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據說絕大多數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的,有個玩笑說: 所謂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總比妹夫的收入多百分之二十…… 但是,比較是相對的,而相對是永遠沒有盡頭的。 很多時候啊,比較是一個坑,大坑。再乾脆點說,比較就是陷阱。然而,比較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由自主的。也就是說,有些時候,這個陷阱是我們沒辦法不掉進去的。可如果,掉進去之後還能爬出來,那才是真的猛士。 所謂的成長,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不斷把別人比下去的過程。如願把別人比下去了倒也還好,比不過那就很痛苦了,因為那就意味著自己被比下去了。 今天我就和你聊聊和“競爭”、和“比較”相關的話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生活是具有多個維度的; 第二,在多個維度打造競爭力; 第三,至少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點,生活具有多個維度。當我們處在比較中的時候,常常在某一個技能上死磕,最明顯的就是體育運動員,對不對?這確實是一個策略,也不一定是不好的策略。但,為什麼不想想“也許有什麼別的策略”呢?也許可以在其他維度上進行比較呢? 借用幾何術語的話,其實很容易理解: 單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長度; 兩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積; 三個緯度上,大家比的是體積。 而實際上生活有很多個維度,每個人也都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 在任何一個單一的維度上,都只有一個人是“第一”,只有少數人“名列前茅”,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落後”。我們想明白之後,就不會覺得這個事實有什麼殘忍的了,因為還有更殘忍的,那就是很多時候,即便你當了第一,那又怎麼樣呢? 但如果我們給自己開拓另外一個維度呢?這就是我今天要和你說的第二點,在多個維度打造競爭力。 你一起思考下面這個問題,從1984 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始,到今天,國人關注奧運會已經33年了,但是,33年前的金牌得主們,李寧,郎平,李玉偉,吳小旋,曾國強,吳數德,陳偉強,姚景遠,周繼紅,欒菊傑,許海峰…… 今天的人們能記得的有多少呢?當然都知道李寧和郎平,那麼,剩下的呢? 雖然這麼說並不公平,但請注意,我們只是為了從一個層面深入研究問題。你再想想為什麼最終李寧和郎平看起來更成功呢?並且還不僅僅是從商業角度來看。也許有很多種解釋,但結合我們今天討論的角度,以下的解釋應該足夠站得住腳: 因為他們兩個都是在自己曾經做得最好的維度之外,另外開拓了一個、甚至多個維度。 在一個維度上,最多100分;兩個維度上,哪怕各自都只有50分,面積已經是2,500了;若是三個維度各自都有50分,那是多少?125,000。注意這些個數字只是“意象”上的,並不一定能代表事實,但我認為已經足夠說明事實了。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中學老師在許多年之後總是慨嘆:最終,真正有出息的學生,都是當年成績一般般的那些人啊。 他們之所以慨嘆,就是因為“沒想到”;而他們之所以“沒想到”,就是因為當初竟然不知道除了學校的考試成績之外,人生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維度。 多維度打造競爭力這個策略,我確實使用了很多年,並且越來越擅長這麼做。 當年在新東方的時候,很多老師比我發音漂亮、詞彙量比我大,學歷、長相等等也都比我強,我估摸著在這每一項上,我大概也就能得個20分吧。不過,我知道我應該怎麼辦。他們都是單維度競爭的,比英語專業;我呢,差一點,所以我只能用多維度打造競爭力,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考試成績; 用大量的統籌方法論幫助學生們提高效率; 用各種心理學研究成果幫助學生們克服心理障礙。 別的老師可能專業上90分,可我三個維度作戰,每個維度20分,最終也拼出來一個8,000分,當然了,這個數字也只是“意象”上的。於是,我常年都是學生評價第一。 在我寫單詞書的時候也一樣,人家只是羅列詞彙,然後從詞典裡拷貝粘貼釋義,我呢?又是三個維度,除了詞彙,我還用統計數據支持我的選詞,用程序幫我選擇選詞重複的例句。於是,這麼多年同品類裡,我的累積銷售量排第一。 再舉個例子吧,2011年,當比特幣被我看到的時候,那機會對我來說,某種意義上也是多維度低分乘出高分的結果。我懂一點英語,懂一點互聯網,懂一點編程,懂一點數學,懂一點金融,懂一點心理學,有很專業的研究方法論。雖然無論哪個維度上我都絕對不屬於“傑出”類別的,可偏偏我都還湊合,於是,硬生生地搞出了個“詭異的競爭力”。 這種策略是屢試不爽的。其實這也不是什麼秘密或者秘訣,但確實它因為太公開了,以至於大多數人都不把它當回事兒。人們喜歡秘訣,總覺得“大的成功必然要有大的秘訣才能匹配”,正如人們相信“大的事件必然匹配大的陰謀”一樣。 剛才舉了我自己的例子,下面再給你講講其他大人物採用多維度競爭的典範,比如說喬布斯。當早期的極客們痴迷於各種技術參數之時,喬布斯憑直覺給個人電腦加上了另外一個別人沒有、甚至不可能有的維度,那就是“藝術設計”。時間越久,這個維度帶來的合成競爭力就越大。 說起來,把電腦和藝術結合起來,那就是“跨界”,但是“跨界”是這幾年才流行開來的詞彙。事實上,所有的跨界者最終都會不由自主地深諳此中道理,每次跨界,其實都是給自己拓展一個新的維度。 一旦跨界積累成功,實力或者競爭力的提升,絕對是“幾何級數”級別的,而不可能僅僅是“每天進步一點點”那麼簡單。這種策略,知道的話就很簡單、很自然,不知道的話,就會“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多個維度打造競爭力,不過,在這個簡單的方法論裡,還是有個很重要的竅門的,那就是我接下來要講的第三點:你要在至少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 當然,你也可以這麼理解,凡事兒都是有成本的。這就好像是你賺錢的時候,“生活必需開支”就是你的成本,你賺到的錢不超過這個數值,你的賺錢技能實際上就是負分。 所以,處處平庸肯定是不行的,我們也不求處處突出,但起碼要在一個甚至多個維度上處於一個相當優異的位置,這樣的話,多維度的意義就會開始幾何級數地增長。 你看,在多維度競爭的過程中,其實每個維度都超過了及格線就是很了不起的了。於是,知識改變命運,思考當然也會改變命運——這絕對不是空話。 | 今日得到: 今天我和你主要講了以下三個話題: 第一,生活具有多個維度; 第二,在多個維度打造競爭力; 第三,至少在一個維度上足夠突出。 | 思考與行動 1.以你對我的了解,想像一下,除了寫文章之外,我會從哪些個維度去設計這個專欄的競爭力?在每個維度上,我大概能打多少分? 2.認真琢磨一下,在賺錢方面,你的哪一個專業技能能夠比掉80% 以上的人?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圍繞著它打造多少個維度?以便打造出一個他人無法招架的競爭力? 3.仔細觀察一下生活,從過往自己的經歷,他人的經歷,書本中的閱讀,找出更多的運用這種獲得競爭力的方法論的實例。 4.為了在某一個維度上獲得足夠的競爭力,你打算為它投資多少金錢、時間、注意力?你有沒有認真考慮過行之有效的提高得分的方法?你最早什麼時候就可以開始行動了?錯過了多久? 5.如果你能圍繞著某項技能展開多個維度,你有沒有認真考慮過成本究竟是多少?在每個維度上你要超過多少分才能“收支平衡”?

本文由cloudsea35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