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范鳳龍終身未娶,思思念念都是病患,不但寢室設開刀房樓下,隨叫隨到,24小時待命,更把僅有的零用金都給了病人,還曾發生囑咐要開刀的貧窮病人沒準時出現,他就怒氣沖沖跑到會計室責問是不是向病人收了保證金,害病人不敢上門開刀。 「哪有需要就去哪服務」,天主教靈醫會秉持這樣的精神,公元1952年到台灣創辦羅東聖母醫院;直到現在,即使在醫院看病付不出錢,神父們規定醫院不准追討,不改顧弱勢初衷。   這樣的傳統其來有自,聖母醫院當年為醫貧民,設「貧民施醫所」、20張「義床」,專供無法支付龐大醫療費用患者,且神職人員明白貧病交迫的痛苦,不但醫病還救窮,協助募款或提供捐助、安排就業。   回顧靈醫會首批神職人員到台灣,選擇當時資源匱乏、貧窮落後的蘭陽平原為行腳助人、行醫傳教的首個據點,於當地購買一間小診所,開始濟世救人行醫救貧,這就是聖母醫院的起點。   許多神父、修士與修女等一生奉獻自己給深受疾病之苦的台灣人,甚至不少神父們還發「神貧願」,終生不支薪、不過奢華生活。   以被稱為「慈悲傳教士」的神父呂若瑟(Fr. Didone Giuseppe)為例,1940年出生於天主教家庭,10歲進靈醫會,24歲時晉鐸神父,25歲到台灣後,先後在澎湖縣與宜蘭縣創辦啟智中心,收容多重障礙、重度智能障礙兒童。對家屬而言,呂若瑟就像天使,幫許多折翼天使找到新希望。   據聖母醫院史料記載,出身斯洛維尼亞的外科醫師范鳳龍(Dr. Janez Janez)1952年隨靈醫會到台灣行醫,醫術精湛,1990年過世前在羅東留下8萬多件手術紀錄,從未失誤,被暱稱為「Oki」(日語「大」的意思);蘭陽人常笑說,「看到Oki病就好了一半」。

本文由wwwbusinesstodaycomtw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