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欄目簡介:我不是兒童教育專家,是一位平凡的母親。「英倫橘子」這個專欄,分享我與兒子飯糰在倫敦所觀察到的親子生活與教育,期望透過分享,讓忙碌的台灣父母停下腳步,思考如何不花大錢陪伴學齡前的孩子,以及在起跑點啟發孩子的靈感。「英倫橘子」的命名源自於《晏子春秋》「橘越淮而為枳」的典故,指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比喻環境變了,事物也變了。所以並非外國的月亮一定圓,也必須考量東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坊間各國的教養寶典琳瑯滿目,世上沒有一套絕對的教養公式,而「愛」與「陪伴」應該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希望每位父母們都能從與孩子互動的過程,找出最適合您們親子的教養方式。
作者簡介:糰媽(本名陳盈潔),現定居於台北。台灣大學園藝系學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曾任新北市黃金博物園區創園營運推廣組組長,現任國際永續協會台灣分會副主任、台灣永續旅行協會理事長。著有《在英國愛閱讀 在法國玩泥巴》。 ******糰媽提供 「紳士」與「英國人」兩個名詞在連連看時,很容易被連在一起。這種現象不足為奇,「有禮貌」對於傳統英國人來說,或許就像喝開水一樣的自然。在英國,我不曾看過任何一位幼稚園老師、圖書館員、遊戲團體管理人、社區中心的員工等,對小朋友怒吼;他們總是習慣將「請」、「謝謝」、「對不起」加入對話中,即便是勸導,也是和顏悅色,不會咆哮或謾罵。仔細觀察孩子可以發現,他們有許多生活行為是透過模仿而產生的。兒子飯糰二、三歲時常跟朋友Lily一起玩耍,Lily的生活規範很好,飯糰很自然地從模仿中學了許多好習慣,如:「謝謝,我吃飽了,我可以離開餐桌了嗎?」「謝謝您們的來訪。」「謝謝您的邀請。」……好的模仿對象,絕對是教導孩子有禮貌的最佳途徑,特別是有禮貌的父母與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更甚於同儕。也因此飯糰離開Lily之後,某些好習慣就漸漸被遺忘。剛搬回台灣時,某日路過一所幼稚園,我被當時不經意看到的狀況嚇到了:一位幼稚園老師,一面批改連絡簿一面斥責小朋友:「×××你過來,為甚麼不把回執聯撕下?過來自己拿去撕(老師手一伸,眼睛仍繼續看著其他連絡本)。」另一幕是老師與一位哭泣的孩子正在對峙,任憑小孩怎麼低頭哭泣,老師就是一臉不悅;其他孩子則默默地各自在坐位上玩樂高。那些場景讓我印象深刻,以致久久無法忘懷。然而,即便對方是自己孩子的老師,我也不會衝進去理論,因為想讓老師瞬間變得有禮貌,並無法靠沒禮貌的方式來達成。我心想,或許這樣的老師符合台灣父母的期待,也或許有父母認為老師不嚴厲些會被孩子騎到頭上,又或許因為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所以,「有禮貌」對我來說並不像喝開水那樣自然;雖然當了八年母親,我還是必須時時提醒自己跟孩子說話要有禮貌。缺少了從小內化的過程,稍不留意,命令式的口氣與不耐的情緒就會出現在我們的親子生活中;而我的兒子飯糰也稱不上是一個有禮貌的小孩,但由於我們夫妻倆主張不打小孩,在沒有陰影的狀態下,飯糰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真實反映出父母身教的成果。身為母親的我,也時常因為飯糰的某些行為而反思。在觀察飯糰的行為時,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飯糰碰到不常見面或較嚴厲的長輩,往往都是被動小聲地打招呼;但若碰到某些特定同學,甚至是同學的家長,則會積極主動地揮手大聲招呼,完全不需要媽媽提醒。孩子表現出的熱情與禮貌,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對方讓孩子感受到認同與尊重。我相信有禮貌的孩子擁有的機會一定比他人多。作為台灣傳統教育下的產物的當代父母,我們所面臨的是時代的轉折點、威權教育與人本教育的取捨。許多教養書都會以「如何教出有禮貌的小孩」為題,其條列式的手則1、2、3也頗有道理,但如何讓這些祕方達到效果,最根本的源頭是同時塑造出有禮貌的父母與老師,讓他們與孩子一同學習,盡可能地把「請」、「謝謝」、「對不起」融入生活,尊重孩子是一個個體,尊重孩子的想法,同時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可以平心靜氣控制自己的情緒,在面對自己的失誤時也能夠勇於向孩子認錯。 糰媽提供 「請、謝謝、對不起。有禮貌的小孩笑嘻嘻。Please, thank you, excuse me.有禮貌的小孩讓人歡喜。」(摘錄自風潮音樂國語童謠專輯中的〈禮貌歌〉)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