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什麼!台北竟然有製糖所?!萬華「糖廍文化園區」帶你一窺糖業發展史
距離台北萬華龍山寺約 12 分鐘的腳程,鄰近中國時報大樓的大理街上,台灣最北的製糖遺構的糖廠建物被保留了下來,當時以淡水河、基隆河、大嵙崁溪(大漢溪)、及艋舺河(新店溪)等流域所孕育的蔗糖原料採收區,以及萬華車站給予鐵路的便利,使台北出現了新式製糖場,而至今成為萬華「糖廍文化園區」保留了下來,其中有三棟古蹟糖倉,由紅磚堆砌的一棟糖倉平常免費開放給民眾參觀,裡頭展示著台北糖廠的歷史故事及製糖過程,適合親子一同來場認識台北糖業之旅。
很難想像在住宅區中,可以有這麼一塊能夠認識糖業的地方。
走進糖廍文化園區,便會看到三棟(分別命名為 A、B、C)連成一長排的古蹟糖倉。此照片左側建築為未開放民眾參觀 B、C 古蹟糖倉。B 糖倉目前規劃為藝文排練場使用,培養藝術、傳藝人才。
「糖廍」是什麼?怎麼唸?
台灣糖業的發展主要以南部為重心,大多數的糖廠也都設立於南部,沒想到在日治時期的台北竟然也有設立糖廠,甚至其所在位置的鄰里社區,稱之為「糖廍里」,從地理名稱便能窺之當地糖業的發展軌跡。
小知識糖廍:指的是台灣傳統製糖的場所,也稱「蔗廍」。糖廍多數是由草寮搭建,因此部分地方稱之為「草廍」。廍:此字打字可能打不出來,據糖廍文化園區內說明,因為其並非中文古有用字,是閩粵移民來台後,才集體發展出的語言,一開始只有語音而無文字,後為方便書寫,才衍生出此字,音讀「ㄅㄨˋ」,台語讀音為「ㄆㄛ」。
一踏進由紅磚堆砌的 A 倉庫,便直接看門見山的見到「糖倉開門」四字。
關於台灣糖業你認識多少?不如走一遭糖廍文化園區輕鬆學習吧!
走進紅磚堆砌的古蹟糖倉,可以了解到台灣糖業的歷史發展,從糖的種類到製糖的過程都有詳細的說明,運用展板、互動設計、多媒體裝置等等,讓枯燥的文字訊息不至於乏味,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輕易汲取關於糖業以及糖廍文化園區發展的各種知識。
展間還保留著 1911 年完工的台北製糖所煙囪,高約 41 公尺,在當時可是台北市最高的建物呢!那座煙囪在畫面中的哪裡,你發現了嗎?
展間裡有多種互動裝置設計,可用遊戲方式輕鬆認識知識。
小提醒:館內禁止飲食、吸菸,也不可攜帶食物、寵物、球類等相關體育用品,周邊亦不能燃放鞭炮、棒球等有危害古蹟可能性的活動。
想認識更多萬華在地老歷史?還有個地方值得你走一遭。
延伸閱讀:台北・龍山寺|剝皮寮歷史街區:匯聚時代的縮影,穿梭老屋之間認識艋舺古今
台北・龍山寺|一帖漢方飄香,一條煎煮時光的萬華「青草巷」
糖廍文化園區面積約 1 公頃,為市定古蹟,其實這裡過去在清朝就有甘蔗園和糖廍的存在,除了在古蹟中展示介紹糖廍文化園區之外,現在周邊的公園還有一小塊綠地種植各品種的甘蔗,也展示糖業鐵路車輛,讓旅客可以透過這些裝置,一點一點想像當時台北糖業發展的榮景。
甘蔗模特兒們,一旁還有說明牌介紹不同種類甘蔗的型態、特性。
據糖廍文化園區內展區說明,因 1918 年興建的萬華火車站,鄰近火車站以及艋舺河(新店溪)、大嵙崁溪(大漢溪)合流點的台北製糖所也乘著地利之便,同時設有自營鐵道線與甘蔗運輸專用線,當時不僅有幹線直接通往台北製糖所倉庫,亦有兩條支線協助輸送,收集來自大台北各地,如新莊、蘆洲、林口、北桃園等地的採收蔗作。在糖廍文化園區內還可以看見當時運送蔗糖的五分車。
順著台北的鐵路沿線,可以發現許多仍被保存至今的產業遺產,除了糖廍文化園區的糖業之外,酒廠、菸廠等都是能深度探訪的產業遺跡。
前身是台北酒廠的:華山藝文特區
前身是台北煙廠的:松山文創文創園區
延伸閱讀:坐看台北百年生,三井倉庫紀錄歷史痕跡
一來到園區,首先吸引目光的絕對是這台運送蔗作的五分車(糖鐵列車)。
在園區後方還有公園呢!還可以帶小朋友來這裡放電。
糖廍文化園區怎麼去?
捷運:至龍山寺捷運站後,步行約 10 分鐘
公車:667、956 至時報大樓站下車或 231、245、264、310、656、658、701 等至中國時報站下車。
糖廍文化園區為免費參觀,每週二至週日上午 10 點至下午 5 點開放。
萬華還有哪裡好吃、好玩?想規劃一日遊?
延伸閱讀:台北・龍山寺|求姻緣必拜!萬華龍山寺的參拜順序及如何求籤、拜月老攻略
台北・龍山寺|顛覆味蕾想像的「萬華夜市」,台北超銅板旗魚黑輪、蔥抓餅就在這!
【約會攻略】我們喝咖啡,然後散很久很久的步;四個地點,完美你的萬華午後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