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典藏紀念版〕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作者: 麥爾坎.葛拉威爾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原文作者: Malcolm Gladwell 譯者: 廖月娟 出版社:時報出版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5/03/23 語言:繁體中文 《異數》從圖書館借來的書,斑駁的書頁,有種被上萬讀者撫摸的痕跡。 我喜歡前言 羅賽多之謎 最後一句話從偏離常態的現象來洞識成功的秘密。 這本書蒐集了不少資料,重新整合,打破凡人以為的固有定見。 由麥爾坎.葛拉威爾著作,出版問世至今,已經過了五年, 仔細看一下他的作品集 還有《決斷2秒間》(Blink) {一本討論看兩秒就知道這一對夫妻20年內會不會離婚的書。} 看完異數,得到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許多觀點, 書中告訴你,努力很重要,但投胎到對的環境跟機緣一樣也很重要。   第一章 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 成功不是一個人埋頭苦幹就能搞定,家世背景跟貴人相助也同樣大有關係。 生到對的時間點也很有關係。 {研究指出,你可能正是台灣戰後史上最失落的一代。 美國的千禧世代,也就是出生在1981至1996年的人,被認為是「最衰的一代」,他們多半教育程度高、族裔多元,但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這是美國史上運氣最差的一代,他們歷經2至3次經濟崩盤,一輩子可能都得不到財富自由。2020年6月10日 https://kknews.cc/zh-tw/news/5jblry8.html} {看完這本書,很想問一下女兒,班上前五名都是幾月出生的孩子} 成功其實是優勢的累積,社會學家莫頓,稱之為馬太效應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成功者會得到資源而變得更成功,成績好的孩子越能得到老師的關注,體型大的孩子越能得到教練的指導 因此社會學家認為,所謂的成功其實是優勢的累積。   即便如此,成功者還要先具備第一個前提一萬個小時的努力 在第二章舉例的有約翰藍儂、創辦昇陽電腦的喬伊,世界首富比爾蓋茲,以及音樂神童莫札特 神經學家列為亭:「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或訓練,識成為專家最起碼的要求,不管是作曲家,籃球選手,科幻小說家,甚至是罪犯,都再印證這個數字一萬個小時」P056 10年代表一萬個小時的苦練,一萬個小時就是敲開成功大門的神奇數字。 在書中P61頁,揭露了比爾喬伊的機會,大一那年的電腦中心的程式漏洞, 讓他擁有徹夜未眠使用電腦的機會,算一算時間,也是一萬個小時。 披頭四的1200場演出算一算也是1萬個小時 而比爾蓋茲連續寫了七年的電腦程式, 作者將這些各行各業的翹楚進行分析,成功可以說是一萬小時的磨練加上一連串的幸運機會的組合。 生要逢時 出生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是成功的關鍵,聽起來似乎有點酸溜溜的感覺。 但作者將目前電腦史上幾個重要人物的出生時刻拿出來對比, 這些電腦商業鉅子幾乎都是出生在1955年前後左右, 作者在這些資料的歸因中,得到了一個結論: 成功不完全是自己打造出來的,也是生長的時代造就的。 第三章與第四章 天才的迷思中 我在這一章特別同情一個天才,號稱全美最聰明的男人藍根,雖然是天才 但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媽媽生了四個孩子,但爸爸都不同人,繼父會虐待孩子 年輕時期一連串不幸的遭遇,讓他的天分完全被掩埋家庭的陰影裡 結果人生一連串的失誤,缺乏大學文憑,最後只能在酒吧當保鑣 {不過在酒吧當個天才保鑣好像也沒甚麼不好?!} 在作者眼裡,因為一連串的不幸,讓藍根只能埋沒智力 而同樣遇到類似處境的歐本海默 {一個想毒死老師的天才,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展負責原子彈研製工作的物理學家} 最後命運卻是雲壤之別。 作者認為兩者個差異在於「實用技能」 {知道在甚麼時候,用甚麼方式以及說甚麼,已達到最大效果的能力} 這個一種程序性的能力,作者認為實用技能是從家庭環境學習而來的。 而生長在高風險家庭的藍根缺乏這方面的資源,我想到台語:「欠栽培」 家庭因素對實用技能的影響甚大, 馬里蘭大學的社會學家拉洛,將孩子分屬12個家庭, 研究完之後發現只有兩種教養哲學 有錢人的教養哲學,以及窮人家的教養哲學。 當然,這一段揭露的資訊不知道能不能涵蓋全球化的世界 按照書中的描述 有錢人家不會讓孩子沒事做,會將孩子的時間排滿滿的,常常研究老師與教練跟孩子的對話內容 而窮人家的孩子多出很多時間, 而中產階級的父母會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有挑戰權威的空間, 貧窮的父母害怕權威,只會被動的配合學校的要求。 看完這一段的感想就是階級是會複製的,一代傳一代,唉。 因為貧窮階級的孩子對於權威的恐懼,不懂得往上爭取,我想起了近年發生的權勢脅迫的一些事件 是不是都專挑階級相對弱勢的人下手? 書中繼續往下探討,階級帶來的文化優勢, 最後這一章作者用出生貧窮的天才藍根庸碌一生為這一篇做結尾。 作者形容天才藍根,已經50多歲的他,擁有運動員體格的肌肉猛男, 過的幸福美滿,只要照顧好農場的牲畜就不愁吃穿,擁有群書跟心愛的老婆晨昏相伴 {這樣的人生不好嘛??} 雖然我覺得這樣的人生很不錯, 但作者認為藍根對宇宙的研究已經幾十年了,卻只能閉掃自珍。 孤芳自賞,無法讓物理學家;哲學家評估一下,其實蠻失敗的。{作者沒這樣說,但我感覺就是這個意思} 我看到這一段時,有種感覺,如果藍根願意當YOUTUBER,當個美國版的老高與小茉還是大有可為的, 這個年代的出名的機會其實比過去的多 2015年的藍根或許只是一個農場主人 但這五年的時間,如果他投入自媒體世界,他可以是農場主人,也可以是宇宙專家。 但很可惜,現年已經60歲的藍根不知道還在不在世上,如果在世,他是否願意讓他的宇宙研究 有機會見世。 這本異數出版之後,難道沒辦法好事者想認識天才藍根嘛? 藍根的故事,告訴我們投胎到對的人家很重要,不然即便是天才,也只會被寫書的人 下評論說過著庸庸碌碌的一生。 第五章之後,完全不同的成功路線,這一章分享的案例是一群被排擠的人,在對的時代,做對的奮鬥 然後發大財的故事,先是猶太律師,後是成衣廠老闆,這邊的故事典型倒是我們習以為常的 只要奮鬥就能成功的故事版本。   我對第五章的故事感受不深,但有個章節倒是讓人非常意外地在意 那就是1930年代的人口低谷時期, P160頁描述到遭受到經濟大蕭條衝擊的家庭,因為養不起孩子,就不再生育, 因此30年代的生育率驟降,和前後其實差距甚大。 1930年代的人口低谷期,是不是跟2020年的少子化相像呢? 如果相像,那麼代表少子化未必是壞事。 按照書中的描述經濟學家高登認為在人口低谷期出生有這些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新生兒少,所以醫護人員可以對寶寶無微不至的照顧。 等到就學年齡,學校已經等著寶寶入學 到了大學時,有很多設備可以使用。 進入就業市場後,工作機會比比皆是。 我以前一直以為少子化是一件蠻負面的社會現象。 但原來歷史的洪流中,有些特殊時期,也會經歷過人口低谷期。 書中形容1930年的美國大學生很幸運,書中的傅萊德蔓「經濟弱勢者」雖然經濟資源貧乏 但因為生對時代的他,有很多機會可以享用免費的教育,甚至好幾所大學可以挑選, 作者認為機會往往是時代帶來的,{所以2020年的機會在哪裡?} 1930年的律師生對了時代,1955年的程式設計師也生對了時代。 第六章讓我聯想到我的故鄉,環境造就人民血債血還的性格。 第七章討論韓國下對上的尊卑文化對空難造成的影響 第八章討論稻米文化跟數學能力 看完這個章節真心覺得投胎到華人文化相對是個勞碌命特質的群體 非洲孔族一星期工作12-19小時其實時間拿到跳舞玩樂跟拜訪親友 18世紀歐洲農民每年工作時數是1200,冬天幾乎都在休息,可是如果是亞洲農民, 一年工時約3000多個小時。 我在這個章節有種奇妙的感嘆,我竟然投胎到工時如此高的族群。 在這個章節作者認為亞州學童數學特別好跟種稻文化大有關係 從貧窮、困苦中找到意意 賓州大學教育學家博伊發現主辦單位不用考學生任何一個數學題, 只要看他們是否努力解題,就可以評定數學的好壞 第九章的知識力學校,談論到暑假時間學習的重要性,作者在這一章討論亞洲學童的數學能力特別突出 就是因為暑假沒那麼長, 東方文化成功之道 一年365天每天早起努力 美國每年上學的日子平均是180天,南韓220天,日本243天 第九章 成功就像是上帝恩賜的禮物, 要有能力和頭腦還要有把握機會的智慧。 異數對我而言,讓我知道成功是天時地利的組合,但在這個前提之前,還是要先做好 一萬個小時的準備,這一萬個小時,依舊是成功的入門磚。 是說,比起成功,我總想知道藍根的宇宙見解究竟有沒有問世的機會。   內容簡介 —————傳奇暢銷作家  葛拉威爾—————破解天賦與機運的迷思,揭露成功者的真正樣貌!   ▍出版六年至今,穩居AMAZON社科心理類書TOP 1、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近200週!  ▍上市即迅速攻占《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AMAZON、Barnes & Noble等全美重要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  ▍《時代》雜誌、《經濟學人》、美國《商業週刊》、《Booklist》、《Newsweek》、《浮華世界》、《GQ》、《新科學人》、《自然》、《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舊金山紀事報》、《今日美國》、《週日泰晤士報》、《亞特蘭大新聞憲政報》、CNN、CBS、Street TV⋯⋯等媒體熱烈報導、好評不斷。  天賦與努力不能保證成功  文化必然影響命運,優勢往往來自機運!  → 台灣的父母常有孩子應該早一年入學的迷思,但提早入學其實有礙學業成就——為什麼?  → 能不能成為運動明星,要看出生月分?——為什麼?  → 亞洲人的祖先都種稻,所以天生具有數學優勢——為什麼?  → 紐約頂尖律師崛起的優勢之一,在於父母都是成衣工廠的工人——為什麼?  一聽到成功的經驗,人們總想知道成功者有何人格特質、有多聰明、具備什麼樣的特殊能力,或者有什麼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多數人總認為,成功與個人特質息息相關。但是,擅長以全新觀點詮釋大量事例與數據的葛拉威爾,在本書第1章即直指:「成功和你想的不一樣。人們對成功的觀念,有些根本就是錯的!」  成功的原因,不只攸關成功者如何早慧或者奮發,隱藏在他們背後的某些優勢、機會與文化遺產,往往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在本書中,葛拉威爾以加拿大曲棍球明星隊伍、披頭四、比爾蓋茲、頂尖猶太籍律師等成功事證為例,剖析成功的源由,深刻分析天賦、努力、機運、文化是如何相互交織,帶來了成功,或者,也註定了失敗。 前言──羅塞多之謎PART 1 機會第1章──好上加好的馬太效應第2章──一萬個小時的努力第3章──天才的迷思.Ι第4章──天才的迷思.Π第5章──猶太律師的啟示PART 2 遺澤第6章──以血還血第7章──空中危機第8章──稻米文化與數學能力第9章──知識力學校後記─從牙買加到加拿大    

本文由blogxuitenetvivisaylovewretch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