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瓜熟蒂落,瓜熟了就好像胎兒成熟一般;而蒂落則如同胎盤在剝落。當胎兒成熟後出生,胎盤也就跟著剝離。人們常說: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否則可能將是一場災難!套用在「胎盤早期剝離」,一點也沒錯,因為胎兒尚未成熟,而胎盤一旦過早剝離,將可能導致急性且嚴重的併發症,偏偏有時症狀又不易察覺,對於具有高危險因子的孕婦而言,更需要提高警覺。 《甄嬛傳》又上檔了,皇后為鞏固自身地位而用盡心機,不惜讓懷了龍種的嬪妃無法順利懷孕,或是懷孕卻又流產,有些場景則是產婦早產又併發大出血,命在旦夕,其實這可能是併發胎盤早期剝離的現象。演員蔡少芬以生動演技詮釋全力使壞又滿是孤獨的皇后一角,真是讓人恨得牙癢癢。然而,現實生活中,她在第二胎的懷孕過程中,曾歷經胎兒差點不保的險境,原來是妊娠5個月時,蔡少芬突然發生陰道出血,經緊急送醫檢查,發現胎盤與子宮中間有裂痕,確認是胎盤早期剝離的現象,住院治療兩星期後,總算母胎皆平安順利度過難關。 嫁給蔣友柏的藝人林姮怡,懷第二胎也曾歷經此一狀況,當時距離預產期約還有兩、三週的半夜,林姮怡突然腹痛並大出血,經緊急送醫,產科醫師決定給予緊急剖腹產,讓已經37週的小寶寶提早報到,所幸母子均安。 時候未到卻出現剝離 胎盤提供胎兒在媽媽子宮裡的生長發育,而分娩結束後,胎盤的作用也跟著結束。正常的生產狀況是胎兒娩出後,胎盤才與子宮壁分離並娩出,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張芳維指出,如果還未等到胎兒成熟出生,胎盤就已開始出現部分或全部剝離的狀況,就是「胎盤早期剝離」。 他表示,胎盤早期剝離的典型症狀包括陰道出血或腹部疼痛,關於腹部疼痛,常被這樣描述「突如其來的劇痛,子宮變硬,而且一碰就覺得很痛,即使變換姿勢也無法舒緩」,張芳維醫師補充,「胎盤早期剝離後會導致子宮強直性收縮(變硬),若子宮維持強直性收縮,子宮無法放鬆,即阻礙血流通過,胎兒便缺乏血液供給,則造成胎兒窘迫」。值得注意的是,陰道出血,雖為胎盤剝離典型症狀,「但初期血液可能積在胎盤後,未必都會從陰道流出,因此不一定會被發現,很難事先預防,因此,屬於產科急症的胎盤早期剝離有『隱形殺手』之稱,可說是孕期發生胎死腹中常見的原因之一」。 了解胎盤的功用 胚胎從著床開始附著於子宮壁,藉由絨毛膜上的絨毛發育而逐漸形成胎盤。胎盤由許許多多的血管所組成,是維持母體與胎兒之間物質交換的「轉運站」,胎兒經由胎盤和臍帶獲取生長和發育所需的養分,同時亦將其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藉由母體排出體外。因此,胎盤功能的好壞,攸關胎兒的成長與生命健康。 依出血狀況分3類型 張芳維醫師指出,胎盤早期剝離的主要病理變化是底蛻膜層出血,形成血腫,使胎盤自附著處剝離。若剝離面積小,血液會凝固,無臨床症狀。但剝離面積大,持續出血,就形成胎盤後血腫,使胎盤剝離部分不斷擴大,出血逐漸增多。臨床上,依據出血狀況可分為3種類型,他說明如下: .外顯型出血:出血從胎盤剝離處擴展至胎盤邊緣,沿著胎膜與子宮壁之間向子宮頸口外流出,即為「外顯型出血」。因有陰道出血狀況,且子宮肌肉受到胎盤出血的刺激,導致子宮收縮的現象,因此,大多數孕婦都會察覺出血及腹痛,若能及時受到適當處理治療,大多可以母子平安。 .隱藏型出血:胎盤邊緣仍附著於子宮壁上,出血積存在胎盤和分離的子宮壁之間,無法直接由子宮頸流出,即為「隱藏型出血」。由於沒有明顯症狀,通常孕婦不自覺,卻已陷入危險中。若未能及早發現,及早處置,很有可能造成胎死腹中,而孕婦易失血過多導致休克,甚至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功能障礙而死亡。 .混合型出血:隱藏性出血到達一定程度時,血液沖開胎盤邊緣與胎膜而外流,形成「混合型出血」。 相關檢查 通常孕婦因劇烈疼痛、子宮頻繁收縮,或合併從微量到大量的陰道出血而求診,醫師都必須高度懷疑有胎盤早期剝離的狀況,狀況嚴重者多可依臨床症狀直接確診,張芳維醫師表示,「若有子宮劇烈收縮,會安排超音波檢查,可看到胎盤下有血塊,並以此了解胎盤剝離程度;也會幫孕婦裝上胎兒監視器,檢查子宮收縮頻率與胎兒心跳.藉以確認胎兒狀況」。 他補充,「對於存在高風險或潛藏危險因子的孕婦,會藉由生理學檢查評估胎兒的健康狀況,其中一種方式為非壓力性測試(Non-stress test, NST),是以胎兒監視器進行約20至40分鐘的監測,測量胎兒心跳數與子宮收縮的狀況,「在20至40分鐘內有2次胎兒心跳增加超過每分鐘15次且持續15秒鐘以上,屬於正常狀況」,同時,觀察胎兒心跳基準線的高低起伏可看出「變異性」為何,如果基準線看來像鋸齒狀,變異性大致上沒問題,反之,基準線趨於平緩則代表變異性減少,可能是胎兒處於不利狀況,需要接受再進一步的評估──胎兒生理評估(Biophysical profile, BPP)。 張芳維醫師指出,「胎兒生理評估是非壓力性測試(NST)加上胎兒超音波4項(胎兒呼吸、胎兒活動、肌肉張力、羊水量)的檢查,費時約30至60分鐘。主要是用來判斷胎兒是否還適合子宮內的環境生長」。每一單項檢查若是正常的話,各給兩分,最低為零分,滿分為10分,8到10分就算正常。另外,可視狀況進行胎兒臍帶動脈的都卜勒血流評估(Doppler)。 具有高危險因子應小心 張芳維醫師表示,胎盤早期剝離發生機率約1/200,目前對於發生原因仍不明,不過,根據臨床觀察,提醒有以下高危險因子者應多加注意: .妊娠高血壓,尤其已併發子癇前症或是子癇症之孕婦。 .有前置胎盤者。因胎盤不易黏著於子宮,有出血狀況時易造成胎盤早期剝離。 .高齡及第二胎以上之孕婦。 .孕婦受到外傷,如撞擊腹部、車禍等。 .抽菸或麻醉藥物如cocaine(古柯鹼)成癮之孕婦。 .子宮先天性構造異常,如雙角子宮或單角子宮之孕婦。 .有子宮肌瘤,尤其是在胎盤著床位置後方有子宮肌瘤的孕婦。 .早期破水或羊水過多症,突然破水而導致子宮腔迅速減壓、體積縮小,造成胎盤早期剝離。 .臍帶過短、臍帶繞頸或纏繞肢體,胎兒下降時因牽拉而導致胎盤早期剝離。 .前胎曾發生過胎盤早期剝離。 .胎位不正欲嘗試頭部轉位時所導致。 .血栓形成體質之孕婦。 處置方式依胎兒狀況決定 由於胎盤和子宮間的血管連繫被破壞,導致孕婦發生產前出血,胎兒也因此而少了正常來自母體的血液養分供給,最終將危害胎兒的生命健康。張芳維醫師強調,「若孕婦有相關症狀,一定要儘速就醫,由產科醫師判斷該以哪一種方式處理,儘可能降低母胎受到影響的程度」。 他指出,發生胎盤早期剝離雖然危險,但未必都以悲劇收場,嚴重程度多以剝離面積大小而定,但張芳維醫師認為,「胎盤早期剝離的處置方式須從多面向角度思考,除了孕婦腹痛程度與子宮收縮的跡象,以及陰道出血多寡,但最終應以胎兒健康為主要處理考量,如果胎兒週數仍小,孕婦腹痛程度、子宮收縮的跡象與陰道出血不嚴重,也許可以考量安胎,但如果胎兒已足月,就可直接考慮生產以確保母子均安」。 張芳維醫師以曾經處理的個案說明,該名孕婦在妊娠10週時,即被發現胎盤與子宮間有血塊,因此產檢時,都會特別以超音波觀察胎盤剝離程度,並在妊娠28週後加做非壓力性測試檢查,掌握胎兒健康狀況,最後,妊娠35週因大出血,讓胎兒提早來報到。「雖然仍算早產,但寶寶狀況還不錯,在保溫箱住一陣子就健康出院」。 他說,雖然血塊讓胎盤的附著性變差,但有的血塊是慢慢積血而成,即使孕婦存在胎盤早期剝離問題,但妊娠未滿28週,在考量胎兒週數及肺部成熟度,可先採保守治療並密切觀察;若是胎兒已足月,比照之前的超音波,發現有突發性血塊,且胎兒的心跳出現變化,或是有強直性收縮,因擔心胎兒可能面臨得不到氧氣而出現窘迫現象,就可考慮終止妊娠,先讓胎兒出生。 張芳維醫師強調,「若胎兒不夠成熟,要評估胎盤剝離的嚴重程度與胎兒出生後的存活機率,以決定中止妊娠或採行保守治療」,不能為了解除胎盤早期剝離所帶來的危險,而讓寶寶承受早產兒風險。 防範提醒 為了避免胎盤早期剝離為母胎帶來風險,張芳維醫師有以下提醒: 1.孕期多喝水、多休息:多喝水的目的在於讓身體水分不虞匱乏,充滿水分的子宮可提供胎兒穩定的生長環境,並呈現放鬆狀態;休息亦是讓身心放鬆的方式,避免因緊張而影響子宮收縮。 2.不要輕忽陰道出血與腹痛:孕婦若有突如其來的腹部劇痛、子宮持續收縮(肚皮緊繃變硬且有壓痛感)、陰道出血的狀況時,應儘速就醫。「通常在妊娠28週以後,一小時內會出現1至2次的子宮收縮,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當然有時子宮收縮是假性陣痛(陣痛一陣子就緩解),如何與真性陣痛如何分辨呢?真性陣痛的頻率規則,陣痛的持續時間與強度會逐漸增加,「若孕媽咪分不清的話,就到醫院檢查即可」。 3.遭遇腹部撞擊意外請務必就醫:孕期若不幸發生撞到肚子的意外,不論撞擊力道大小都須注意子宮收縮的變化,若收縮加劇合併陰道出血,建議儘速就醫檢查,尤其力道相當大的撞擊,導致胎盤剝離的機會也高。張芳維醫師說,曾有一名妊娠32週的孕婦,因發生車禍使腹部受到強烈撞擊,出現子宮強直性收縮,且胎兒有心跳下降的現象,疑似胎盤早期剝離,緊急剖腹生產,因胎兒早產,故轉送入加護病房觀察。 他提醒,「胎盤剝離並不是都在遭遇撞擊後立刻發生,有時撞擊發生當下,孕婦沒有感覺異狀,但之後仍出現胎盤剝離,詢問病史,才想起先前有過撞擊意外,這種情形屬於延遲性發生」。建議孕婦平日做好自我保護,避免發生跌倒或撞擊意外,萬一不幸遇到,即使當下就醫檢查無恙,事後仍要提高警覺,留意胎動,感到有任何不對勁時,建議儘速就醫為上策。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張芳維 插畫/鍾如娟 #胎盤早期剝離 #出血

本文由wwwmombabycomtw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