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比利時工程師(案469)感染源尚未釐清,昨天又一日籍男子從國內返日後確診,外界對於台灣社區的安全性質疑不斷;外界對於入境普篩的聲音再起,更有記者提出居家檢疫完之後再採檢一次,能達到雙重的保險,但皆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打回票。 指揮官陳時中昨(6)日在記者會做出解釋,為何既不施行入境全面普篩、也不居家檢疫結束之後採檢。   為何不施行入境全面普篩?   記者會上有媒體問及,比利時工程師確診,國內的公衛專家和指揮中心的定調不同,目前沒有考慮全面入境全面篩檢的狀況下,中華民國協會防疫理事長王任賢認為指揮中心吃案?對此有何回應?   陳時中笑著表示,「沒有所謂吃案,吃案的話我現在就中毒了,吃了那麼多COVID-19,那也糟糕!」   「入境的時候全面普篩,確實能夠第一時間篩檢出一部分的染疫者,在居家檢疫者方面,地方政府壓力會減低」,但陳時中強調,這時居家檢疫者的心裡會想,自己已經是陰性了,已經檢驗過了,也沒有症狀出現,「但這樣趴趴走的可能性相對就會增高了。」   陳時中解釋入境普篩,其實各有利弊,優點是可以篩選一部份的出來,降低社區的壓力;缺點則是居家檢疫者會認為「已經檢驗過了」,心態上鬆懈了,外出亂跑的可能性提高,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壓力。   居家檢疫14天後再採檢?   陳時中坦言,這措施辦法自己其實很動心,既是雙重保險,且台灣的醫療量能也能夠承擔得起。   但經過專家會議討論之後,大家一致認為就算14天過後還是確診染疫,但病毒也沒傳染力了。   陳時中說,「根據以往的經驗,也沒有居家檢疫出關了,還往外擴散的例子,實務跟理論上,專家也都覺得沒有必要,目前相關的檢驗政策,還沒有打算要做更變。」

本文由wwwbusinesstodaycomtw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