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A River Runs Through It(美國) / 大河戀(台) / 川流歲月(港) 1992年的《大河戀》在現在最常被提及的介紹:這部電影讓布萊德‧彼特開始綻放光芒,被大眾注意到,另外當時仍是孩童的喬瑟夫‧高登-李維也有演出。不過布萊德‧彼特不是主角喔,故事是以他飾演角色的哥哥的視角論述兄弟、家庭情感,別抱持著他是主角的期待來觀賞。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小說作品普遍被認為讚頌自然,充滿詩意,導演勞勃‧瑞福也把這要素轉移到電影上來呈現,拿下當年奧斯卡最佳攝影,音樂、劇本也受到奧斯卡入圍肯定。 台灣在2017年時引進4K數位修復版在戲院上映,想在大銀幕上觀賞的朋友別錯過了,上映後也比較有機會推出台版的影碟或是在線上影音平台上看到。   觀影情報 .上映日期:2017/11/10(4K數位修復版) .片長:123分鐘 .級別:保護級(6+) .電影資訊:@IMDb(7.3/4萬+)、@豆瓣(8.4/4萬+)、@爛番茄(83%/40) .主要獎項:奧斯卡入圍(3)、奧斯卡得獎(1) @1993年奧斯卡 .官方網站:@臉書 .片尾彩蛋:無,演職表約4分14秒。 .電影預告:官方 YouTube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會影響您觀賞電影的樂趣,建議看完電影再看)   題材:傳記改編電影(真人真事改編電影)、飛蠅釣/Fly Fishing;長老會、馬車、鮭魚、汽車(約1919年)、撲克牌、火車、報社、抽菸、爵士樂、煙火、電話(約1926年)、警察、拘留室、賭博、賽跑、槌球、吃西瓜比賽、擲馬蹄比賽、助聽器/Ear trumpets、循理會、酒吧、郵差、伐木業 電影背景:大黑腳河@蒙大拿州 | 1919年、1926年   電影想表達什麼? 對大眾來說,這部電影是比較難明確感受到想表達什麼的,它不是那麼明確的呈現各種議題,也不容易從中感受到電影娛樂。基於傳記改編的作品,能感受多數的兄弟互動情節都是作者真實的經驗,它並非經過心理分析、科學探討,只是單純把作者人生的回憶寫出來,有的觀眾可能能從中感受到共鳴,有的可能會去分析,以下純粹以個人感受到的來分享:   人與自然的相處 相較於一般使用葷餌(動物性釣餌)釣魚,飛蠅釣是利用皮、毛等材料製成出栩栩如生的昆蟲造型毛鉤,僅利用魚的視覺讓魚誤認為掉落於水面上的毛鉤是昆蟲來吸引魚兒上鉤,釣魚難度會增加很多,技術要求較高,收穫也較少,是一種比較重視興趣與自然生態平衡的休閒。如同兄弟倆嘲笑不是真心來釣魚的尼爾一定會使用蚯蚓為餌般,是一種真心享受於融入自然之中的樂趣。 在電影製作拍攝期間,小說原著中的大黑腳河已因人類的開發而不再如小說中那般清澈迷人,導演是另尋它地拍攝,大概也是個電影外的的反例子。   兄弟之間的羈絆 兄弟之間常有著很複雜的情感:是玩伴,如同諾曼、保羅兩兄弟一起到鎮上玩。是家人,諾曼跟人打架時保羅即使身形瘦小也衝了上去幫忙。 是處在同個環境下的同儕,觀察著彼此卻又堅持自己的方式應對,同樣的教育模式與要求,諾曼選擇接受父親一而再三「精簡一半」的改稿要求,保羅則是說不吃就不吃。 是彼此競爭的對手,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最喜愛的那個,諾曼總是欣羨著保羅,雖然保羅總是放蕩不羈,但這個家庭尤其是父母似乎是以他為核心的,當父母問問他最近有什麼新鮮事,聽著他說話,就那樣的感到滿足,而諾曼與父母的關係反而比較制式、拘謹。 這似乎是家庭非常典型的家庭,長子自小被要求甚為嚴格,背負著整個家庭的期待,得成為兄弟姐妹的表率,行為舉止循規蹈矩、謹慎、壓抑。幼子則活潑好動、調皮、常常惹麻煩。不過往往在慢慢長大之後才會發現,幼子是最受寵愛的一個,是家裡對話、話題的核心,少了他一切都那麼的不自在。 兄弟彼此之間也會比較,諾曼羨慕著保羅不羈的生活模式,他到哪都能與人打成一片,成為話題人物,更受父母疼愛。保羅則是認為自己成就比不上諾曼,諾曼將成為教授、娶妻生子。   電影中的文化 1, 我比較少見多怪,之前看到電影「飯前禱告」(謝飯)都是坐在餐桌上的,但看麥克連一家是跪著唸禱告詞的。不知道裡頭有什麼學問嗎? 2, 電影中出現「Ear trumpets」(早期的助聽器)時,惹得觀眾哈哈大笑,查資料還真的長那樣:Hearing aid history: From ear trumpets to digital technology 3, 電影中有較多畫面的還包括那個年代的汽車、電話(聽筒、接收聲音的部分得分別用雙手拿著) 4, 當代美國人對於原住民的仇視,酒吧不准印第安人進去。 5, 當代對於礦坑勞工的剝削   電影討論 保羅是死於? 單純從前後劇情來看,保羅本來就已經在露露酒吧欠下大筆賭債,而他最後似乎又去豪賭了一次,有可能是因賭債糾紛而亡。 有些朋友會覺得,如果自己是老闆,才不會把欠自己錢的人給殺了,我以前在看新聞時也覺得債主殺欠債的人很不聰明,這樣錢誰要來還?但這樣的新聞依然層出不窮,大概是債主很容易因為情緒而下殺機,或是為了殺雞儆猴吧。 另外前面也有提到保羅在報導礦坑新聞時,老闆要他不要再追該則新聞了,這邊的龐大利益也有可能引發殺機。 電影描述到保羅手骨都被打碎,不管是報導新聞(打字機)跟賭博都是用手,兩個原因都符合珍對手去懲罰這點。   演員介紹 克蕾格莎佛/Craig Sheffer 飾演 諾曼/Norman Maclean,保羅的哥哥,故事是以諾曼視角論述,但現代觀眾更為熟悉布萊德彼特,容易忽略他才是故事主角。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 飾演 保羅/Paul Maclean   湯姆史基瑞/Tom Skerritt 飾演 Rev. Maclean,諾曼的爸爸。   布蘭達布蕾辛/Brenda Blethyn 飾演 Mrs. Maclean,諾曼的媽媽。   艾密莉勞伊德/Emily Lloyd 飾演 傑西/Jessie Burns,諾曼的老婆。   Vann Gravage 飾演 保羅小時候/Young Paul   Nicole Burdette 飾演 Mabel,保羅的女伴。   Susan Traylor 飾演 Rawhide,尼爾在酒吧搭訕到的女伴。   喬瑟夫高登李維/Joseph Gordon-Levitt 飾演 諾曼小時候/Young Norman   為避免文章過長,更多電影情報請看第2頁。 原著作品(傳記) 書名:A River Runs Through It, And Other stories(台:大河戀) 作者:Norman MacLean(諾曼‧麥克林) 出版日期:1976年5月   電影週邊 電影海報   電影DM   觀賞平台 這是受「可樂電影」邀請參加的電影特映會, 觀賞戲院:光點華山電影館 (捷運忠孝新生站)(台北市中正區)   心得速記   電影資訊 電影名稱:A River Runs Through It 其他名稱:大河戀(台灣)、川流歲月(香港) 年份:1992年 國家:美國 語言:英語 台灣發行:可樂電影 導演: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 編劇: 李察佛瑞登柏格/Richard Friedenberg …… 劇本/screenplay Norman Maclean …… 故事/story 演員: 克蕾格莎佛/Craig Sheffer …… 諾曼/Norman Maclean 布萊德彼特/Brad Pitt …… 保羅/Paul Maclean 湯姆史基瑞/Tom Skerritt …… Rev. Maclean 布蘭達布蕾辛/Brenda Blethyn …… Mrs. Maclean 艾密莉勞伊德/Emily Lloyd …… 傑西/Jessie Burns Edie McClurg …… (傑西的媽媽)/Mrs. Burns Stephen Shellen …… 尼爾(傑西的哥哥)/Neal Burns Vann Gravage …… 兒時的保羅/Young Paul Nicole Burdette …… Mabel(保羅的女伴) Susan Traylor …… Rawhide(尼爾的女伴) 邁克庫立茲/Michael Cudlitz …… (兄弟倆的好友)/Chub Rob Cox …… Conroy Buck Simmonds …… Humph Fred Oakland …… Mr. Burns 喬瑟夫高登李維/Joseph Gordon-Levitt …… 兒時的諾曼/Young Norman ===以下沒有列入tag=== 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 …… 旁白/Narrator (voice) David Creamer …… Ken Burns Caleb Shiff …… Young John   劇情簡介 《大河戀》改編自諾曼麥克連的同名自傳小說,曾於1977年獲得普立茲獎提名,在文壇享有崇高地位。電影劇情描述麥克連一家的歡笑與淚水,提出最尖銳的生命提問:「我們如何做才能讓心愛的人停止摧毀自己?」;導演勞勃瑞福細細琢磨,頌揚自然與詩意的人文景觀,被譽為是他最優美的電影之一,也是布萊德彼特奠定好萊塢金童地位的經典之作!布萊德彼特、喬瑟夫高登李維主演。 20世紀初期,諾曼和保羅兩兄弟與父母居住在美國西北部尚未開發的蒙大拿州大黑腳河畔,一家人感情甚篤。他們的父親是當地長老教會牧師,兩兄弟很自然地從小就在父親的講道教育中學習人生信念和生活原則。除了聖經上的真理,父親也傳授兩兄弟蠅釣的技術,因為牧師父親相信透過需要搭配節奏的蠅釣,可以更進一步體會上帝創造的大自然生命規律。在大黑腳河畔蠅釣,因此成了麥克連家情感交流和傳承價值觀的重要活動,也是兩兄弟最難忘的成長記憶。 1919年秋,諾曼前往離家幾千英里的達蒙斯學院就讀,萌發了當教授的念頭。保羅則留在家鄉讀大學,畢業後在當地報社工作。1926年,諾曼回到了家鄉,再和弟弟一起去釣魚,發現保羅已變成了蠅釣高手;然而,保羅卻迷上了賭博,成了警察局的常客。 之後諾曼接到了芝加哥大學的聘書,離家在即,父子三人再次來到大黑腳河釣魚,諾曼要保羅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但保羅不願意離開蒙大拿。就在諾曼動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發生了無法預料的悲劇…諾曼在遲暮之年回到蒙大拿,想起了往日的種種,在大黑腳河邊用顫顫巍巍的手拋出了魚線,大河流淌著生命的意義… 全片不僅充滿詩意的美感,對於親情和大自然的愛,描繪得生動且深刻。而布萊德彼特更因這部電影而喻為勞勃瑞福的接班人,他出色的演出為他日後演藝生涯奠下良好的基礎。   主要得獎紀錄 1993年 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完整名單) .入圍,最佳改編劇本:理察·弗雷登伯格(Richard Friedenberg),改編自諾曼·麥克林(Norman Maclean)的同名小說 .入圍,最佳原創音樂:馬克·艾沙姆(Mark Isham) .得獎,最佳攝影:菲利普·魯斯洛特(Philippe Rousselot)   版面說明 | 核心價值 | 引用說明

本文由char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