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全球化的暫停、在地化的停滯※ ▲台灣的出口貿易額有約40%是輸往中國,而有10%是輸往美國。所以,中國及美國的經濟活動停滯,勢必會為台灣帶來衝擊。而輸往中國的產品中,大多是半成品,半成品進到中國後再製為終端銷售的產品。但美國的消費市場占全球消費需求近半的比例,所以,若美國消費市場需求持續疲弱,肯定會影響中國製造,也進一步影響台灣上游半成品的出口。換言之,先前是擔心中國因疫情影響,工廠無法順利復工,但現在歐美疫情爆發,消費需求大減,對於中國製造的產品需求減少,就算中國工廠順利復工,也喪失了主要消費市場的需求(或訂單)。 ▲中國疫情爆發後,陸續封城的措施,讓中國的百業停滯,經濟活動暫停。而現在,歐洲、美國、以及亞洲各國接續爆發疫情,防堵措施也越下越重。封城和封邊境的措施,讓跨國商務和觀光活動嘎然停止。而全球各國境內消費與商業活動,也因為對於疫病的恐懼與擔憂,導致內需零售、餐飲…等產業的營收大幅衰退。台灣也不例外。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發布的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統計,儘管累計今年1~2月,台灣零售業營業額較去年成長0.5%、餐飲業營業額成長0.5%,但這已經是過去17年來同期成長最低的狀態;另外,根據經濟部的預估,3月份的零售業營業額年減3.9%至6.9%,餐飲業營業額則年減13.6%至16.6%,內需消費大幅衰退已經是勢必的現象,只是不知道會持續多久。但也不是所有的零售及餐飲業者皆呈現衰退。在零售業中,容易聚集人潮的業態(例如:百貨公司)會因疫情擔憂,消費者會減少逛街的頻率;而無接觸的零售業態(例如:電商)、販售民生物資的零售業態(超市/超商/大賣場)則會受惠。同樣的,在餐飲業中,著重於外送與外帶的業者,衝擊也會比較小。 所以~~疫情對於經濟和消費信心的影響(已經不單單是對於觀光產業的衝擊): →全球化、跨國商務活動暫停,導致產業供應鏈斷鏈;全球消費需求縮減,製造業訂單下滑。因此,製造業展望不佳 →消費信心低落、內需消費活動降低(包含國內旅遊),服務業展望不佳 →當整體經濟展望不佳、甚至走向衰退,進一步會影響企業雇傭,無薪假或裁員的狀況會接續出現 ※全球疫情發展影響經濟復甦步調※ 中國從2019年12月開始傳出疫情的消息,至今已經超過3個月的時間;而從2020年1月下旬開始實施封城的手段起,至今也有2個月的時間。疫情從初始、爆發、到境內感染案例零確診(官方數據,信或不信由看倌決定),花了超過3個月的時間,目前開始防堵境外移入的感染案例。 而歐、美、及部分亞洲和中東國家則在3月初才進入爆發期。各國也開始以封城、封邊境、禁航等手段防堵疫情擴張,若以中國模式推估,至少也會需要3個月的時間,才能達到疫情降溫的狀態。算一算,今年上半年就結束了! 目前防堵疫情所施展的手段,讓全球經濟活動凍結。因此,疫情何時冷卻,決定了經濟狀態何時落底和恢復成長。依據疫情的發展,一些券商及研究機構對於全球經濟展望,有三個假設: 第一種假設:也是最樂觀的狀態。中國境內傳染案例持續歸零、歐美境外移入案例能完美防堵,而歐美及部分亞洲國家的疫情狀態在第2季末達到冷卻,如此,全球疫情能在今年第2季末一起達到冷卻的目標。而全球經濟活動就能在第3季起逐漸恢復,也許第4季底前就能看到顯著回升的狀態。而在2021年第1季就能恢復至疫情來臨前的精氣神。而這一種假設,也是在疫情爆發初期,以SARS經驗來推測的假設。 第二種:最悲觀的狀態。是中國、歐美、亞洲各國的疫情發展步調不一致,今年一整年就一直處於輪流爆發的狀態。全球各國在控制了先前的境內感染個案、又從境外移入感染案例、再度導致境內社區傳染的惡性循環。若是這樣冤冤相報何時了的循環,會讓停航、封城、鎖國的手段重複實施,對於經濟活動的衝擊則會延續。導致在2021年底前都可能無法看到景氣回春的跡象。而經濟受創越久、越深、也越重,經濟恢復元氣所需的時間就不是幾個月或幾季、而是需要幾年的時間。 第三種:比較折衷的看法。則是在今年第3季底前看到疫情冷卻,第4季看到經濟景氣寒冬落底,經濟活動開始復甦,而在2021年上半年則開始逐步恢復元氣,直到2021年第三季回到疫情來臨前的元氣。 目前看來,以SARS經驗所做的假設,已經是最樂觀的狀態,也可能是較不可能成真的假設。而折衷的假設,也將成為比較樂觀的假設!換言之,整體經濟狀態修復的步調已是如此,台灣觀光產業(包含旅行業、住宿業、餐飲業、零售業…等等)也會是跟隨著如此的步調。因此,觀光產業的相關業者,在面對疫情對企業營運的衝擊時,必須再度重新思考因應策略,把原先「半年衝擊」的預期,拉長為「至少一年」。總之,勒緊褲帶的日子可能不是半年或幾個月的時間,企業要能繼續生存,只能盡量多省點錢。  情境假設 經濟發展 第一種假設 (最樂觀) 第二種假設 (最悲觀) 第三種假設 (折衷版) 全球疫情冷卻時間點 2020Q2末 2021不知何時 2020Q3末 經濟落底時間點 2020Q3 2021Q4可能還看不到 2020Q4 經濟復甦/回升 2020Q4末 看不到起點 2021Q1~Q2 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狀態 2021Q1 看不到終點 2021Q3以後 【延伸閱讀】 (2020/02/10)【產經】2019新型冠狀病毒所致肺炎疫情對台灣觀光產業的衝擊 ※一個印度旅行業者的個案:Keeper Landwey※ 背景:Keeper Landwey是位在印度Agra的旅行業者,主要接待外籍旅客,參訪泰姬瑪哈陵、阿格拉堡…等等世界文化遺址。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在3月上旬爆發,一如其他歐美國家所採取的措施,印度取消所有外籍人士的簽證、接續是禁止外籍人士入境,過去幾天也開始封城,以防堵疫情擴張。疫情的衝擊也影響了各產業的經濟活動。像是韓國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的印度廠,皆已停工。而旅行業者亦受創極深,已有媒體報導,印度會有7成的旅行業相關從業人員失業。因此,Keeper Landwey寄email給他們曾經服務過的客戶。 信件大意如下(全文如附圖): ▲13億人口的國家只有275個病例,但新冠肺炎已經快搞死我們了! ▲拜託拜託,不要忘記我們!追蹤我們的IG和臉書粉絲專頁,好嘛! ▲當疫情結束後,我們非常期待再看到你們回來。 →這艱困的時期,旅行業者能做的不多了。對內,就是勒緊褲帶度小月;對外,就是時時提醒消費者,別忘記我們,搶占「心占率」。 【延伸閱讀】 (2020/02/10)【產經】2019新型冠狀病毒所致肺炎疫情對台灣觀光產業的衝擊

本文由hysunburgerblogspotcom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