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這是每天要上演的戲碼「孩子賴在床上,父母叫了好幾次還是不起床!」是晚睡起不來還是根本不想起床?孩子賴床,不只是孩子自身的痛苦,也是父母的痛苦,我就有類似的經驗.. 文:李崇建,甘耀明 猶記得童年時,每到清晨上學之際,我像是被黏鼠板黏在床上,萬般不肯起床。爸爸多次呼喚我無效,終於按捺不住,用上丹田與喉嚨的軍號式叫法:「阿‧建‧呀,給我馬上起床,別再賴床了。」 何止我這樣,整條巷子都是如此。父母用盡各種腔調,叫孩子起床的聲音不絕於耳,賴床往往是父母與孩子的清晨小戰爭。說不定,也是這一天各種衝突的導火線,不是嗎? 我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從國小就很難叫起床,因為抗拒上學,我不喜歡學校的課業、教室與氣氛。所以無論爸爸如何喊我起床,我都是拖拖拉拉,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如此,直到三十歲以後,我的工作很自由,身心投入其中,我再也不需要一再的被叫喚了。 當時我的賴床情況,任何人教訓我、指責我、提醒我,可能都沒有用,因為我的內在有壓力,這壓力的應對成了慣性,於是我慣性的起不了床。爸爸也是慣性對我責罵,問題永遠不會改變。 時至今日,面對孩子賴床,我自有想法了。 萬般皆不願意起床 俊彥的媽媽來找我,一肚子的委屈化成淚水,見面才三句話,眼淚如水龍頭開啟,嘩啦啦流個不停,哭訴著孩子很難教養,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位媽媽的難處是:早晨很難叫兒子起床上學,每天都像打一場艱難的戰爭。 我正聽著媽媽訴苦,十五歲的俊彥突然進來了。俊彥聽見媽媽的抱怨,很不耐煩的說:「妳很吵ㄟ……」 媽媽回了兩句,母子倆的戰爭於焉展開,話題仍舊是起床上學,只是換了個吵架的場所,彷彿這場沒完沒了的戰爭,隨時隨地都可開戰。 我寧靜的看著這場戰爭,不插手也不插話,在烽火停歇之際才介入,問俊彥怎麼啦? 他說:「還不是我媽,每天早晨在那裡叫叫叫,吵死人了。」 媽媽忍不住回應:「誰叫你早晨都不起床!」 「哪有……」俊彥一副又要作戰的防備姿態。 我將話題接了過來,和俊彥展開了以下的一場對話。 「俊彥……你很生氣呀!」 「對呀!」 「生誰的氣呀?」我以寧靜緩慢的語言進行。 「還有誰?當然是生我媽的氣呀!」 「因為她早晨叫你起床嗎?」我重複了語言,核對了他生氣的訊息。 「對呀!吵死了!」 「嗯!那你怎麼辦?」 「沒辦法呀!講不聽呀!」 媽媽這時候忍不住插話:「你才講不聽……」 是呀!當大人一味要孩子聽話,當孩子長大了,也會要別人「聽話」,眼前母子都要對方聽話。「聽話」的教育歷史悠久,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經進入加速的年代,許多「聽話觀念」的弊病不斷衍生,但父母甚少自覺。 我示意媽媽交給我對話吧!請她靜待一旁即可。接著我轉頭對俊彥,進一步的探索與核對: 「你後來有起床嗎?」 「有呀!」俊彥無奈的表示。 「有去上學嗎?」 「有啊!」 「俊彥呀!你喜歡上學嗎?」 「當然不喜歡呀!」俊彥仍舊很無奈。 「那你怎麼還去上學呀?」我從這點切入,是一個正向的好奇。 「沒辦法呀!我要考高職餐飲科,不去上學沒有畢業證書呀!」俊彥說得倒是很坦白。 「俊彥呀!你還滿負責任的嘛!不喜歡上學,但是為了上高職餐飲科,你還願意起床上學呀?」問話聚焦在他的資源,這是正向的好奇。 「對呀!不然要怎麼辦?」俊彥聳聳肩。 雖然俊彥那麼說,但我覺得他仍舊很努力。 「嗯!我很好奇一件事!」 「什麼事?」 「你喜歡媽媽叫你起床嗎?」 「廢話!當然不喜歡哪!誰喜歡呀?」 「是嗎?我以為你喜歡呢?」 「怎麼可能?我才沒那麼白痴咧!」 「我以為你和我一樣!」 「你是怎樣?」 「我若是早晨六點鐘起床,鬧鐘都設定五點半!」 「為什麼?」 「這樣最後睡的半小時,比較有感覺呀!鬧鐘每十分鐘響一次!」我認真的陳述這一段。 「你神經病喔!」俊彥將我當朋友,說話很直接,或許無禮了些,但是我並未不舒服,他生活中的口語,也許不大恰當,但我不會在此時糾正他。 「你不是跟我一樣嗎?所以才讓媽媽一直叫你?」我的疑問,是帶著幽默感,對問題的好奇與覺知。 「當然不一樣呀!我根本不喜歡呀!」俊彥忙著解釋。 「那我不明白了……」這是問話中的轉折,也的確是我好奇之處。 「怎麼了?你不明白什麼?」俊彥對我的疑問,充滿好奇。 「你不是都有起床上學嗎?因為你很負責的想要升學,即使你不喜歡上學。不過,你不喜歡媽媽叫你?那你怎麼不跟媽媽說,你幾點一定起床就好了啊?怎麼會讓媽媽一直叫你呢!你是怎麼將日子過成這樣子呀?我還以為你喜歡呢?」 我的問話很真誠,而不是故意讓他難堪。俊彥被我這麼一問,陷入了沉思。接下來,我們有零星的對話,十五分鐘的談話之後,俊彥回家了。 這場對話最重要的片段,我呈現出來了。我和俊彥,最後沒有針對問題作結論,我沒有給任何答案,他也沒有對起床有任何的承諾。我和俊彥的對話,只是透過正向引導,幫助俊彥有所覺知而已,覺知自己的處境,覺知自己的負責,覺知這樣的日子可以如何過?這常是我引導孩子的第一步,讓他們意識問題,為自己負責任。 (編取自 對話的力量:以一致性的溝通,化解內在冰山 一書 /寶瓶文化 /本文由 博客來 授權刊載2) 分享此文: Tweet 相關文章: 我們長大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GG的過程 [從痛苦到痛快] 【薩提爾的冰山模式】不僅運用來與他人溝通,也運用在與自己溝通! 余懷瑾(仙女老師):慢慢來,我等你/一堂生命教育課 : 「等待」是最溫柔的對待 寶瓶文化 , 賴床 ✔加line~訂閱新文章↓ (5.00 星 / 1 人) Loading...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點↖星號,評個分吧! 我有話想說

本文由helatw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