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位在台南開山路上的延平郡王祠,是台灣寺廟裡相當特殊的一座祠堂,不單在歷史中留下了些許第一或唯一的特殊地位,有著悠久歷史的延平郡王祠,卻也到了西元2010年才被列為市定歷史建築。 最早在明朝鄭成功病逝之後的西元1622年,其實台南當地的民眾就已建起祀堂祭祀著鄭成功。 不過隨著清廷將台灣收入版圖,祭祀著鄭成功的祀堂也為了避免觸動朝廷的敏感神經引來殺身之禍,便以充滿隱喻的開山聖王來稱呼此廟,雖然當時仍屬民間私人廟宇,不過卻可以在史料裡發現以語焉不詳的方式紀錄著不知神明及由來的廟宇修繕記錄。 直到西元1847年,牡丹社事件爆發,欽差大臣沈葆楨來台籌防,這才接受了與臺灣府進士與臺灣知府等人的請求,聯合其他總督及巡撫上奏給朝廷,為鄭成功建立專祠,並在隔年獲得聖旨,同意興建官祀。 而原本不大的開山聖王廟為了成為官祀,朝廷特別從原料到施工師父,都從福州運來台灣建設,這也讓奉聖旨而建的延平郡王祠不單成為在當時台灣少見的福州式建築,也成為了台灣第一座官祀鄭成功的廟宇。 隨著清廷割讓臺灣交由日本統治,日本人見鄭成功有著日本血統,覺得祭祀鄭成功與其母親田川氏可以成為協助統治台灣人民並取得民心的手段之一,於是決定改建延平郡王祠。 在不大量破壞寺廟結構的狀況下,增建了拜殿、水手舍、鳥居等日式神社才特有的建築結構,並將名稱改為開山神社,以祭祀鄭成功和其母親田川式。而這樣的改建,也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唯一一次將海外的廟宇改建成神社的特殊案例。 二戰結束,台灣光復,在當時仇日心態作祟之下,不出幾年,當地的民眾很快的就將開山神社的和式建物部分拆除,並將原本安置於路口的鳥居上方拆除,安上國民黨黨徽移至廟門前,且將寺名回復為延平郡王祠。 要不是知道自己身在台南,不然從觀景窗中看到繪馬,小編真的以為自己在哪間日本神社裡面... 不過伴著時間的流逝,重建過後的寺廟不單被改建為鋼筋水泥的中國北方式建築,以大量紅色做為樑柱塗裝的延平郡王祠,不知是具有國際觀還是順應潮流,竟也在正殿一旁設置了可以懸掛繪馬的棚架,讓眼前的寺廟,在陽光的照射之下又帶有了那麼一點日本味,也為這座見證歷史的寺廟,巧妙的融合了各個時代的軌跡。

本文由tripmomentcom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