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Under sandet(丹麥.德國) / 拆彈少年(台) / 十個拆彈的少年(港) / Land of Mine(英文) / 地雷区(網) 二戰期間德國佔領丹麥,怕盟軍從海岸登陸,在海邊埋了很多地雷,後德軍投降戰爭結果,此時盟軍並未釋放所有德軍戰俘,其中一部分被派去海岸挖他們德軍埋下的那些地雷。 由於德國後期戰況吃緊,原本徵兵最低年齡限制是18歲,兵源不足的狀況下連16~17歲的少年都得上戰場(像是別稱「嬰兒師」的「希特勒少年師」),這些被派去拆彈的戰俘很多都是少年。 這些拆彈少年戰俘的處境很尷尬,剛結束被德軍統治五年的丹麥軍人或百姓普遍憎恨著德軍,他們得承受著不屬於他們年紀所該承受的壓力,包括拆地雷這份極為危險的工作,以及承受被佔領國對德軍犯行的所有憤怒。 電影在攝影上有其獨特風格,畫面極具美感,配樂頗能引領觀眾情緒,演員演技優異,劇情引人入勝,對人類心理複雜的情感模式描寫細膩,推薦。 還有一個蠻特別的地方在於,大多數電影在描寫二戰中德軍都是以「加害者」的立場,這是少數以「戰爭受害者」的立場來描寫。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7/01/13 .片長:101分鐘 .級別:輔導15級(15+) .電影資訊:@IMDb(7.8/1萬+)、@豆瓣(8.5/3萬+)、@爛番茄(89%/97) .主要獎項:奧斯卡入圍(1) @2017年奧斯卡 .官方網站:@臉書(8千+) .片尾彩蛋:無,演職表約5分20秒 .血腥提醒:有段斷臂畫面,怕血腥畫面的忍過這小段就好,其餘部分的殘忍是屬於示意而非畫面直接呈現。 .電影預告:官方 YouTube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徒手拆除地雷、反坦克地雷(T.Mi.42);傘兵部隊、游泳、沙灘足球、賽跑、狗、甲蟲、老鼠、十字架 電影背景:丹麥、斯卡凌半島、| 1945年5月~8月   當仇恨擴展到一個種族/族群 丹麥對德軍的憎恨 1, 卡爾是憎恨德軍,但同時保有同情心的矛盾心理代表角色。 (a) 德軍在撤退返國時,卡爾開車經過,突然停下來揍了一個軍人。 這邊乍看很容易搞錯,沒意識到那隊伍是德軍,開著車的卡爾是丹麥軍,因而誤以為卡爾幹嘛打自己人,不過這點在後面的劇情是能理解到的。 那名軍人拿的是紅、白相間的旗子,這是丹麥的國旗,台詞中有說到:「這旗子根本就不屬於你」(台版DVD是這樣翻譯),我在豆瓣網站有看到中國網友的截圖,是把這句翻譯成「這不是你的國旗!」。 這名軍人大概是在佔領丹麥期間,拿了面丹麥國旗做紀念或是取笑之類的,之後也沒多想的就把旗子順便帶回去(應該是想當布料用,譬如遮風或避雨),這邊能帶出丹麥人對於德軍有多麼憎恨,不讓德軍帶走丹麥的一草一木。 (b) 卡爾對待拆彈少年們的態度,也能看出他是不得已接收這些德國少年來進行拆彈工作,對話中就有說過「我根本不在乎你們會不會餓死、會不會被炸掉四肢或炸得稀巴爛」。 2, 艾比是「從頭到尾」憎恨德軍的代表角色 (a) 從一開始教他們拆彈時就故意找麻煩,一直打士兵手(如果是真心要教學,應該會巡視所有學員,而非站在某位學員身邊就一直用棍子打他手)。在學員進碉堡練習實彈拆解時,一直催促他們。 (b) 不讓卡爾把食物分給拆彈少年 (c) 帶隊去把拆彈少年從屋內抓出來,要他們跪下,凌虐羞辱,要他們張嘴喝尿、尿在他們身上、毆打他們。 (d) 卡爾放走僅存的四名拆彈少年回家時,又被卡爾抓去更危險的斯卡凌半島拆彈現場,不守信用,就是要他們全部送死。 3, 百姓代表 Karin (a) 不讓自己女兒跟少年說話。 (b) 在得知拆彈少年吃了糧倉動物飼料時,很開心的說「那上面充滿老鼠糞便」、「讓我逮到了一群德國人」,這邊看來她有可能是知道少年沒東西吃,故意設陷阱。   仇恨擴展到一個種族 以觀眾的立場,或許還能比較理性的思考到,這些少年士兵一來不是依照自己的意願而去侵略他國,而是國家政策與部落指令,二來,他們或許不是傷害丹麥人的那群軍人,卻得承受這些人犯行的後果。 但以受害者來說,仇恨「目標」是很容易擴及到一個種族、族群的。 舉個生活一點的例子,去年我被一家香港廠商惡意積欠稿費不處理,台灣分公司的店長至少答應我過7、8次稿費下個禮拜就會匯款進來,可是每次都卡在請示香港主管那邊沒下文,就連我親自跑到店內還是不回覆,我就在店內坐了一下午等到香港主管肯處理為止,結果總算等到她回覆,說會請會計匯款過來,最後還是晃點我,甚至後來我連存證信函都寄了還是不處理(寫部落格十幾年第一次遇到不付稿費的)。 同時期,我遇到一個來信求助臉書問題的人,但連一句「你好」或稱謂都沒有就直接把問題丟過來,而且用詞極具指責性,我要對方發問時有禮貌一點,對方就開始用很多不雅的詞回信,其中一句「收聲」讓我認為對方也是香港人。(以上兩個案例皆能提供完整對話過程讓人檢驗) 老實說這兩個人都是個人行為,但我卻會產生那種「怎麼香港人處理事情都這麼強勢不講理,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事情」的想法。這時才發現我已經把「對個人行為的反感」,擴展到「對整個族群的觀感」,這是生活中的小衝突我就能有這麼大的情緒,更何況是入侵一個國家這種事。 就我的觀察,這種會把「仇恨(或反感)擴展到一個種族」的行為,有個前提是「情緒(或經驗)的累積」,也就是說這種「被欺負的感覺」是不只一次的,而是多次經驗,然而人們會有「歸納經驗,找出規則」的生存本能,當人們意識到自己與加害者存在著「差異」時,就會認定這個差異是危險的。 德軍對丹麥的傷害不是一次性的、暫時性的,而是多次的、長期的,這些行為的共通點都是「德軍的行為」,就很容易被歸納成「仇恨對象」:德軍。 而這部電影就是在把人們的這種情緒給反應出來,當丹麥人把對「那些欺負他們的德軍」的仇恨延伸到所有的「德國人」時,讓觀眾去反思:是所有德國人都罪該萬死嗎?這些少年應該替前人(國人)承擔所有的仇恨嗎?反過來想,「憎恨的延伸」是我們該保有的情緒反應嗎?如果不是,那這種情緒就是一個「盲點」,我們必須要去克服這種情緒盲點。   電影問答 卡爾為什麼說:德國人沒有優先配給權 這句話應該是「ㄉ一ㄤ」(揶揄),德國人之前有優先配給權,現在可沒了。   小女孩的安排有何用意嗎? 1, 仇恨不是天生的,小女孩對少年就很友善。 2, Karin 仇恨少年,甚至會害死他們(如果士官長沒幫他們催吐,我猜是用汽油摻雜水喝下去,反胃後把飼料吐出來),但當自己女兒有危險時,還去找他們幫忙。   賽巴斯汀設計工具那段在表達什麼? 1, 角色人格特質的展現:他說,我知道你不喜歡我們,也不在意我們,但這工具能提早挖完地雷。 這段可以應用到工作上,要如何要如何說服對你帶有成見的主管?跟不喜歡你的人合作完成任務? 工作時一定會遇到討厭你的上司或同事,這時有些人會放棄努力,認為自己再怎麼做對方都不會喜歡,選擇不斷抱怨此事。但這邊展現的是另一種態度,擺明跟對方說你討厭我沒關係,但我們合作提早把事情完成,你也能提早擺脫我們。(雖然後來卡爾沒接納,但也沒制止他這樣做) 2, 當兵時很多長官都不能接受各種應變,服從的代價就是思考模式往往也比較直。   卡爾為什麼會對小狗被炸一事這麼憤怒? 其一,是可以看到卡爾是比較「獨行」生活的,不像艾比會跟同事下屬混在一起,小狗是唯一陪伴在他身邊的,說是精神寄託與夥伴也不為過。 其二,拆彈這件事對他來說是個「任務」,地雷沒拆乾淨對軍人來說就是沒能完成任務,這對於軍中觀念來說是件嚴重的大事,軍人是寧肯死亡也要完成任務的職業。 當他保證這片沙灘的地雷已經拆乾淨時,若有民眾走在上頭又被炸死,那百姓的生活是沒有保障的。   眾人牽手整排走沙灘時,漢默為什麼要一直笑? 《電椅大風吹》(The Game of Death, 2010)有個實驗,要參賽者去電對方,大多數人第一次聽到對方被電哀嚎時,一開始的反應都是「笑」,但就科學研究,這個笑並不是取笑,而是因為笑可以讓人紓解壓力,是一種身體自然產生的反應機制。 我會認為漢默是因為對死亡的恐懼過大,他沒辦法承受那樣的壓力,身體自然反應出笑來紓解壓力,卡爾以為漢默是在取笑他,就打了漢默巴掌,漢默還是繼續笑(壓力沒被釋放,反而是累積),最後是靠疼痛與對繼續被打的恐懼感,強迫自己不要笑。 雖然漢默在劇中算是個小反派,不合群、比較自私,但他反而是最不能適應戰爭殘酷生活,令人同情的角色之一。   運彈卡車為什麼會爆炸? 雖然這些地雷的引信(引爆裝置)已經被拆掉了,但炸藥完完全全都還是在地雷裡頭,若不小心觸發還是會爆炸。 其實看到他們把地雷搬到車上時,我腦袋就浮出一個想法「開這台貨車的人一定很危險,若路面顛簸一個不小心就整台爆炸了」,念頭才浮現沒幾秒鐘就發生大爆炸了。(我還是被這狀況嚇到了) 網路上有種說法,認為是漢默因為被眾人綁起來後,故意在拆彈時不把引信拔除,害眾人被炸,理由是有幕畫面在描述他拆彈時還回頭望了兩次。 我比較不偏向這種解讀,當漢默被綁的隔天,就是銜接小女孩走進沙灘遊戲的劇情,這邊能看到漢默是立刻趴下去拆彈的兩人之一,不像是會為此記仇甚至不惜殺害同伴的人,而且認為他會用這招來報復是「觀眾的全能上帝視角」,因為若卡爾派他去把地雷放到車上,他不就炸死自己了。 其次是漢默回頭張望的這個劇情的同時,是卡爾把隊伍分成兩隊,一隊伍繼續在沙灘上拆彈,一隊伍去搬運拆完引信的地雷,兩者是同時進行的,而非剪輯技巧把兩段不同時間的劇情剪在一起(後來可以看到卡爾與四民少年同時趕到爆炸現場),所以他沒時間做這件事。   少年是不是還沒拆完地雷呀? 我個人的解讀是少年是還沒拆完指定地區的地雷,但卡爾考量到這些少年已經承受太多次打擊,精神上早已承受不了,要他們繼續拆彈實在是太殘忍了,所以才送他們回家,只是沒想到會被卡爾攔截又改去更危險的地方拆彈。 最後他大概是冒著違犯上級指令的風險,託人把四名少年叫出來,他私下把少年載到邊境去。丹麥位於德國北方,所以卡爾大概是把四人載到丹麥南邊國境,往南走就會回到德國境內,他們是戰俘,所以從戰場(拆彈現場)逃離,回德國後並不會有什麼違犯軍法的問題。   劇中的地雷是什麼? 最主要的是反坦克地雷 T.Mi.42,就是艾比在課堂上教的、他們拿到碉堡內練習、實際在沙灘上拆最多的都是這種,這個主要是拿來炸坦克的,根據維基百科,這個觸發重量是100~180公斤,也就是人走過去還不會爆炸。 但是戰場上還有許多種地雷,劇中有出現的像是裝在木箱內的、綁在木棍上用鐵絲觸發的,少年跟小狗會被炸應該是踩到反步兵地雷。   對沒當過兵朋友的分享 1, 軍中大概分成官、士、兵三種階級,軍官 > 士官 > 士兵。 一般士兵有機會受訓後成為士官(下士),通常是班長的角色,漢默大概就是。士官最高階就是升到士官長,無法升上軍官,卡爾就是。而軍官是唸完軍校後就能當的,艾比就是。 軍中的士官長年紀通常很大(才有機會當到士官長),可能都已經從軍20年起跳這樣,在階級上要聽命於軍官,但這些軍官大多都還沒有多久的從軍經歷,在實務上士官長大多會比較強勢。 所以在電影中可以看到漢默說他有必要去為大家找食物、艾比年輕,軍階卻比卡爾高,卡爾不能違背艾比的命令,但互動上還蠻強勢的原因在此。 2, 在軍中「服從」是非常重要的(不然怎麼叫這群年輕人犧牲性命),這從平時就要建立起。 所以在電影中可以看到卡爾對賽巴斯汀說:我們不能像朋友那樣講話,懂嗎?、只有我發問時你才能回答、回答要加上士官長。   電影表現手法 拆彈過程緊張感十足 看港片時常能看到拆解炸彈橋段,但其實我在看這些片段時都不會緊張,對於那些爆破場面也是,完全不會有覺得緊張、刺激的感受。 但是在看這部,片頭少年輪流到碉堡內拆地雷的片段時,就看得我心驚膽跳的。幾次爆炸的時間點也都有嚇到我,都是故意安排在你覺得會爆炸的時間點不爆,沒意料到的時間點就爆。   人性描寫很真實 我們大多沒有直接經歷過被統治的殖民生活,很難以同理心體會丹麥人對於德軍的仇恨為何會如此強烈。 但我們可以從電影中看到即使人們在仇恨中,依然有著情感的展現,透過生活相處,卡爾親眼看到這些年輕人艱苦的生活: 得拔野草當枕頭、烈日趴在沙灘上工作整天、終日生活在死亡的恐懼中、目睹同伴被炸死,甚至屍骨無存,想到自己可能也有此下場、沒東西吃偷吃農舍飼料導致生病嘔吐,還為此葬送性命、被週遭所有的丹麥人討厭、漲潮時得在泡海水中工作、被欺凌喝尿等。 他一開始多少是帶有點「我得靠這些人來幫我工作,我也不能真的讓他們全部死掉」的想法,後來慢慢也培養出情感, 幫他們找食物(但還是丟在地上,而不是直接給他們)、不再用木條鎖住門、讓他們有放假日,還一起在沙灘上踢足球,能感受到他已經不再那麼憎恨這群少年,小狗被炸事件我會認為那是基於「軍人職位」的反應,而非仇恨反應。 另外幾段也很有感觸: 1, 卡爾進到屋內時,能看到恩斯特對生活週遭發生的事物已經沒有正常反應了,眾人都跑去救人,他卻在那呆滯的逗弄老鼠。當他走到海灘時,也是毫不猶豫就跨進地雷區抱起小女孩(這邊已經能看到他不在意死亡這件事了),最後選擇了結自己生命。 2, 在艱困生活中,得靠夢想(精神寄託)生活下來,可以看到電影花了很多篇幅描述少年訴說自己返國後要做什麼事。 3, 卡爾隱瞞威廉的死訊,他說:被蒙在鼓裡,才有辦法繼續工作。 少年大概會有種「就算被炸傷雙手,至少也能後送回家」,而不是認為誤觸地雷就是等死的完全絕望感。   其他 1, 背景清楚,故事時代、地點、角色間的衝突都很清楚。 2, 演員演技優異,每個角色都被恰當的詮釋出來。 3, 配樂頗能引領觀眾情緒,配音的細節也有注意到。(像是集合時的金屬敲撞聲) 4, 攝影上有其獨特風格,畫面極具美感。   練習拆彈這段看的我心驚膽跳的。   畫面好美   累(病)到得睡在地雷區上。     爆炸這段很震撼   演員介紹 羅倫穆勒/Roland Møller 飾演 卡爾·拉斯穆森 士官長/Sgt. Carl Rasmussen   路易霍夫曼/Louis Hofmann 飾演 賽巴斯汀·舒曼/Sebastian Schumann,左眼眉毛上有傷口、頭髮推很高,是團體中的領導人物,負責跟卡爾要食物、說要把漢默綁起來的人,戴十字架,跟卡爾比較有互動的就是他。   Joel Basman 飾演 漢默·摩巴哈/Helmut Morbach,是少年中官階比較高的(下士),有打過仗,但個性比較懦弱、自私,卡爾集合時眼眶泛淚,眾人牽手整排走沙灘時因為一直笑而被卡爾打了好幾巴掌,想當逃兵。   米凱波易弗斯蓋德/Mikkel Boe Følsgaard 飾演 艾比·揚森 上尉/Lt. Ebbe Jensen,整部電影最仇恨德軍的角色。   Laura Bro 飾演 Karin(圖左女性),海邊農家女主人。   Zoe Zandvliet 飾演 伊莉莎白/Elisabeth,是 Karin 的女兒。   Oskar Bökelmann 飾演 路易·漢伏肯/Ludwig Haffke,八字眉,被艾比等人虐待。   Emil Belton 飾演 恩斯特·雷斯納/Ernst Lessner,兩人是雙胞胎,恩斯特是弟弟。在哥哥死後也失去生存意志,故意走向雷區去被炸死。 Oskar Belton 飾演 韋納·雷斯納/Werner Lessner,哥哥先被炸死。   Leon Seidel 飾演 威廉·里柏恩/Wilhelm Hahn,實際拆彈後,因為嘔吐觸發炸彈而被炸爛雙手,沒能撐到回家就死在軍醫院。   Maximilian Beck 飾演 奧古斯特·克魯格/August Kluger   August Carter 飾演 魯道夫·澤爾克/Rudolf Selke   Tim Bülow 飾演 何曼·馬克萊因/Hermann Marklein   Alexander Rasch 飾演 弗里德希·施努爾/Friedrich Schnurr   Julius Kochinke 飾演 約翰·沃夫/Johann Wolff   Aaron Koszuta 飾演 約瑟夫·貝卡/Gustav Becker(圖左) Levin Henning 飾演 艾伯特·鮑爾/Albert Bewer(圖右),這兩位是來替補的。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電影週邊 電影海報   觀賞平台 觀賞平台:租DVD+小豪電腦   心得速記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Under sandet [附註1] 其他名稱:拆彈少年(台灣)、十個拆彈的少年(香港) [附註2]、Land of Mine(英文)、地雷区(網路) 年份:2015 國家:丹麥、德國 語言:德語、丹麥語、英語 台灣發行:傳影互動 導演:馬汀贊帝維/Martin Zandvliet 編劇:馬汀贊帝維/Martin Zandvliet 演員: 羅倫穆勒/Roland Møller …… 卡爾·拉斯穆森 士官長/Sgt. Carl Rasmussen 路易霍夫曼/Louis Hofmann …… 賽巴斯汀·舒曼/Sebastian Schumann Joel Basman …… 漢默·摩巴哈/Helmut Morbach 米凱波易弗斯蓋德/Mikkel Boe Følsgaard …… 艾比·揚森 上尉(教拆彈的)/Lt. Ebbe Jensen Laura Bro …… Karin Zoe Zandvliet …… 伊莉莎白(Karin的女兒)/Elisabeth, Karins Daughter Mads Riisom …… Soldier Peter Oskar Bökelmann …… 路易·漢伏肯/Ludwig Haffke Emil Belton …… 恩斯特·雷斯納(雙胞胎弟)/Ernst Lessner Oskar Belton …… 韋納·雷斯納(雙胞胎兄)/Werner Lessner Leon Seidel …… 威廉·里柏恩/Wilhelm Hahn Karl Alexander Seidel …… Manfred Maximilian Beck …… 奧古斯特·克魯格/August Kluger August Carter …… 魯道夫·澤爾克/Rudolf Selke Tim Bülow …… 何曼·馬克萊因/Hermann Marklein ===以下沒有列入tag=== Alexander Rasch …… 弗里德希·施努爾/Friedrich Schnurr Julius Kochinke …… 約翰·沃夫/Johann Wolff Aaron Koszuta …… 約瑟夫·貝卡(兩位來替補的)/Gustav Becker Levin Henning …… 艾伯特·鮑爾(兩位來替補的)/Albert Bewer   劇情簡介 2017丹麥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代表、2016 鹿特丹影展觀眾票選。榮獲2016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服裝設計、造型等3項大獎。2016丹麥波迪獎最佳影片、男主角、男配角、2015東京影展最佳男主角。 劇情描述,1945年,軍隊中士卡爾接受長官指令,帶著一批十幾歲的德國青少年戰犯,在丹麥西海岸執行清理任務,戰犯們徒手挖出220萬枚地雷,軍隊保證執行完任務後,戰犯們便可以自由之身重返德國。朝夕相處之下,卡爾從一開始厭惡這些青少年,漸漸轉變為同情,還跟他們成了好朋友,卻也親眼目睹孩子們冒著生命危險徒手清除地雷,被炸得遍體鱗傷。 任務結束後,卡爾向上層回報請示,沒想到長官不僅沒有兌現承諾,甚至還當場指派新任務:帶這批孩子去下一個地雷區清理。難抗軍令的卡爾,究竟該選擇服從長官命令,還是為孩子們力爭到底? 1945年,納粹宣告戰敗,德軍也撤出了五年來所佔領的丹麥,但並非每位身處異鄉的德國軍人都能如願返家。丹麥士官在戰後壓著一群垂頭喪氣的德國少年兵來到丹麥海邊,他們被迫以血肉之軀親身犯險,動作稍慢便換來一頓好打、指尖稍不留意便被炸為肉醬,必須將眼前沙灘中所埋的數萬枚地雷全清除乾淨,才得以重回睽違多年的家園。一觸即發的地雷,也引爆了最深層的人性掙扎。 改編自真實事件,丹麥西海岸在二戰期間共埋設了兩百餘萬枚地雷,戰後至少有兩千名德國戰俘被迫留下來清理地雷,而其中將近一半落得喪命或殘廢。有別於一般二戰電影,加害者與被害者的角色在此顛倒逆轉,以迥異角度審視戰火過後仍在淌血的傷疤,冷徹檢省的鏡頭與深富關懷的敘事,勇敢直視祖國所犯下的不堪歷史罪行。 歐洲電影獎評審讚譽《拆彈少年》的鏡頭語言近臻完美,「從電影一開場,畫面便深深吸引了觀眾,鏡位調度、光線等製造出一種如夢似幻卻又真實的迷人氛圍,深刻呈現角色複雜心境,讓人讚賞。」   附註1:丹麥文,意思是「在沙灘下」 附註2:卡爾口頭有說到,他們原本有14個少年,最後只剩下4個。在海邊小屋集合時有11個,剩下3個我猜是:在艾比那訓練拆彈時炸掉一個、最後又補來兩個,剛剛好14個。香港取名為「十個」拆彈的少年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主要得獎紀錄 2017年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完整名單) 入圍,最佳外語片   版面說明 | 核心價值 | 引用說明

本文由char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