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座冰山,正等待著我們往內發掘、探討。越瞭解自己的冰山,越能幫助到自己的孩子。來信中提及哥哥遇事情總是直接怪罪他人,導致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最高處理原則仍是:「先同理,再處理」。 案例: 家長來信:家裡有一對雙胞胎,3Y4M。 關於哥哥: 最近發現他容易怪罪別人,例如:某天晚上,跟哥哥玩了搔癢遊戲,哥哥走掉後,我接著跟弟弟玩,之後,我又跟弟弟繼續於同個空間玩起樂高。此時哥哥卻開始莫名地跟他爺爺鬧脾氣,他爺爺當著孩子面前說:就是媽媽一直陪弟弟玩,沒陪哥哥,才導致小孩一直盧,事隔幾分鐘後,哥哥竟然自己也認同爺爺說的,說自己鬧脾氣是因為媽媽沒陪他玩。另外,他自己弄壞的東西卻說是媽媽弄壞的,自己跌倒了,卻邊哭邊打那個關心他的人,我發現哥哥的狀況是否有點傾向遇到事情卻直接怪罪於別人?我該怎麼幫助他好呢?   關於弟弟: 我發現弟弟對自己很沒信心,很多事情都還沒做,就先拒絕,並說我不會,直接往壞的方面想,例如:之前要求他自己穿襪子,他會直接說「我不會」(但他明明已經自己穿過好幾次),想畫什麼,我跟他說:你可以先自己嘗試畫看看,但一樣也都還沒畫就先說「我不會」,到公園請他攀爬設施看看,還沒嘗試就直接說「我不會,會跌倒」,真希望他能多點勇於嘗試的勇氣,我該怎麼協助他?   同理孩子怪罪他人的背後原因與情緒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座冰山,正等待著我們往內發掘、探討。越瞭解自己的冰山,越能幫助到自己的孩子。來信中提及哥哥遇事情總是直接怪罪他人,導致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最高處理原則仍是:「先同理,再處理」。 同理孩子的方式在於:「用語言說出孩子現前的感受」,在之前的專欄中,我曾提過:「當我們用語言表達孩子現前的感受,孩子的情緒被辨識了,情緒就有辦法被釋放,孩子也會感受到我們的接納。而當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他就會感受到愛(連結內在深處的渴望),此時,他的生命力會被帶動,並引導他做出正確的行為」。 對於人類成長過程而言,理性腦(大腦皮層)要到25歲時才會成熟。所以,未成年的孩子,要處理他們行為與規範的問題,都應該先從孩子的情緒著手。換句話說,要從連結孩子感受開始。待孩子被同理、情緒穩定後,就可以尊重與和善的方式和他講道理。講道理時,則必須避免只說道理、沒有同理,也須避免只同理、沒說道理,謹記順序是「先同理,再處理」。   接納孩子的浪漫.幫助他擁有滿滿歸屬感 至於弟弟的情況,則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孩子沒有自我價值感、自信心不足,所以害怕嘗試;二是因為希望與大人有連結,所以想要大人幫忙,這是他感覺與大人「歸屬感」不足所致。   「阿德勒正向教養」強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切的教育方式都應該保有孩子的「價值感」與「歸屬感」,才能有長期效果、幫助培養正向人格。 在此,針對自我價值感、自信心不足的情況,建議大人可以把孩子要做的事情,分解動作成細小步驟,並一一陪著他做。當他做到一個小步驟,就給予鼓勵,這點需要大人多點耐心陪伴完成。   但若孩子不是因為「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為孩子跟大人之間的「情感」問題。孩子會藉由說「我不會」來得到大人的關注,以滿足內心的「歸屬感」,這屬於「孩子的浪漫」。遇到這種情形,可以跟孩子做連結,先看著孩子的眼睛,以關愛的態度說:「你xxx 不會,覺得有點傷心,想要媽媽幫助你是嗎?」在確定他的需求後,建議大人可以用「最少的協助,幫助孩子自己完成」。完成後再給予他鼓勵即可。 通常3~4歲的孩子,會有這種情況很正常,家長不需有太多「明明他就是會,為什麼反而說不會?這麼依賴以後怎麼辦?」等的擔憂。此時「深深的同理,淡淡的處理」是我們成人對孩子該有的態度。       文/羅寶鴻 整理/洪郁鈞 羅寶鴻老師 經歷/ Epoch Casa誼寶蒙特梭利親子教室創辦人 Uncle Henry English Tutor安可美語創辦人 認證/ 美國Positive Discipline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國際認證導師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0~3歲、3~6歲國際認證導師 著作/ 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 20年教育經驗。多年來,羅老師在台灣、香港、大陸等地區,已舉行過上百場演講、家長講座及師資訓練課程,面對家長教養煩惱的諮詢,其堅定而溫和的文字言語,總能療癒每個因為教養而焦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教養原則 #歸屬感 #情緒教育 #羅寶鴻

本文由wwwmombabycomtw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