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在自律神經失調相關的書籍中,可以發現,很多書都有提及養寵物、跟寵物玩,有助於舒壓、自律神經平衡。但是,以我養寵物將近20年的經驗來說,養寵物其實是雙面刃。 壓力事件 在討論養寵物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所謂的「壓力事件」。我在拉菲爾診所就診的時候,第一次去,就讓我填寫一張壓力事件問券,洋洋灑灑一堆的問題,例如近日是否有親人過世、離婚、結婚、搬家等等。因為壓力往往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我記得在學諮商心理時,有一種壓力評分表,壓力分數最高的是親人過世63分,家人生病也有44分,所以這兩件事所帶來的壓力,遠高於其他的生活事件。 🔔喜歡這篇文章或覺得文章有幫助,歡迎打賞芳喵:https://fangcat.com/reward/🔔打賞芳喵有很多種方式,你可以選擇無痛的,或是小小痛的協助網站營運,感謝^_^ 隨時可拋棄的寵物 如果你把寵物當成隨時可拋棄的玩具,不好玩了,或變成麻煩了,就能立即拋棄。這樣只是喜歡,不是愛,那麼,是的,養寵物「的確」、「總是」能帶來舒壓的效果。但是,你要是能做到這種程度,我想你自律神經失調的機率應該會小很多,因為你可能對其他生命(包括人)不太在乎。 把寵物當成小孩或家人 如果你把寵物視為小孩或家人,那就不見得「總是」能舒壓了。有時反而會變成巨大的壓力來源。等同於「壓力事件」那一段的分數評估。 去年,我收養了街上的流浪貓,沒料到竟導致我的18歲老貓適應不良,瀕臨死亡(詳情請見「養貓18年,始料未及的危機」)。當時的我,才剛開始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健康狀況正在慘烈的狀態,連下樓買早餐都有問題,卻發現我心愛的貓奄奄一息,極需要帶去看獸醫。這突如其來的「出門壓力」,以及傷心、擔心的「焦慮」,確實對我的自律神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那些天,結果還是吞了急救用藥,咬著牙,帶貓出門看醫生、住院。第一次感受到「為母則強」,原來我還是有點母愛的。不過後來的居家治療就不是這麼回事,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詳見「貓咪危機─最終決定」)。 今年,老貓終於還是撒手而去(詳情請見「黑喵喵,謝謝妳19年的陪伴」)。這兩次的衝擊,都讓醫生很擔心,18、19年深厚的感情,絕對是家人了,深怕我萬一心理調適不過來,有可能讓我的健康回到原點。所以,醫生很有耐心地做了一點心理輔導。 🔔全方位掌握自律神經失調康復資訊,歡迎參考「全站導覽」。 過去老貓還走失過兩次,還好她膽子小,沒有跑太遠,聽到我的聲音會回話,所以都有找回來,但是當下焦急的心情,永遠都記得。 在Facebook上常常見到貓奴狗友,為了自己的毛孩子生病,東奔西跑,擔心焦慮,尤其養很多隻,還輪流生病的,壓力真的不小。又或是像我老妹養了六隻貓,家裡的東西每天被破壞,被推倒,永遠都打掃不完、弄不整齊,也是很讓人抓狂的。 所以,如果自己已經有自律神經失調的話,最好限制一下毛小孩的數量,控制在自己能負荷的範圍內。話說回來,自己生的小孩數量也要控制一下。 心理調適 最後要說的是,在那兩次貓生病、貓過世的衝擊中,我是如何調適,讓事件對我自律神經的影響減到最低。兩次通用的處理辦法之一是想哭就哭,不要壓抑,一方面是壓抑會累積情緒壓力,另一方面,以前在學諮商心理時,老師常說,先處理情緒,然後才能處理問題。有情緒的時候往往無法冷靜思考,導致問題卡住、擴大或惡化。所以,先哭完,把情緒都發洩掉,然後才能有思考能力。 第二點是盡可能盡早面對問題,盡早做出決定。做了決定,心就定了。例如在「貓咪危機─最終決定」中,我就是盡可能思考各方面的因素,儘速做出決定,然後就覺得鬆了一口氣。在老貓過世時,我是任由自己狂哭特哭兩天,是真的從早哭到晚,然後決定寫一篇文紀念也當作一個悲傷結束的儀式,儀式結束,就讓它過去,不要讓自己卡在悲傷裡太久。 結語 養寵物,若是無風無浪,真的很舒壓,動物那多變搞笑的行徑,毫不遮掩的愛意,很窩心的。但是,如果你有自律神經失調,就要有心理準備,寵物跟人一樣會生老病死,而且週期更短,趁早做好心理準備,學會調適,才能讓養寵物這雙面刃中,有傷害的那一面減少傷害程度。 我個人臉書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相關資訊。若是不想漏接最新文章或想跟我私訊,你可以選擇  :可收到最新文章不漏接、可私訊。 微信WeChat ID:fangcat63929(只能私訊,不能收到最新文章) Email訂閱更新:可收到最新文章不漏接、不可私訊。 Facebook粉絲團:按讚並且設定搶先看、通知開啟,才可收到最新文章,可私訊 分享此文: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Pocket LinkedIn

本文由fangcat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