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這是我的我才不要分享』、『是他自已跌倒了又不是我用的』、『我不管我現在就要』 相信很多家中有二寶以上的爸媽多少會遇到諸如此類的狀況 而孩子們又為什麼會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 除了我們身為父母需要適時的給予正確的觀念外,當然身教還是最最重要的… 我一直認為,不一定什麼都要分享….大人都不一定能這麼慷慨了,何況孩子 但你可以不分享,當然別人也可以…因為這都是相對的 所以別人不和你分享時,你也要學著釋懷…不是什麼都想要就能得到 這也是我一直想讓我的寶貝們明白的『同理心』 當然也不是侷限他們不分享,而是讓他們自已決定 畢竟家中的玩具、故事書大部份都是姐姐Nana從小玩到大的 對她來說,這也的確都是她的… 所以在弟弟長大後,家裡最常聽到姐姐說『弟弟拿我的書』 『弟弟拿我的玩具』… 通常這時候,我不會立刻制止弟弟 而是會跟姐姐說: 『那你想借他嗎? 如果不想,請你和弟弟說姐姐不想借你 但如果下次弟弟也不想借你他的巧虎時,你也不可以哭哭來找媽媽哦』 ———————————————- 不介入他們的情緒中,而是讓姐姐自已決定要不要借 從事件中,姐姐學會了自已判斷 『她借了,弟弟也會借她巧虎』 『她不借,弟弟如果不借她巧虎的話,她也不能來討救兵,因為是她先不借弟弟玩具的』 不論是哪個結果她都學到了同理心,懂得將心比心。 我一直很認同『同理心』並非與生俱來的 而是需要父母親與孩子一同互動來不斷讓孩子去了解他們周遭的人事物以及生活的世界 透過這樣一點一滴慢慢建立起來的 孩子們必須去感受,才能將這些過程內化而成了自已的東西 當然呀~如果為人父母的我們也都沒站在孩子的立場 沒用同理心先去理解孩子,只是一昧的用強迫或嚴厲的方式逼迫孩子 孩子自身就缺乏被理解的經驗,又怎會懂得體會他人的感受呢? 教養的過程中,父母親也是需要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 不論是媽媽或者是爸爸,對孩子來說一樣都很重要 沒有人一開始就懂得當爸媽,但…讓我們為了孩子 一起努力成為更好的父母吧(笑)

本文由ivynajo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