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 ↑   iGoods愛物資共同創辦人陳家銓先生。) 「iGoods愛物資」是臺灣第一個用電商化平台做物資募集的社會企業,成功串聯起非營利組織、全臺灣各地的社福單位,與企業、社會大眾形成一個分享愛心的網絡。以往,社福單位各自單打獨鬥著,而iGoods愛物資除了有效地建立捐贈者和受贈單位的橋樑,更是在物質過剩的當代,成為一個環境永續與公益的創新模式。 ( ↑   圖片:iGoods愛物資提供。) 走入田野,看見物資募集的痛點 2013年邱珮瑜和陳家銓在為社福單位募集物資的活動中,看見物資募集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於是,珮瑜和家銓開始深入田野,發現往往有心捐贈者既不知道捐什麼恰當、也不知道捐贈的物品流向,受贈單位則常需要處理錯捐或者過多的物資,種種狀況都讓捐贈者與受贈單位之間,產生許多不必要的誤解、甚至造成資源的浪費,形成惡性循環。珮瑜和家銓便在2014年,創立「iGoods愛物資」。 電子化平台,串聯起愛心網絡 「iGoods愛物資」是一個以購物網站和電子商城作為概念設計的平台,從使用者的角度設計服務流程,以「友善綠物資,公益新能量」做理念,主打「三步驟輕鬆完成物資捐贈」,讓物資的募集與捐贈變得簡單上手、資訊公開透明,是公益平台的一大創新。 做為一個電子化募集物資的平台,iGoods愛物資的一端是捐贈者、另一端是受贈者,「愛物資期望與各個社福單位保持『夥伴』的關係」,家銓分享,有需求的社福單位,在經過人工審核與見面深談後,即成為「社福夥伴」,iGoods愛物資從而了解社福單位最真實的需求、設計最適切的服務。 在iGoods愛物資的平台上,能清楚看到每一筆物資的流向,也可以看到誰捐贈了甚麼,也會有社福夥伴給捐贈者的感恩文,同時網站上也會看到在公益活動中、或者捐贈物品過程中的溫馨故事,讓愛心得以在iGoods愛物資上交流。 服務使用者為旨,倡導正確捐物的觀念 ( ↑   Goods Holiday在每年寒暑假的大專院校,募集學生搬宿舍的閒置物品/iGoods愛物資提供。) iGoods愛物資重新定義「物」的「捐贈」行為,「每一份物資都是一份禮物,不是用清垃圾的態度捐贈物品,而是一份分享的心」家銓分享,捐贈的過程是分享愛心,而不是清理廢物,並且,iGoods愛物資也倡導「愛物惜物」的觀念,希望捐贈者花心力打理要捐贈的物資,以「送禮物的心」、「分享好東西」給受贈單位,然而,倡導這樣的觀念畢竟不容易,需要耐性宣導。因此,為捐贈者設計出符合使用者經驗的服務,讓大眾漸漸理解愛物惜物的必要、進而理解物資募集的背後都是一群又一群的人在等待被幫助。 從草創至今,iGoods愛物資的會員數穩定成長,常常有會員在捐贈物品時,會附上紙條、說明物資的狀況以及物資與自己的關係,是以一份重視和祝福的心做捐贈,可見iGoods愛物資的理念逐漸得到大眾認同。另外,iGoods愛物資也與一般企業合作,提供物資捐贈的媒合服務,幫助企業實踐社會責任;企業可捐贈自有產品、或者在內部募集物資達成公益的目的。近期,更推出「公益直購」,讓有心做善事、卻沒有物資可捐的人,可以用消費做公益,創新創意的方式,讓公益在民眾的生活中扎根。 讓書去旅行,讓機構回歸本質 ( ↑   照片:iGoods愛物資提供。) ( ↑   照片:iGoods愛物資提供。) ( ↑   照片:iGoods愛物資提供。) 在今年5月,iGoods愛物資開始「讓書去旅行」計畫,創造知識在社福機構之間流轉的機會,並鼓勵大眾閱讀。家銓分享,許多社福機構存放大量民眾捐贈的書籍,無論是否被讀過、這些書往往放在機構中成為擺飾,失去了書籍的價值,而機構中的成員也要多花心力整理它們。透過「讓書去旅行」計畫,iGoods愛物資以回收木棧板製作書架,先瞭解合作機構的需求、將書籍整理成套,物流的部分與黑貓宅急便合作,書籍以遊戲化的機制每一個半月在合作機構間交換,並舉辦說書活動、鼓勵閱讀,可以在書本後方留下閱讀心得,心得就會隨著書本到處旅行,若有喜歡的書也可以自己收藏起來。 「我們希望讓機構和老師們回到他們的本質,不用再為物資的各種問題分散心力」,家銓分享,少了對物資的煩惱,機構可以更聚焦於自身的任務;這個計畫目前仍在實驗階段,未來希望能拓展到全臺灣,幫助到更多人。 一個以「物」作媒介的人文關懷 ( ↑   家銓分享隨身攜帶的自製環保杯袋與其他環保物品,將iGoods愛物資的理念落實在生活中。) 家銓認為,好的理念若要對社會產生影響力,必須要能被大眾接受而普及,因此設計上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是關鍵。所以,iGoods愛物資致力於設計人性化的服務,傳達愛物惜物的觀念;iGoods愛物資認為「物」作為一種資源循環,應像水資源一般、在人們的生活中流轉,同樣的,「物」在不同的階段會承載不同意義、扮演不同角色。 家銓常思考如何改善人們生活中資源浪費的問題,包含免洗餐具、塑膠袋等的使用,而物資捐贈最大宗莫過於衣物,許多單位也都有大量過剩的衣物等待被處理。2016年,iGoods愛物資與產品設計師、社福夥伴合作,挑選合適的布料作為環保袋的材料,「我們希望這個產品能夠普及,首先一定要能夠好用,也要能夠進入使用者的生活而設計。」家銓說,iGoods愛物資正在著手設計的環保袋,是仔細的考量人們的生活習慣而設計,材料來自社福夥伴過多的衣物中、挑選最適合的布種,製作則是與單親媽媽工廠合作、增加工作機會,除了貫徹iGoods愛物資「友善綠物資,公益新能量」的理念,也為臺灣社福機構開創另一種可能。環保袋預計在今年底上線,讓我們拭目以待。 遇到問題我們或許選擇視而不見、或許選擇逃避,但這個社會總有人在為人們的問題找尋解決之道,並用他們的行動不斷嘗試、驗證,無論成敗與否,相信我們都能因此步入正向的循環;期待iGoods愛物資持續成長茁壯,不斷為臺灣的永續發展注入新能量。  

本文由lesyoho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