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多優勢助力雲端運算雲計算顛覆傳統IT服務架構   依託彈性擴展、費用低、速度快的優勢 雲端運算顛覆了傳統IT架構 未來將成為主流的IT架構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雲端運算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生態系統 構建了從晶片到終端用戶的全產業鏈鏈條 相比於傳統IT架構 雲端運算最大的變化就在於對行業中游部署和交付方式的改變     雲服務按照服務模式不同分為IaaS、PaaS和SaaS IaaS廠商在底層解決計算、網絡、存儲等相對標準的基礎設施 PaaS廠商則提供開發、測試、交付和管理軟件應用程序所需的環境 SaaS廠商直接面向用戶提供軟件應用復合和用戶交互接口等服務 通常以訂閲為基礎按需提供   雲服務按部署模式不同分為公有雲、私有雲、社區雲和混合雲           ▌雲端運算產業鏈:漸趨完善   傳統IT產業鏈主要為企業服務 而企業最終為他們的客戶服務 主產業鏈由晶片、硬件、基礎軟件、應用軟件、企業和用戶等六個環節組成 大部分企業客戶缺少議價權 而支撐環節的核心硬件與核心軟件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 市場集中度極高 壟斷廠商已經掌握議價權 Intel、Oracle、微軟、VMware等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雲端運算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生態系統  構建了從晶片到終端用戶的全產業鏈鏈條 相比於傳統IT產業鏈 雲端運算產業鏈上游和下游基本沒有變化  但是中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上游主要為基礎設施供應商 提供各類服務器、網絡、存儲等硬件設備 下游主要為政府、企業、個人等消費終端 中游參與者企業眾多 按照所提供的服務不同分為三層(IaaS、PaaS、SaaS) 相比於傳統IT採購模式 雲端運算可以降低企業客戶成本 優化中下游議價能力           ▌政策與產業內在力量驅動行業高增長   國內去IOE的大時代背景正推動IT架構的國產化和雲化 企業互聯網化升級催生雲計算需求增加 相關政策利好頻出 雲端運算正逐步成為國家發展戰略 工信部提出十三五期間雲端運算產業規模30%年均增長率的規劃       ▌行業還將保持快速增長   全球雲端運算市場總體平穩增長 根據Gartner的數據 2015年以IaaS、PaaS和SaaS為代表的典型公有雲服務市場 規模達到522.4億美元 增速20.6% 預計2020年將達到1435.3億美元 年複合增長率達22.4% 全球市場以SaaS為主 2015年SaaS市場規模是316.49億美元 占60.6% 其次是IaaS和PaaS 分別占30.9%和8.5%     作為雲端運算的“先行者” 美國在全球市場居於絶對領導地位 2015年美國雲計算市場佔據全球56.5%的市場份額 增速達到19.4%;歐洲作為雲計算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英國、德國、法國為代表的西歐國家佔據了21%的市場份額 日本雲計算市場全球占比4.2%;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雲計算新興國家高速增長 中國市場由2012年的3.7%上升至2015年的5%     中國雲端運算市場總體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根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的報告 2016年我國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596.8億元 同比增長33% 其中私有雲市場規模427億元 同比增長24% 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56億元 複合增長率22% 公有雲服務逐步從互聯網向行業市場延伸 2016年公有雲規模達到170.1億元 同比增長66% 其中公有雲以IaaS為主 2016年規模為87.4億元(+108.1%) → PaaS市場規模相對較小 2016年市場規模為7.67億元(+46.2%) → SaaS市場穩定增長 2016年市場規模達到75.1億元(+35.8%)   預計到2020年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603.6億元 複合增長率達到37%   目前公有雲主要客戶集中在互聯網新興企業等長尾中小企業 而私有雲用戶主要集中在政務、金融、電信等行業 考慮到公有雲的成本優勢和互聯網企業的快速發展 且公有雲服務逐漸向行業市場延伸 我們預計未來我國公有雲市場增速將快於私有雲市場增速       ▌公有雲: IaaS層已趨“二八” SaaS長尾明顯   公有雲的出現是從亞馬遜開始 源於亞馬遜自身的電商業務龐大 普通IT系統難以支撐且價格昂貴 後續自行開發系統在滿足自用的同時 向外出租雲服務 自此以後 公有雲市場迎來了快速發展時代 根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的報告 2016年我國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70.1億元 同比增長66% 預計到2020年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603.6億元 複合增長率達到37%     從客戶數量、營收規模來看:  IaaS層阿里雲一家獨大 加上其他幾家主流雲服務商 佔據80%以上份額 PaaS層中 對象存儲、大數據、人工智能、通信細分領域內 存在各自頭部公司 但從PaaS覆蓋的全部領域來看 更大的市場則被大量的小企業瓜分 PaaS層的發展模式一般是IaaS+PaaS 或者SaaS+PaaS SaaS層中 互聯網公司產品如阿里釘釘擁有最多的客戶數量 轉型軟件企業如金蝶擁有最多的雲業務營收  但這些遠不能覆蓋SaaS層的全部業務 小企業長尾明顯 且仍有大量初創企業湧現       ▌私有雲: 企業硬件設備提供商領跑 軟件和服務是看點   根據信通院的報告 2016年我國私有雲市場規模427億元 未來還將穩健增長 私有雲市場以硬件為主 占比達71.7% 因此市場份額上也是以企業硬件設備提供商領跑 相比公有雲的IaaS層 競爭格局較為分散 未來軟件和服務的需求將增加 政務雲是私有雲占比最大也是成長最快的部分 政務雲基礎架構的建設市場即將進入尾聲 將迎來“服務化重構” 整體來看 私有雲競爭格局分散 未來軟件和服務廠商機會較多 雲端運算快速發展帶動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 服務器、存儲硬件廠商  數據庫、安全等軟件產品廠商以及網路設備廠商在雲端運算快速發展過程中將大為收益 中國企業考慮到在底層基礎軟硬件、操作系統和虛擬化領域的優勢不明顯 而數據中心又以互聯網巨頭自建或共建和電信運營商的建設為主 中國上市公司在雲端運算基礎設施最大的受益方是第二層服務器 超融合引領數據中心3.0時代—— 雲化數據中心 市場總規模快速增長 企業客戶更青睞中國廠商       ▌行業內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出現積極信號   無論全球還是國內雲端運算類上市公司在財務數據上都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訊號 國內領先的企業相比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公司有5年的發展差距 全球領先企業的發展狀況對中國企業有很強的指引意義 首先 全球領先雲計算企業在過去的幾年雲業務收入都出現了50%左右的復合年化增速 轉型越早的企業股價表現更加出色 其次國內領先的雲計算企業在過去幾年 雲業務收入都出現了70%以上的復合年化增速 多次超市場預期     全球雲服務廠商雲業務業績連續多年超預期 中國公有雲發展整體落後美國5年 尚處於快速發展初期 根據IDC的報告 在公有雲市場 中國與美國相比至少有5年的差距 當中國雲服務剛落地的時候 美國已經實現了從企業到公眾的成熟應用階段 公有雲應用的市場規模相比美國還有一定的差距 尚處於快速發展的初期     美國雲計算廠商業績具有很大的指引性 作為雲計算的“先行者” 美國在全球公有雲市場居於絶對領導地位 2015年美國雲計算市場佔據全球56.5%的市場份額 隨著雲計算的快速發展 美國眾多傳統軟件廠商和雲計算創業公司紛紛開始了商業化爭奪 現在已有部分企業成長為美國乃至全球雲計算各細分領域龍頭 如CRM龍頭Salesforce、IaaS龍頭Amazon等等 考慮到中國雲計算發展整體落後美國5年  而我中國尚處於雲計算快速發展的初期 美國雲端運算廠商(現已成為全球化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的業績變化 對中國雲端運算初創公司和運轉型廠商有很大的指引意義     ♦♦♦♦ 創業課程資訊 ♦♦♦♦ 2018年6/30(六) 16:00- 18:00 只要購書入場! 《創客創業導師程天縱的管理力》 前往了解:http://tcto.me/7RKDQ       《延伸閱讀》   ・優化雲端運算費用管理的三條捷徑 ・金融科技受新技術影響後的未來發展 ・2017全球破壞性科技調查報告         文章來源 光大證券:姜國平、衛書根/ 樂晴智庫精選

本文由sharingtcincubatorcom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