻沒有累積起公司內部知識管理體系,熟悉公司營運狀況、作業流程、過去產品佈局及未來策略的人,只有老闆與少數老臣。這會產生一個嚴重但不緊急的問題:除了老闆之外,與歷史包袱相關的問題沒有人能處理,因為沒有記錄,而老闆日理萬機,對於陳年往事也說不清楚。 由於這些事情通常事關重大,本來就應該由老闆裁決,但缺少記錄的下場就是只能全憑老闆模糊的記憶作判斷,正確率與效率都值得憂慮。 另外,公司的經驗值完全綁在「人」身上,只要有中流柢柱型的員工離職,許多事情就會失了序亂了套,無法複製過往的成功經驗,也無法避免過去的錯誤重演。 是公司強還是在職員工強?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討論:公司A的研發很強、公司B的設計很強、公司C的行銷很強。這些所謂的「很強」,可能會有兩種情形: 公司的制度完善,know-how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這是公司真正的資產。即使重要員工離職,新進員工還是能透過前人留下的文件快速上手。 公司制度不完善,只是剛好目前正值顛鋒,舊員工離職後,新的優秀人才能快速補上,因此知識斷層的問題並不明顯。 在《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中,也提到一個相同的概念:如果你想升管理職,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即是能夠清楚用文字作表達,將重要經驗文字化,讓別人能夠複製。 文獻回顧能力 講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我們是不是離題了?並沒有。為什麼企業無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除了製度設計的缺陷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多數人缺乏文獻回顧的能力。 這也就代表,即使前人留下豐富的資料,但許多人並沒有吸收這些資料的能力及習慣。為什麼會缺乏這些能力?因為沒有人這樣教過我們。 我大學唸工業設計,台灣設計教育的模式,老師們上課時不太用教科書,不論是國內著作或原文書,當然也就不太需要唸文獻。因此,如果沒有唸研究所,即使再積極的學生也很少會把唸論文當成選項,因為想都沒想過;研究生則理所當然會被要求唸論文,但多數人還是處於被動狀況。 或許,大學裡的科系那麼多,設計系本來就是理論基礎較薄弱的學門,可是我不想以此作為籍口。而這裡又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台灣的研究所值不值得唸? 我在大學畢業前決定不唸研究所,因為當時的我找不到一個強烈想唸研究所的動機。在這之前,當然也聽過很多同系或不同系的學長姐經驗分享,「去當廉價勞工」、「老師沒教什麼」,這是許多人的一致評價。 確實,我身邊也有許多朋友,他們抱持的心態是「我還沒決定要做什麼,那就先唸研究所好了」,然後莫名自信地進入續杯模式。 讀完這本書後,我必須說,如果研究所裡的老師都有彭明輝老師這樣的水準,我願意進去修煉兩三年。 要變強,你要能啃論文 如果你是個積極的讀者,你一定遇過這樣的瓶頸:我看了很多書,也花了不少心思訓練如何挑選好書,我知道我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成長速度變得相當緩慢,甚至有點停滯。一般的出版品好像有點滿足不了我,買到爛書的比例逐漸增加。 這時,你可以換個角度,可能不是爛書變多,而是你變強了。這是個很好的警訊,提醒自己某個地方出了問題。 我們熟悉的知識管道大致分為幾大類,我以含金量排序:論文 > 書籍 > 課程及工作坊 > 雜誌 > 網路文章。 論文的發表須經過學術界審核,有一定的公信力,加上有引用次數作為依據,確保論文的知識含量。 書籍內容均經過出版社的審核,具有一定的水準。如果你懂得選書的技巧,持續閱讀書籍絕對是不二法門。然而,出版社也會顧及市場規模,太過專業的書不好賣,這就是瓶頸。 課程及工作坊對於入門新的領域而言,是相當快而有效率的方式,但須考量全體學員素質,且開課時間及頻率無法操控。 最後的最後 從看完第一章開始,我的腦子裡反覆出現一句話,我想,這句話相當適合作為最後的總結。 抱歉,以前的我太弱了。 博客來 連結

本文由aronhackcom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